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安卓7什麼時間正式公推
1. 魅族flyme7什麼時候
目前部分手機可以更新Flyme7了哦
首批適配機型名單:
魅族M15、魅族15、魅族15Plus、PRO 7、PRO 7高配版、PRO 7 Plus、PRO 6 Plus、 PRO 6s、PRO 6、PRO 5、MX6、魅藍E3、魅藍Note6、魅藍S6、魅藍6、魅藍Note5、魅藍MAX、魅藍E、魅藍Note3
精華版:
魅藍X、魅藍E2、魅藍5s、魅藍5、魅藍3s、魅藍3、魅藍metal、MX5、魅藍Note2
2. Flyme7評測:One Mind全面升級 更高效更智能
【IT168 評測】對於如今的智能手機,從某種意義上,手機硬體只是各個功能的載體,而系統則是實現各個功能的靈魂,其重要程度和核心地位不容小覷。無論是國際大廠如蘋果、三星,還是國產精品魅族、小米、錘子,都擁有自己精心定製的手機系統,作為國產智能手機的先驅,魅族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自主定製的Flyme操作系統。
Flyme系統是魅族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從某種意義上,沒有Flyme,就沒有現在的魅族手機。從最初還在Windows CE時代,Flyme的帶來擬物化UI,在當時粗糙的安卓系統中自成一派;在Flyme 2時代,Smartbar誕生,幾乎革了安卓經典三鍵的命,所有操作都可以依靠屏幕來完成,成為一代經典。而進化到Flyme 6,One Mind則使得Flyme有了自己的生命。
此後,Flyme更新迭代,每一代Flyme的進化,對於整個手機系統行業帶來的創新想法,一次次地被模仿、跟風,成為安卓業界的被追隨者。在魅族15周年發布會,Flyme正式升級至7版本,更智能、更高效、更省心、更流暢的Flyme才揭開了久違的面紗。今天,我們就上手體驗的全新的Flyme 7,看看Flyme 7又有哪些變化和提升。
全新交互:小清新,易上手
UI設計上,Flyme 7保持了與Flyme 6基本一致的設計思路,依舊是簡潔扁平的風格,但對於一些圖標的進行了簡單的重繪,色彩非常清新。整個設置菜單的操作邏輯也沒有太大的變化,與Flyme 6一樣,對於魅族的老用戶,上手非常方便,學習成本低。而對於魅族的新用戶,Flyme 7這套UI比較扁平化,交互上也很直白,容易上手。
另外,Flyme還搭載了有趣的動畫效果。比如在天氣APP中模擬天氣更逼真、形象,交互體驗更純粹。以及在計算器中加入了語音播報功能,在使用起來還是非常有趣的。
氣泡通知:更高效,更便捷的通知方式
說到Flyme,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一顆藍色氫氣球徐徐上升的景象,這是Flyme的標志性動畫。此次Flyme 7更新的消息通知中,也抽象了氣球這一元素,將氣泡引入通知中,同時增添了小窗回復功能。Flyme 7讓消息通知帶來的打擾驟減,更具沉浸感。
▲在游戲時,有電話呼入,完全不影響游戲
通常情況下,玩游戲等場景很容易被無關通知干擾,消息會擋住手機整個界面,偶爾也會造成卡頓。我們簡單測試了一下,在Flyme 7下運行王者榮耀,接收到的消息一律都以氣泡形式展現,既不會擋住游戲界面的主要內容,也不會引起卡頓等現象。此時,如果是不重要的通知,不予理睬即可;而如果是重要通知,直接點擊小窗按鈕,在當前頁面快速回復,而不需要切換後台。這樣的設計邏輯對於用戶來說既省時又方便,無縫返回,連貫性強。既落不掉重要消息,也不會打亂思路,影響到當前正在做的事。當然,這一功能還可以應用到如閱讀電子書、聽音樂、看視頻等場景,相當快捷。
▲提示會以彈幕形式飄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Flyme 7中微信等通知的信息,會以彈幕的形式飄過屏幕。相比於有些系統只是彈出一個對話框,卻並不顯示具體內容,用戶還是得點進去看一下具體內容,Flyme 7這種方式顯然更加高效。
桌面索引:小功能,大便利
桌面索引是在桌面APP繁雜的時候,提供的一種呼出桌面APP的功能。在發布會上,展示桌面索引效果的PPT動畫時,吸引了眾多魅友。而在實際使用中,發布會上傳達出來的視覺效果遠不如上手體驗更淋漓盡致。除了能充分利用側面,讓其不再成為曲面屏的專利,同時照顧左右手習慣不同的用戶,兩側均可滑動;更重要的是,線性馬達的加持,震動反饋體驗非常細膩,線性馬達的回饋手感可以說是安卓手機中體驗最佳。
除此之外,同一首字母應用的排序也更加方便,凡是使用頻率越高的應用,離你的手指就越近。小編常使用的應用是微信、微博和QQ音樂,這三款應用在首字母的排序中總是離我的手指最近。這樣的設計邏輯方便了用戶在下次使用桌面索引時更快地開啟它們。而有的索引則是單純、機械地按照次字母或者筆畫數排序,未能體現智能手機該有的智慧和便利性。
全局夜間模式:安卓系統中最溫柔的夜間模式
其實,第一個在安卓手機上推出全局夜間模式的操作系統正是Flyme 7。它採用系統級色彩轉換體系,開啟全局夜間模式後,所有軟體包括第三方在內的所有應用都遵從這一邏輯,給人以更統一的視覺感受,其便捷性、舒適感不言而喻,是夜貓子、手機黨的必備。在其他系統中,所謂的護眼模式一般是將屏幕亮度調整至最低,而且屏幕突然發黃(暖色調),但實際上,這樣的觀感帶來的顯示效果不夠透亮舒適。
而在Flyme 7上,則不需要像其它系統那樣忍受發黃、偏暗的屏幕效果,可以非常輕松地一鍵享受正常夜間光亮;而且在切換應用時,也不會出現不支持夜間模式的應用帶來的強光刺痛感。不過需要提醒的是,Flyme 7還未支持游戲進入全局夜間模式,畢竟夜間模式主要是為了支持在暗光下更舒適地閱讀和瀏覽文字。而且連微信、淘寶這種最常用的第三方應用也進行了適配,Flyme確實做的不只是表面功夫。
數據搶救:碎屏時候的救命稻草
在Flyme 7中,還加入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功能:數據搶救。如今的智能手機里存儲著大量重要的私人數據,尷尬的是手機如果不小心摔碎屏幕,用戶與手機無法連接電腦,就無法及時獲取手機中的資料。而真對此,Flyme 7則給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只需連接電腦,讓聯系人中的任意一位*#鎖屏密碼#*到手機,就可以將手機切換至U盤模式,無需通過操作手機,也可以通過電腦讀取數據。
筆者也嘗試模擬了一下這個功能,模擬手機已經摔碎屏幕,無法操作手機。在連接電腦後沒有任何反應,隨後通過聯系人中的號碼向手機發送簡訊,手機便發出「連接成功」的提示,隨後電腦端就出現了魅族15的資料。對於應急來說,非常方便。另外可以看到,Flyme 7在連接電腦時,默認是「僅充電」的狀態。
更智能的Flyme:One Mind互聯計劃
人臉解鎖:更無感的解鎖體驗
情理之中的是和Flyme一同發布的15系列新品適配了人臉解鎖,而情理之外的則是包括PRO5在內的10款老機型也開放適配。據了解,小米僅適配了人臉解鎖大范圍普及後的新機型,如小米note3、小米6,而像往年旗艦小米5、千元銷冠紅米note4X等則並沒有被加入。相比之下,足以見得Flyme 7對用戶的包容和關愛。門檻雖低,但質量不低。Flyme與商湯科技合作,保證了極快的解鎖速度、超高的識別率和安全的解鎖環境。
在實際使用中,Flyme 7的人臉解鎖還是非常方便,即使在光線較暗、角度偏差較大的環境下,仍然能夠在不到1秒的時間內成功解鎖。我們還驗證了活體解鎖演算法的精準性:用照片嘗試解鎖,但解鎖失敗,人臉解鎖的安全性可見一斑。不僅如此,我們在設置私密應用的密碼時發現,人臉這一生物唯一特性也和人類指紋一樣,可以用來當做加密和解鎖私密應用的又一方式,操作更便捷、方式也更豐富多樣。
個人助理:更貼心的智能助手
而利用One Mind,Flyme 7還加入了個人助理。用卡片的形式整合了當前用戶最常用的16個常用場景的快捷信息和服務,如待辦事項、通勤路況、運動計步、場景服務、停車導航、外賣訂餐、股票行情、快遞動態等。其中,停車卡片、外賣訂餐、場景服務是Flyme 7個人助理的特色功能。
比如筆者在五一出遊的時候,提前預定的火車票也會被自動生成票劵卡片,出行時間、地點信息一目瞭然,並會根據路況、當前位置和機場(或火車站)的距離等信息進行智能提醒,為你做好科學的出行規劃。平時會推薦手機附近比較靠譜的外賣,直接在卡片中下單。對於筆者這樣有選擇恐懼症的人,Flyme 7這個功能還這是貼心。
還有其他的小驚喜
智能光感這個小功能也讓安卓有進一步靠近iOS的能力。自智能手機問世多年以來,安卓系手機都不能很好的處理屏幕光亮的自動調節,而iOS卻做得爐火純青。Flyme 7針對此弊病優化自動調節亮度能力,開發智能光感系統,實際使用體驗確實進步不少,不會出現以前忽明忽暗的屏閃情況,給人的感覺也比較平和自然。
智能護耳也是在用戶面臨使用耳機時的尷尬局面下問世。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大音量環境下插入耳機,讓人猝不及防。而在Flyme 7的體驗中,若音量過大,耳機會自動調節到適合的音量,若將音量調節過高或使用耳機時間過長,都會彈窗提醒。這個人性化的亮點,是其餘系統很少考慮得到的。
而在功能性上,Flyme 7還針對手機的性能和省電方面進行了優化,針對第三方APP的惡意行為造成的佔用內存、卡頓和發熱,以及消耗用戶的電量和流量問題, Flyme 7推出了包括彈框託管、音頻鎖託管、亮屏鎖託管、廣播優化、喚醒對齊、進程凍結等一系列應對方案,讓 Flyme的體驗更加出色的同時也降低了APP的耗電。Flyme 7中新增的異常App復位機制,會自動識別後台中的異常現象,就對APP進行復位操作,無需人手干預就能實現自我修復。
總結:Flyme 7秉承讓體驗更美好的Slogan,小到像素級的圖標、無意間的消息通知,大到最先進的智能演算法One Mind、性能優化,無不體現了Flyme對用戶的人文關懷。而在實際體驗中,One Mind互聯計劃中的個人助理、人臉解鎖等各種功能確實幫助我在執行效率上有大幅度提升,而類似智能光感這樣的小功能則確實讓我感受到其它安卓系統中未曾帶來的舒適。在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我對Flyme 7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基於One Mind的全面升級後,操作更高效更智能,還有一些貼心好用的小功能,凸顯出Flyme與其它系統的不同之處,給我帶來了太多意外的驚喜。
3. 魅族何時推出flyme7
Flyme 7是基於安卓深度定製的國產操作系統,2018年4月22日,全新的Flyme 7在魅族15發布會上亮相。Flyme是魅族基於Android操作系統為智能手機量身打造的操作系統,旨在為用戶提供優秀的交互體驗和貼心的在線服務。
拓展資料:
魅族,是智能手機廠商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的簡稱,成立於2003年3月;是一家國內外知名智能手機廠商,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省珠海市。公司致力於向消費者提供國際一流性能和品質的電子產品,並立足於中高端市場。
4. 國產手機發展史:魅族手機(上)
━━━━━━━━━━━━━━━━━━━━
1973手機館 | 數碼文化
手機 歷史 未來發展
深度好文 全面詳細
━━━━━━━━━━━━━━━━━━━━
魅族成立於2003年,手機的品牌特色和調性,大家都十分熟悉,魅族的的粉絲被稱為「魅友」「煤油」,創始人是黃章,真名黃秀章,論壇ID是:J.Wong,外號有:黃木匠、中國喬布斯。
國內手機界,話題討論最多的就華為、小米、魅族,OV比較低調本分,互聯網上也沒有多少花邊趣事。
互聯網上關於魅族的文章、報道、故事多如牛毛,單獨某一篇文章都不夠仔細全面,本文將是互聯網能查到的最全面詳細的文章,沒有之一。
魅族手機發展史內容、人物、故事眾多,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和理清思路,先把魅族的發展歷程分為以下5個階段。
創立魅族,主攻MP3,口碑優秀
轉型手機,穩步發展,勢頭良好
阿里投資,推出魅藍,瘋狂擴張
pro7失敗,內部動盪,魅藍取消
高管離職,國企注資,重新開始
文章前三期講述魅族手機發展史,人物的故事會放在魅族人物合輯中,包括黃章、白永祥、李楠、楊顏等人。
1976年,黃章出生於廣東梅州市,沒有上過大學。16歲時黃章因為痴迷電子電器,被父親趕出去謀生,隨後黃章就獨自闖到深圳打工。
黃章第一桶金是如何積累起來不知道,只知道他做過廚師,研究粵菜,最後不知在什麼機緣巧合下,進入了電子行業,這其中經歷了什麼事情,估計只有黃章自己知道。
2002年,26歲的黃章出任新加坡合資企業愛琴公司總經理,黃章有公司49% 的股份,大老闆佔51%的股份,帶著這家企業從已日薄西山的VCD行業轉型為音響、功放、MP3企業。
在他的經營下,MP3產品增加了20小時超長播放、128MB內存、免驅動連接電腦等等,讓愛琴的MP3產品名聲大振。
2001年,在深圳威健國際做MP3產品方案的白永祥遇到了黃章,黃章去 威健國際 商討新MP3的產品方案,白永祥是威健國際MP3產品的工程師,在這之前,白永祥干過台達品質部主管、賣過熊貓牌彩電、在河南燒過陶瓷、深圳做過熊貓金卡。
白永祥回憶道:黃章是我的客戶,我們在辦公室里聊了半個小時,簡單的交流了一下產品的看法,他看上去很普通,但我們兩個都是做過VCD和搗鼓過音響的發燒友,所以聊的很投緣。
此一見面,兩人一見如故,一起在魅族走過了15年。
黃章對這位在 社會 打拚多年的工程師產生了招攬之心,多次給白永祥打電話,希望他能來愛琴做產品研發工作。
2002年2月6號,白永祥結婚不久,拖家帶口的從深圳來到珠海,加入了珠海愛琴。
愛琴 科技 在這一年的發展並不好,2002年10月,矛盾激化,公司現金流不足,大老闆已經四個月沒發工資。
魅族早期員工段麒回憶:老闆實在開不出工資,希望能往後拖一拖,我沒辦法就去找黃章說情,希望我一個星期上四天班,給我一天時間出去弄點事,賺賺外快,而黃章最終還是答應了。
由於很多人想著跟黃章出去創業,占股51%的新加坡老闆不願意繼續出資。根據魅族旗下筆戈 科技 專訪文章,白永祥對老闆一頓數落,喊了句:老子不幹了!把筆記本往桌子上一拍,甩門走出了會議室。
但由於黃章與老闆經營理念無法達成一致,黃章離開了公司,再次創業依然選擇了自己熟悉的MP3,黃章另起爐灶,白永祥被卡在了進退兩難的關鍵節點上。
黃章沒有像喬布斯一樣: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去改變世界?
而是簡單說了一句:老白,工資的事情我來解決,跟我干吧。
2002年底,imp3快閃記憶體論壇上突然出現了一個以ID「全能國貨」發表的帖子,宣布一個叫魅族的公司即將發布MP3產品。
這就是魅族在論壇開發布會的 歷史 淵源,這個帖子正式宣告魅族品牌創立,後人也稱魅族是一個從論壇走出來的手機品牌。
imp3快閃記憶體論壇是一個音頻數碼論壇,iMP3主要聚集的是影音愛好者,包括耳機燒友、HiFi、平板、電子書等。
這個論壇於2018年11月5日正式關閉,永遠固定在145.6萬位會員,1248.3萬個帖子,年輕的 盆友 對這個論壇可能毫無感覺,但對於當年玩機玩影音數碼設備的人來說,它類似於後來的酷安、貼吧、XX社區。
2003年3月14日,魅族公司正式注冊成立,黃章也賣出了愛琴的股份。魅族最開始位於珠海拱北,黃章買了一個復式兩層樓作為辦公地,河對面就是澳門。
2003年6月,魅族第一款MP3隨身聽MX系列上市,MX一個月的出貨量只有幾千台。同時魅族的網站和論壇開通,黃章在論壇注冊了一個英文名:J.Wong。
魅族剛起步時,只有5個骨幹,3個人都在搞技術。魅族的MP3產品,技術、性能、品質都十分優秀。由於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黃章開始與其他廠商合作,幫別人貼牌,最初的魅族產品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昂達的品牌出售的。
魅族做MP3播放器時,一直是美國音頻晶元Sigmatel公司最大的客戶,Sigmatel公司曾派人到珠海,給魅族頒發了全球第一個3520晶元 10萬片紀念牌。
一年之後,魅族突然棄用Sigmatel晶元,改用飛利浦晶元,黃章的理由很簡單:為什麼不用更好的?
2004年10月,魅族E2隨身聽發布,推出後火爆異常,因為這E2支持DIY,可自助更換多彩外殼,也首次為MP3加入了TXT電子書功能。
賣了一段時間MP3後,魅族從拱北搬到了南屏,有了自己的工廠車間和事業部。
魅族創業初期白永祥的另一個任務就是四處招人,找來了曾經在台達做PMC的郭萬喜,招來了大學室友梁東明,招來了在UT斯達康工作的大學室友室友葉慶輝,等等無數人,組建了魅族第一支團隊。
真正把魅族推向MP3巔峰的是2006年5月上市的miniplayer,是當時國內少有的採用觸摸屏和外觀無螺絲設計的MP3。
白永祥說:miniplayer雖然在全球看肯定不如iPod,但在國內銷量絕對是第一。
2007年3月,Music Card上市, MusicCard採用「一點、一線、一面」的新穎設計理念,6.9mm超薄機身,簡潔大方。
魅族的MP3一共只有10款,團隊研發了大約30款產品,許多都已經可以上市,但黃章堅決不同意,因為他覺得不夠好用,怕消費者會不滿意。
在輝煌的時候,黃章看到了全球MP3產業的衰勢,索愛Walkman、摩托羅拉、諾基亞等音樂手機開始流行,大量的信號提醒著黃章和白永祥,MP3可能很快就要被手機取代,一個時代將要結束了。
2006年底公司年會上,黃章在飯桌上透露了他有意轉型做手機的想法,並征詢了當時包括梁東明在內的多位技術工程師的意見,大家的第一反應都很吃驚。
當時魅族的廠址還在珠海郊區的南屏鎮,只是一個上下只有幾十個員工的MP3公司,並不太具備做手機的實力。
2007年底,國內僅存的MP3生產商召開大會,探討未來發展方向,魅族沒有出席。
魅族華海良說:我們覺得,在MP3上已經看不到方向了,我們站在山頂卻發現無路可走。
曾經一度超越iPod的韓國MP3廠商iRiver,由於轉型不及時,幾乎銷聲匿跡。iRiver也想做手機,計算之後要花費1.7億美元,於是知難而退。
從2006年5月miniplayer發布之後,魅族就沒在推出新品,推出了幾款miniplayer小改版,價格更低了。
到2007年,魅族放棄了國內MP3市場領頭羊的地位,轉向智能手機,一邊賣MP3存貨,一邊研發手機。
第一部手機打磨了近兩年。
2007年1月9日,改變人們對手機認知的iPhone嶄露頭角,Android操作系統008年底才正式發布。
在2006年底,魅族只有三個選擇:WindowsMobile、Linux、WindowsCE。
白永祥說:微軟是用做電腦的方式做手機操作系統,什麼功能都有,操作不方便,人性化不夠,也毫無美感,這不是魅族想要的東西。
Windows Mobile用戶界面太差,每台手機授權費高達十幾美元,魅族果斷放棄,只有18名軟體工程師的魅族,直接用Linux實力又不夠,Win CE是當時唯一選擇。
白永祥招攬的第一位嵌入式系統的開發高手叫朱國志,曾在TP-LINK負責交換機的開發工作,2007年1月,朱國志正式加入魅族,接下了 WinCE 的軟體開發工作。
當時和魅族接洽的微軟工程師很保守,拒絕開放部分源代碼,魅族在M8上想要實現的功能,只能硬著頭皮開發重寫。
M8採用的GPU性能偏弱,圖形渲染上無法滿足WinCE的需求,桌面滑動只能保證10-20幀左右,在沒有緩存技術的情況下,魅族先寫了桌面圖片的緩存技術、文字緩存技術,才把桌面滑動做到24幀的流暢度。
負責M8交互動畫設計之一的是易鵬,是魅族最早一批的系統交互設計師,早年供職於新加坡創新 科技 ,07年7月正式加入魅族。
易鵬回憶:我剛入職的時候,由於人手不夠,負責營銷的華海良都曾幫忙參與過UI設計的工作,在忙了一段時間後,我們感覺到如果按照目前的進度,很可能不能在預期完成M8的UI工作,於是我們嘗試著與eico進行接洽。
在M8的開發中期,eico團隊負責了M8視覺開發,M8界面設計迭代過的大部分版本,都是由eico親自操刀。
eico是國內設計公司,曾設計過魅族M8、360瀏覽器、搜狗輸入法、谷歌輸入法、HTC TouchFlo 3D、淘寶iphone客戶端、Opera中國版等等。
最有名的新浪微博第三方Weico,就是eico的自主品牌。
其實eico團隊早在魅族MP3時代就有過合作,2004年左右就和黃章討論過魅族的品牌設計,如魅族官方網站、論壇、海報、M8硬體包裝。
由於當時沒有測試機供我們使用,都是JW自己做好了手板,我們再把做好的ui列印出來,直接用膠水貼在手板上進行體驗。
魅族M8採用的是電容觸控屏,電容屏和電阻屏的區別是,電阻屏可以用指甲等硬物去捅,而電容屏只能用皮膚觸摸,體驗更好。
在觸摸屏幕上,白永祥帶著工程師先後找了全智、比亞迪、匯頂等供應商,但都無法實現黃章想要的效果。
2007年6月第一代iPhone上市,一家叫TPK(宸鴻 科技 )的台資企業浮出水面,是當時iPhone第一代的觸控屏提供商。
魅族本以為由於蘋果的專利保護,得不到與TPK合作的機會,但TPK積極尋求業務拓展,認為魅族能成為在中國市場的突破口。
觸控方案的選擇上,魅族先接觸了英國供應商Quantum,國內稱叫昆騰觸摸,可以在玻璃上實現電容式觸摸的效果。魅族工程師和昆騰工程師嘗試後,效果達不到量產的級別,無奈最終放棄。
之後找到了美國Synaptics解決了觸摸屏的問題,Synaptics是世界三大觸摸屏幕廠商之一,就是那個提供屏下指紋識別的新思。
白永祥與Synaptics中國區的銷售經理陳元死纏難打了2個月後,終於拿到了新思的整套觸控方案。
在魅族M8的基帶和結構方案上,魅族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當時飛利浦、英飛凌、高通是當時比較有實力的三家供應商。
白永祥和工程師坐 汽車 到深圳和飛利浦高管洽談,直接被拒絕。
白永祥又找到了蘋果供應商英飛凌,白永祥帶隊去上海洽談,態度照樣很冷漠,魅族最終選擇了英飛凌,但做出了非常多的妥協。
黃章又要求外放音質,魅族想方設法實現了雙喇叭共後腔體結構設計,為了達到滿意的外觀效果,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做了50多個手板模型。
2007年到2008年,魅族M8一直都處在研發和測試之中,魅族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自行開發系統、自行規劃硬體、自行組裝成品,M8的開發難度,遠不是今天的廠商買個高通、MTK的晶元,裝個安卓系統做做優化,清理清理 bug ,工廠幫你組裝所能相比的。
2007年,就在蘋果iPhone發布後不久,魅族就發布自己進軍手機的消息,同時也更新了產品設計概念圖,當時魅族M8被吐槽與iPhone太像,還沒發布就背上了「山寨iPhone」的名號。
2009年1月15日,魅族從工信部拿到了手機入網許可證。
2月13日,魅族M8正式上市,是中國國內第一款大屏幕全觸屏智能機,並譽為「國產機皇」,地位不需要多說什麼。
魅族M8的操作系統叫:Mymobile,基於Windows CE6.0內核,採用了與iPhone 3GS相同的晶元:三星S3C6410。
M8推出後,黃章選擇不做任何廣告,只在網上進行宣傳,魅族憑借MP3積累下的口碑,征服了中國和全球的愛好者,法國電信訂了5萬台M8手機,沙特王子也在使用M8,雷軍也在使用。
M8發售時,魅族專賣店排起購機長隊,據傳說一位魅族愛好者轉戰了4個省,倒了3趟火車、1趟 汽車 ,從安徽阜陽趕到山東臨沂,就為了盡早買到3台魅族M8手機。
M8推出後僅僅兩個月,銷量就已達到10萬部,短短5個月,銷售額就已突破5億元。在2009年其他國產手機廠商幾乎全線虧損的背景下,魅族M8創造了一個業界奇跡。
2010年12月正式停產,M8在兩年的時間里賣了不到100萬部。
走在前面,會很辛苦
這是白永祥說的最艱難的八個字,M8在中國乃至世界手機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和意義,也曾被擺在微軟總部的展覽館里收藏。
M8的成功惹怒了蘋果,喬布斯公開批評M8抄襲iPhone,蘋果向廣東省知識產權部門要求停止銷售魅族M8。
黃章後來在論壇表述:M8被蘋果通過相關部門要求停產,讓我感覺到民營企業要做大幾乎沒希望。
直到2012年,蘋果與三星的專利訴訟大戰中,蘋果把魅族M8作為自主創新的產品拿出來舉證,反向證明了魅族的清白。
到了2010年,魅族也開始面臨一系列挑戰,谷歌Android系統開始成為全球主流,魅族的Mymobile系統在軟體上的劣勢凸顯,M9的上市時間間隔長達兩年之久。
2010年開始,黃章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黃章搬出了魅族大廈,把日常工作交給CEO白永祥負責。
自己常住在了半山腰裡的家,每天的工作就是聽音樂,泡論壇,無休止的鑽研MX的硬體和UI設計,在2014年黃章出山之前,魅族很多新來的員工沒見過黃章。
本是要趁熱打鐵,把魅族做大做強,也許黃章想的有些簡單樂觀,坐在家裡打磨產品就好。
在這期間黃章也不是無所事事,至少接觸了接受雷軍等人,和外界有所交流,也許來來往往的談話和小米手機的崛起,讓隱士黃章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
《國產手機發展史》持續更新
大部分數據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