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s数据库
A. ids哪个模块最重要
ids事件数据库模块最重要。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ids通用模型中事件数据库最重要,在ClDF的四个模型中,时间数据库最重要。
B. IDS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从整个计算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
2、经过分析得到数据,并产生分析结果。
3、对分析结果作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作出切断连接、改变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报警。
IDS系统缺陷
1998年2月,Secure Networks Inc.指出IDS有许多弱点,主要为:IDS对数据的检测;对IDS自身攻击的防护。由于当代网络发展迅速,网络传输速率大大加快,这造成了IDS工作的很大负担,也意味着IDS对攻击活动检测的可靠性不高。
而IDS在应对自身的攻击时,对其他传输的检测也会被抑制。同时由于模式识别技术的不完善,IDS的高虚警率也是它的一大问题。
C. ids 导入sql server
1、打开导入导出工具。win732位系统下SQL自带,64位系统下好像要装。
2、选择源文件的格式。这里txt格式文件选择平面文件源。
3、浏览选择文件源,其中代码页要改成简体中文。另外在列中可查看导入的数据列是否正确,在高级中可编辑字段名。
4、选择目标服务器和数据库。就是确定数据文件要导入到哪一个一个服务器的哪一个数据库中。
5、选择目标表,打开编辑映射。默认时以文件名建立新表。
6、编辑映射。把数据对应导入数据库各字段中!若是目标表是新建的,那么要编辑数据库中的个字段名以及数据类型。
7、做完这些后只要数据源没有问题,单击下一步就可以搞定了。
D. 什么是IDS,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IDS是入侵检测系统。
(1)基于主机的IDS保护的是其所在的系统,运行在其所监视的系统之上;
(2)基于网络的IDS保护的是整个网段,部署于全部流量都要经过的某台设备上。
入侵检测可分为实时入侵检测和事后入侵检测两种。
实时入侵检测在网络连接过程中进行,系统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模型、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专家知识以及神经网络模型对用户当前的操作进行判断,一旦发现入侵迹象立即断开入侵者与主机的连接,并收集证据和实施数据恢复。这个检测过程是不断循环进行的。
而事后入侵检测则是由具有网络安全专业知识的网络管理人员来进行的,是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不具有实时性,因此防御入侵的能力不如实时入侵检测系统。
(4)ids数据库扩展阅读:
按输入入侵检测系统的数据的来源来分,可以分为三类:
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其输入数据来源于系统的审计日志,一般只能检测该主机上发生的入侵;
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其输入数据来源于网络的信息流,能够检测该网段上发生的网络入侵;
3、采用上述两种数据来源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它能够同时分析来源于系统的审计日志和来源于网络的信息流,这种系统一般由多个部件组成。
E. ids是关系型数据库吗
不是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关系数据库同时也是一个被组织成一组拥有正式描述性的表格,该表格实质是装载着数据项的特殊收集体,表格中的数据能以不同的方式被存取(或重新召集)而不需要重新组织数据库表格
F. 根据检测原理,入侵检测(IDS)可分为几种其属性分别是什么
分为两类:
1、信息来源一类:基于主机IDS和基于网络的IDS。
2、检测方法一类:异常入侵检测和误用入侵检测。
IDS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监听设备,没有跨接在任何链路上,无须网络流量流经它便可以工作。因此,对IDS的部署,唯一的要求是:IDS应当挂接在所有所关注流量都必须流经的链路上。
在这里,所关注流量指的是来自高危网络区域的访问流量和需要进行统计、监视的网络报文。在如今的网络拓扑中,已经很难找到以前的HUB式的共享介质冲突域的网络,绝大部分的网络区域都已经全面升级到交换式的网络结构。
(6)ids数据库扩展阅读:
入侵检测系统分为四个组件:
1,事件产生器(Eventgenerators),它的目的是从整个计算环境中获得事件,并向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此事件。
2,事件分析器(Eventanalyzers),它经过分析得到数据,并产生分析结果。
3,响应单元(Responseunits),它是对分析结果作出反应的功能单元,它可以作出切断连接、改变文件属性等强烈反应,也可以只是简单的报警。
4,事件数据库(Eventdatabases)事件数据库是存放各种中间和最终数据的地方的统称,它可以是复杂的数据库,也可以是简单的文本文件。
G. 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库模型是
最早出现的是网状
dbms,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bachman等人在1961年开发成功的ids(integrated
data
store)。1961年通用电气公司的charles
bachman
成功地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网状dbms也是第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集成数据存储(integrated
data
store
ids),奠定了网状数据库的基础,并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发行和应用。层次型dbms是紧随网状型数据库而出现的。最着名最典型的层次数据库系统是ibm
公司在1968
年开发的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一种适合其主机的层次数据库。这是ibm公司研制的最早的大型数据库系统程序产品。1976年霍尼韦尔公司(honeywell)开发了第一个商用关系数据库系统—multics
relational
data
store。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以关系代数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其代表产品有oracle、ibm公司的db2、微软公司的ms
sql
server以及informix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