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linux命令
① linux命令之sed-替换字符串
1. sed -i 's/CANCEL_TIME/CANCEL_RECV_TIME/g' csv2drds-TF_B_PAYLOG_D.json
---指定文件替换,将文件中的CANCEL_TIME替换成CANCEL_RECV_TIME;
2. sed -i 's/CANCEL_TIME/CANCEL_RECV_TIME/g' `grep CANCEL_TIME -rl ./*TF_B_PAYLOG_D*.json`
---批量文件替换,递归查找含CANCEL_TIME的文件,将所有文件中的CANCEL_TIME替换成CANCEL_RECV_TIME;
3. sed -i 's/\/tmp\/ditagent\/TF_B_PAYLOG_D.csv/\/vdata\/datapre\/281\/'"$filename"'/g' $jsonname
---带/的字符串替换,将/tmp/ditagent/TF_B_PAYLOG_D.csv替换成/vdata/datapre/281/'"$filename"'
4. sed -i 's/^/beginstring&/g' *.txt
---在所有行首添加字符串;
5. sed -i 's/$/&endstring/g' *.txt
---在所有行末添加字符串
6. sed -i '2s/原字符串/替换字符串/g' *.txt
---替换第2行
7. sed -i '$s/原字符串/替换字符串/g' *.txt
---替换最后一行
8. sed -i '2,5s/原字符串/替换字符串/g' *.txt
---替换2到5行
9. sed -i '2,$s/原字符串/替换字符串/g' *.txt
---替换2到最后一行
10. sed 's/\x80/|/g' test.dat |iconv -f gbk -t utf-8 > testutf8.dat
---把test.dat中的欧元符号替换成竖线,再将文件gbk格式转成utf8
-i选项是直接在文件中替换,不在终端输出;
-r选项是所给的path中的目录递归查找;
-l选项是输出所有匹配到oldstring的文件;
s/表示替换
/g表示全局替换
② 关于Linux里的sed命令。
Sed
is
a
nondestructive
editor.
It
will
display
the
edits
you
make
on
your
screen,
but
it
will
not
change
the
file
you
are
editing.
To
really
reflect
the
edits
in
the
file,
you
must
redirect
the
output
to
another
file,
and
then
rename
the
orginal
file
sed的特点就是非破坏(nondestructive),流水行(streamlined),非交互(noninteractive)的编辑器。
非破坏就是指不会修改原文件,它会将修改的结果标准输出到屏幕上,你如果想保存,需要使用IO重定向的方式保存:
如:
sed
‘s/home/home1’
1.txt
>2.txt
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你修改了原文件的话,你没法使用word,vim,txt的undo功能撤销修改,恢复原来的文件。所以,sed会将修改之后的文件输出到屏幕,你看到修改满意的话,再重定向到其他文件。就完成了修改。明白否?
-e是启用多行命令
上述两条编辑命令都是一行命令,所以看不出效果。
③ Linux日志截取利器——sed命令(亲测可用)
在生产环境中,往往没有条件给我们去debug排查,更多时候我们是通过日志来看具体的报错日期。
但是日志往往是一直在实时更新,而且记录条数庞大,很难直接定位到错误信息。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sed命令来截取指定时间段内的日志(也是网上大多数博主的做法)。
具体命令如下:
这条命令可以查询2020.10.13号当天9点到9点十分中间的所有的日志信息。
但是这条命令的使用有两个前提(很多网上的博主都没有提到)
第一,日志输出的日期格式是要满足命令中的格式 ,如果不是的话就跟着实际的格式改
第二,输入的日期必须要真实存在!!! ,比如说9点整刚好没有日志输出,那么这条命令就会失效
更加通配的命令可以是这样, 使用 号*
这样无论九点整的时候是否有日志产生,就都可以获取到9点整到现在的所有日志了
使用 > ,将截取到的内容输出到指定的文件中,方便进一步查看
ps: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一般会在后面加grep命令做进一步的关键字过滤
④ Linux中的sed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解释一下啊
你好。
linux系统中的sed是一个命令,具体说:sed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处理工具,本身是一个管道命令,主要是以行为单位进行处理,可以将数据行进行替换、删除、新增、选取等特定工作。
⑤ Linux命令之sed-删除匹配行
1. sed -i '/presql/d' a.txt
---删除匹配到 preSql的行
2. sed -i '1d' a.txt
---删除第一行
3. sed -i '3~2d' a.txt
---从第三行开始,每隔一行删除
4. sed -i '4,8d' a.txt
---删除从第4行到第8行
5. sed -i '$d' a.txt
---删除最后一行
6. sed '/^$/d' a.txt
---删除所有空行
7. sed -i '/Website Design/,$d' a.txt
---从匹配行到末尾行
8. sed -i '/Storage/,+2d' a.txt
--- 删除匹配行和之后两行
⑥ Linux使用sed命令添加字符串方法教程
通常在Linux中添加字符串可以用命令实现,有很多种方式,有一种就是在文本的首尾行添加字符串。那么具体怎么使用呢?本文就来介绍一下Linux使用sed命令添加字符串的方法。
用sed命令在行首或行尾添加字符的命令有以下几种:
假设处理的文本为test.file
在每行的头添加字符,比如“HEAD”,命令如下:
sed ‘s/^/HEAD&/g’ test.file
在每行的行尾添加字符,比如“TAIL”,命令如下:
sed ‘s/$/&TAIL/g’ test.file
4.也可以把两条命令和在一起,在test.file的每一行的行头和行尾分别添加字符“HEAD”、“TAIL”,命令:sed ‘/。/{s/^/HEAD&/;s/$/&TAIL/}’ test.file
以上其实都还OK,昨天花太多时间,主要因为被处理的文件是用mysql从数据库提取的结果导出来的,别人给我之后我就直接处理,太脑残了= -我一直有点怀疑之所以结果不对,有可能是windows和linux换行的问题,可是因为对sed不熟,就一直在搞sed。
众所周知(= -),window和linux的回车换行之云云,如果你知道了,跳过这一段,不知道,读一下呗:
Unix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换行》”,即“ ”;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换行》《回 车》”,即“ ”。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 Unix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
好了,所以我的问题就出在被处理的文件的每行末尾都有^M符号,而这通常是看不出来的。可以用“cat -A test.file”命令查看。因此当我想在行尾添加字符的时候,它总是添加在行首且会覆盖掉原来行首的字符。
补充:系统常用维护技巧
1,在 “开始” 菜单中选择 “控制面板” 选项,打开 “控制面板” 窗口,单击 “管理工具” 链接
2,在打开的 “管理工具” 窗口中双击 “事件查看器” 图标
3, 接着会打开 “事件查看器” 窗口
4,在右侧窗格中的树状目录中选择需要查看的日志类型,如 “事件查看器本地--Win日志--系统日志,在接着在中间的 “系统” 列表中即查看到关于系统的事件日志
5,双击日志名称,可以打开 “事件属性” 对话框,切换到 “常规” 选项卡,可以查看该日志的常规描述信息
6,切换到 “详细信息” 选项卡,可以查看该日志的详细信息
7,打开 “控制面板” 窗口,单击 “操作中心” 链接,打开 “操作中心” 窗口,展开 “维护” 区域
8,单击 “查看可靠性历史记录” 链接,打开 “可靠性监视程序” 主界面,如图所示, 用户可以选择按天或者按周为时间单位来查看系统的稳定性曲线表,如果系统近日没出过什么状况, 那么按周来查看会比较合适。观察图中的曲线可以发现,在某段时间内,系统遇到些问题,可靠性指数曲线呈下降的趋势,并且在这段时间系统遇到了三次问题和一次警告,在下方的列表中可以查看详细的问题信息。
相关阅读:系统故障导致死机怎么解决
1、病毒原因造成电脑频繁死机
由于此类原因造成该故障的现象比较常见,当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系统启动时间延长;
②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一些不必要的程序;
③无故死机
④屏幕上出现一些乱码。
其表现形式层出不穷,由于篇幅原因就介绍到此,在此需要一并提出的是,倘若因为病毒损坏了一些系统文件,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我们可以在安全模式下用系统文件检查器对系统文件予以修复。
2、由于某些元件热稳定性不良造成此类故障(具体表现在CPU、电源、内存条、主板)
对此,我们可以让电脑运行一段时间,待其死机后,再用手触摸以上各部件,倘若温度太高则说明该部件可能存在问题,我们可用替换法来诊断。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CPU风扇时最好能涂一些散热硅脂,但我在某些组装的电脑上却是很难见其踪影,实践证明,硅脂能降低温度5—10度左右,特别是P Ⅲ 的电脑上,倘若不涂散热硅脂,计算机根本就不能正常工作,曾遇到过一次此类现象。该机主要配置如下:磐英815EP主板、PⅢ733CPU、133外频的128M内存条,当该机组装完后,频繁死机,连Windows系统都不能正常安装,但是更换赛扬533的CPU后,故障排除,怀疑主板或CPU有问题,但更换同型号的主板、CPU后该故障也不能解决。后来由于发现其温度太高,在CPU上涂了一些散热硅脂,故障完全解决。实践证明在赛扬533以上的CPU上必须要涂散热硅脂,否则极有可能引起死机故障。
3、由于各部件接触不良导致计算机频繁死机
此类现象比较常见,特别是在购买一段时间的电脑上。由于各部件大多是靠金手指与主板接触,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金手指部位会出现氧化现象,在拔下各卡后会发现金手指部位已经泛黄,此时,我们可用橡皮擦来回擦拭其泛黄处来予以清洁。
4、由于硬件之间不兼容造成电脑频繁死机
此类现象常见于显卡与其它部件不兼容或内存条与主板不兼容,例如SIS的显卡,当然其它设备也有可能发生不兼容现象,对此可以将其它不必要的设备如Modem、声卡等设备拆下后予以判断。
5、软件冲突或损坏引起死机
此类故障,一般都会发生在同一点,对此可将该软件卸掉来予以解决。
⑦ linux shell 用sed命令在文本的行尾或行首添加字符
最后还是想用简单的脚本解决,发现使用 sed 命令可以方便得在文件每一行后添加一个字符。首先看一下 sed 命令。
sed 是一种在线编辑器,它一次处理一行内容。处理时,把当前处理的行存储在临时缓冲区中,称为“模式空间” (pattern space) ,接着用 sed 命令处理缓冲区中的内容,处理完成后,把缓冲区的内容送往屏幕。接着处理下一行,这样不断重复,直到文件末尾。文件内容并没有 改变,除非你使用重定向存储输出。 Sed 主要用来自动编辑一个或多个文件;简化对文件的反复操作;编写转换程序等。
假设处理的文本为 test.file ,在每行的头添加字符,比如 HEAD ,命令如下:
在每行的行尾添加字符,比如 TAIL ,命令如下:
几点说明:
这样就处理完了!总之恰当使用sed命令是可以避免来回打开文件造成的时间浪费,可以使用sed命令在linux脚本中做一些更好玩的事情。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你一些帮助~
⑧ linux之文本内容替换命令sed
sed简介:流编辑工具,用来对文本进行过滤与替换操作。
sed流程:sed通过一次仅读取一行内容来对某些指令进行处理后输出。
1、sed通过文件或管道读取文件内容,但sed默认并不直接修改源文件,而是将读入的内容复制到缓冲区中,称之为模式空间。
2、所有的指令操作都是在模式空间找那个进行
3、sed根据相应的指令对模式空间中的内容进行处理并输出结果,默认输出至标准输出(即屏幕上)。
sed基本语法格式:
用法:sed[选项]...{脚本指令}[输入文件]...
选项: -version 显示sed版本
-help :显示帮助文档
-n,-quiet,-silent静默输出,默认情况下,sed程序在所有的脚本指令执行完毕后,将自动打印模式空间中的内容。
-e script允许多个脚本指令被执行
-f script-file从文件中读取脚本指令,对编写自动化脚本程序很实用
-i ,-in-place 该选项直接修改源文件
-l N 该选项指定l指令可以输出的行长度,l指令为输出非打印字符。
-posix 禁用GNU sed扩展功能。
-r 在脚本指令中使用扩展正则表达式。
-s,-separate 默认情况下,sed将把输入的多个文件名作为一个长的连续的输入流。而GNU sed则允许把它们当作单独的文件。
-u,-unbuffered 最低限度的缓存输入与输出
a,append表示追加指令;
i,insert表示插入指令;
d,delete表示删除指令;
s,substitution表示替换指令。
sed脚本指令的基本格式是:
[地址,即路径]命令(有些命令仅可以对一行操作,有些可以对多行操作),命令也可以用花括号进行组合,使命令序列可以作用于同一个地址。
address{
command1
command2
command3
}
sed的基本工作方式是:
sed的替换命令s:
1、全局替换 : s/old/new/g ,其中g为全局替换,用于替换所有出现的次数; /如果和正则匹配的内容冲突可以使用其他符号,如 : s@old@new@g
2、标志位
为什么要有多行模式: 配置文件一般有单行出现,但也有使用json或XML格式的配置文件,为多行出现。
多行模式处理命令N、D、P
⑨ linux sed 替换
Linux sed 命令是利用脚本来处理文本文件。
sed 可依照脚本的指令来处理、编辑文本文件。
Sed 主要用来自动编辑一个或多个文件、简化对文件的反复操作、编写转换程序等。
语法
参数说明:
regular_express.txt 文件内容如下:
利用 sed 将 regular_express.txt 内每一行结尾若为 . 则换成 !
:q:q
利用 sed 直接在 regular_express.txt 最后一行加入 # This is a test:
由于 $ 代表的是最后一行,而 a 的动作是新增,因此该文件最后新增 # This is a test!
sed 的 -i 选项可以直接修改文件内容,这功能非常有帮助!举例来说,如果你有一个 100 万行的文件,你要在第 100 行加某些文字,此时使用 vim 可能会疯掉!因为文件太大了!那怎办?就利用 sed 啊!透过 sed 直接修改/取代的功能,你甚至不需要使用 vim 去修订!
sed -i 常见用法(直接对文本文件进行操作的)
替换掉每行的第一个字符串
替换掉所有的字符串 sed -i 's/原字符串/新字符串/g' file
去掉 “行首” 带“@”的首字母@
特定字符串的行前插入新行
特定字符串的行后插入新行
特定字符串的删除
⑩ Linux sed 之G、H、g、h使用命令详解
1.把文本第1行读入到内存 模式空间(pattern space),相当于放到流程水线上处理吧
2.把处理好的结果存放到另一个内存空间(hold space)相当于临时的仓库吧
3.输出处理结果,循环处理第2行,覆盖清空(pattern space)、(hold space)至最后一行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用户希望在某个条件下脚本中的某个命令被执行,或者希望模式空间得到保留以便下一次的处理,都有可能使得sed在处理文件的时候不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进行。这个时候,sed设置了一些高级命令来满足用户的要求。
sed命令:
不管是大写还是小写g、h都是在pattern space、hold space相互拷贝
区别是 小写代表清空原来数据,大写是保留原来数据在后面追加新数据
案例
图解分析过程
P:Pattern Space
H:Hold Space
蓝色:Hold Space中的数据
绿色:Pattern Space中的数据
案例
参考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fhefh/archive/2011/11/22/225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