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截面惯性矩的算法
⑴ 惯性矩计算公式是什么
惯性矩计算公式:
矩形:b*h3/12三角形,b*h3/36圆形,TT*d4/64环形,T*D4*( 1-a)/64,a=d/D 3表示3次。
有公式的,钢管截面惯性矩,I=T(d14-d24)/64 钢管截面抵抗矩,W=Tr(d14-d24)/(32d1)其中d1、d2为直径,且d1>d2。
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 of an area)是一个几何量,通常被用作描述截面抵抗弯曲的性质。惯性矩的国际单位为(m4)。即面积二次矩,也称面积惯性矩,而这个概念与质量惯性矩(即转动惯量)是不同概念。
结构构件惯性矩Ix
结构设计和计算过程中,构件惯性矩Ix为截面各微元面积与各微元至与X轴线平行或重合的中和轴距离二次方乘积的积分。主要用来计算弯矩作用下绕X轴的截面抗弯刚度。
结构构件惯性矩Iy
结构设计和计算过程中,构件惯性矩Iy为截面各微元面积与各微元至与Y轴线平行或重合的中和轴距离二次方乘积的积分。主要用来计算弯矩作用下绕Y轴的截面抗弯刚度。
静矩
静矩(面积X面内轴一次)把微元面积与各微元至截面上指定轴线距离乘积的积分称为截面的对指定轴的静矩Sx=∫ydA。
静矩就是面积矩,是构件的一个重要的截面特性,是截面或截面上某一部分的面积乘以此面积的形心到整个截面的型心轴之间的距离得来的,是用来计算应力的。
注意:
惯性矩是乘以距离的二次方,静矩是乘以距离的一次方,惯性矩和面积矩(静矩)是有区别的。
⑵ T字型截面 惯性矩怎么求
1.求形心轴位置
y1=(150×50+120×50)y1=150×50×50/2+120×50×(50+120/2)=62.8mm
y2=170-y1=107.2mm
2.求惯性矩
I=150×50^3/12+150×50×(62.8-25)^2+50×120^3/12+50×120×(50+120/2-62.8)^2=32845840mm
(2)t型截面惯性矩的算法扩展阅读:
在构件某一截面上,使惯性积等于零的一对正交坐标轴称为惯性主轴,简称主轴,如果主轴通过平面图形的形心,则称主轴为形心主轴。
截面惯性矩(I=截面面积X截面轴向长度的二次方)
截面各微元面积与各微元至截面某一指定轴线距离二次方乘积的积分Ix= y^2dF.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惯性矩
⑶ 求T形截面对形心轴z的惯性矩题目图在下面.图中有20、80、140等数据
首先将T型截面分成3部分:
中间一个(140-40)*20的长方形截面(假设为A截面)和这个截面上下两个对称的80*20的长方形截面(假设为两个B截面).
A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为1/12*20*100^3(十二分之一乘以二十,再乘以一百的三次方),不用采用平行移轴定理,算出来是1666666.67
两个B截面是关于z轴对称的,所以只要求出一个来乘以二就可以了
现在求B截面的惯性矩为1/12*80*20^3(十二分之一乘以八十,再乘以二十的三次方)+20*80*60^2(二十乘以八十,再乘以六十的平方),后面的是采用的平行移轴定理,60是B截面形心到z轴的距离(也就是140/2-20/2),算出来是5813333.33,再乘以2应该是11626666.67.
所以总的惯性矩应该为A截面加两个B截面的,为7533333.34.单位我看应该是mm^4.
对于一些计算过程,我都用中文解释了一下,不知道你满不满意,如果不明白还可以追问.
考试的时候要注意隐蔽啊,
⑷ 工字钢iz公式
T形截面惯性矩算法如下:一、确定截面的形心位置参考坐标Oyz'(z'为T?的上端面,y为T的对称轴,O为z'与y相交的点,位于T?的上端面),将T截面分解为矩形“一”和“I?”?两部分。 1. 矩形“一”的面积与形心的纵坐标分别为A1=a1*b1(长*高) y1=b1/2 矩形“I”的面积与形心的纵坐标分别为A2=a2*b2 y2=b2/2+b1 则截面T形心C的纵坐标为yC=(A1*y1+A2*y2)/(A1+A2) 二、计算截面T的惯性矩由平行轴定理和Iz=b*h^3/12可得Iz=IzO+A*a^2 则矩形“一”与“I”对形心轴z(经过C?点且与z'平行)惯性矩分别为I1z=a1*b1^3/12+A1*(yC-b1/2)^2 I2z=a2*b2^3/12+A2*(yC-b2/2)^2 截面T对形心轴z的惯性矩Iz=I1z+I2z
⑸ T型钢极惯性矩公式是什么急求
由平行轴定理和Iz=b*h^3/12可得Iz=IzO+A*a^2
则矩形“一”与“I”对形心轴z(经过C 点且与z'平行)惯性矩分别为:
I1z=a1*b1^3/12+A1*(yC-y1)^2
I2z=a2*b2^3/12+A2*(yC-y2)^2
截面T对形心轴z的惯性矩Iz=I1z+I2z 。
与截面二次轴矩的关系: 由于ρ = y + z,根据截面二次轴矩的定义,可知: IP = Iy + Iz即截面对于任何一点的极惯性矩,等于该截面对以该点为原点的任意一组正交坐标系的截面二次轴矩之和。
(5)t型截面惯性矩的算法扩展阅读:
根据材料力学,在承受弯矩Μ的梁截面上和承受扭矩T 的杆截面上,最大的弯曲应力σ和最大的扭转应力τ出现于离弯曲中性轴线和扭转中性点垂直距离最远的面或点上。
σ和τ的数值为 -0.032√(C+W)-0.21√(RD↑2) 式中Jxx和J0分别为围绕中性轴线XX和中性点O的截面惯性矩;Jxx/y和J0/y分别为弯曲和扭转的截面模量(见图和附表)。一般截面系数的符号为W,单位为毫米3 。依据公式可知,截面的抗弯和抗扭强度与相应的截面系数成正比。
⑹ 求材料力学中T型截面梁的惯性矩公式,怎样划分的截面
对Z轴的惯性矩:
(6)t型截面惯性矩的算法扩展阅读:
结构设计和计算过程中,构件惯性矩Ix为截面各微元面积与各微元至与X轴线平行或重合的中和轴距离二次方乘积的积分。主要用来计算弯矩作用下绕X轴的截面抗弯刚度。
结构设计和计算过程中,构件惯性矩Iy为截面各微元面积与各微元至与Y轴线平行或重合的中和轴距离二次方乘积的积分。主要用来计算弯矩作用下绕Y轴的截面抗弯刚度。
截面惯性矩和极惯性矩的关系,截面对任意一对互相垂直轴的惯性矩之和,等于截面对该二轴交点的极惯性矩Ip=Iy+Iz。
⑺ 材料力学中T字形截面梁的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怎么求
用平行移轴公式,先把T形梁分成两个矩形,确定形心,找出Zc来,形心确定后用平行移轴公式Iz=Izc+b+^2A。两个矩形的Iz加和就是T字梁的惯性矩。
截面各微元面积与各微元至截面上某一指定轴线距离二次方乘积的积分。截面惯性矩是衡量截面抗弯能力的一个几何参数。
任意截面图形内取微面积dA与其搭配z轴的距离y的平方的乘积y²dA定义为微面积对z轴的惯性矩,在整个图形范围内的积分则称为此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Iz。
(7)t型截面惯性矩的算法扩展阅读:
回转半径的大小与截面的形心轴有关。最小回转半径一般指非对称截面中(如不等边角钢),对两个形心轴的回转半径中的较小者。这在计算构件的长细比时,如构件的平面内和平面外计算长度相等时,它的长细比就要用最小回转半径计算。
结构设计和计算过程中,构件惯性矩Iy为截面各微元面积与各微元至与Y轴线平行或重合的中和轴距离二次方乘积的积分。主要用来计算弯矩作用下绕Y轴的截面抗弯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