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算法
‘壹’ 高中物理中的四种加速度算法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贰’ 物理合力算法
我觉得分解一下力,再用勾股定理计算:根号:(F1sinθ)^2+(F1cosθ+F2),算合力通常不需要公式。
‘叁’ 物理折射角计算
我只看了你的答案,如果之前都是对的话,角度有一种表示方式
如(2根号3)/3=sin(b) 那么b=arc sin(2根号3)/3
‘肆’ 高中物理平均算法
可以用动能定理求:
(1)umgL/2=1/2mv^2
u=v^2/glL
(2)umgL=1/2mv^2
v=2umgL开方
这里的位移不是平均。木块的1/2处是它重心的位置,重心的位移代表了物体的位移,你画个图,就能看到重心的位移。
至于质量,你要清楚,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毫无关系,那个摩擦力是画在重心上,是作用在整个木块上的,所以,和“平均”一点关系都没有。
‘伍’ 柯南《雾天狗杀人事件》里的物理算法,有谁能解释一下
雾天狗杀人事件的真相是人先被杀死然后将密室注满水用船将人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上将水排干就形成了不支持物而上吊身亡。这里面设计的物理知识有很多,有往密室注水是一个体积和时间的比例,体积=水流速度X时间X水流横截面积,密室的体积=底面积X高,综合就得出:速度V*时间T*截面积S=密室底面积S*高度H,时间T=(密室底面积S*高度H)/(速度V*截面积S);在将密室的水排干也需要考虑同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水浮力,浮力公式总结有四个,具体如下:(1)F浮=G – F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2)F浮=G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3)F浮=ρgV排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ρ ——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4)F浮=G排=m排g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在乘船的时候需要考虑船能承受两个人以上的重力。还有所用绳子的拉力,在刚开始的时候人泡在水中承受着水的浮力而水排干以后人将只受到绳子的拉力,所以绳子要能拉的起一个人重量。等等。。。。。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个各种物理知识。
‘陆’ 物理地址的算法
“H”表示16进制。
物理地址的计算方法是 段地址×10H+偏移地址,所以你说的物理地址是CS×10H+IP=FE00H×10H+0200H=FE000H+0200H=FE200H。
‘柒’ 求物理简便算法
很高兴为您解答!
你可以根据公式at^2=s2-s1得出启示有5at^2=s8-s5解得a=-2m/s^2再有s3=v3t+1/2at^2得出v3=16m/s然后初速度就可以知道是多少了,好像是21m/s
希望被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