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算法
㈠ 申请美国大学,GPA如何计算
美国大学GPA满分为4分,即A=4、B=3、C=2、D=1。美国大学对申请人的GPA都有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要求的学生是不会被录取的。因此,GPA成绩是留学生进入美国名校的第一道门槛。
GPA也有很多不同的算法,得出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大家在换算的过程中,可以对比不同的GPA算法,选择提交成绩较高的算法,这样比较有利。
一般来说,GPA的精确度往往达到小数点后1到2位。GPA的标准计算方法是将大学成绩的加权平均数乘以4,再除以100。
国内学生使用最多的两种算法如下:
1、GPA标准算法公式:
GPA=[(92×4+80×3+98×2+70×6+89×3)×4]/[(4+3+2+6+3)×100]=3.31
2、GPA常见算法:
GPA=(4×4+3×3+2×4+6×2+3×3)/(4+3+2+6+3)=3.00
除此之外,国内大学百分制换算成4.0的GPA,还可以采用如下算法:
1.掌握成绩换算公式。
设x代表百分制的成绩,那么GPA满分为4.0时,成绩换算公式就是(x/20)-1=GPA。
2.将百分制成绩代入公式,然后计算。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水平能申请到美国排名多少的名校,可以把你的基本情况(GPA、语言成绩、专业、院校背景等)输入到留学志愿参考系统中去,系统会自动从数据库中匹配出与你情况相似的同学案例,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哪些院校和专业,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院校和专业了,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㈡ 社交媒体对美国大选有哪些影响
Facebook针对所有年满18周岁的美国公民推出一个红白蓝三色选举通知按钮。尽管这种动员投票举动看似与政治无关,但实际上Facebook是一款强大的政治工具。
另外,社交媒体上用户的活跃程度也不同,但在投票权利上每个人都是相同的。一个支持希拉里的中产阶级可能因为忙碌而不会在Facebook上发布太多的政治观点,但是他仍然和那些成天转发特朗普惊世骇俗言论的大学生们一样有一票的发言权。
㈢ 美国大选日期是怎样规定的
今年的美国大选日是11月3日。在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提议推迟大选,理由是担心“投递选举”会导致大选不准确或者欺诈。特朗普建议推迟大选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为了扭转自己的选情赢得时间。不过这遭到国会两党的抵制。最终白宫不得不宣布原定的选举日期不变。
(投票)
美国大选日期是“死的”,而候选人则是活的。选举日的确定需要综合各种因素,克服各种困难,然而技术的进步使得选举过程时长缩短。在未来传统前往投票站现场投票方式可能会慢慢被淘汰。邮递投票的方式也将会取消,基于区块链加密算法技术而产生新的电子投票系统会改变一切。相比传统投票,其更加安全,也保证即时性,而且无法操纵选举结果,绝对真实可靠。届时美国传统的选举人团制度也将会改革。
㈣ 594 | 各有各骚
第三季:一日乱叨(2020.11.22)
1、精英也许不是越多越好,
一个社会的精英容量可能是有限的。
精英过载,社会或反难安定。
2、岁月静好与浑浑噩噩,
很多时候是同一种生活,区别只在于,你如何审视。
3、每个90年代的小镇,
都有几个诗人,
几个地痞,
几个理发师,
几个钟表匠,
几个令人垂涎欲滴的少妇,
几个让人避之不及的悍妇,
几个砖头一样沉默孤僻的男人,
几个松柏一样精干不衰的老人,
几个幻想改变世界征服宇宙尽头的少年
4、华夏子孙,
无论到了南洋北美,还是雪域沙漠,想起梅兰竹菊那点意向,似能顷刻魂归,
他国他民,何曾不是呢。
大和民族心中自有樱花,斯拉夫人心中有白桦,印度人心中有菩提,墨西哥人心中有仙人掌……
5、如国人心底,总带着几句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
在纽约百老汇看完莎士比亚剧,心里有个汤显祖止不住要冒出头来评议的。
文化这东西,各有各骚,各有心头肉的。
【小溯】
1-100篇: 101 | 一百斩(附目录)
102-200篇: 201 | 无宇无宙二百斩(附目录)
200-300篇: 301 | 干枯遥拜300斩 (附目录)
300-400篇: 401 | 莽莽苍苍400斩 (附目录)
400-500篇: 501 | 焚膏继晷500斩 (附目录)
593 | 国庆西藏行(赛卡古托寺、卓瓦隆寺)
592 | 在进化中退化
591 | 你若傲慢,请必深沉
590 | 同事。大院。金融。踢球。
589 | 别对混蛋麻木
588 | 像是可以在这里,缓缓地度过一生
587 |诗| 我就在这座废园里
586 | 野营成瘾
585 | 中山路一公里
584 | 蔚来车主的困扰,就是怎么说都像广告
583 | 羡慕他们
582 | 荡起阵阵窃喜
581 | 东北,当天往返
580 | 有时吐了
579 | 无法洞悉
578 | 尽是幻觉
577 | 云天集
576 | 性情的层次
575 | 泯然众佛
574 | 马斯克的作用(只2句话)
572-573 | 大承南京学堂之五星控股
571 | 。
570 | 我们只学会了短视
569 | 姐妹日常
568 | 半日工作汇报
567 | 连续包月。美国大选。
566 | 鸡零狗碎里的灵魂拷问
565 | 世界在你的影子里
563 | 说和写的区别
562 | 揭发一个极致性价比的消费
561 | 诗词一生,沧海渡尽
560 | 整牙失败记
559 | 小意思
558 | 为了驯化算法
557 | 醉氧。吃面。交通。
556 | 我是一个狙击手
555 | 最强大的使命
554 | 如果你是一个远见者
553 | 好事都被我占了
552 | 荒野虽好,终究不及文明
550-551 | 国庆西藏行(拉萨-山南)
547-549 | 国庆西藏行(兰州-拉萨段)
546 | 众生是我
545 | 诗 | 宇宙童话
544 | 很乐观,很悲观
543 | 浓烈些
542 | 微信重加好友的一些碎碎念
541 | 屌丝男士
540 | 很是抱歉的样子
539 | 悠长假期。朋友圈档案(19年春节)
538 | 近期几个有意思的数字
537 | 熟悉的白痴记忆
536 | 小诗5首 | 旧时光
535 | 庸众的崛起
534 | 2019美国行记录。朋友圈档案
533 | 怕什么荒废堕落。朋友圈档案(2019年1月)
532 | 天才可怜
531 | 中国股市特殊吗
530 | 买股票前,先拷问下自己的心态
529 | “扬州一日”仓促着,慢慢走
528 | “扬州半日”炒饭圣地,大唐魔都
527 | 如层层妄念
526 | 很小的诗
525 | “投资”横竖进退都是赢
524 | 在宇宙尽头找到内心
523 | 2018不够屌。朋友圈档案(2018.12.16-12.31)
522 | 两种漂泊
521 | 商业是动物,文化是植物。股市里的“据说”。
520 | 废墟之美
519 | 怀旧可以,拯救不必
518 | 博物馆的忧伤
517 | 重要的是心安
516 | 一句交响曲
515 | 英雄,基因突变者
511-514 | 南国4日小浪荡
510 | 你好土哦
509 | 守护仅有的火堆
507-508 | 视频创作给他人,文本接收对自己
506 | 关于投资,一些碎叨
505 | 我只是经过这里 ,但这让我迷恋
504 | 医生三阶
503 | 简单因果
502 | 近期带娃流水
————————
无法随心所欲
毕竟世界不是我创造的
除了在这
㈤ 扎克伯格:被美刊评为“年度恶人”,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几天在高强度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条有趣的消息,Facebook的创始人,元宇宙概念的鼓吹者,曾被誉为世界第一互联网企业家的 扎克伯格,荣膺美国刊物《新共和》推选的 “年度恶人” 。
从令人敬仰的商界巨子到人人唾弃的终极恶人,扎克伯格究竟做了什么,他又为何如此招人忌恨?
1984年5月14日,扎克伯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白原市 一个富庶的犹太人家庭 ,从小衣食无忧的他早早接触到了当时还算新颖的微型计算机技术。
少年时期,他有钱的爸爸特意请来了知名软件开发者 大卫纽曼 做他的家庭教师,和扎克伯格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大卫纽曼惊奇地发现这个少年有着万中无一的编程天赋, 给他扣上了一顶“神童”的高帽。
有了大卫纽曼的背书,再加上有钱老爸的多方运作,小扎克伯格的校园生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中学毕业后,小扎成功申请到了 哈佛大学 的入学资格,并跟随犹太学术大拿阿尔法英普森学习心理学和运算科学。
或许是好好先生当得太久,读了大学后的扎克伯格,亟需释放自己的天性,大二的时候,扎克伯格和同学一起,开发了一个名为课程匹配的程序,旨在根据用户用户逻辑来协助学生选课,这款程序很快就受到了哈佛学生们的欢迎。
首战告捷后,扎克伯格愈战愈勇,又紧接着推出了一个交友程序,让同学们可以在一堆照片中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选出谁是哈佛校园里的最“辣”之人。
成功捣鼓了两个程序后,扎克伯格意识到社交媒体是未来网络行业的蓝海,2004年,扎克伯格觉得自己已经把大学课程给玩穿了,于是和传统意义上的“硅谷精英”一样, 果断从哈佛辍学,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在先前两个程序的逻辑基础上,扎克伯格和室友创立了facebook,在MSN等线上聊天室失落的时代,facebook的出现满足了互联网用户的交友需求,不错的功能和优秀的用户体验让facebook很快就在一众网络社区中站稳了脚跟。
作为一款全球性质的社交产品,facebook在2010年的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过了4亿,在线人数也已经达到了一亿,早在2009年,facebook就已经实现了正常运营,不再依赖于金融资本的风险投资。
2012年5月18日,Facebook将正式上市,其IPO的售股规模上调至4.21亿股,超过了当年谷歌上市的规模。 而扎克伯格本人的财产也一路飙升,身价达到了300亿美元。
截止至2021年底,扎克伯格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凭借1345亿美元的身价位列美国富豪榜的第三位。
对于超级富豪而言,钱对于他们只是一个数字,好的名声才是他们商业帝国永存的条件。
扎克伯格自然也不例外,他组织了一批精锐的律师团队,为他打造了 一套近乎完美的人设 。
接地气和慈善是两个贴在扎克伯格身上的显着标签,作为一个身价过千亿的顶级富豪,扎克伯格在日常生活中, 总是穿着一身程序员标准套装,不着华丽的外饰,不戴价格高昂的奢侈品。
靠着一身“简朴”的装束和“谦逊”的性格,扎克伯格获得了各方媒体的好评,其名声和创业过程也漂洋过海来到东方,成了各路博眼球杂志中的“白手起家的富豪”。
接地气的人设让他博得了民众初步的好感, 而慈善事业则让他的“地位”又登上了一个台阶。
2012年,28岁的扎克伯格向慈善机构捐赠了价值4988亿美元的facebook股票,这些股票捐给了硅谷社区基金会,用于 社会 教育和医疗建康。
2013年9月23日,扎克伯格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将捐赠1亿美元,赞助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公立学校修缮项目,此举创下了美国30岁以下年轻人慈善捐款的最高纪录。
在接地气和慈善两种完美buff的加持下,扎克伯格成了 社会 舆论和大量年轻人眼中的“精神领袖”。
但我们都知道,人设这种通过团队精心包装的产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崩塌,你只要还是一个“人类”,就一定有露馅的那一天,小扎自然也不能例外。
率先崩塌的,就是小扎同学的接地气人设,作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互联网企业家,人们早已将他的名字和facebook这个品牌联系在一起。而扎克伯格也不能像传统的超级富豪那样大隐隐于市,做一个身居幕后的操纵者, 他必须要在镜头前“表演”,从而维持其品牌的活跃度。
每年的农历春节,扎克伯格都会带着他的华人老婆出镜,在自家Facebook上传几张和家人
一起包饺子的照片。
然而照片中的扎克伯格,无论是胳膊上还是衣服上,都看不到一丁点面粉的痕迹,明显的摆拍痕迹再配上一副机械感十足的诡异笑容,直接把恐怖谷效应拉满了。
一次两次的作秀瑕疵还可以说是工作失误,但每年都几乎上演同样的剧本,只能说扎克伯格已经把“作秀”当成了例行公事,网民对他的看法是什么,他根本不care,只要能维持好投资商的印象就行了。
如果说作秀穿帮只是无伤大雅的小插曲,那真正触犯各国网民逆鳞的,是小扎 两面三刀的人品性格 。
商人嘛,两面三刀是赚钱的工具,不寒碜。但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就得在私底下解决。2016年,扎克伯格到访中国,一心想把自己的互联网理念传播至中国,并与多位国内网商大佬相谈甚欢,某些媒体也是不吝赞美之词,将扎克伯格描绘成架起中美两国年轻人交流的桥梁。
完成访华之旅,回国后的扎克伯格又立起了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设,并给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但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商人开口夸人,无非是你与他之间没有什么利益纠葛罢了。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尤其是Tik Tok在欧美地区的大火,让扎克伯格感到了空前绝后的危机。
作为一款运营了将近20年的社交媒体,facebook的用户体验还停留在论坛和空间形式,而主打短视频的Tik Tok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在十几秒甚至几秒的时间内就能达成社交需求。因此,Tik Tok获得了大量欧美青少年的青睐。
对于一款社交媒体而言,失去了年轻人的拥趸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面对Tik Tok的强势进逼,传统商业手段已经没法让扎克伯格重夺社媒优势,于是他选择另辟蹊径,来挽回衰落的传统社媒。
这条蹊径不是别的, 就是当代美国人的传统艺能——反华。
2016年,政治素人特朗普在大选中异军突起,夺得美国总统的宝座。作为一名行事极端的右翼民族主义者,特朗普甫一上台,就打着制造业回流的旗号,悍然对华发动了贸易战争。
两国贸易战打响后,特朗普政府需要 科技 企业出面,来为他的“暴政”背书。
扎克伯格见良机已至, 在听证会上大肆指责中国 科技 企业窃取美国的 科技 成果,如一个怨妇一般,向美国当局哭诉Tik Tok对美国本土企业的危害, 最终导致了美政府对Tik Tok的强烈打压,被纳入了不受美国政府信任的实体之一。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扎克伯格露出了他深藏许久的獠牙,也正是在这一刻,扎克伯格最后的伪装被撕得粉碎,也让先前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看清了什么叫真正的虚伪。
然而,扎克伯格抹黑中国的行动并不能挽回facebook在社媒竞争中的颓势,在短视频领域,扎克伯格不是Tik Tok的对手。在传统社交媒体领域,facebook也远远落后于推特。
与品牌衰颓一同来的,是接踵而至的负面新闻。
2018年3月17日,剑桥分析公司和facebook合作,窃取了5000万脸书用户的信息。
短短三个月后,facebook又曝出1.2亿用户面临数据泄露的风险。
十几年的运营和服务器维护让facebook的系统早已变成了屎山代码,大量漏洞层出不穷,隔三差五就曝出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的事件。
上述的负面新闻还只是facebook的冰山一角, 作为一款基本没有什么正常监管的“自由”社交媒体。 Facebook上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犯罪信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暴乱背后,暴徒领导者大都通过社媒上的集群来下达任务,这也导致部分国家对facebook及其附属的软件进行封杀。
对用户的不负责,无视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让facebook成了法外狂徒组织犯罪的不二之选。
而在脸书公司内部,扎克伯格也面临着极其严重的信任危机。
2021年10月5日,一名向美国执法部门举报Facebook的前雇员日前接受了美国某电视台的采访,这位员工表示, 扎克伯格对外构筑了一个完美的谎言,facebook的程序员和监督会在扎克伯格的授意下,对极端内容不予理睬。
这些极端内容已经超出了道德方面,涵盖了种族灭绝、种族屠杀等骇人听闻的言论。
更要命的是,Facebook还在美国大选期间,扮演了煽动性角色,利用算法将炮制的政客黑料顶到热搜首页,间接影响选民的判断。
而在公司内部,扎克伯格根本不是一个谦逊的“翩翩公子”, 他通过Facebook的双重股权结构,获得了绝大多数的投票权,将整个公司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在日常工作,他几乎不会采纳下属的意见,擅长使用职场pua技术来压榨员工,甚至利用各种群之间的不和,踩一捧一,从而达到下属内斗,自己坐收渔利的最终目的,先前因抑郁自尽的Facebook前员工,正是扎克伯格职场PUA的牺牲品。
面对接二连三的黑料,扎克伯格团队的危机公关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在听证会上面对美国政客们的质询时,他的一举一动实在是过于冷静,成了网友阴谋论中按程序行动的机器人,被扣上了一个反人类的帽子。
随着自身形象的崩塌,扎克伯格亟需对facebook进行品牌重构, 在2021年底,他将facebook改名为Meta,并大力推广所谓的元宇宙。
在看到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概念时,我不由得长叹一声,难道这些互联网大佬,都没有玩过mmorpg网游吗?
虽然vr、云电脑、人工智能都被扣上了智商税的帽子,但这些新兴行业好歹有对应的设备,只是技术不成熟。
你扎克伯格连个脑后接口这种基本技术都拿不出来,指望几个画质极低的“劣质 游戏 ”,就能给用户创造一个具有真实体验的虚拟世界吗?恐怕这又是处心积虑的割韭菜之旅罢了。
从商业巨子到人人唾弃的恶徒,甚至成了杂志票选的第一恶人。
扎克伯格能沦落至此,可以说是咎由自取,步入21世纪后,不少互联网创业者热衷将自己的形象和公司的形象挂钩,甚至走向台前,担任起企业的代言人。
此举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利益,但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创业者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聚光灯下,稍有不慎,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逆的糟糕后果。
1、环球网:《扎心了,扎克伯格被美国刊物评为“年度恶人”》
2、Newsweek美国新闻周刊:《从“年度风云人物”到“年度恶人”,扎克伯格的口碑还能翻身吗?》
3、川观新闻:《扎克伯格,怎么就成了“恶人”?》
㈥ 外国数学天才自创算法买彩票,中了14次大奖赚上亿元,后来怎样
我们经常能看见,某地的彩票开出了史上最高奖项,中彩人全副武装前去领奖,譬如2018年6月,某一次体裁大乐透开奖后,如东县小伙黄鑫就中了1226万大奖,每当这时候大家都会无比的羡慕。也有人会问,每次不中则以,一经报道就是千万起步,难道彩票厅不会赔钱吗?其实我们只看见了中奖的人,买号码的人那么多,没中的买家加起来,绝对比中奖的数额多得多。
因此所有彩民最困扰的就是选号,在外行人看来,完全无法摸准号码的产生规律,其实号码的产生,与数学也有一定的关系,罗马数学界曼德尔自创了一种选好算法,并用此法中了14此彩票头奖,本以为他会成为千万富豪奢侈的生活,然而他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大吃一惊。
史蒂芬·曼德尔,是一位罗马数学家,1956年出生。在他出生的时候,罗马正处于一个战乱的环境,百姓民不聊生,因此曼德尔一家过的非常艰辛,能活下来就是他们最大的目标。曼德尔从小就展示出了过人的数学能力,但是在一个求生存的环境中,他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他从事着一份月薪仅88美元的工作,盼望着战争能够尽快过去。
一时间各国的彩票中奖报道中频频出现他的身影,直到有一次,他利用这个方法,再次中了2700万美金的奖励,但是他频繁的操作,终于引起了FBI的注意,他们对此进行暗中调查,最终查到了曼德尔的这一套操作,最后曼德尔因为扰乱彩票市场,并且涉嫌诈骗而被逮捕,而澳大利亚和美国各大洲,因为曼德尔被迫修改了法律,这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
㈦ 美国总统选举``为什么那些企业或个人``要赞助候选的``总统
印度大选数据,提到此次选举花费1000亿卢比,看似耗资巨大。那么我们来算一算为了这次大选,印度人均负担了多少钱,这笔账其实不难算。
人均负担:1000亿÷11亿人口 = 91 卢比
印度大选五年进行一次,则平均每年每人:91÷5 = 18.2 卢比 = 0.36 美元 = 2.49 元人民币
2008年印度人均GDP为1024.56美元,0.36÷1024.56 = 0.0003514
也就是说仅相当于人均GDP的万分之三点五。
如果说一个印度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再来看看美国。
去年美国大选时,新华社曾经说美国大选烧钱•美国大选花费53亿创新高 !此文用到了“空前的”、“打破了历史记录”、“令人瞠目结舌”、“令人惊愕的”等等词汇,可谓极尽夸张。
现在,我们还是用简单的数字来算一算,算法同前:
人均负担:53亿美元÷3亿人口 = 17.6 美元
美国大选四年一次,则平均每年每人:17.6÷4 = 4.4 美元
2008年美国人均GDP为 45594 美元,4.4÷45594 = 0.0000965
结果比印度更低,竟然连万分之一都不到!这个成本,对于整个社会低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民主真是价廉物美啊!
而且,不管是印度还是美国,这些钱并没有被浪费掉,最终都变成了竞选广告和竞选工作人员的花费,增加了广告业的收入和就业。
㈧ 央视说美国总统大选花了60亿美元,但没说美国3亿人口平均每人20美元,人家是四年选一次,20除以4
这个算法不对,说法也不准。美国选了总统难道就没有三公消费了吗?你用一个选总统的钱跟全国的三公消费去比。很显然是小巫见大巫。还有需要纠正的是去年全国三公消费总额是9000多亿元。而不是两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