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ei
A. ei数据库是什么类型
EI属于二次文献数据库,主要用于查询文摘相关,本身不提供原文下载,但大多提供全文链接。
B. Ei数据库检索途径有哪几种
1 、EI Compendex 标引文摘 (也称核心数据)。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以主题词、分类号进行标引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
2、EI Page One题录 (也称非核心数据)。主要以题录形式报到。有的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Page One 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Ei Compendex数据库从2009年1月起,所收录的中国期刊数据不再分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
(2)数据库ei扩展阅读:
Ei数据库检索的注意事项:
1、充分利用已有渠道
如果论文曾经被SCI、Ei收录过,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渠道,人头熟,对刊物编排格式适应。
2、投向国内期刊
稿件多,要分流;不能全在本校学报发表,应向国内已经被SCI、Ei列入刊源表的期刊投稿。
3、工程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
C. SCI、EI分别是什么意思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EI是工程索引。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着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为重要。
(3)数据库ei扩展阅读
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数据库每年新增500000条工程类文献,数据来自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原始文献来自40余个国家,涉及的语言多达39种,其中3600种有文摘。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
SCI:评价标准
1976 年,ISI 在 SCI 基础上引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提供了一套统计数据,展示科学期刊被引用情况、发表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情况。在 JCR 中可以计算出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一个期刊的影响力。
D. 万方,CNKI,EI,读秀 这四个数据库的优劣势
1、EI数据库:着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以主题词、分类号进行标引深加工。外文较多。
2、读秀数据库:号称最大的中文书籍数据库,又开发了其它的库,如期刊、文档,报纸等。
3、万方数据库的特点:一个字“精”。科技文献都是精品,万方的医药数据库,权威性高。外文靠的是文献传递。
4、CNKI数据库:一个字“全”。收录量与期刊数是最全的,也是目前发展最好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CNKI工程集团经过多年努力,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
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公司开发的,涵盖期刊、会议纪要、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也是和中国知网齐名的中国专业的学术数据库。
万方会议论文:《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是国内唯一的学术会议文献全文数据库,主要收录1998年以来国家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数据范围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学等领域,是了解国内学术动态必不可少的帮手。
E. ei检索数据库的特点
具有以下特点:
1、基本不收录纯理论的研究内容,偏重工程应用。
2、收录类型分为期刊和会议两类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着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
F. 企业实时数据库系统EI有什么作用
华恒信远的EI能够解决生产控制系统与经营管理系统之间的“数字鸿沟”。为企业提供实时和历史的数据管理,使企业在实时数据支持的管理过程中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生产,从而实现生产、管理一体化。
目前企业生管理存在生产管理信息脱节的问题,为此产生的信息孤岛给企业带来影响:
生产车间
(1)操作工只能根据经验调节控制参数,没有更可靠的依据
(2)各种工艺数据靠操作工人工记录
(3)生产报表需要手工记录
(4)车间管理基于人工记录,无法实施及时有效的考核
生产调度
(1)通过车间电话报数、到车间考察等手段才能了解各装置的生产情况
(2)无法及时了解生产中动态波动和变化
(3)无法得到充分的生产装置历史运行数据
(4)调度报表依靠车间上报数据进行手工记录
(5)生产调度的实时性、准确性的得不到保证
机动设备
(1)通过到车间调研、设备档案、检修信息了解设备运行
(2)根据经验、规范制定设备检修方案
(3)无法及时了解关键设备运行中动态波动和变化
(4)无法得到充分完整的设备运行的历史运行数据
技术部门
(1)通过到车间调研、化验分析上报数据、DCS显示信息分析装置存在问题
(2)根据经验、规范制定调整工艺方案
(3)通过定性分析,历史经验制定生产中技术改造方案
(4)无法得到充分完整的装置运行的历史运行数据
管理者
(1)通过到车间调研、汇报、生产调度报表了解生产情况
(2)根据经验、下级汇报了解生产基本情况进行决策
(3)花费大量时间了解及整理所关心生产问题的基础信息
(4)无法得到影响生产关键参数完整历史数据
EI加强了各个生产和管理者之间的联系,管理者通过EI了解生产过程和运行流程,从而根据真实数据信息对当前生产做出有效决策。
企业实时数据库系统EI有什么功能?
企业实时数据库系统EI功能
生产实时监控:横向集成工厂的开放控制系统(DCS/PLC/SCADA),浏览及监控整个流程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实时监控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通过C/S和B/S分别实现了实时、动态、立体流程图的组态和浏览;方便快捷地查询实时数据;可在同一幅画面内画出几个任意位好的历史数据变化趋势曲线;提示并显示实时报警,可查询历史报警。
历史数据存储:可以存储数据库可接受的任何类型的实际数据,并使用先进的储存算法,对数据进行二次压缩处理,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一万点的数据一年的存储空间只需5G左右。
历史数据检索:使用独特的数据结构,系统在几秒钟内完成访问一年乃至十年的数据。
实时数据采集:从生产现场自动采集控制系统(DCS/PLC/SCADA)的实时数据,将数据传输并存储到实时数据库中。
报表制作:利用Excel根据报表要求进行简单的组态,做出形式多样的生产报表。
实时数据分析:对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统计,例如:物料平衡、班组考核、事故追忆和工艺参数分析。
管控数据集成:EI系统是MES系统实施的基础,是实施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的平台,是ERP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集成系统,可以和LIMS系统集成,也可以与关系数据库之间集成。与关系数据库无缝集成,无需编程,只需经过简单向导配置,ERP Connect自动将实时数据转换到基于关系数据库的ERP、MIS等系统中。
企业实时数据库系统EI分哪几个模块?
企业实时数据库系统EI模块
主要分为八个模块:
企业实时数据库:EI;
数据采集接口:IO;
实时数据应用:Package;
实时数据发布服务器:Portal;
管控数据集成:ERPConnect;
实时数据报表:Report;
实时数据挖掘:DataDig;
开放式接口:OPCServer For EI、API开发包;
G. “EI”是什么意思
EI是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引文缩写。
工程索引(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
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数据库每年新增500000条工程类文献,数据来自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原始文献来自40余个国家,涉及的语言多达39种,其中3600种有文摘。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
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
(7)数据库ei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1、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
2、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
3、2011年4月27日,为了让中国用户与全球用户同步使用EV2数据库,EI公司实施EV2中国用户的平台转换工作。平台转换后,现有成员将全部通过国际站点访问EV2数据库,清华镜像站点将停止使用。
收录文献涉及的领域:
1、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
2、矿业、冶金、材料工程、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
3、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