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卓系統 » 安卓屏幕為什麼還不是四邊等寬

安卓屏幕為什麼還不是四邊等寬

發布時間: 2022-12-30 17:46:18

⑴ 為什麼安卓系統的平板電腦,基本上都是16:9的比例,很少有4:3的。我先買個安卓系統的

你好朋友,
以我生產和測試平板電腦多年,顯示器16:9的LCD,第一:視覺效果較好,第二:生產時不良率和使用率較高於4:3。。比如,我16:9可以做3個,而4:3隻能做2個,,,,這就為什麼16:9為什麼這么流行了
其實你說到10.1和9.7的顯示對系統軟體兼容性是不影響的。只是9.7對16:9不好分。。也就是說視覺效果沒有10.1的好。如果同一牌子,建議你買10.1的。。。看網頁和視頻也比較好。

⑵ 為什麼現在手機不做寬屏慕了

為了照顧單手的握持,手機寬度當然不能無限的擴充,只能拉長,但目前手機屏幕已經很大了,都只適合一隻手拿另一隻手操作,老喬過去追求的單手操作已經不現實。你的參照物是什麼,如果沒有個對比或者衡量標准,多寬才叫「寬屏」,無從討論,一個毫無爭議的事實是現在的手機放到前幾年都叫「巨屏」。

⑶ Android 手機屏幕四邊等寬可以有,但沒必要

5 年前,蘋果的「全面屏」手機 iPhone X 正式問世。

iPhone X 與小米 MIX2.

它既為此前延續四代 iPhone 的外觀劃上了句號,也開啟了 iPhone 新一輪不變的設計風格。

不論是圓滑過渡,還是直角邊。不論是 OLED 材質,還是 LCD 材質。以 iPhone X 為起點的話,後續的 iPhone 幾乎都遵循了一個堅持,即是「四邊等寬」。

iPhone 12 與 iPhone 13.

同樣在 5 年前,Android 手機同樣在 探索 「全面屏」,它們不像直接亮出答案的 iPhone,反而給出了很多的答案,其中也包括屏幕的黑邊。

俗話說,錢能解決的都不是問題。四邊等寬的「關鍵」之一便是先進的 COP 封裝,成為了 Android 廠商們追求的技術。

華為 P50 Pro.

不過,隨著屏幕 COP 封裝成為主流選擇,但依然很少見與 iPhone 類似的「四邊等寬」設計。

反而,Android 手握 COP 封裝開始追逐曲面屏、極窄邊框,進而打出差異化與視覺沖擊力上來。

三星 Galaxy S22 與 Galaxy S22+.

一直到三星 Galaxy S22 系列的出現,准確的說是 Galaxy S22 和 S22 Plus 這兩台真 S 序列。

延續 Galaxy S 系列設計風格的同時,還用上了「四邊等寬」的屏幕,甚至要比現在 iPhone 13 系列的邊框還要窄上一圈,稱之為「四邊等窄」。

四邊等窄與非曲面屏的設計,反而讓 Galaxy S22 系列在 Android 陣營里有了足夠的沖擊力和差異性。

似乎,四邊等寬、曲面屏這些形態無法等同於沖擊力、差異性。如此來說,Galaxy S22 的出現是否會讓 Android 廠商們把四邊等寬引入到各自產品的設計之中?

在分析 Android 廠商們之前,我們還是回到 iPhone 上來,畢竟它們是四邊等寬設計的忠實擁躉。

四邊等寬的 iPad mini 6.

從 iPhone X 開始,到現在的 iPhone 13 系列,甚至到 iPad、MacBook Pro、Apple Watch,都有四邊等寬元素的體現。

科技 博主 John Gruber 在《設計即品牌(design as branding)》的一篇博客中,極力推崇了蘋果的「制定一個目標,並堅定地朝著這個方向精進」這種設計哲學。

iPhone 的過去十年,與未來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這篇關於蘋果設計的播客有兩個背景,一是發布於 iPhone X 之前 ,二實則是 Gruber 反駁紐約時報的《蘋果失去尖端設計》的專欄。

彼時來看,iPhone 7 系列的亮黑色已經是金屬後蓋的工藝頂峰,並非停滯不前,失去了尖端設計。

iPhone 7 亮黑色.

到了引領 iPhone 進入下一個形態穩定期的 iPhone X,與 iPhone 4、iPhone 6 類似,它們都預示著不同時期 iPhone 的終極形態。

正面全是屏幕,毫無遮擋,只剩下邊框,便是蘋果認為在全面屏時代下 iPhone 該有樣子。

傳聞中的 iPhone 14 Pro,距離真全面屏又近了一小步.

而在 iPhone X,甚至到現在的 iPhone 13 系列中,蘋果僅完成了四邊等寬,如今它們正在跟劉海(FaceID)較勁,已經有了一些成果。

同樣地,四邊等寬(加劉海)的形態也延續到後續的 Apple Watch、iPad Pro、iPad mini、MacBook Pro 等一系列蘋果產品上。

Design as branding,設計是為品牌服務,而非單一的產品。好的品牌設計,就像保齡球一樣筆直向前。不好的品牌設計,就好像鍾擺一般來回搖擺。

相對於所謂的「秩序感」,屏幕四邊等寬的設計信條實際更接近與為品牌服務,也可以說是一種「家族化」設計。

嚴格追求「四等寬」設計,為 iPhone 帶來的就是一種品牌認知度,以及拋開 Logo 的一種品牌辨識度。(甚至你也可以說劉海也是如此。)

大概分為兩個時期,一個是工藝成本決定,另一個則是對產品線的考慮。

iPhone X 的發布大概突出了三件事,一是過萬的售價,二是 Face ID 結構光生物解鎖,三是 COP 先進的封裝工藝(在消費層面則是四等邊、窄下巴)。

當時 iPhone X 上的這塊異形屏成本大概在 80 美元左右,而同代的 iPhone 8 Plus 的屏幕成本只有 50 美元。

屏幕成本,以及為此而設計的邊框,內部結構等等硬體成本也不斷攀升,讓 iPhone X 敲開了 iPhone 的萬元時代。

與此同時,隨著異形屏幕成為主流,Android 廠商也逐步入局,但面對定製屏幕和 COP 封裝工藝的雙高成本,它們只能取其一,也出現了「下巴」問題。

倘若以「下巴」為基準,再去做四等邊的話,設計師可能會提刀去見產品開發。此時,「非四等邊」的設計風格便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一個選擇。

並且,為了極具沖擊力的視覺,雙曲面屏、瀑布屏等設計,也漸漸成為一個選擇。

隨著 COP 封裝的成熟,異形屏幕成本的降低,全面屏的 iPhone 也逐步下放至入門機型,Android 陣營們仍然不肯拿出「四等邊」的設計,反而更願意去做曲面屏了。

其實,這里還有一個節點,那就是 5G 網路。

在擁抱超速的 5G 網路之時,也為終端設備帶來了一些煩惱,發熱和續航,需要更大的機身來中和,雙曲面屏幕、弧形機身恰好是一個解決方案,更加堅定了「曲面屏」的選擇。

另外,如同 iPhone,很多設計風格會在一年兩年之後下放到中端設備。Android 們也會在旗艦產品上布局新技術、設計和規格,幾次更迭之後逐步下放到中端產品里。

蘋果的中端、入門設備可能會在 4000 或者 5000 價位,而 Android 可能涵蓋 1000 到 3000 的價位段,相對來說,Android 所覆蓋到的人群更看重規格配置,而非四等寬、COP 封裝帶來的隱形成本上。

為了厚度、手感,視覺、設計風格,以及產品線的綜合考量,各路權衡下來,致使 Android 陣營里很少出現四等邊的產品出現。

對於「四等邊」的呼籲,其實也是在 iPhone X 發布之後,和 Android 陣營五花八門的「劉海」模仿,有點東施效顰,劉海學來了,但四等邊的美感卻不在。

彼時,很多 Android 產品對全面屏的設計還處於「 探索 階段」,整體的設計風格就好像鍾擺一般,讓人捉摸不定。

這個時候,學習 iPhone 的設計風格和設計元素是許多 Android 廠商的做法。

隨著屏幕封裝工藝的成熟,許多廠商在這個過程里也開始重新思考能代表品牌的設計,以及如何讓設計元素來成為品牌的名片。

就好像四等寬之於 iPhone,Face ID 之於 iPhone,誕生出,晶鑽工藝之於 OPPO,火山口之於 Find,雲階之於 vivo,星環設計之於華為。

硬體上,Android 們也打出了與 iPhone 不同的牌,高功率充電,更大的電池,更多的攝像頭等等。

倘若說,iPhone X 時期的 Android 向 iPhone 看齊的話,那之後的 Android 已經徹底與 iPhone 分道揚鑣。

即使現在屏幕的技術、工藝和成本,做出四等邊的難度大幅降低,Android 廠商們也礙於產品層面的考量而並未跟進,反而依然去按照自己的節奏設計和詮釋產品。

設計為品牌服務,而不是為了「炫技」或者說跟隨,很多 Android 廠商也在逐步地發現自己的傳承風格,至於用不用「四等邊」還是用不用直屏可能並不是重點了。

⑷ 安卓6.7與蘋果6.7屏幕寬度

安卓6.7寬度是6.33英寸蘋果6.7屏幕寬度是3.07英寸。屏幕的尺寸並不能確定屏幕的長和寬,因為比例不同都會導致長寬有所變動的,由於其四周的屏幕邊框等寬,因此在機身尺寸上要比屏幕尺寸大一些。

⑸ 四面等寬屏是什麼意思

是指四邊屏幕的邊框寬度完全一致。
這是屬於極簡對稱美學設計。
目前市面上之後三星s22做到了真正的四邊等寬屏。

⑹ OPPO將推出國內首款四等邊窄框新機

由於智能手機的內卷日益嚴重,手機廠商的設計方案也在逐步進階。在正面外觀上,曲面屏的出現有效減小了手機側邊的視覺效果,如今已經算不上新鮮事物了,而則手機的下邊框自然變成了用戶比較在意的一點。

11月10日,據數碼博主透露, 三星將在Galaxy S22系列上首次使用的四等邊窄框技術 ,我國手機廠商也有新機跟進, OPPO的四等邊窄框新機即將推出,小米預計在2023年推出

說起 四邊等寬方案 ,要追溯到2017年蘋果推出搭載OLED屏幕的iPhone X,在裝配屏幕時,由於OLED面板的特性,蘋果當時將COF的bonding區域彎折到了屏幕背後,從而將 屏幕 的下邊框縮減到了1.5mm,而屏幕的左右邊框可做到大約1mm的寬度,是一個明顯的進步。雖然由於其他組件的需求,iPhone X的 整機 下邊框最終由1.5mm延伸至4mm,卻也由此引發了業界對四邊等寬設計的思考。

今年9月,Omdia的一份研究報告表示,三星顯示開始向我國手機廠商推廣具有更窄下邊框的屏幕,使屏幕下邊框從原有的1.5mm縮短至與左右邊框相等的1mm。而據稱三星將發布的旗艦機Galaxy22就會搭載該技術。

Galaxy S22渲染圖

有分析表示, 我國本土的屏幕廠商 諸如京東方等也會推出該技術,OPPO、小米等手機廠商會考慮導入。如今看來,可能OPPO在四邊等寬手機的推出上要先行一步了,至於採用的是哪家廠商的屏幕方案,目前還不得而知。

如此一來,隨著屏下前攝的推出,再加上四等窄邊框的推進,用戶離智能手機的真·全面屏時代又更近了一步。

不過話說回來,為了實現四等窄邊框技術,需要將原有的單層數據線改為雙層數據線,縮小線路收束區域,這種方案可能會增加生產成本、降低良率。因此,和屏下前攝一樣,我們可能會很快會看到擁有該新技術的產品,但何時普及則尚未可知。

⑺ 四邊等寬手機Nothing Phone ,等寬設計有什麼優點

Nothing Phone的設計是非常特殊的,在屏幕的正中央進行了打孔,並且是四邊等寬的,看起來特別的精緻。這種等寬設計是有著很大優點的,不僅有很高的辨識度,還能夠讓人們在使用的是不是更好的體驗感。特別是在充電的時候,背後配備的LED燈會亮起,讓整部手機看起來更加的絢麗多彩。

如果四邊的寬度不一樣,就會給人一種比較突兀的感覺,而四邊等寬就是比較和諧的,讓你在看手機的時候也非常的舒適。

⑻ 安卓首款四邊等寬旗艦曝三星GalaxyS22真機已流出尺寸類似小米12

近年來,其實安卓手機在邊框的控制上已經與遠遠超過iPhone,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安卓旗艦的屏幕觀感和視覺屏佔比不如iPhone。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卓幾乎沒有做到四邊完全等寬效果的屏幕,而iPhone雖然上方有一個巨大的劉海,但是邊框部分卻是四邊完全一致,在視覺上更加協調,這就是視覺屏佔比更高的原因。

而安卓手機此前受限於屏幕技術,下巴部分總是做不到像左右兩邊一樣的超窄效果,但現在終於要有突破了。

今天下午,知名爆料博主@i冰宇宙發文透露稱他已經看到了三星Galaxy S22的真機圖,確認該機屏幕實現了四邊等寬,這對於安卓旗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化,再加上居中打孔的直面屏幕,正面視覺效果將會非常出色。

另外,三星Galaxy S22還將會是一款可以單手握持的小尺寸旗艦,日前剛剛發布的小米12也主打小尺寸,在機身寬度上比iPhone 13更窄。

根據爆料顯示,三星Galaxy S22的機身也比iPhone 13更小,並且可能是長度寬度都小一圈,屏幕尺寸大概在6.1英寸,可能將成為小屏愛好者的最佳選擇。

據悉,三星Galaxy Galaxy S22系列三款旗艦已經在國內通過了工信部無線電核准,很快就會正式發布,非常值得期待。

熱點內容
python練手項目 發布:2025-05-12 11:14:07 瀏覽:122
壓縮聽算音頻 發布:2025-05-12 10:58:12 瀏覽:801
資料庫系統報告 發布:2025-05-12 10:43:17 瀏覽:603
日產高配有哪些配置 發布:2025-05-12 10:32:16 瀏覽:475
大眾朗逸哪個配置值得入手 發布:2025-05-12 10:31:20 瀏覽:505
壓縮包的後綴 發布:2025-05-12 10:20:35 瀏覽:942
煙台招聘編程 發布:2025-05-12 10:04:21 瀏覽:53
sql查詢所有表名 發布:2025-05-12 10:01:28 瀏覽:665
用python編譯器的簡單代碼 發布:2025-05-12 09:48:40 瀏覽:358
香港多ip站群伺服器租用 發布:2025-05-12 09:33:16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