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迭代
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数据库领域同样如此。过去五十余年,数据库经历OLTP和OLAP两种需求漫长的融合-分离-再融合的过程。究其原因,数据库的发展始终与用户场景需求变迁紧密相关。如今,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业务场景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数据库领域也掀起了一股HTAP浪潮。
Gartner在多次报告中强调,HTAP是数据库领域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用户数字化转型中重要的数据平台。业界甚至认为,HTAP的兴起代表着数据库大融合时代的开启。
那么,为什么数据库大厂和云服务巨头们均纷纷押宝HTAP?开源+多云为何是HTAP普及的助推剂?面对新一代HTAP数据的崛起,多年积累形成的MySQL生态终于找到最佳归宿?
放在几年前,HTAP可能还会被认为是数据库领域的小众产品,是否成气候还有待观察。
而随着数据资源、数据消费习惯和数据驱动型场景发生巨大变化,用户需求与传统数据库之间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使得HTAP这种具备“同时支持OLTP和OLAP、创新计算存储框架、去ETL”等特征的新时代数据库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如今,几乎所有数据库大厂和云服务巨头都在布局HTAP。例如,OceanBase去年推出的 3.0版本中就正式宣布向HTAP数据库进军;今年5月,Google Cloud发布HTAP云端数据库AlloyDB,为PG用户提供了HTAP数据库服务;再加上Oracle MySQL Heatwave,甚至连SnowFlake也发布Unistore来“蹭”HTAP的热点。
如果细数近一年以来的HTAP新品,会发现几乎全部都建立在云端之上。新一代HTAP+云正在成为数据库市场重要的潮流。例如,PingCAP近日发布的TiDB 6.0,也是与云端紧密联系的新一代HTAP数据库。
事实上,PingCAP是HTAP数据库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引领者。早在TiDB 3.0起,PingCAP就正式转向HTAP,从OLTP主引擎+OLAP辅助能力,到OLTP引擎+外接分析引擎,再到OLTP引擎+融合分析引擎,PingCAP在HTAP领域稳打稳扎,一个版本上一个台阶。
如今,随着TiDB 6.0的发布,针对HTAP进行了更多成熟性改进,TPC-C 性能也较 5.0 版本提升达到 76.32%,TiDB 6.0还增强了多个企业级特性,以更好适合云时代用户对于HTAP数据库的需求。
固然,有人质疑当前HTAP是新瓶装旧酒,并无太多新意。但业界普遍形成共识:新一代HTAP与过去完全不同,开源+云孕育而出,很多都有AI加持,而且是为数据敏捷而生,拥有过去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与迭代速度,并逐渐形成数据库技术变革的新潮流。
PingCAP CTO 黄东旭也直言:“TiDB近年来的快速进化与迭代,得益于开源和云的助力。”
HTAP之所受到用户青睐,某种程度是因为用户对于数据敏捷性的极度渴求。
“在数字化时代,客户最为在乎的是如何快速走向市场。这需要数据敏捷性,而HTAP恰恰是数据敏捷的核心能力。”黄东旭如是说。
最近几年,“海量、实时、在线”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大量采用 MySQL 和 PostgreSQL 开源数据库的新一代企业需要提升对于热数据的实时在线分析能力,这类需求遍布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从事线上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企业。对于新鲜数据的实时分析能力直接决定了这些业务的生死存亡,传统的 OLTP+OLAP+ETL 的数据架构已经严重阻碍了消费者体验,这种诉求催生了 HTAP 的技术变革。
而真正帮助HTAP与用户需求完成对接的则是开源+云。众所周知,开源近年来在数据库领域的流行和影响力与日俱增,DB-Engines数据显示,全球383款数据库中开源数据库占据51.7%,六款开源数据库进入到前十,开源正在成为像HTAP这种新时代数据库的创新源泉。
以PingCAP的TiDB为例,其产品研发体系建立在开源体系和开源社区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年一个大版本、一个月一个小版本的迭代速度。黄东旭透露道:“开源是TiDB的第一个增长引擎,通过开源体系,开发者、贡献者、布道者和用户能够很好串联起来,形成飞轮效应,让产品能够走向加速迭代和创新的正向循环。”
据悉,TiDB每年会有超过 40% 的代码更新,而这些代码有很大一部分由外部贡献者所共享。TiDB开源项目一直在全球和中国开源项目活跃度中名列前茅。
如果说开源改变了HTAP产品的开发模式和迭代速度,那么云则能够为HTAP产品提供用户最为直接的需求反馈。众所周知,云数据库一改以往传统数据库部署、运维、扩展等难题,以云服务的方式让数据库使用更加简单;更加关键的是,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云上用户群体持续增加,来自云上用户群体的需求反馈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对于数据库产品的进化与迭代至关重要。
“真正的产品迭代是如何缩短用户问题/需求的反馈时间。云无疑为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提供了这样的价值,让产品可以更好地迭代。”黄东旭如是说。以TiDB为例,自去年五月全托管的数据库即服务(DBaaS)产品 TiDB Cloud 公测版发布以来,已经陆续登陆亚马逊云 科技 、谷歌云等全球知名云服务商的Marketplace,并在今年5月份正式全球商用;今年 6 月与阿里云合作上线阿里云云市场,成为为数不多的跨全球三朵云的数据库服务。
在众多数据库产品之中,MySQL凭借着开源、免费、适合互联网场景等优势,常年位居全球最受欢迎数据库的前三。根据Slintel网站的统计数据,在全球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中,MySQL市场份额最高,达到43.04%。
过去二十年里,开源MySQL数据库对于各行各业影响至深,捕获了来自互联网、金融、零售、交通等多个行业用户的心,堪称“万人迷”。例如,在中国就有超过9成的金融机构都应用了MySQL数据库。
但任何数据库潮流都是“需求变化+技术变革+架构创新”融合的产物,MySQL是如此,HTAP亦不例外。如今,场景的数据规模、业务并发量、处理速度要求跟以往相比早已不是一个数量级。此时,MySQL数据库的局限性愈发突出,扩展性很难满足用户需求,想继续获得增长的企业不得不使用分库分表方案,但这又会造成数据架构的复杂性。
新一代HTAP数据库无需分库分表,且具备实时海量规模的OLTP和实时数据分析能力,还拥有极为出色的扩展性,与很多业务场景的海量交易实时数据展现、平稳运行的需求高度契合,HTAP凭借技术架构优势崛起已成必然。
“用户需求侧最大的变化就是很多用户需要借助热数据实现运营级别的实时分析,获得实时洞察以支持决策,这极大推动了新一代HTAP数据库的需求。”PingCAP副总裁刘松补充道。
虽然MySQL已经增加列存引擎Heatwave来获得HTAP能力,但主要解决规模化查询的问题,系统本身架构并未产生革命性变化,扩展能力、OLTP吞吐量依然有着很大局限。“智能新能源 汽车 跟传统燃油车在外表看几乎没区别。数据库也类似,像TiDB这种新一代HTAP数据库,从架构设计、应对场景和使用体验等角度,都与传统数据库有着极大的区别。”刘松形象比喻道。
事实上,与过去SAP HANA这种小众、昂贵的HTAP不同,新一代HTAP拥有极强的兼容性,像Google Cloud、PingCAP这些数据库厂商都借助新一代HTAP架构为采用 MySQL或者PG开源数据库的企业拓展 OLTP和OLAP的能力范围。
例如,Google Cloud发布的HTAP云端数据库AlloyDB,为单机版PG生态用户提供了最好选择,TiDB则成为MySQL生态的最佳归宿。PingCAP大量用户中有很多TiDB与MySQL混合部署的成功案例;得益于 TiDB 的开放性,TiDB 也可通过和其他数据服务产品“混搭”形成新的数据服务解决方案, 如通过同样是开源的大数据计算引擎 Flink 混搭形成实时数仓解决方案,扩展 HTAP 数据库的能力边界。
黄东旭则直言,HTAP数据库除了产品、技术之外,尤为需要关心用户体验,“HTAP应该让用户觉得好用,屏蔽掉数据库的复杂性。”据悉,PingCAP是2022 Gartner Peer Insights“Voice of the Customer” 云数据库领域唯一入选的中国数据库公司,客户总体评分达到 4.7 分(满分 5 分),在所有入选企业中位列第一。在参与Gartner Peer Insights评分的PingCAP用户中,像互联网、金融等重点行业用户均高度认可HTAP现代数据库理念。
总体来看,今年是HTAP的大年,各大厂商纷纷在市场中上新。随着新一代HTAP数据库产品的增多,整个市场对于HTAP数据库理念和产品的接受与采用将会提速。而随着新一代HTAP数据库持续完善,让广大MySQL生态用户群真正看到了大数据时代一条绝佳的迁移路径。
‘贰’ 数据库属性集合的闭包怎么求
计算属性集闭包X+的算法如下:
输入:X,F
输出:
X+
迭代算法的步骤:
①
选取X+的初始值为X
,即X+={X};
②
计算X+,
X+={XZ}
,其中Z要满足如下条件:
YX+,且F中存在一函数依赖Y→Z。实际上就是以X+中的属性子集作为函数依赖的决定因素,在F中搜索函数依赖集,找到函数依赖的被决定属性Z放到X+中。
③
判断:如果X+没有变化?或X+等于U?则X+就是所求的结果,算法终止。否则转②。
因为U是有穷的,所以上述迭代过程经过有限步骤之后就会终止。
‘叁’ struts2迭代,将数据从数据库中取出,显示在页面上,每行显示3个数据,每页显示两行,该怎样实现呢
定义一个变量,对3求余,为0就换行,这样可以每行显示3个数据
至于每页显示两行,按分页的思路就可以
‘肆’ jdbc 连接数据库查询 在 ResultSet 迭代的时候 还可以连接数据库查询吗
可以
PreparedStatement stmt = co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tableName1);
ResultSet rs = stmt.executeQuery();
while (rs.next()) { //这里已经是在连接数据库查询
PreparedStatement stmt2 = co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tableName2 where tableName2_id = rs.getInt(1)); //再连接数据查询一张表
ResyktSer rs2 =stmt2.executeQuery();
while( rs2.next()){
}
rs2.close();
stmt2.close();
}
当然,最好再写个方法 ,rs.getInt(1)作为参数传
PreparedStatement stmt = co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tableName1);
ResultSet rs = stmt.executeQuery();
while (rs.next()) { //这里已经是在连接数据库查询
test( rs.getInt(1)));
....
. ...
}
固然,最好的办法是写成一条语句,不知道你到底什么需求,看这样子肯定一句话解决啊
select t2.* from tableName2 t2 left join tableName1 t1 on t1.XXX =t2.tableName2_id
XXX填你关联的字段, 看实际情况啊。肯定有好办法。那样写太差劲了
‘伍’ 在jsp页面上显示数据库一个表中所有的的内容。
在jsp页面上显示数据库一个表中所有的的内容的方法是迭代。
1、jsp页面接收所有内容的bookslist:
<html>
<body>
<head>
<title>
View Books
</title>
</head>
<body>
<table border=2>
<tr>
<th>Book ID</th>
<th>Title</th>
<th>Author</th>
<th>No. of copies AVAILABLE</th>
<th>Number of favourites</th>
</tr>
<%
ArrayList<Book> dbooks=(ArrayList)request.getAttribute("bookslist");
Iterator it=dbooks.iterator();
while(it.hasNext())
{
Book b=(Book)it.next();
%>
<tr>
<td><%=b.bookID%></td>
<td><%=b.bookTitle%></td>
<td><%=b.bookAuthor%></td>
<td><%=b.bookCopies%></td>
<td><%=b.bookFavs%></td>
</tr>
<%
}
%>
</table>
</body>
</html>
2、java代码获取数据库内容:
try
{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Connection co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mysql://localhost:3307/library", "root", "admin");
PreparedStatement ps=con.prepareStatement("select * from book");
ResultSet rs=ps.executeQuery();
ArrayList<Book> books=new ArrayList<Book>();
while(rs.next())
{
Book b= new Book();
b.bookID=rs.getInt(3);
b.bookTitle=rs.getString(1);
b.bookAuthor=rs.getString(2);
b.bookCopies=rs.getInt(4);
b.bookFavs=rs.getInt(5);
books.add(b);
}
req.setAttribute("bookslist",books);
con.close();
‘陆’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可否跨步骤执行
数据库设计实际上并不是瀑布一样的,通常也是一个迭代、螺旋的过程
祝好运,望采纳。
‘柒’ JAVA如何用AJAX迭代数据库信息
http://www.w3school.com.cn/jquery/ajax_ajax.asp这个jquery的java的api
$.ajax({
type: "POST",
url:"${ctx}/credit-server/CalculationCtrl/Calculation.do?type="+ type11+"&moneys="+type13+"&periods="+typeText1+"&thinkTurnDate="+thinkTurnDate,
data: "",
success: function (data) {
var strHtml = '';
//data为后天传过来的数据源。json对象
for(var i = 0;i<data.length;i++){
alert(date[i]);//弹出后台数据
strHtml = strHtml + '<td>+'data[i]+'<td>'
}
$('#标签id').html(strHtml);
}
error:funciton(){
alert('出错');
}
});
‘捌’ 数据库设计的设计方法
设计质量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水平有直接关系
缺乏科学理论和工程方法的支持,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常常又不同程度地发现各种问题,增加了维护代价 基本思想:过程迭代和逐步求精
典型方法:
(1)新奥尔良(New Orleans)方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四个阶段
S.B.Yao方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五个步骤
I.R.Palmer方法:把数据库设计当成一步接一步的过程
(2)计算机辅助设计
ORACLEDesigner 2000
SYBASEPowerDesigner
‘玖’ 一场替换传统数据库的行动正在全球范围悄然进行
随着全球各大 科技 巨头的竞相加入,开源软件技术已经活跃在各个信息技术领域当中。其中,大数据生态成为开源技术的直接受益者。开源技术适用于庞杂的数据管理系统,带来敏捷、高效、可扩展以及可自控的管理能力,并帮助企业降低IT建设及维护成本。2018年双11当天,阿里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轻松应对了0点0分0秒瞬时提升122倍的数据洪峰。Netflix也采用自研开源架构Metacat将海量数据集合成一个“单一”的数据仓库,大幅提升管理能效。
当前,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才加入到开源社区,贡献力也“后来居上”,共同推进开源项目、开源生态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大数据生态成为开源技术重大“受益者”
近年来,在互联网服务、多媒体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可见到大数据的身影。在大数据时代,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快速处理数据的需求以及数据类型、结构和来源的多样性给数据库敏捷、高效、可扩展性以及个性化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
开源技术赋能了大数据生态的高质量发展。赛迪智库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所博士蒲松涛表示,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开源软件和开源工具已经应用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基于开源软件,企业可以快速构建大数据应用平台,提供丰富的大数据开发和应用工具。
当前,几乎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在使用开源软件和工具做大数据处理和基于数据的预测分析。开源界也涌现出了Hadoop、OpenStack、OpenShift、Maprece、docker等引领行业技术创新方向的重量级开源项目。
华泰人寿基于OpenShift架构打造易于管理的新IT系统,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业务数字化转型。在基础设施上,引入红帽OpenShift容器云解决方案和红帽Ceph分布式存储。通过将保险业务上docker云,实现华泰人寿业务的弹性伸缩和快速上线,加速其互联网保险项目快速落地。
美国知名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Netflix也采用了大数据发现服务的开源框架Metacat。由于Netflix的数据仓库由许多大型的数据集组成,为了确保数据平台能够横跨这些数据集成为一个“单一”的数据仓库,Netflix开发的元数据服务Metacat,能让数据的发生、发现、处理和管理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处理精度大幅提升;同时还可兼容Spark、Presto、Pig和Hive架构。Netflix软件架构师Ajoy Majumdar指出,开放开源是身为技术公司的竞争战略,既能够将自己的解决方案建立为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又能建立Netflix的技术品牌,还能从共享生态中获得反馈输入并受益。
事实上,推动大数据应用高质量发展的主流开源平台还有很多,例如Spark、Shark、Bagel等。蒲松涛表示,这些开源平台大幅降低应用门槛,有效帮助企业实现工业级应用,进而带动各行业大规模部署。此外,大数据还涌现出了一批开源支线平台。其中,Storm完全摆脱了经典的MapRece架构,重新设计了一个适用于流式计算的架构,以数据流为驱动触发计算,计算时效性高,适应有向无环图计算拓扑的设计,计算方式较为灵活,在业界得到了一定的部署应用。
开源社区供需“双赢”中国力量已崛起
开源社区的建立为推动开源软件发展、构建行业竞争优势做出突出贡献,队伍的壮大需要每一位使用者持续不断的贡献智慧,以实现真正的“共赢”。开源的发展历程中,极客、大公司、商业颠覆者轮番登场,开源技术的诉求也从商业驱动向生态驱动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指出,开源是软件创新技术的主要来源,是生态抓手,而非赢利的切入点。
开源软件的“共享和贡献”机制吸引了众多开发者的参与,给了每一位开发者“颠覆 游戏 规则”的权利。有了这种生态的加持,信息技术将被快速推进,各个参与者将持续获利。对此,李飞飞表示,开源生态的受益者是开源技术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双方。从供给侧角度来看,参与的人越多,思维碰撞而引发的迭代演进就会越快;从需求侧角度来看,各个企业不仅可以免除被闭源系统“技术绑定”,还可以在开源社区实现数据库技术迁移,企业还可针对企业技术特征进行数据库的个性定制化,实现大量的应用和代码的改造且系统间互相兼容。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 主席 兼秘书长刘澎在PostgreSQL .CN 2019上表示,当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为开源做出重要贡献,我国的开源实力已经崛起。以华为、阿里等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开发者已经逐渐与亚马逊、微软站到了同一高度,实现了从“使用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转变。
目前,中国企业在Linux基金会中有1个白金会员(华为),1个金牌会员(阿里云)和数十家银牌会员(包括腾讯、中国移动、联想等)。华为在多个开源社区贡献排名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华为是开源软件的优秀开发代表,通过引进、消化,实现创新发展,进而贡献给整个开源社区。
阿里云也成为 游戏 规则的重要改变者和全球云数据库领跑者之一。2018年,阿里云数据库成功进入Gartner数据库魔力象限,这是该榜单首次出现中国公司。近日,Gartner发布的全球云数据库市场份额榜单中,阿里云位居第三,超越了Oracle、IBM和谷歌。5月21日,阿里云提供传统数据库一键迁移上云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将线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数据库轻松上云,最快数小时内迁移完成。李飞飞表示,阿里云自研的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的分布式存储架构具有一写多度、计算与存储分离等优势,帮助淘宝交易平台应对了双11当天瞬时提升122倍的数据洪峰。
此外,国内还有包括网络、浪潮、瀚高等在内的众多企业积极参与并贡献到开源社区当中。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兴信息技术也成为开源项目的重要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