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的关系模式
㈠ 数据库的关系模式与表
模式是描述一个数据库逻辑结构的方式。数据库有三种模式关系模式、网状模式、层次模式。
与此对用与三种数据库模型:关系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
平时常用的数据库都属于关系模型数据库,它们都是采用关系模式描述了所有逻辑结构。
例如:一张普通的表,就是由行列二维关系组成。还有表与表之间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所以表本身就是一个关系,而且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即使没有建立主外键它也是存在的。
表与关系模式的意义不同,你的后一句话说对了。
㈡ 什么叫数据库关系模式描述
关系模式是关系的描述。关系模式描述与关系对应的二维表的表结构,即关系中包含那些属性,属性来自那些域,以及与域之间的映象关系。
㈢ 数据库的关系模式
a) Pi SNAME(Delta SNO=‘001’(S))其中Pi表示投影,Delta 表示选择
b)
CREATE TABLE SC (
SNO CHAR(10)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sno),/,/*建立外码*/
。。。
GRADE NUMBER(2) check (GRADE >0 and GRADE <=100) ,/*建立约束,要求成绩大于0,小于等于100*/
primary key (SNO, CNO) ) /*建立主码约束*/
c) select S.sname, SC.grade
from S,SC
where S.Sno=SC.Sno and SC.Cno='C1'
d) select SSEX, count (*)
from S
group by SSEX
㈣ 在数据库中关系模式和关系模型有什么区别
关系实际上就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也就是说,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它的值。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地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但在实际当中,常常把关系模式和关系统称为关系,读者可以从上下文中加以区别。
它和层次、网状模型相比,有以下特点:
1.数据结构简单(二维表格)
2.扎实的理论基础。
a.关系运算理论
b.关系模式设计理论
㈤ 数据库中“关系模式”的定义是什么
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写叙述。
在数据库中,关系是元组的集合,所以关系模式要描写叙述元组的集合,当中包含那些属性,属性来自域,属性与域之间的映射关系。
现实世界随着时间在不断地变化,因而在不同的时刻,关系模式的关系也会有所变化。但是,现实世界的许多己有事实限定了关系模式所有可能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关系模式应当刻画出这些完整性约束条件。
(5)数据库的关系模式扩展阅读:
1、数据库中的关系模式是型,而关系是值。
2、关系模式能够用五元组形式表示:R(U,D,Dom,F),当中R:表示关系名,U:表示属性集合,Dom,表示属性域(来自那个域),F:表示函数依赖。
3、可是普通情况下,我们通常把关系模式表示为:R(U)或者R(A,B)(当中A、B代表U中的属性)
4、关系是n个域的笛卡儿积的子集,组成关系的元组必须是笛卡儿积中使n目谓词为真的元组。所以关系模式必须描述该关系模式的关系全部元组。
㈥ 数据库中关系模式如何定义
数据库中关系模型的一般定义可以理解:用二维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从数学角度,又可以简单定义为R(U,F),其中R表示关系模型名,U表示该关系中的属性,F表示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