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整理碎片
‘壹’ 请问linux系统中怎样进行磁盘清理
你想干啥?
----------
虚拟机的文件都是放在一个超大的文件中的(虚拟机的硬盘),这个文件会随着使用变大。变大后肯定要占用新的空间,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剩余空间不是连续的,这个虚拟硬盘大文件就会被迫使用分散的不连续的空间,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碎片文件。
这个是系统的磁盘分配的原因,越大的文件越容易出现这个问题。这个不是虚拟机里面的
Linux
能解决的问题。
简单的方法就是
VMware
的虚拟机选择硬盘时,使用立即分配全部的虚拟磁盘文件空间,之后清理碎片。(我记得好像以前选择动态大小的虚拟硬盘不能改……你可以把虚拟机里面挂上这两个虚拟硬盘,之后文件拷贝到新的一次分配好空间的硬盘里,删掉旧的虚拟磁盘,再修复
grub
引导就行了)
‘贰’ 为什么Linux不需要磁盘碎片整理
清理碎片是把文件合理安排整理,处理临时文件。使硬盘工作效率提高,加快运行速度。
不知道你是快速格式化,还是格式化。
要是快速格式化只能把文件删除但没有真正删除,只是不显示等待新文件复盖,所以不能加快运行速度,而格式化是可以的,也不用再整理碎片了。
‘叁’ 如何在linux下对fat32的硬盘进行碎片整理
简直是隔靴搔痒嘛。Linux是不需要整理磁盘碎片的,理论上应该可以把Windows 的 defrag.exe 在 wine 下运行对你的 fat32/16 分区进行整理。我没试过,不知道行不行。
‘肆’ 为什么Linux不需要磁盘碎片整理
Linux的文件系统会将文件分散在整个磁盘,在文件之间留有大量的自由空间,而不是像Windows那样将文件一个接一个的放置。当一个文件被编辑了并且变大了,一般都会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保存文件。如果碎片真的产生了,文件系统就会尝试在日常使用中将文件移动来减少碎片,所以不需要专门的碎片整理程序。
因为这样的工作方式,你可能会在你的文件系统塞满之后看到碎片。如果文件系统95%(甚至80%)的空间被占用了,你就会开始看到一些碎片。然而,这样的文件系统本来就是设计来在普通使用中减少碎片的。
如果你真的在Linux上出现了碎片的烦恼,你可能就需要一个更大的硬盘了。如果你真的需要对一个文件系统做碎片整理,最简单的可能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将所有文件拷贝出来,然后清空原来的分区,再将文件拷贝回去。文件系统就会在你拷贝回去的过程中智能地将文件放置好。
‘伍’ 为什么Linux不需要磁盘碎片整理
首先说一下,碎片是文件在磁盘上因为存储时连续空间不足,导致文件被分开放置而导致出现“碎片”,也就是文件碎了,而不是整体。
Linux 的文件系统都是针对服务器,多用户设计的。文件系统会把文件分散的放在整个硬盘上,也就是说每个文件的前后都有空白空间。这样在频繁的写入之后,分区的容量使用保持平均放置的方式。
这样,磁盘上基本上每个文件都不存在碎片的问题。当然,前提是分区容量使用在某一个百分比之下。不过 Linux 分区又有一个功能是保留空闲分区的功能。在低于某个的空闲容量后,系统就会提示硬盘容量不足,来保证系统的稳定。
Windows 需要磁盘整理是因为他的文件存放设计是空间连续存放,这就导致你删除、修改几个文件后,再写入就会发生文件被拆开存放的现象。这会导致文件读取不能连续进行而需要整理“碎片”。
不过 NTFS 已经有防止碎片的设计了。现在一般只有 FAT 类型的分区才需要整理碎片。
NTFS 碎片一般主要考虑 MFT (主文件分配表)的碎片问题,Linux 的文件分配数据存储空间是预先设定好的,不需要后期使用时增加这个空间,但 NTFS 的 MFT 有可能会因为增加容量而导致 MFT 碎片。文件分配表因为记录了文件系统的一切信息,所以他会被频繁读写,他的碎片会导致文件查找时的性能损失。
Linux 如果出现了文件碎片,那么解决的办法只有一种:把整个分区数据以文件为标准进行压缩保存,格式化碎片分区,解压缩回来。
磁盘方式保存因为会记录文件位置,解压缩回来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没有整理的效果。
‘陆’ Windows与Linux操作系统对磁盘和文件的管理方式有什么异同点(求详细)
Windows与Linux操作系统对磁盘和文件的管理方式区别为:文件格式不同、空间不同、碎片整理不同。Windows与Linux操作系统都是以一组磁盘管理应用程序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在硬盘中产生临时交换文件,用该文件所占用的硬盘空间虚拟成内存。
一、文件格式不同
1、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FAT、NTFS文件格式。
2、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使用ext2、ext3、ext4文件格式。
二、空间不同
1、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的磁盘驱动器上有很多扇区,每个扇区都有存放一小段数据。大文件的存储需要占用很多不同的扇区。
2、Linu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把所有文件都分散到了整个磁盘上,每两个文件之间都留有相当巨大的空闲空间。
三、碎片整理不同
1、Windows操作系统:当文件被修改、体积增加时,Windows操作系统尝试把文件新增的部分存放到紧邻原始文件的扇区里。但周边已经没连续的足够扇区空间了,文件需要被分割成数段。所以需要一个碎片整理工具。
2、Linux操作系统:当文件被修改、体积增加时,Linux操作系统通常有足够的空间来扩展,一旦有碎片产生时,文件系统会尝试移动整个文件来消除碎片。所以不需要一个碎片整理工具。
‘柒’ Linux服务器直接插硬盘提示不能访问
原因可能是:
一、移动硬盘没有驱动器号;
只需自己添加即可。在“磁盘管理”中,找到移动硬盘,然后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添加后,您可以看到移动硬盘的驱动器号。
二、驱动程序不见了
首先打开设备管理器,查看是否有感叹号或是否有另一个驱动器,驱动器名称与移动硬盘名称相同,图标是否为问号
如果是,请直接将其卸载,然后插拔移动硬盘驱动器
三、移动硬盘格式问题
例如,如果您已经在Linux下格式化了可移动硬盘,则在Windows下可能无法识别它。
暂时无法恢复以前的问题。通常,有必要进入Linux进行备份,然后输入winpe或win pc对其进行格式化。通常,Linux可以识别win的磁盘格式,反之亦然。 MAC是一样的,格式化有时是灵丹妙药。
四、被虚拟机占用(U盘更为常见)
被虚拟机占用,只需将其取消即可(您也可以允许虚拟机访问USB闪存驱动器)
五、磁盘碎片过多或磁盘文件逻辑错误;
有些人可能不太了解,嗯,如何使用,您使用了8G USB闪存驱动器(1~2年),然后对其进行了格式化并找到了我。音量如何缩小?这是由碎片引起的。 PC硬盘驱动器也是如此。请定期清理或定期格式化,否则在将数据写入碎片磁盘或错误的分区时很容易造成问题~
系统随附这些工具。您可以检查硬盘,然后对其进行碎片整理。
6、移动硬盘坏了
通常,它不太可能使用12年。很难说是否使用了很长时间。移动硬盘盒也可能损坏。您可以尝试另一个。
‘捌’ 为什么 Linux 不需要碎片整理
有一个关于Linux的问题经常被问及:呢?在这里,我试图就“为什么有的文件系统比另一些文件系统更加需要磁盘碎片整理”给出一个简单的,非技术性的答案。
我将试图用一个ASCII矩阵来解释所有的原理,而不是用那些枯燥而晦涩的术语来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下面就是我将用来解释原理的矩阵:
以上这个矩阵就可以简单的用来表示一个很小的硬盘,初始状态是空的,全部都被0填充。在矩阵顶部和左侧的a-z都是用来定位每一个数据的。最左上角的那个0就是aa,最右上角的那个0就是za,最左下角的就是az。
我将以一个大家都非常非常熟悉的文件系统开始,一个经常需要磁盘碎片整理的系统—FAT。其实无论Windows用户还是Linux用户都会用到FAT文件系统。因为USB闪盘一般都使用这个文件系统。FAT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文件系统,虽然它经常需要磁盘碎片整理。
我现在在磁盘上加入一个文件,于是磁盘看起来会变成这个样子:
正 如你所看到的,前4行是TOC(Table Of Contents),即所谓的内容表。TOC会存储磁盘上所有文件的位置。在我上面的例子中,TOC包含了一个名字叫做“hello.txt”的文件,并 且这个文件的内容是从ae到le的。往下看ae到le之间的内容,我们能看到这个文件的内容是“Hello,_world”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正常对吗?好,那我们再来添加一个文件:
正如你所见,第二个文件被紧接着放置在第一个文件之后。这样的好处是你所有的文件都会紧密地放置在一起,这样读取它们将会非常的迅速和方便。要知道磁盘上最慢的就是读写头的移动了,它移动的越少,则读取的速度越快。
但是,当我们需要修改第一个文件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现在假设我们需要在“hello.txt”文件的尾部加入两个感叹号,我们就会遇到问题:没有空间!文件“bye.txt”挡住了“hello.txt”的去路。这时候我们有两个解决方法,但是没有一个是完美的。
1 我们把文件“hello.txt”删掉,然后再“bye.txt”后面加入修改过后的“hello.txt”。
2 我们把文件“hello.txt”拆成两部分存储,这样在“bye.txt”之前就不会有空的磁盘空间了。
第一种种方式表现出来就是这样:
第二种种方式表现出来就是这样:
而Linux 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种问题。对于单用户来说Windows的文件系统已经够好的了,但是Linux生来就是为多用户设计的系统,它总是假设在同一 时间有多个用户试图去操作不同的文件。所以Linux相对FAT文件系统,使用了另一种方法来设计自己的文件系统。Linux文件系统看起来是这样的:
当我们添加了文件以后就变成这样了:
这种文件系统的好处是磁盘的磁头可以一直位于中间位置,而所有的文件平均下来都会非常近。
当我们仍然给“hello.txt”加入两个感叹号时,我们来看看这会引起多大的麻烦:
对了!一点麻烦都没有!
Windows总是试图把文件存储在尽量靠近磁盘开始位置的地方,这导致当磁盘利用率变高的时候它经常会产生磁盘碎片。
Linux却在整个磁盘上存储文件,所以当文件的大小需要改变的时候,总是有足够的空间。
当然当磁盘利用率接近饱和的时候Linux也会需要文件整理。但是只要磁盘还有20%以上的可用空间,那么这种整理是基本不会发生的。
还有一点必须了解的是,即使当一个操作系统说某个磁盘已经完全碎片整理完毕了,但是根据一个磁盘的物理结构,碎片仍然会存在。因为磁盘总是由很多盘片和磁道组成的。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磁盘有两个盘片,aa到zm是第一个,an到zz是第二个。
一下的文件系统是有碎片的,因为文件横跨了行m和n。而这两行不是在一个盘片上的。要读取这个文件,磁盘的磁头必须从盘片1的最末尾跨越到盘片2的最开始。
‘玖’ Windows需要碎片整理,为什么Linux不需要
如果你是一个Linux用户,你可能会听说Linux的文件系统不需要碎片整理。你也可能会注意到Linux的发行版本也都没有磁盘碎片整理的功能。这是为什么呢?要理解为什么Linux的文件系统不会想Windows的文件系统一样产生碎片,你首先要明白碎片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还有这两大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的工作方式到底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磁盘碎片?
很多Windows的用户,甚至包括一些没有经验的用户,都相信定时整理文件系统中的碎片会让他们的电脑运行得更快。但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简单来说,一个硬盘驱动器里面包含了很多扇区,每一个扇区都可以存储一小块数据。对于文件,尤其是比较大的文件来说,他们必须要存储在很多不同的扇区内。假设你的文件系统中有很多不同的文件,每一个文件都被存储在连续的扇区群中。然后,你对增加了其中某一个文件的大小。文件系统首先会尝试对该文件新增加的部分存储在紧挨着原来的扇区群的某个扇区中。但是如果当中没有足够的连续扇区,这个文件就必须要被分解成多个小块,这些操作对于你来说都是可见的。当你的硬盘读取这些文件的时候,他的磁头必须在不同的物理位置间跳转以读取连续的扇区群,这会降低它的速度。
碎片整理就是一个通过逐位(位是文件在磁盘中存储的最小单位)移动文件来减少碎片的精密的过程,以此来确保每一个文件在硬盘中都是连续存储的。
当然,对于固态硬盘来说这又有点不一样,固态硬盘不需要移动文件也不需要碎片整理。因为对一个SSD(固态硬盘)做碎片整理会减少它的寿命。而且,在最新版本的Windows系统中,你也不再需要为碎片整理担心,因为Windows会自动帮你完成。
Windows的文件系统如何工作
从前微软使用的FAT文件系统——最后一次作为默认系统被看到是在Windows 98和ME,尽管这个系统还在USB驱动器中使用——并不能够很好地排列文件。当你在FAT文件系统中保存文件时,它会尽可能地将文件排列在磁盘的首部。当你存放下一个文件时,它会将这个文件直接存放在第一个文件的后面,以此类推。所以当文件变大,永远都会有碎片产生,因为文件的旁边已经没有空间来存放增加的部分。
微软在Windows XP和2000中使用的较新的NTFS文件系统就尝试变得更聪明一点。这个文件系统会在文件周围放置更多名为”缓冲区“的自由空间,但是,任何一个Windows用户都会告诉你,NTFS文件系统总有一天也会产生碎片的。
因为文件系统这样的表现,他们需要碎片整理来保持性能。微软只能在最新版的Windows系统中通过在后台自动运行碎片整理程序来减轻这个问题。
Linux的文件系统如何工作
Linux的ext2,ext3,ext4文件系统——ext4是Ubuntu和目前大多发行版所采用的文件系统——会以一种更加智能的方式来放置文件。Linux的文件系统会将文件分散在整个磁盘,在文件之间留有大量的自由空间,而不是像Windows那样将文件一个接一个的放置。当一个文件被编辑了并且变大了,一般都会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保存文件。如果碎片真的产生了,文件系统就会尝试在日常使用中将文件移动来减少碎片,所以不需要专门的碎片整理程序。
因为这样的工作方式,你可能会在你的文件系统塞满之后看到碎片。如果文件系统95%(甚至80%)的空间被占用了,你就会开始看到一些碎片。然而,这样的文件系统本来就是设计来在普通使用中减少碎片的。
如果你真的在Linux上出现了碎片的烦恼,你可能就需要一个更大的硬盘了。如果你真的需要对一个文件系统做碎片整理,最简单的可能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将所有文件拷贝出来,然后清空原来的分区,再将文件拷贝回去。文件系统就会在你拷贝回去的过程中智能地将文件放置好。
你可以使用fsck命令来检测一下一个Linux文件系统的碎片化程度,只需要在输出中查看非连续节点个数(non-contiguous inodes)就可以了。
‘拾’ 在Linux下如何清除系统日志
使用过Windows的人都知道,在使用windows系统的.过程中系统会变得越来越慢。而对于Windows下饱受诟病的各种垃圾文件都需要自己想办法删除,不然系统将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迟钝!windows怎么清理垃圾相信大家都知道的,那么linux下怎么清理系统垃圾呢?
Linux的文件系统比Windows的要优秀,不会产生碎片,对于长时间运行的服务器来说尤为重要,而且Linux系统本身也不会像Windows一样产生大量的垃圾文件。不知道这个说法有没有可信度!至少我们可以确定的是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是比较优秀的!
错误
rm -f logfile
原因
应用已经打开文件句柄,直接删除会造成:
1.应用无法正确释放日志文件和写入
2.显示磁盘空间未释放
正确
cat /dev/null > logfile
把一下代码保存为.sh后缀脚本来运行即可清除Linux系统日志
#!/bin/sh
cat /dev/null > /var/log/syslog
cat /dev/null > /var/adm/sylog
cat /dev/null > /var/log/wtmp
cat /dev/null > /var/log/maillog
cat /dev/null > /var/log/messages
cat /dev/null > /var/log/openwebmail.log
cat /dev/null > /var/log/maillog
cat /dev/null > /var/log/secure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error_log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ssl_error_log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ssl_request_log
cat /dev/null > /var/log/httpd/ssl_access_log
另外清理linux系统垃圾还有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autoclean 清理旧版本的软件缓存
sudo apt-get clean 清理所有软件缓存
sudo apt-get autoremove 删除系统不再使用的孤立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