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算法宇宙

算法宇宙

发布时间: 2022-12-26 04:54:24

Ⅰ 宇宙到底有多大是否宇宙之外还有宇宙

宇宙说的是时间和空间。
而时间和空间始终和物质联系在一起。没有物质,时空就失去了意义。
比如,空间,空间的尺度是多长,是需要有物质的存在才能测量出来。(光也是物质哦)
比如,时间的长短,也是需要有物质才能测量出来。不然,在虚无之中的的一段时间,它可以是1秒钟,也可以是无限长,本身没有意义。
所以,宇宙,也可以理解为物质,物质,给予了时空存在的意义。
如果,光速是极限,那么,宇宙可以定义为:光所过之处,皆为宇宙。宇宙没有外面,因为那不可测量(不可测量和不存在基本上可以等同),也没有意义。数学的抽象与物理的实在混在一起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无限可分的概念一样,数学上可行的,但在物理上是行不通的,分到原子以后就难以2分了。
宇宙的大小,有三种算法
哈勃望远镜探测的最远距离是10^26m,这可以作为宇宙的半径。这是测量的宇宙。
另一种算法,宇宙由奇点产生,并且年龄为137亿年,那么,光速*宇宙年龄即为宇宙半径,这个数值好像也是10^26m。这是一个开放的宇宙,它以光速膨胀。
还有一种算法,如果认为宇宙是一个黑洞(光跑不出去的东西都可以叫黑洞吧),根据黑洞视界的方程,并且宇宙的密度满足平直空间的条件,好像也可以算出宇宙这个黑洞的半径,并且其值好像也是10^26m。这是一个封闭的宇宙,也许他会收缩或膨胀,但光在引力作用下沿着曲线运动。
所以,宇宙的半径可以认为是10^26m。在这之外,超出我们的认知。不存在时间可空间,这超
出我们大脑能够想象的范围。

Ⅱ 宇宙质量是如何计算的

上世纪上、中叶,天文测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胡克反射望远镜首先揭示了远外星系的退行。随后,射电望远镜进一步确认了宇宙背景辐射的存在。这就为膨胀的宇宙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特别是哈勃定律的发现及宇宙背景辐射的均匀性,为均匀分布的宇宙模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支持。所以,均匀分布的宇宙模型可能是最适合我们的宇宙的。那么均匀分布的宇宙模型和哈勃定律有什么关系呢?
我个人认为,如果把宇宙看成是既旋转[1]而又均匀膨胀的话(设宇宙各处密度相等),那哈勃定律实质上是宇宙膨胀的几何特征的必然。说明如下:设有两个星系A和B相距为rAB(见右图),它们对于宇宙中心( 假设存在)的距离矢量为rA和rB,则rAB=rA-rB。如果宇宙是均匀膨胀的,则在时间t内星系A和B(相对宇宙中心来讲)只有径向的变化且规律一样,即可认为后一时刻的距离失量为rA'=krA,rB'=krB因此必有rAB'=krAB。这告诉我们在星系B去观察星系A,星系A必然是背离星系B的,显然我们还可以看到,两星系距离的变化量和其距离成正比
rAB=rAB’-rAB=(k-1)rAB
除以时间t并取极限,有
v=lim t→0rAB/t=limt→0(k-1)/t rAB
这告诉我们,两星系的相对速度和相对距离成正比,这便是哈勃定律。其中limt→0(k-1)/t便为哈勃常数。需要说明的是,宇宙的均匀膨胀不是对时间而言的,而是对空间而言的。做一个比喻,如果把宇宙看成是一张地图,当宇宙上各点的位置变化时,就相当于宇宙地图按同样比例地被放大(或缩小),它们各点的位置虽变大(或变小),但相对方位没变。这就意味着如果哈勃定律是这种宇宙模型的几何必然,那么哈勃常数仅仅是这一时刻的几何特征系数,即它表示的是这一时刻的宇宙膨胀率(或者为收缩率,假如宇宙能收缩),因此哈勃常数对时间是可变的。
从这里我们看到,如果哈勃定律是正确的话,那么均匀分布的宇宙模型就有一定的可靠性。诚然,从小尺寸范围看宇宙,由于各星系的离散及它们的密度也可能不一样,所以宇宙并非是完全均匀的。但从大尺寸范围去考察,将宇宙看成是密度均匀分布的也是合理的,这和由分子组成的物体一样,从原子核角度来看,核与核之间是非常远离的,但从宏观角度来看物质则是紧密分布的。

Ⅲ 天文学家估算宇宙年龄有137.7亿岁,这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人类文明从出现到现在也就几千年的历史,要测算宇宙的年龄,人类最开始使用的是类比法,我们可以先看最古老的星球年龄,从而进行推算出宇宙的年龄,那么星球年龄怎么算出来呢。之前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并推出了一个理论,宇宙正在膨胀,我们用望远镜观察宇宙远方的星系时,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家们提出的算法,最后算出137.7亿年,当然这个结果明显具有局限性,我们所在的物质和我们所能看到的距离可以说是相当有限的,至于这个年限是不是一个精确值或近似值,我们无从解答,但是通过科学家们不断的努力,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有一天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Ⅳ 宇宙究竟有多大,怎样计算

(一)宇宙的定义
(简):三永三无的客观存在。
(详):宇宙是“无尽永前的时间、无界永在的空间、无量永存的物质”的三合一体的客观存在。
(二)物质的定义
(1)就内涵方面而言:
(简):物质是永不均匀满布于时、空中的“时空内容”。
(详):物质或叫物,是以无限量,永不均匀分布于无限时、空中,并与时、空一起合成宇宙的“时、空内容”。
(2)就外延方面而言:物指所有的物件。物件----某一数量比例的各种暂态质的集合体。
宇宙物件分五大类:
(1)直行变态(2)自由稳态(3)撞离乱态(4)绕衡定态(5)分解爆态。

(三)事的定义
(1)就内涵方面而言:事是指物的运动或物的形态变化。
(2)就外延方面而言:是指宇宙中发生的所有事件。
(四)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指物件与物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五)态变的定义:“态变”或叫“形态变化”,是指一物件各部分间的相对运动。
其实形态变化也是一种运动。与物间相对运动本质上是一样的。分词而述只是为了表达上有所分别而已。
宇宙事件分五大类:(1)随机共直行(2)直行致撞离(3)撞离调绕衡(4)绕衡过密爆(5)密爆返随机。
七律•创世记
宇宙物演化律:“物忆现检,趋同离异”
宇宙无穷无始终,芸芸五态灭生中。
时空物撞群星转,日月地环神气充。
过去成精活现在,将来变化问苍穹。
趋同离异显生意,现检传承物忆功。

(注)日月地环神气充。由于月绕地、地绕日不断作周期循环运动,使精神中的规律性记录不断重复加强,直至精神终于能在现实中重演,使生命得以产生!

(0)宇宙无穷无始终:指“时无尽、空无界、物无量;时永前、空永在、物永存。”的“三无三永”的客观存在。
(1)五态: 稳、变、乱、定、爆。既是物的存在状态,也是物的运动状态。详细请看我的哲学类博文。
(2)时空物撞群星转:指宇宙某些部份由“撞离乱态”进入“绕衡定态”的星系繁荣期。
(3)神气指宇宙精神。宇宙精神是记录为现在物的过去事物。
人类精神只是宇宙精神之一种,是记忆于现在人脑中或被记录在人造物中的过去事物!
(4)生活是“精神向现实无限趋同的过程”。一方面精神总在现实中重演,另一方面现实也在不断地修改着精神。现实总在变,精神永趋同。记越固,复越浓。
宇宙物演化律:“物忆现检,趋同离异”! 这也是万事万物生存的意义!物无分先进、落后;事无分进化、退化;万事万物总在现实调整下以精神复制方式不断地无限演变。
(5)生命是自发重演于现在的宇宙精神。
(6)“现在”是进入精神记忆前的物态群的瞬间平切面。
由于“精神”是以现存物表达的,故“现在中”也包含着“表达过去某些事物的精神”部分。即现在总包含着“精神”。
(7)“将来”就时间上来说:就是未发生的现在;就空间上来说:就是未记忆的现在。
即:时未至,记未及的现在就是将来.
精神揭示过去,重演活化现在。
过去现在同体,将来即未见在。
对人类而言,将来就是未知的现在;对宇宙而言,将来就是未产生的现在。
现实精神皆事物,
(零)宇宙公理
三表一总成宇宙,时空物量无穷。从来物布满时空。趋均生运动,物以类相容。
件以暂形存五态,粒流点点前充。层层事物灭生中。星辰明暗暗,历历没始终。
(一)运动因果
粒子能分分不尽,全因宇宙无穷。必须保证没真空。颗粒无限细,永动为填充。
无限分割无限级,趋均级级难容。清晰物体现重重。级差无限制,密度界匀同。

七绝•宇宙恒理
三永三无活宇宙,趋均造物动恒常。
层层事物相生灭,部份匆匆整体长。
《宇宙恒理》:
总公理:(三永三无,活宇宙)
时无尽,空无界,物无量; 时永前,空永在,物永存。
总命题:(趋均造物,动恒常)
物布时空永不均。趋均生运动,运动变物态。
总变律:(层层事物,相生灭)
不均控运动,运动改不均;嵌套中循环,事物化无尽!
总推论:(部份匆匆,整体长)
没有两物件,时位态全同;部份生又灭,整体没始终。
即:
物在某一密比下的不均匀分布,使物的各部份产生相对运动;
而此相对运动,又导致物产生新的另一密比下的不均匀分布。
如此循环往复,嵌嵌套套;万事万物,生生灭灭;无穷无尽!

“物无量”是物质“无可限量”的意思。不是说物质没有重量。
“物永存”是物质“永远存在”的意思。不是说具体物件不变。

Ⅳ 天文学家利用新算法和超级计算机绘制出细致得多的宇宙地图

利用新的算法和超级计算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详细的宇宙无线电全景图被创造出来。现在天文学家可以更精确地查看星系的无线电数据。这项成果是由莱顿大学博士生Frits Sweijen及其同事在《自然-天文学》上发表的。

莱顿天文台的博士生Frits Sweijen说:"这张单一的地图的像素几乎和以前整个天空的地图一样多。研究人员解决了我们大气层中紫外线辐射的模糊效应:通过特殊的软件,他们设法纠正了这种干扰。莱顿和阿姆斯特丹的超级计算机利用其巨大的计算能力,确保这也进行得相当快。

在可预见的未来,新方法可以使整个北方的天空成为鲜明的焦点。现在,研究人员只显示了一小部分,Sweijen解释说。"假设你在天空中看到一个五乘五个满月大小的正方形。从这个空间的立方体中,我们就可以制作近70亿像素的地图,上面有近2500个星系清晰可见。"

图片中左边的四个星系在新地图(右)上的焦点更加清晰。

"这张空间地图是根据我们用国际LOFAR望远镜从太空中捕捉到的无线电波制作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射电望远镜,有数以万计的天线分布在一个直径为2000公里的欧洲地区。这些天线倾听宇宙无线电射线"。Sweijen说。"由于其巨大的面积和许多天线,LOFAR可以'看到'辐射的精致细节,其灵敏度甚至可以让你探测到火星上的手机发出的信号。来自望远镜的数据在被计算机翻译成辐射图,最后整理成一种照片后,人们就可以很直观地阅读。"

用LOFAR拍摄清晰的宇宙照片的一个问题是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这使我们的大气层蒙上了带电粒子,即离子。这种电离层在望远镜捕捉到电波之前就已经干扰了来自太空的电波。"这使得LOFAR看起来就像从海底观察天空一样,波浪抹去了信号。荷兰射电天文研究所ASTRON最近开发的软件校正了整个地区的测量辐射。这使我们能够聚焦和绘制LOFAR的整个视场。"Sweijen表示。"我们现在可以比以前更详细地研究黑洞和它们所在的星系的演化。"

该软件的工作原理需要大量的计算机能力的算法。在莱顿,最近建成的莱顿学术跨学科集群环境(ALICE)提供了其计算能力。在阿姆斯特丹,信息和通信技术合作机构SURF提供了对其新的Spider平台的早期访问,该平台是专门为诸如这项研究的数据密集型项目而设立的。

LOFAR视场的数据校正是分25个部分进行的,每个部分有一个满月大小。这需要每个区域花七天时间。在一台计算机上,要创建整个地图需要7乘以25即175天。由于SURF和莱顿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具有并行计算能力,它只花了7天。这意味着现在有一种快速的方法,可以最终以可比的细节绘制整个北方的天空,Sweijen说这可能在未来几年开始。

"我们现在可以比以前更详细地研究黑洞的演变和它们所在的星系。例如,早期宇宙中的星系,由于它们的距离或年轻的年龄,以前太小,无法看到任何细节,现在可以看到数以千计的锐利画面。"

Ⅵ 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这个数字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估计宇宙的年龄,而且所有的结果都很符合。最直接的方法是以观察到的宇宙膨胀率为基础,向后推算出宇宙从目前的状态缩回到该大小的一小部分需要多长时间。这就是138亿年。对球状星团中最古老的恒星年龄的观察也证实了宇宙大约有100亿年的历史。

所谓的大爆炸理论完全是推测,所谓的证明是不可信的,今天可能是这个结论,过几年就有新的发现,以前的理论就不成立了。就像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开始人们在教科书上相信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科学家并不认同它。我们人类可能还不了解自己。我们甚至不了解大脑的复杂神经系统。它仍然是可见的。更不用说数十亿年前的宇宙了。所以拥有这些数字并不意味着什么!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Ⅶ 宇宙的质量是怎么计算的

我们生活的银河系属于宇宙中的中等质量星系。银河系所在的当地星系群有50多个星系,直径为1000万光年。宇宙中普通物质的质量主要来自星系。只要知道宇宙中恒星系数的数量,就可以得到宇宙的质量。

Ⅷ 宇宙的年龄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宇宙的年龄的计算公式为
t=H。¯¹∫(1-Ω。+Ω。/x)¯½dx
从0→a。/a积分。
根据H。和Ω。实测值得到宇宙的年龄为
t.=(0.6~1.7)×10¹°a
银河的年龄的计算方法如下:
1、估算法,现有宇宙,再有银河,银河年龄不得超过122到137亿年,考虑到星系形成要时间,假设宇宙137年的寿命正确,银河年龄137年,银河由气体形成星盘要几亿年(原始气团是球体,而银河是涡旋的,气体因旋转变得扁平,计算机模拟约2~8亿年),形成恒星又要时间,目前我们能看见的最古老恒星,是在银晕星团上的恒星,是小质量恒星,必定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后,抛出小气体块形成,年龄不得超过130亿年。
2、同位素的估算法,先算最老恒星的寿命,然后推银河的寿命
铀238和钍232是一种算法,这个算法误差有20亿年,铀238的半衰是45亿年,用恒星模型原理计算产生同位素的丰度(也就是聚变反应氢->氦->碳->镁->氖->钠->铁->其他重元素),我们找一个古老的恒星,计算他的年龄,毕宿5和心宿5用来做过计算,结果是145亿年,误差20亿年。钍232的半衰期是140亿年,计算的结果也是145亿左右,误差20亿年。(不算星盘形成时间)
另一种算法是铍的丰度,用恒星模型原理计算产生同位素的丰度,NGC6397球形星团中编号分别为А0228
和А2111,通过观测他们的光谱,计算出他们的年龄为134亿“岁”。
星系中形成第一代
恒星和这两颗恒星诞生的时间间隔,天文学家认为,这一时间间隔为2亿~3亿年。
所以我们星系的“年龄”约为136亿“岁”以上(不算星盘形成时间),正负偏差也是为8亿年。
还有铁丰度估算法,HE1327—2326是最古老的恒星,用她的铁丰度估算。恒星模型原理计算产生铁以后的生成元素是消耗能量的,可以根据铁丰度估算,星年龄在135亿左右,正负偏差也是为8亿年。银河约137~138亿岁,正负偏差也是为8亿年。
科普的说法是银河150亿岁。

Ⅸ 为什么人算不如天算,什么才是天算,破译“天算程序”

所谓天算,其实就是宇宙的运行规律,经过无数个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发现宇宙实际上更像是一个超级计算机,其中运行着很多的运算程序,更令人震惊的是,我们与宏观星体,与微观基本粒子并无不同,都活在“算法”之中,而且我们也参与了整个宇宙的运算过程,换句话说,人算就是天算的一部分。天算,虽然神圣无比,但是人算也可以影响到天算,甚至人算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量子力学逐渐证明,人实际上是一种跨维度的能量存在形式,人具有物质性的一面,也具有意识性的一面,而且两个面是浑然一体的,是我们自己创造了自己,也是我们自己创造了物质世界。这里牵涉大量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读者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献。

古语说,人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弥天地之不足”,说的就是人算就是天算的一部分,而且人算可以影响天算的结果。甚至从更终极的层面上讲,人算即天算,天算即人算。

与其说物质世界是创造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运算出来的,那物质世界是如何被运算出来的?


意识创造了物质世界,这个过程如下。

1.你的当前的意识念头在不停的向“宇宙计算机”输入新的资讯(想法、念头),我们的念头被称为“思想的瀑布”,奔流不息。我们每产生一个念头,就等于向宇宙计算机输入了一个数据,宇宙计算机就会完成一次计算。

但是仅有缘,等于只有输入数据,还不能创造出物质世界,物质世界被运算出来,还需要更重要的数据:你的 历史 沉淀数据。

有句话叫“诸法因缘生”,你的当前意识状态就是缘,你当前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所遭所遇、对当前世界的反应以及想法构成了“缘”。

“缘”,就是你向宇宙计算机随时输入的信息,我们当前奔流不息的念头其实就是创造新的物质世界的缘,当前的念头其实反映的就是我们所处的当下状态。

凡是我们参与并构成反应的,都是缘,最终都作为输入数据输入到宇宙计算机。我们没有参与的、没有建立连接的、与我们无关的,不构成“缘”。

2.“宇宙计算机”会根据你的输入念头,和你的 历史 数据库中的原有资讯和程序,计算出新的物质世界,但是这个新的物质世界并不会立即呈现出来,因为它需要借助于输出机制投影出来。

你的 历史 数据库,其实就是“因”,“因缘和合”其实就是宇宙计算机的运算过程,它的运算结果就是新的物质世界投影源:二维资讯的能量。

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天算”,我们也叫它宇宙一体运算,或者叫一体运作。宇宙因果律的背后就是天算,就是这个一体运作。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逃出这个天算。

3.新的物质世界是怎么呈现出来的呢?是投影出来的。新的物质世界无法直接出来,它先要以“二维资讯的能量形式”储存在宇宙数据库。

物质世界本质就是能量,能量永远不会消失,它以二维资讯的能量形式储存在“宇宙数据库”当中,就算物质被瓦解,它也会被释放出能量转移到别处。

4.投影出新的物质世界。二维资讯的能量形式就是物质世界的投影源,就是它投影出我们的这个三维物质世界。

5.循环往复以上过程。这样就会呈现出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感的物质世界,实际上物质世界只是一张又一张的三维立体画面的连续播放,其播放速度和播放频率之高,不可思议。

所以说,物质世界并不真实存在,它只是大脑中的三维影像,它只是一堆电子信号,它根本就不在我们的外面,我们的5种感官接受到的只是带资讯编码的能量,然后被转变为电子信号,在经由脑神经元传送到大脑,而大脑只是一个输出屏幕。

从物质世界的诞生方式上讲,与其说这个世界是被运算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被投影出来的。

我们看到,天算覆盖了人算,人算只是天算的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宇宙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缺口,就是人算,这就是我们的自由意志。

人算可以影响天算的运行结果,这是毫无疑问的,根据混沌理论,比如蝴蝶效应,我们的一个小小念头就可能导致物质世界掀起惊涛骇浪。


诸法因缘生,因和缘,这两个地方都可以行使我们的自由意志,从这两个方面下手,都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境遇。

1.创造或者修改“缘”

缘,就是我们向宇宙计算机输入的信息,改变当下的意识念头(包括当下的行为,其实行为的背后还是念头),就是在“缘”上作出努力。改变“缘”,就是改变我们向宇宙计算机输入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宇宙计算机的运行结果。

但是改变输入信息,并不会带来太大的结果改变,因为我们只是改变了外在的数据,我们的内在还有很多的固化的程序和 历史 沉淀数据,这些才是决定性的内因,它们又称为“业”。业力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绝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跳出业力的推动。

具体怎么做呢?其实就是改变我们的当下意识,改变我们的起心动念:改变我们当下的能量状态。这会导致输入数据的改变。

念头改变了,行为就会改变,所有的行为背后仍然还是念头,我们是以念头的形式向宇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

上面说了,“有觉知的意识”参与了创造,它作为创造的输入端,但是有觉知的意识并没有直接创造宇宙,它只是运算程序的一部分,而且是作用力最小的一部分。

找资源、找人脉等等,所有从外部世界的寻找和改变,都是从缘上努力,都不是根本的改变命运的方式,最根本的改变命运方式就是改变自己的内在。

2.创造或者修改“因”

要想真正的转变自己的命运,必须在“因地努力”,那就是去改变我们的内在世界,这很难,但是不是不可能,实际上现在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做到修改或者删除 历史 数据库的信息。

如果我们只是在表层上改变了意识,实际上并不一定深入到了因地,而只是修改了缘,所以这不一定会带来境遇的转变。

没有发生深刻的改变,即在因地上改变,命运是不会发生本质变化的,一个人只有痛彻心扉,发生了深层的认知转变,才会真正导致命运的转变,只是思维层面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还不足以撼动天算的运算程序。

也许你会问, 历史 数据库(潜意识、业)是怎么形成的,实际上它也是我们在宇宙计算机的不断运算中所得出的数据沉淀积累,它们不会消失,永远被储存在宇宙数据库中的我们个人资料夹中,它们实际上就是被资讯编码的能量。你的重要人生经验数据都会储存在那里,包括你的情绪、信念、习惯、思维模式、记忆、认知、观念、理论等,它们都是携带着特定资讯编码的能量,只要你还执着于它们,它们就永远不会消失,除非你真的放下它们,放下,才是最彻底的修改。

也正是因为你不愿意放下它们,它们才会沉淀在你的宇宙文件夹中,它们确实不容易改变,但是它们才是真正需要被改变的,改变了它们,天算的结果才会从本质上改变。所以古人才会说“因地努力,果地随缘。”

一颗种子的成长,其实就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因,就是种子本身,包括它所携带的DNA编码,一颗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就是“因”具备了。一棵苹果树的种子无论如何也长不成梨树,因已经决定了。

缘,阳光、雨水、空气、土壤、矿物元素等等,这些条件都具备了,都适宜了,都和谐了,“缘”就具备了。

一个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就是宇宙计算机不断运算的过程。缘,不断的变化,因,相对稳定。外部条件不适合了,生命的成长就会中断;小树苗被拔了,因被终结了,生命的成长也会中断,宇宙计算机的运算就会停止,创造程序就会结束。

绝大部分的人已经被算法所算定,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样进行人算,不知道怎么样行使自己的自由意志,这种情况下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当然这也辜负了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身份。

相对于植物和动物,人类的自由度就高得多了,我们可以从因缘两个层面同时行使自由意志,只有人具有运算的能力,所以说人算可以影响天算,甚至可以决定天算的运行结果,从而掌控自己的命运。

本文结束,感谢阅读。

关联专栏:

关联文章:

因果律是“宇宙算法”的最底层逻辑,会应用这一法则的人不足1%

十条能量天规,助你切换人生轨道,大成功需要高维度的能量驱动

热点内容
公众服务器有什么功能 发布:2025-07-12 21:11:22 浏览:715
健身的压缩衣 发布:2025-07-12 21:11:12 浏览:754
磁盘服务器如何管理磁盘 发布:2025-07-12 21:02:19 浏览:470
安卓返回键在哪里取消 发布:2025-07-12 20:50:17 浏览:799
对比价格的插件或脚本 发布:2025-07-12 20:49:34 浏览:184
android底部抽屉 发布:2025-07-12 20:40:40 浏览:318
php变量括号 发布:2025-07-12 20:40:36 浏览:176
服务器防火墙ip访问限制 发布:2025-07-12 20:35:36 浏览:197
强连通分量算法 发布:2025-07-12 20:12:40 浏览:611
河南科技大学期末编译原理试题 发布:2025-07-12 19:53:17 浏览: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