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操作系统 » 矿产资源数据库

矿产资源数据库

发布时间: 2023-01-06 14:10:19

① 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维护中MAPGIS 应用实践

蒋洪明 李雪洁 肖 茜

(江苏省地质资料馆)

摘 要 利用馆藏地质资料信息对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维护,是馆藏地质资料服务经济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建库与维护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加强技术交流,作者对江苏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应用过程中,地质资料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利用 MAPGIS 技术采集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形拐点坐标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总结阐述。

关键词 地质资料 MAPGIS 矿产资源 空间数据库

随着地质资料信息化的发展,对地质资料信息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与数据维护工作,是我省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促进地质资料深化利用过程中,地质资料为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通过地质资料提供的可靠数据信息来源,我馆以 MAPGIS 技术为基础,采用创新方法以及现代化信息系统技术,使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数据得到了不断补充、更新与完善,实现了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的发展。

1 储量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

随着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领域的应用发展,2003 年 10 月 14 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立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的通知》(国土资厅发 [2003]324 号),要求各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与日常维护工作,带动矿产资源储量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图形化管理发展,促进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由传统的“以数管矿”向“以图管矿”新模式的转变,增加矿产资源储量信息对探矿权、采矿权和矿产资源规划等矿政管理工作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矿政管理现代化水平。此项工作的开展,拓展了馆藏地质资料服务经济社会的新途径。

1.1 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

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技术要求,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是通过提取地质资料信息,进行矿区矿产特征以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形拐点坐标数据等相关信息的采集。

储量空间数据库建库的流程为:确定入库矿产地;收集矿区资料;矿区资料预处理分析,确定作为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的图件;圈定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形,量算拐点坐标;采集矿区地质特征等相关信息;坐标数据与信息采集质量检查与订正;数据录入;数据录入质量检查与订正;提供利用。

1.2 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维护

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维护工作就是对新发现的矿产地,按建库工作流程,采集坐标数据与信息,填加入库;同时对已提供利用的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在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检查、核实与更正,从而增强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的现势性、准确性。

2 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维护现状

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维护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在工作应用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中的矿产基本特征信息的数据采集,来源于汇交至我馆的地质资料报告中的数据,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仍然有大量的成果地质资料报告并未汇交至我馆。

二是在初期建库阶段,矿体资源储量范围水平投影图形拐点坐标,采用了人工直接在纸质矿区图件上丈量、读取数据、填写数据采集表;这一方法的弊端为采集的数据精度比较低,而且差错率也较高,大大增加了数据录入及校对工作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3 MAPGIS 技术在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中的辅助作用

针对储量空间数据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我馆总结经验,研究方法,从而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是“以图管矿”思想的体现,其技术关键点是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形科学、合理、准确地圈定,拐点坐标精准地量算。从建库工作流程和此项工作的技术关键点可以看出,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形的拐点坐标精准量算工作环节,存在探索研究的空间与必要性。

为了提高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形拐点坐标数据采集的精度与工作效率,江苏在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探索研究,引入 GIS 技术,实现计算机自动、精准采集坐标数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拐点坐标数据采集精度与工作效率,创建了矿体资源储量范围水平投影图形拐点数据采集新方法。

由于矿体是成矿地质作用形成的可开发利用的自然地质体,且形态多样,千差万别,其水平投影范围的平面形状亦是多样、各异。因此,人工量算其坐标点数据,费时、费力,且精度与效率都低。应用MAPGIS 软件的强大功能,可精确、快捷地采集拐点数据,并能自动生成坐标点数据。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3.1 MAPGIS 生成标准图框

打开 MAPGIS 投影变换模块,利用键盘生成矩形图框,根据需要填写上相应的参数。坐标系通常填写“国家坐标系”,它的起始代号根据原地质图相应的带号填写;标注选择为“公里值”;网起始值是公里网从哪点开始,以光栅图内图廓左下角 X 及 Y 值作为起始公里值,以内图廓右上角 X 及 Y 坐标作为终止公里值,单位选择“公里”。根据原图比例尺,填写网格间距,例如,原图比例尺为 1∶2000,则网格间距为 0.2,网格线类型选择“绘制实线坐标线”,通过以上设置,将生成所需要的标准图框。

3.2 生成 MSI 影像文件

在 MAPGIS 主界面上,通过图像处理模块,打开图像分析,在转换数据类型中选择要转换的光栅文件的类型(如JPG、TIF、BMP等),选择需要转换的光栅文件,然后指定转换后的MSI影像文件存放目录。在影像文件中,选定生成的 MSI 影像文件,打开“镶嵌融合”功能,选择“参照点 / 线 / 区文件”。为保证配准的精度,选取多个控制点,进行配准,每确定一个控制点后,影像图下方控制点 ID 就会依次出现控制点的 X、Y 坐标,然后通过校正预览,查看校正后的影像是否准确,影像完成校正后,对形成的校正影像文件进行保存。

3.3 拐点投影及坐标转换

在 MAPGIS 中,进入实用服务模块,选择投影变换下级目录用户数据点文件投影转换,将已知的坐标点文件(TXT 文本文件)导入进来。通过“用户投影参数”设置,输入投影相应的参数,根据要求,设置相应的文件类型。按要求完成“结果投影参数”的设置。其中,注意比例尺按需要投影的比例尺确定,投影带类型及序号应根据坐标确定,对“点图元参数”进行“子图号”的设定。设置完成后,将点保存,即形成了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形拐点(含标志点)坐标表,见表 1。

新建一个MAPGIS项目工程,新建一个点文件,打开点编辑,根据属性标注释。然后再新建一个线文件,将点文件按属性标上的序号顺序,进行连接,按住 Ctr 键,点鼠标右键,线将自动闭合。通过其他文字及图的编辑功能,形成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形,见图 1。至此,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形拐点坐标计算机软件化采集工作完毕。

表 1 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形拐点坐标表

图 1 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图

4 地质资料在矿产资源储量空间库中的作用

从矿产资源储量空间库建设与维护过程可以看出,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核心任务是采集矿体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水平投影范围的拐点坐标和矿区地质特征等相关信息进行入库。这两方面的重点信息均蕴藏在矿区地质勘查报告中。因此,收集到合格的矿区地质勘查报告是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前提条件。馆藏的矿区地质勘查报告均为通过评审、正式印刷汇交的地质报告;且通过了汇交验收,报告质量与权威性毋庸置疑,其文字内容的齐全性、数据的准确性、图件的精确性,为矿产资源储量空间库的建设提供了数据与信息来源与质量保障。

5 结语

利用馆藏地质资料,通过 GIS 技术在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建设中的创新应用,江苏于 2004 年率先建设了全省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并提供全省矿政管理和基本建设等领域利用。同时根据有关要求,在已建数据库的基础上,不断补充、维护、完善,实现对空间数据库的动态管理。江苏地质资料馆持续应用在实践中自己创建的矿体资源储量范围水平投影图形拐点坐标采集方法,按年度维护与实时维护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维护工作。截至 2011 年底,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中入库的矿区达 499 个,涉及 616 个矿产地,较好地维护了江苏矿产地信息的现势性与准确性,为全省矿业权设置、矿产资源规划、建设项目压矿审批等矿政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服务。

② 基于GIS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组成

1.数字地质图

传统的纸质模拟地图是根据地图模型(map model),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符号、制图综合原理和比例,将地球空间实体和现象的形状、大小、相互位置、基本属性等表示在二维平面上。“数字地图”,简单地说,就是存储在计算机中数字化了的地图。一般来讲,数字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贮于计算机外存储器上,并能在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可视地图,又称“屏幕地图”或“瞬时地图”。

(1)地质图

“地质图”乃是一切地质工作中的基本图件,用规定的符号、不同的颜色、描绘一地区的地质现象,反映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各类矿产、各种型式的地质构造线等,反映它们形成的时代、分布和相互关系,以三维空间的立体形状表示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金泽兰等在《地质图编汇法》中,提出地质图是一种将出露在地表的地质构造现象按比例投影到平面图(通常带有地形等高线,即地形图)上,并用规定的符号、色谱、花纹予以表示的图件。它是为特定目的服务的、有选择性地表示地质对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符号化表现形式。在地质图上表示的地质对象即可以根据地质属性分类集合进行选择,也可以按照地理范围进行表示,一般情况下是两者结合进行的。总的来说,地质图是现实世界中地质客体在人脑中抽象的、具体的表达,是现实地质对象在图纸上的映射。如图7-11所示。

图7-15 以对象为中心的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实现图形和属性统一存储

这种数据模型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空间对象与其属性数据,在物理上分离带来的诸多难题,进而实现基于关系数据库的GIS空间数据一与其他非空间关系数据一体化管理,给GIS系统开发、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如利用空间引擎对空间与非空间数据进行操作,同时可以利用大型关系数据库海量数据管理、事务处理(transaction)、记录锁定、并发控制、数据仓库等功能。

4.GIS与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结合

GIS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借助GIS,基于大量综合信息,可进行空间采样,对构造演化、火成活动、沉积相、矿产形成、模拟区域地质演化等复杂问题进行时空和多元统计分析,对成矿预测和矿产勘查提供有力分析工具。在数据量充裕前提下,GIS分析具有定量、定时、定位的特点,可给出动态(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结果。借助深部与时间数据,GIS分析实际上可拓展到四维空间。

P.Gardenfors提出在客观世界和符号表达之间存在着概念层,他将知识表达分为三个层次,即:亚概念层、概念层、符号层,通过亚概念层感知客观世界,然后通过概念层将感知的内容抽象成为概念进行分类,将概念(分类)通过符号层表达出来。地理信息在概念层形成,在符号层表达,所以地理信息库的建立就是通过概念层对地理空间(客观世界)的抽象而形成地理信息概念空间,将该概念空间形式化后就成为本体化的地理信息空间,即可在计算环境下通过符号层(图形)表达出来。

地质信息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构造图7-16中的地质模型,目的是通过有限的、不完全的并且含有各种噪声的观测数据来推断地下空间的物质、能量的分布和流动情况。

图7-16 地质认知过程的简化示意图

大部分矿产都不是暴露在表面,而是埋在地表深部。利用GIS的方法通过了解地表上层物质的空间分布,就可以判断矿藏存在的可能性。在一个找矿预测区域往往已知部分矿区和矿点,这些矿区和矿点具有很多的空间属性和地理属性,要想很直观的用以往普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去把它表达出来,可谓耗时费力。而GIS的出现为矿产资源评价和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评价工具与手段。GIS是采集、管理、处理、分析、显示、输出多种来源的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与RS(遥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相结合的“3 S”集成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GIS在地质找矿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目前,GIS与地质空间数据库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建立地质矿产资源数据库

描述矿产地属性的数据内容繁杂,类别众多,可分为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矿产地各类属性信息认识、分析和评价该矿区也很重要。因此,地理空间信息在矿产资源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地质矿产数据库在GIS的支持下,结合矿产资源数据类型可建立多种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利用GIS先进的数据库和图库管理对于各种地质图件和数据的长期保存及修改变得容易。

(2)图形显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专题图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同时也能有效而直观的反映研究成果。在地质数据库基础上,GIS可将各种数据或分析成果以专题图的形式直观而有效的显示,并可进行人机交互式地设计、编辑、修改。在成果输出方面,GIS能够提供高质量的预测成果图件,直观清晰,一目了然。GIS的这些功能,能将各种矿产资源的文字描述与空间地理位置有效的结合与表达,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数据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3)空间分析功能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是GIS区别于其他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标志。地质数据库系统涉及GIS多种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地质“专家知识”,为大范围大区域内实现快速、准确的成矿预测创造了有利条件。GIS吸取专家的经验及知识较容易,并且进行成矿预测具有空间直观性,避免了预测中的人为因素;能够弥补一些人工方法的缺陷(如对于断裂控矿影响宽度带的确定)。与传统的方法相比,GIS空间分析功能可以更加迅速地对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大大节约了时间,缩短了研究周期,

(4)多源信息的集成

地质数据库的数据是多源数据。有不同精度、不同比例尺、不同数据源、不同格式的数据,借助GIS能将这些多源的数据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能提供集成管理多源地学数据(包括以文字、数字为主的属性信息和以图形图像为主的空间信息),具有方便建立模型及进行空间模拟分析的能力,使数据的分析更有效和定量化。进而,可以以多尺度、多方位反映某个地区的地质成矿信息。

由此可见,海量的地质数据与GIS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功能的有机结合,是地质领域对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进行成矿预测划时代的理想工具。

通过以上三个章节的分析论述,GIS在理论和技术上的日臻完善和强大,使得基于GIS地质图数据库的应用更加深入人心。在理论上,地理空间和地理信息空间的点本质认识以及地理信息元组概念的提出对地理信息应用特别是在地质领域的应用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条理论依据和入口;在技术上,以ArcGIS为代表的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的日益完善:在地理信息表达上,以本体为核心的地理信息表达方式为地质信息的表达及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使得原有地理信息所不能完成的知识发现、复杂环境建模等复杂应用在新地理信息系统下成为现实;在地理信息分析技术上,ArcGIS从地理信息库(知识库)、基于知识库的智能可视化,以及地理信息处理三个角度为地理信息的各种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支持,特别是9.0版本开发以后,对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整合使从海量日益复杂的地理信息中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可以在空间、时间、属性一体化方式下进行。

③ 因为工作关系,需要把局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多资源数据集成有图数据库的综合管理平台上

那就整合吧

④ 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你用过怎么用的,指教下了,谢谢!

这是国土系统内部管理系统,单机版,暂不对外。
要挂接相应的储量数据库

⑤ 开展地质矿产数据库为基础的区域矿产资源定量评价

在已经建立的西南三江中段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西南三江中段地区进行矿产资源评价。采用加拿大数学地质学家 Agterberg 提出证据权重法,使用MR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以及ArcView中的证据权模块对研究区进行系统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从矿床的地质模型、矿床的概念模型、矿床的数字模型到证据权重模型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通过多个证据层选择,包括提取了三叠纪地层证据层(有矿点分布和断层切过)、中基-中酸性岩浆岩证据层、北西向控矿构造证据层、Au元素异常证据层、Ag元素异常证据层、Cu元素异常证据层、Pb元素异常证据层、Zn元素异常证据层、K2O异常证据层、Na2O异常证据层、Th元素异常证据层、重力异常证据层、航磁异常证据层、成矿势能证据层、断裂密度证据层、汇水盆地证据层等17种异常作为成矿有利信息。在建立西南三江中段地区证据权模型基础上,计算各预测单元的成矿有利度,进而提出研究区的四个主要有利成矿区。

重点解剖了2000年以来有重大找矿进展的矿床,提出了重要成矿远景的找矿前景。主要剖析的找矿靶区有:巴塘砂西银多金属矿找矿靶区、白玉有热沟银多金属矿找矿靶区、江达县丁钦弄银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贡觉县各贡弄铜金矿找矿靶区、干中雄铅锌矿找矿靶区。

⑥ 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年初保有一栏填不上数据

年初保有储量这一栏是自动填上去的。

⑦ 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把局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多资源数据集成在有图数据库的综合管理平台

方案是有的,一〇一大数据采集技术可以把各种软件上面的数据按自己要求全部抓取出来,做成符合你要求格式的数据,这样就可以把以前各个资源系统软件数据按要求提取出来满足新平台数据融合了 。

⑧ 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成果库数据库如何设置

上面有规范和要求,下面就是具体录入工作了。

你看一下国土资源部网站或者信息中心网站。

⑨ 周边国家矿产地质数据库建设

9.4.1.1 数据内容与类型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研究范围,是我国周边国家及重点地区;研究内容为我国周边国家及重点地区铁、锰、铜、铝、铅、锌的矿产地数据和开发利用数据。数据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基础地质数据,矿产地数据和其他数据等。建库工作中需收集大量国内外资料,范围涵盖各国地质矿产勘查和管理部门存储的各类地质、矿产资料和矿业信息资料。主要通过互联网、期刊、CD-ROM、国际会议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渠道获得。数据库由属性数据、图形数据,以及一些文档数据所组成。

图形数据:主要有地质图、线性构造图、构造单元、矿产地等。

属性数据:矿产地数据以及空间图形数据的属性信息。

文字资料:主要是指政策法规等一些文字性材料。

9.4.1.2 建库平台、存储格式及引用标准

(1)建库平台

为了实现资源更好的标准化和共享,同时考虑到自主知识产权问题,采用OpenInfo和ACCESS作为建库与编图平台。

(2)存储格式

对6种重要矿产资源数据库的数据存储格式进行统一,要求如下:

1)图形数据:采用点、线、面矢量图像文件,可以使用OpenInfo的GPH格式(其他格式如ARCINFO的Shapefile格式可以转入)进行存储。

2)矿产地的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对于矿产地空间数据等信息以及其他的属性数据,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格式;在建库阶段,数据采集和输入采用Microsoft Access2000软件的MDB格式。

3)对于描述性资料或者文档材料:主要是指各国的资源概况、政策法规等文字说明性文件,通常采用Word等文件格式来进行存储。

(3)数据库图形坐标约定

数据库图形坐标统一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即以地球椭球面上的实际经纬度标定的空间曲面为坐标体系,坐标单位为度或度分秒。

(4)引用标准及参考资料

GB6390—1996,地质图用色标准。

DZ/T0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GB8566—99,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958—9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大洲代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SO国家代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SO二级政治区(行政区)代码。

美国地质调查局矿床成因类型及其代码(Cox,D.P.,Singer,D.A.et al.,1986)。

Guild矿床规模分类。

国际地层委员会(ICS,2004)。

美国地质调查局MRDS数据库。

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地数据库。

《地质调查元数据内容与结构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06-01发布,2001-06-01试用)。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2.0版),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

9.4.1.3 属性数据的结构

通过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分析,初步对地质、线性构造带、构造单元、矿产地等的属性数据结构进行了定义,下面以矿产地为例进行介绍。

矿产地数据(图层)包括41个数据项(Item)(表9.2)。

表9.2 矿产地数据结构表

续表

数据项定义与填写说明。

(1)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大类中包括ID号、矿床编号、矿床名称、矿床X 坐标、矿床Y坐标、所处大洲、大洲代码、所处国家、国家代码、所在地区、地区代码和位置12个数据项。

数据项定义或说明:

1)ID号。图元编号。

2)矿床编号。自动生成。用数字和字符表示。前两位为大洲代码,第3和第4位为国家代码,第5和第6位为二级行政区代码,最后4位是以行政区为单位的顺序号。该数据项在填入后面的大洲、国家和地区名称后自动生成,不用填写。

3)中文名称。矿床中文名称。

4)外文名称。矿床英文名称,或原国家语言名称。

5)矿床X 坐标。矿床或矿区中心经度坐标。按十进制格式填写,小数点后保留6位。

6)矿床Y坐标。矿床或矿区中心纬度坐标。按十进制格式填写,小数点后保留6位。

7)所属国家。矿床所在的国家名称。

8)国家代码。自动生成。

9)所属地区。矿床所在的地区名称。

10)地区代码。自动生成。

11)位置。矿床距最近城镇方位、距离。

(2)矿种属性

12)矿种属性。自动生成。

13)矿种代码。选择主要矿种、次要矿种和少量矿种代码后自动生成。

14)主要矿种。矿床内产出的主要矿产种类。按重要性降低的顺序填写。在填写主要矿种代码后自动生成。

15)次要矿种。矿床内产出的次要矿产种类。按重要性降低的顺序填写。填写次要矿种代码后自动生成。

16)矿石矿物。包括任何有意义的物质如金属、矿物和岩石等。以重要性降低的顺序排列,并用逗号隔开。

17)矿床规模。选中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矿点矿化点其中之一即可。若规模未知,选中“未知”。

18)规模代码。自动生成。

19)矿产类型。自动生成。

(3)控矿构造及成因

20)构造背景。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如克拉通、岛弧、裂谷等。

21)控矿构造。矿区主要的控矿构造,如断裂。

22)赋矿岩性。赋矿岩石的正式名称。

23)围岩时代。围岩的地质时代,如侏罗系,从下拉框中选择;也可填写绝对年龄。多个绝对年龄之间用分号隔开;如是年龄范围,其间用“-”连接。

24)围岩蚀变。主要矿致蚀变类型。

25)成矿时代。矿床形成的地质时代,如侏罗纪,从下拉框中选择;或填写绝对年龄。多个绝对年龄之间用分号隔开;如是年龄范围,其间用“-”连接。

26)成因类型。采用美国地质调查局MRDS矿床成因类型名称。

矿床成因类型包括9大类,分别为热液或岩浆流体矿床、气成矿床、表生矿床、变质矿床、沉积矿床、火成矿床、与水体有关的矿床、大气成因矿床,成因类型未知。每大类中又有一个或多个亚类。首先选择大的成因类型,即上述9大类中的一种。接下来依次选择矿床亚类。从下拉框中选择即可。

27)类型代码。自动生成。

28)矿床模型。矿床对应的模型名称,采用Singer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矿床模型名称。从下拉框中选择。

29)模型代码。自动生成。

30)所属成矿带。矿床所属成矿带名称,如环太平洋成矿带,×××次级成矿带等。

(4)矿床储量

31)矿床储量。前4种矿种的储量。

32)储量基础。前4种矿种的储量基础。

33)品位。主要矿种和次要矿种的平均品位,如Cu0.3%,Au3g/t。

34)矿床资源量。前4种矿种的资源量。

(5)矿业开发信息

35)年产矿石量。前4种矿产的年产矿石量。

36)年产金属量。前4种矿产的年产金属量。

37)更新时间。数据填写或修改时间。年代格式,按年-月-日填写。不接受文本。若为文本信息,如19世纪初,可填写为1800-0-0。

38)数据修订人。提供和编辑数据的作者的姓名及单位。引用数据提供数据原出处的姓名及单位;经编辑的数据提供编辑者的姓名及单位。

39)数据录入人。数据录入人的姓名及单位。

40)资料来源。源数据出处。

41)参考文献。编译数据时参阅的文献。

9.4.1.4 图层数据的生成

(1)属性数据的录入

属性数据的录入统一在Microsoft Access 2000平台上进行,目前已经初步研制了统一的数据录入界面(图9.1,图9.2)。

图9.1 我国周边国家重点地区6种矿种矿产地数据库

图9.2 矿产地属性数据录入界面

(2)矢量数据

数据库的图形数据包括面元(含线元)和点元两大类。面元数据包括地质、构造单元、成矿带等面型空间数据,点元数据包括矿产地等点型空间数据。

1)面元数据。本次工作中涉及的面元数据有两类,一类是矩形和不规则多边形,如工作程度范围区。由于这些区域通常有一定的地理空间点位控制,因此利用GIS软件所具有的空间点位生成功能,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多边形自动生成软件,可以保证地质工作范围空间标定的计算机自动化;另一类是不规则图形,如地质构造单元区、成矿区带等,这些区域不易通过标定拐点坐标进行表达,需采用常规数字化或矢量化的方式进行标定。

2)点元数据。点元数据如矿产地可通过空间点位坐标或矿区中心点位坐标,利用GIS软件中的空间投点功能,实现图层数据的生成。

(3)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格式

1)属性数据。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格式。在建库阶段,数据采集和输入采用M icrosoft Access2000软件的MDB格式。

2)图形数据。采用ARCVIEW矢量数据格式。

3)数据库图形坐标约定。数据库图形坐标统一采用地理坐标系统,即以地球椭球面上的实际经纬度标定的空间曲面坐标体系,坐标单位为度或度分秒。

⑩ 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坐标怎么填上去啊,每次他都提示说“数据最末行必须以”*“字段开头

我所知道的"*"字键在矿产资源数据库管理中是指高程,要填入标高。

热点内容
sql2008使用教程 发布:2025-05-11 10:53:16 浏览:311
正态分布函数c语言 发布:2025-05-11 10:50:38 浏览:392
分类投票源码 发布:2025-05-11 10:46:23 浏览:778
内联汇编程序 发布:2025-05-11 10:46:16 浏览:105
安卓如何设置按压锁屏 发布:2025-05-11 10:33:57 浏览:616
c语言定义体 发布:2025-05-11 10:20:41 浏览:253
linuxwhichis 发布:2025-05-11 10:20:09 浏览:264
花雨庭服务器如何发消息 发布:2025-05-11 10:20:08 浏览:146
安卓系统时间在哪里设置 发布:2025-05-11 10:10:37 浏览:986
我的世界租赁服务器怎么换皮肤 发布:2025-05-11 10:09:59 浏览: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