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手機的解析度
『壹』 安卓手機屏幕解析度怎麼調整
安卓手機屏幕解析度調整方法:
首先手機必須獲得ROOT許可權,接著你需要確定手機的顯示density和解析度,desity的意思就是密度,在安卓系統中,desity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顯示參數。如果density設置不當,比如density設置過高,可能會使字體和其他一些UI顯示得很小,而如果高分屏設置density過低,也可能會使字體和其他UI顯得過大,甚至影響App兼容。
『貳』 安卓11屏幕解析度在哪設置
方法如下:
1.第一步,點擊進入手機桌面上的「設置」
2.第二步,選擇「顯示」選項,進入「顯示」界面。
3.第三步,找到「屏幕解析度」選項,點擊進入。
4.第四步,可以開啟「智能解析度」開關,它會根據需要自動降低解析度,有助於省電。
5.第五步,或者在自定義解析度中切換成HD+或者FHD+
6.以上這些步驟就完成了所有操作。
『叄』 android手機主流屏幕解析度是多少
主要是1080P,即解析度為1920*1080。也有部分手機上到2K,即2560*1440
這個主要看屏幕材質
lcd的話1080p顯示是沒有什麼大的問題的,也有部分高端手機上2K屏幕,顯示更加細膩
oled的屏幕尤其是amoled的屏幕在1080P的解析度下由於像素點排列原因在顯示字體的時候會有彩邊現象,但是在2K解析度下彩邊現象就會好很多,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采購屏幕材質為amoled的手機的時候最好采購2k解析度的。
此外還有一個個例就是索尼,它在自己旗艦機Xperia Z5 Premiu和Xperia XZ Premium上面使用了4K解析度的顯示屏,顯示效果更加細膩。
最後還是提醒一點,手機解析度越高手機的耗電就越高,謹慎購買超高解析度的手機。
『肆』 各位,目前android的主流解析度有哪些
安卓手機主流解析度如下:
1.1280x720
例如:華為榮耀暢玩4C、華為榮耀暢玩4X、小米紅米2A、魅族魅藍2、大神Note3等
2.1920x1080(Full HD)
例如:魅族PRO 5、華為榮耀7、華為Mate S、小米4C、OPPO R7 Plus、華為P8、vivo X5Pro、等
3.2560x1440(2K)
例如:三星GALAXY Note 5、三星GALAXY S6、樂視超級手機Max、華為Nexus 6P、摩托羅拉Moto X Style、LG G4等
4.3840x2160(4K)
只有:索尼Xperia Z5 Premium
『伍』 修改Android手機的解析度和屏幕密度
原文: https://blog.csdn.net/CrazyApes/article/details/116994631
之前一直不知道手機的DPI還可以修改,以前測試我都是用好幾個測試機,或者通過修改開發者模式下的最小寬度去看適配的問題。吶,前段時間朋友說可以直接用adb改,趕緊記下來,省的以後忘了。
adb 命令
wm size [reset|WxH|WdpxHdp]
return or override display size. width and height in pixels unless suffixed with 'dp'.
查看解析度: wm size
修改解析度: wm size 1440x2560
還原初設置: wm size reset
測試機: 華為 FRD-DL00
wm density [reset|DENSITY]
查看密度: wm density
修改密度: wm density 480
還原設置: wm density reset
測試機: 華為 FRD-DL00
Security exception: Must hold permission android.permission.WRITE_SECURE_SETTINGS
莫慌,打開下 開發者選項 中的 USB調試(安全設置) 就行了。
有時間可以都看一下,試一試,蠻好玩的。
說起來巧了,就像前言說的我不知道手機可以改DPI,之前一直是用的開發者模式下的最小寬度修改來測試。後來發現,這個其實也是修改了DPI,仔細想想density和px還有dp的關系,就突然能明白為啥了。
手機 開發者模式
首先得打開手機的 開發者模式 ,咋打開應該不用說了把。
不知道的小夥伴可以試著去找到你手機的 系統版本 那裡一頓狂點。
然後就有驚喜了。
比如: Redmi 9A
咱就直接進入 開發者選項 里把。
找到 繪圖 模塊下的 最小寬度 欄目。
點開之後直接輸入想要的最小寬度就行了。
注意: 這里是以 dp 為單位的。
如果你的UI設計圖的寬度跟你的手機不符,開發的時候,可以嘗試修改這個達到演示的目的。
如下: Redmi 9A
由於輸入的是寬度值,無法直觀的看到 density 的變化,但是咱們可以用方式一去驗證下,就可以看到它的變化是改了 density 的值的。
機型:Redmi 9A
可見,在 解析度 不變的前提下,修改了最小寬度之後,設備的 density 發生了變化。
Android中的dp在渲染前會將dp轉為px,計算公式:
px = density * dp;
density = dpi / 160;
px = dp * (dpi / 160);
原文: https://blog.csdn.net/CrazyApes/article/details/116994631
參考: https://developer.android.google.cn/guide/practices/screens_support
『陸』 Android中解析度,DPI,DP與PX對應關系
解析度就是手機屏幕的像素點數。一般為屏幕的「寬×高」,例如解析度有720×1280的手機設備,表示此屏幕在寬度方向有720個像素點,在高度方向有1280個像素點。
按屏幕對角測量的實際物理尺寸。為簡便起見,Android 將所有實際屏幕尺寸分組為四種通用尺寸:小、 正常、大和超大,以英寸(inch)為單位。例如有個5寸的手機設備,是指對角線的尺寸,5寸×2.54厘米/寸=12.7厘米。
就是每英寸的像素點數,數值越高當然顯示越清晰,通常 與「正常」或「高」密度屏幕相比,「低」密度屏幕在給定物理區域的像素較少。
在定義 UI 布局時應使用的虛擬像素單位,用於以密度無關方式表示布局維度 或位置。
密度無關像素等於 160 dpi 屏幕上的一個物理像素,這是 系統為「中」密度屏幕假設的基線密度。在運行時,系統 根據使用中屏幕的實際密度按需要以透明方式處理 dp 單位的任何縮放 。dp 單位轉換為屏幕像素很簡單: px = dp * (dpi / 160)。 例如,在 240 dpi 屏幕上,1 dp 等於 1.5 物理像素。在定義應用的 UI 時應始終使用 dp 單位 ,以確保在不同密度的屏幕上正常顯示 UI。
大多數情況下,確保應用中的屏幕獨立性很簡單,只需以適當的密度獨立像素( dp 單位)或 "wrap_content" 指定所有 布局尺寸值。系統然後根據適用於當前屏幕密度的縮放比例適當地縮放點陣圖可繪制對象,以 適當的大小顯示。
如上表所示,現在我們在mdpi下設計了一個48x48的應用圖標,那麼在ldip下大小縮小0.75倍為36x36,在hdip下放大1.5倍為72x72,在xhdpi下放大2倍為96x96,在xxhdpi下放大3倍為144x144,在xxxhdpi下放大4倍為192x192.
android對於不同dpi設備提供了5個目錄存放圖片,使開發人員根據實際需要對圖片適配。一般情況需要UI根據一種DPI密度、或解析度的設備設計UI,根據不同dpi的比例出圖,一般需要xhdpi、xxhdpi兩套圖,即2x、3x圖。
計算相關公式:
px = dpValue * density + 0.5f;
dp = pxValue / density + 0.5f;
『柒』 安卓系統手機的解析度是多少
240*320 (QVGA)
320*480 (HVGA)
480*800 (WVGA)
540*960 (QHD)
720*1280 (720P)
以上都是安裝系統機型常用的解析度
3.5寸屏幕機型一般配320*480 (HVGA) 、480*800 (WVGA) 這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