氧的算法
㈠ 氧流量与氧浓度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氧流量与氧浓度的计算方法是
1、吸氧浓度=21+4x氧流量。
2、氧气流量计主要用于测量封闭管道中气体流量。全数字量处理,抗干扰能力强,测量可靠,精度高。
3、当介质在测量管中流动时,因其自身的动能与靶板产生压差,而产生对靶板的作用力,使靶板产生微量的位移,其作用力的大小与介质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4、靶板所受的作用力,经靶杆传递使传感器的弹性体产生微量变化,经过电路转换,输出相应的电信号。
5、采用电容式力传感器的是该新型产品真正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关键核心,彻底改变了原有应变式靶式流量计温漂大 ,抗过载(冲击)能力差,存在静态密封点等种种限制,不但发挥了靶式流量计原有的技术优势,同时又具有与容积式流量计相媲美的测量准确度,加之其特有的抗干扰、抗杂质性能,除能替代常规流量所能测量的流量计量问题,尤其在小流量、高粘度、易凝易堵、高低温、强腐蚀、强震动等流量计量困难的工况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能源、食品、环保等各个领域的流量测量。
㈡ 基于呼吸,血氧信号的算法分析有哪些
通过对脉搏血氧测量原理的研究,人们已经发现只要测量出两种波长的透射光在一个完整的脉搏波中光强度的变化量就可以计算氧饱和度。现代的光电和微电子技术为这种测量原理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根据脉搏血氧测量原理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血氧测量计.
血氧测量计的基本结构包括两部分:血氧传感器器和血氧电路。从理论上来看,血氧传感器的由简单的两部分组成:光发射和光接受部分组成。但是在临床上使用的血氧传感器除了包括这两个核心的器件外,还包括相应的机械部件、信号传输电缆、探头识别接口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探头的可靠性、舒适性。探头能否在实际临床上被可靠的稳定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外围的部件。因此,在工程设计是,除了对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分析外,对传感器其他部件的分析,寻求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是一项技术能否实现产品化的关键。
信号处理电路对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得到一定幅度的信号。这个信号送入到A/D转化电路,实现模拟到数字量的转化,被数字化之后的信号经过单片机按照血氧算法计算后得到血氧饱和度。
在血氧测量原理我们提到,用两种特定的波长就可以实现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量。这两种光的波长是660nm和940nm。通过对人体生理波形的分析可以知道,人体的脉搏次数在30~250次/分钟,对应的频率是0.5~4.1HZ,。采样定理指出:对于一个具有有限频谱的连续信号进行采样,当采样频率大于信号频率的两倍是,有采样后得到的输出函数能无失真的恢复到原来的信号。在实际上,我们取采样频率为120HZ,可以保证信号的无失真。即使是120HZ,对单片机控制电路来讲,频率也是比较低的,因此对与红光和红外光的采样采用分时采样的方法,即对红光和红外光的采样在不同时刻,但是这两个信号的采样时刻非常的接近。此外,考虑到减少传感器电缆线的芯线数量,降低成本和增强电缆的可靠性,因此在设计红光和红外光的连接方式式采用的红光和红外光反向并联的方式。
传感器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以光电二极管作为光检测器件。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提到采用660nm和940nm波长的LED时可以减少测量误差。因此最终确定选用660nm和940nm波长的LED作为光源。
光源采用脉冲驱动。采用脉冲驱动的好处是两路光源可以交替发亮,检测电路可以采用对两路光响应电平一致的光敏元件接收。
㈢ 氧分压计算公式是什么
氧流量的计算公式是:氧流量=(吸氧浓度-21)÷4。吸氧即吸入氧气。适量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氧气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O2,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与大部分的元素都能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不是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从肺内摄取O2,形成PaO2,它反映了肺毛细血管的摄氧状况,是反映外呼吸状况的指标。
PaO2的高低主受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即与FiO2浓度呈正比,并随年龄的增长而进行性下降。PaO2=100-(0.3×年龄)±5。
PaO2是缺氧最敏感指标,PaO2正常值:80~100ml mmHg(吸空气条件下FiO221%)。
PaO260~80mmHg 轻度缺O2。
PaO245~60 mmHg 中度缺O2。
PaO2<45 mmHg 严重缺O2。
㈣ 氧流量与氧浓度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吸氧浓度=21+4x氧流量。
㈤ 氧流量与氧浓度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吸氧流量为5L/min,根据公式 吸氧浓度=21+4x氧流量 ,氧浓度41%
㈥ 1L氧气的计算方法
一摩尔物质所占的体积
Vm,称为摩尔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依赖于温度和压强.标准状态下,理想气体的
Vm=22.41410L/mol,1L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1/22.4(mol)
,
气体质量又等于相对分子量乘以物质的量,所以1L的氧气为1/22.4
*32
㈦ 高锰酸钾制氧化学公式
你算的答案和我不太一样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₄==△==k₂mno₄+mno₂+o₂↑
氧气你算对了;氧气是气体,我就不用说了吧,mno₂(二氧化锰)和k₂mno₄(锰酸钾)是固体,然后用相对分子质量算,二氧化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7,氧气是32,只要方程式写对了,生成氧气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呈比例的,算法如下:
解:设需要高锰酸钾x克,生成二氧化锰y克
2kmno₄==△==k₂mno₄+mno₂+o₂↑
316
87
32
x
y
1.6
解得:x=15.8克,y=4.35克
也就是说这是个不完全反应,因为生成1.6克氧气只需要15.8克高锰酸钾,还有0.2克高锰酸钾剩余,并且生成了4.35克的二氧化锰,所以锰酸钾的质量应是
14.4-0.2-4.35=9.85
㈧ 1L氧气的计算方法
一摩尔物质所占的体积 Vm,称为摩尔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依赖于温度和压强.标准状态下,理想气体的 Vm=22.41410L/mol,1L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1/22.4(mol) , 气体质量又等于相对分子量乘以物质的量,所以1L的氧气为1/22.4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