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快充哪個技術最好
㈠ 華為手機的快充技術和oppo的快充技術有什麼區別
眾所周知,現在的手機充電技術都採用的是快充設計,不過品牌不一樣,快充技術還是有著相應的差別。就拿華為手機的快充技術和OPPO手機的快充技術來說, OPPO的閃充主要是通過電池介面、數據線介面等設置,可以在30分鍾內充滿75%的電量。而華為的快充技術是通過提高電壓實現的,在短短幾分鍾之內,就能夠給手機充一半的電量。
每出現一款快充技術,那麼背後的團隊就要研發很久的時間。所以現在的快充技術,小編認為已經足夠大家日常使用了,而且手機還有繼續往後研發的趨勢。相信日後的手機充電技術更加的厲害,不過大家也不要等手機關機再去充電,這是很不好的一種行為。可以在手機低電量模式充電,也千萬不要邊充邊玩。
㈡ PD快充和QC快沖有什麼不同
PD快充和QC快充是大家經常看到的兩種快充協議,既然都是快充,那麼這兩種有什麼不同和區別呢?作為消費者,要如何選擇合適的快充產品呢?
PD快充協議
PD快充協議是什麼? PD的全名應該叫做USB 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是USB的標准化組織推出的一個快速充電的標准。USB-PD 協議,全名 USB Power Delivery ,就連喜歡自家獨創並創立行業標準的 Apple 都願意將PD快充去支持作為自家 iPhone 的快充技術。可見PD標準是足夠滿足用戶需求的
秘書長充電寶
那麼,作為消費者來說要如何選擇QC和PD快充充電頭呢?其實也很簡單,如果是安卓手機(採用了高通晶元的)那麼可以選擇QC快充頭;如果是iPhone手機,那麼最好選擇支持PD快充的充電器。當然,也可以選擇iWALK愛沃可秘書長充電寶,秘書長充電寶支持PD雙向快充,同時兼容QC快充和FCP快充。滿足市場上大部分的手機快充需求。
㈢ 安卓手機的快充技術有哪些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信通訊設備商,華為在技術方面從來沒有落後過,之前的華為Mate 8和榮耀7,最新的榮耀V8和華為P9上搭載的FCP屬於華為自家的快充技術,今年6月份,華為推出了10000mAh榮耀移動電源也支持該技術,最高達到9V/2A(18W)快充輸出功率。
壓縮,並且做成了可分離設計。當然,充電速度提高了,安全性自然就會被推到風口浪尖,OPPO申請了18項專利,獲得了包括瑞士IEC在內的多項權威認證。同時整合了OPPO獨家研發的五重安全防護技術。
㈣ 安卓手機的快充技術有哪些
一、高通Qualcomm:Quick Charge 1.0/2.0/3.0
高通QC3.0快充應該是目前市面上支持最多的快充方案了,也是消費者最認知的一種,從最早的QC1.0到QC2.0再到現在的QC3.0,不知不覺已經發不了三代快充方案,盡管現在市面上的快充方案百花齊放,但是高通QC3.0仍然是非常受消費者歡迎的。
QC 1.0:最高支持5V/2A充電功率。
QC 2.0:兼容5V/9V/12V/20V四檔充電電壓。
QC 3.0:以200mV增量為一檔,提供從3.6V到20V電壓的靈活選擇,讓手機廠商能夠根據自身需求調整最佳電壓,達到預期電流,提供充電效率同時降低功耗和發熱。目前市面上標配QC 3.0快充頭並支持該協議手機有LG G5、小米手機5等。
二、聯發科MTK:PumpExpress Plus
前幾年MTK因為快充技術落後在充電速度領域一直被Qualcomm碾壓,近兩年PumpExpress技術開始嶄露頭角,內置PMIC電源管理集成電路,允許充電器根據電流決定充電所需的初始電壓。由PMIC發出脈沖電流指令通過USB的Vbus傳送給充電器,再根據這個指令調整輸出電壓,逐漸增加到5V促使達到最大充電電流。
PumpExpress輸出功率<10w,pumpexpress>15W。最新的Pump Express 3.0宣稱能夠在20分鍾內為智能手機充滿70%電量,同時相比PumpExpress Plus功耗減少50%,間接降低發熱。相比QC 3.0的200mV為一檔的增量的做法,PumpExpress 3.0電壓微調幅度僅為10mV,理論最高可提供5A充電電流。聯發科表示Pump Express 3.0最快能夠在Helio P20上實現。
三、華為FCP(Fast Charger Protocol)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信通訊設備商,華為在技術方面從來沒有落後過,之前的華為Mate 8和榮耀7,最新的榮耀V8和華為P9上搭載的FCP屬於華為自家的快充技術,今年6月份,華為推出了10000mAh榮耀移動電源也支持該技術,最高達到9V/2A(18W)快充輸出功率。
四、步步高OPPO:VOOC閃充技術
充電5分鍾,通話兩小時,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廣告語,這裡面也包含了OPPO手機自家的閃充技術,早在OPPO Find 7我們已經領教過VOOC閃充技術,之後N系列和R系列也開始陸續普及這項技術。如今「充電5分鍾通話2小時」Slogan已經街知巷聞,成為了品牌象徵。和上面提及的快充技術不同,VOOC閃充技術主打大電流而不是高電壓,OPPO原裝快充頭最高支持5V/4A功率輸出,插入不支持VOOC閃充手機上一般也能夠實現5V/2A功率輸出。
當年OPPO Find 7標配的第一代VOOC快速充電器並不能夠把快充頭和USB線分離,而且體積比較大。直到OPPO N3和OPPO R5推出的第二代快充頭才實現了體積壓縮,並且做成了可分離設計。當然,充電速度提高了,安全性自然就會被推到風口浪尖,OPPO申請了18項專利,獲得了包括瑞士IEC在內的多項權威認證。同時整合了OPPO獨家研發的五重安全防護技術。
五、vivo雙引擎閃充
vivo和OPPO是步步高旗下的兩個獨立子品牌,都有各自的閃充技術,vivo採用雙充電晶元和雙充電電路,配以vivo定製閃充電池,帶來了兩倍於普通手機充電速度,特有九重充電防護系統,充電更快同時也更安全。從vivo X7Plus的原裝快充頭來看,輸出功率有9V/2A和5V/2A兩種規格。PEP快充技術延伸PEP快充技術代表有魅族mCharge 3.0和金立閃電快充。
㈤ 現在哪一款快充技術是最快
華為的Super Charge以46.67 mAh/min成為最快充的技術,第二名是一加手機的Dash Charge(41.25mAh/min,第三則是Moto的Turbo Charge(33.3mAh/min)。
㈥ realme磁吸快充技術發布:領先安卓友商,速度遠超iPhone
realme品牌8月3日發布安卓陣營首個磁吸式無線充電技術,同時也是全球最快磁吸式無線充電方案,為將來徹底消滅手機開孔鋪平道路。realme磁吸充電方案名為Mag Dart採用硼鈷合金強力磁鐵吸附、超大銅圈連接供電,解決傳統無線充電行業痛點,達到領先行業的技術水平。
無線充電器想要吸附在手機背部,首先要解決掉穩定性問題,Mag Dart內置硼鈷合金強力磁鐵,磁性衰減小於0.01%,厚度僅有0.3mm,磁力達到5N左右。realme獨創Mag Dart技術確保無線充電器與手機連接穩固,邊玩邊充不會造成意外脫落,大大提升用戶日常使用體驗,吸附效果不亞於有線充電器、效果大大超過無線充電器。
Mag Dart共有兩款無線充電器可供選擇,50W版本無線閃充充電器內置微型風冷散熱,確保高功率快充持續而穩定,不會因為高溫造成充電功率持續低位運行。內置主板、低阻抗充電線圈、1.5mm超大磁鐵等吸附在手機背,上下氣道通風帶走熱量,4500毫安電池5分鍾充電20%,媲美傳統50W有線充電,54分鍾充電100%。
Mag Dart 50W版本體積較大,適合用來快速充電,Mag Dart輕薄款15W版本專為日常場景打造,是目前業界最薄的磁吸式無線充電器。Mag Dart 15W版本通過創造性的設計,將充電器與主板和線圈進行分離,分別放置在充電器插頭、充電板兩端分散熱源,大大減少充電帶來的發熱情況,幾乎可以全程保持15W滿功率運行。
Mag Dart 15W版本厚度僅有3.9mm,而普通輕薄5G手機的厚度普遍在7.5~8.5mm左右,充電器的厚度不足手機一半,因此在充電過程中不會影響手感和操作便捷性。Mag Dart 15W版本採用超薄磁吸附設計,由於體積和重量較小,吸附效果不會比50W版本差,充滿4500毫升電池僅需90分鍾,幾乎相當部分30W有線充電效果。
除了磁吸式無線充電器,Mag Dart還有慈溪市無線充電移動電源,高質量鋁合金中框設計+耐磨素皮材質,非常方便外出時攜帶使用,搭配移動電源專用支架實現傳統立式無線充電器效果。此外,Mag Dart還有磁吸式環形自拍閃光燈,吸附在手機背部反向無線供電,自拍時翻折到前面柔性補光、磁吸式卡包可以存放銀行卡等物品、磁吸式手機殼支持無線充電等等多種花樣玩法。
Mag Dart磁吸充電功能預計會在2022年正式推出,同時還將推出125W超級有線充電量產版本,更多技術陸續公布,帶來科幻感十足的黑 科技 。
㈦ 手機快充技術是不是越快越好
不是越快越好,而是和手機配套的才是最好的,有些充電器為了充電快,會加大功率、提電壓,有些電壓會達到9V以上,這樣的高壓會對手機造成損壞的。
事實是充電器功率的大小確實會影響手機的充電速度,但是它對手機充電速度的影響是被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的。而這個充電的限額則是由手機電池的保護電路IC來決定的。比如手機的電池把電流最大限定在2A,那麼你即使用多大功率的充電器,它的輸出也不會超過2A,而且如果功率過大甚至還會燒壞電池。
手機的電池不僅控制著最高的輸出,還會智能的調節充電器的充電速度。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手機電量一般在充到80%以後,充電的速度就會慢慢的降下來,這同樣是電池的一種自我保護。
雖然充電器功率越高,不代表充電速度就越快,但是想要提高充電速度確實需要大功率的充電器。現在的快充技術流行後,手機充電器的功率也從5W漸漸變為12W、18W、22W…越來越高。弄明白可這些以後,你就知道充電器比不是功率越大越好,合適才是最重要的。
你好!我是 @感悟人生Feeling 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手機基本上都支持快充了。快充越快越好嗎?
快充分為兩種高壓快充和低壓快充。
高壓充電的時候,速度是非常快的,但也有一個問題就是,發熱會比較高,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你摸手機會特別的燙。低壓的話,速度是比較普通的,但是這種充電方式,發熱量會比較低,對於手機的保護也比較好。
許多手機商都說自己的產品充電速度快,但都沒有說快充對手機的傷害。 其實,快充並非是越快越好,快充的速度雖快但對手機電池的使用壽命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同時還要解決電池壽命問題,不能快樂速度,短了電池壽命。
手機快速充電 對手機的電池壽命危害很大而且不安全,充的快只是更名 科技 又近了一步、但是還是需要穩中求勝。
手機快充技術不是越快越好,最重要的是要與手機相匹配。
在我們使用手機的時間比手機才開始發展的時候長多了,其實是因為現在的手機中有更多的新功能,所以說我們才那麼的喜歡玩手機。在隨著手機的使用的時間更長的情況下,手機廠商就將手機的電池容量進行一個加大,來滿足我們長時間使用手機的需求,不過目前的手機大多是處於一個4000毫安的電池容量,少數有更高的,但是手機廠商也沒有打算繼續研究手機的電池容量了,畢竟再研究的話手機的體積就會相對增大,所以說手機廠商現在都將電池的續航都放在了研究快充技術上面,各大手機品牌也是在這一個上面展開了新的較量,現在在市面上有六大主流的快充技術,我們接下來一起來看看。
第一種:USB PD3.0,這一項技術目前可以達到100w的充電功率,充電速度還是比較快的,而且兼容性也比較高,只要有一個PD的快充頭子,我們就可以給支持PD快充協議的這些電子設備進行充電,現在只要是使用Type—c介面的都是支持這一個協議的,所以說只要是使用這個介面的手機,平板,電腦等等都是可以使用這項快充技術。
第二種:高通QC,這一項快充技術是通過增大電壓的方式,來達到快速充電的目的,當電壓越高的時候,充電的速度也就越快,不過這個控制手機發燙的情況不是那麼明顯,對於安全性不是那麼的穩定,不過這個快充技術的充電速度確實是很快,15分鍾就可以充滿一半的電量。
第三種:聯發科的PumpExpress,這是一款採用SB Type-C介面進行直接充電的快充方案,這一項快充技術據說可以在20分鍾以內將手機的電池從百分之0充到八分之70,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充電的時候手機發燙的問題,安全系數相對要高一些。目前很多的千元手機以及安卓平板都是使用的這一項快充技術,市場上占據的份額還是比較多的。
第四種:OPPO VOOC,這一個可能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了,oppo的廣告可是在這一方面打的很是響亮。這一項技術採用的是一個低電壓高電流的快充模式,在手機前期充電的時候速度是比較快的,不過這一項快充技術兼容性比較差,只有在oppo的手機上才可以使用,必須搭配相關的數據線和電池以及充電器,所以說對於其他的手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第五種:一加DASH,這一項快充技術也是比較厲害的,充電的時候可以保持手機不會發燙,安全性比較高,而且半個小時也能夠充到百分之57的電量,速度也是比較快的,不過這一項技術也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兼容性跟oppo的閃充技術是一樣的,之適合在一加手機上使用。
第六種:華為SuperCharge,這一項快充技術是第一個獲得了德國萊茵安全認證的手機快充技術,它支持QC2.0、FCP、SCP三種協議,通過直充SCP協議,在不影響手機與充電器的實時通信的同時,還能智能調節電壓和電流滿足充電過程中電壓需求,避免帶來不必要的效率損耗。
以上就是目前市面上6大主流手機快充技術,國產品牌霸屏,對於快充技術逐漸霸佔手機的市場
充電速度的快慢和充電方式、充電設備有關,先看看兩種充電方式:
一種是最近比較流行的無線充電,使用電磁轉換完成充電,效率較低;一種是有線充電,效率對比無線充電較高,和充電插頭、線纜等材質有關。無線方式充電較慢,一起來看看有線充電都受到哪些條件的制約。
影響充電快慢的因素
1.充電插頭的輸出功率
充電插頭輸出功率的大小,是影響手機電池充電快慢的主要原因。
常見的慢充一般使用的是5V/1A的輸出功率;常見的快充一般使用的是5V/2A,或者為9V/2A的輸出功率;以華為Mate20 Pro的充電器為例,支持5V/2A、9V/2A、10V/4A MAX三種輸出功率。華為這款手機不僅照相功能強大,並且電池充電速度也是非常快速,並且為4200mAh大電池。
2.充電線纜
連接手機的充電線纜,同樣制約著手機充電速度的快慢。
線纜的選購上,盡量使用純銅線纜,避免使用混合材質的線纜;避免電流才線纜傳輸中,因為電阻的問題,導致損耗較大。
電池充電設置失誤,導致的隱患
相信大家對三星的note7並不陌生,爆炸門的主角;因充電方案設計問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並且徹底導致三星在中國市場業務的下滑。
3.充電模式是否有被限流。如果你使用不當的方式充電也可能會被限制充電電流,導致你的電源適配器的功率再大也無法發揮作用。常見的限流有兩種,一種是數據傳輸模式下充電,電流會被限制在0.5A以下,常見於用電腦USB口給手機充電的辦公室人群,要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數據線換成一條專門的充電線。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快充技術指的就是快速充電技術。在充電時,充電器會將電流輸送到電池中去,然後電池會將電能儲存起來。主流的快充技術就是通過增加電壓或電流的方式來提升充電速度,這樣一來,任何碎片化的時間都可以讓手機獲得足夠的電量。除了速度,在安全方面,田晨說,國產自研的新一代快充技術專門定製了智能控制晶元來全線路控壓、控流、控溫,實時監測電池的使用情況,為安全提供保障。
隨著快充技術加速國產化和自研化,有業內人士說,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提升兼容性。
我很高興能夠來回答這個問題。
手機快充技術並不是約充電越快越好,我們普通的手機一般就是一個小時至兩個小時就可以充電完成。有的快閃充的充電器一般的半個小時就可以充滿。如果充電再快的話,對充電對手機的電池是有影響的,手機電池的壽命會越來越短,充電器會發熱,電池也容易起包。所以一般充電器一個小時充滿,就算是正常的了。
手機快充功率越大,充電速率越快,電池爆炸的風險也就越大,然而大功率快充的代價是犧牲電池容量,從技術角度來說,手機快充的功率越大,電池密度就會越小,雖說手機大功率快充,已經解決了電池爆炸的風險,但這種犧牲電池容量換來的技術,對用戶體驗提升並不大,所以手機快充的技術並不一定是越快越好
下面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你。
快充本身對於手機的電池的損耗就非常的大。如果你使用的手機是使用低壓進行快充的手機。那其他的快充設備是無法給你的手機進行快充的。你只能使用原配的充電設備才能給你的手機快充。
提高充電速度的方法有兩個大方向:一是提高電壓,二是提高電流。普通手機提高電壓會增大充電過程中的發熱量,加速電池老化並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最近扎堆發布的手機中,黑鯊3支持65W快充。另有消息稱,即將發布的紅魔5G手機也支持65W快充。如果加上realme X50 Pro,多款驍龍865旗艦手機用上了65W快充。
在此之前,65W快充只有OPPO一家廠商在用。今年,更多的手機廠商用上65W快充,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充電更快。從表面來看,65W快充的充電速度確實快,可以把充電過程縮短到半小時以內。殊不知,快充並不是越快越好,大功率快充存在一些安全隱患。
大功率快充面臨電池爆炸的風險
一個非常簡單的技術原理,手機快充功率越大,充電速率越快,電池爆炸的風險也越大。正因於此,手機主流的快充技術去年仍舊停留在40W左右。今年,旗艦手機用上了55W快充,少數幾個品牌用上65W快充。
去年,小米曾經展示過100W快充,vivo展示過120W快充。然而,65W快充目前已經是手機快充技術的瓶頸。說白了,快充功率越大,電池的爆炸風險也越大。如何把大功率快充的爆炸風險降到最低,是大功率快充商用的關鍵。
目前,無論是OPPO的65W快充,還是黑鯊3手機的65W快充,都使用了雙電芯技術。眾所周知,大多數手機都是單個電芯,只有iPhone X這種極少數手機是雙電芯。這些支持65W快充技術的手機用雙電芯,就是為了降低電池在高速充電時爆炸的風險。
與單電芯相比,雙電芯充電有什麼區別呢?通俗來說,65W快充是把65W的充電功率,分攤在兩塊電芯上,這樣能夠降低單電芯的充電功率。按照平均分攤來計算,一塊電芯的充電功率只有32.75W,是一個非常安全的范圍。不過,如果其中一個電芯出現問題,手機電池仍面臨爆炸的風險。
大功率快充的代價是犧牲電池容量
在很多人看來,更大功率的快充能夠縮短手機充電的時間。殊不知,大功率快充的代價是犧牲了電池容量。坦白說,這種做法有點得不償失。
從技術角度來說,手機快充的功率越大,電池密度就會越小。那麼,電池密度與電池容量是什麼關系呢?體積相同的一塊電池,電池密度越大,電池容量也越大。所以,蘋果手機電池看似很輕薄,電池容量要比其他手機更大,這是因為蘋果手機的電池密度更大一些。
為了保證電池安全,支持大功率快充的手機電池密度不能太大。也就是說,在電池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快充功率越大,電池容量也就越小。比如,OPPO Find X2支持65W快充,電池容量只有4260mAh,單電芯的容量只有2130mAh。要知道,今年的驍龍865旗艦,電池容量都在4500mAh以上。
相比4G手機,5G手機更厚一些,而且重基本都在200g以上,這已經相當厚重了。如果手機支持更大功率的快充,要想保持電池容量不變,唯一的方法就是把電池變大。這樣一來,手機會更厚,這是消費者難以接受的。多年來,蘋果手機只支持18W快充,並不是蘋果技術落後,而是因為要保持iPhone外觀的輕薄性,使用更大功率快充就要犧牲電池容量。加之蘋果手機電池密度太大了,使用大功率快充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太多。
寫在最後:雖說手機大功率快充已經解決了電池爆炸的風險,但這種犧牲電池容量換來的技術,對用戶體驗提升並不大。的確,65W快充提升了充電速度,可電池更不耐用了;40W快充的充電速度慢一些,但電池更耐用了。毋庸置疑,與其他技術一樣,快充技術也需要一個平衡點。
㈧ "三大快充技術"是什麼
高通Quick Charge、聯發科Pump Express和OPPO VOOC。
㈨ 手機快充技術華為、高通哪家強走,一起看看快充技術的前世今生
隨著智能手機屏幕尺寸加大,解析度越來越高,以及處理器速度的加快,迫使電池的容量需求也越來越大,而隨著電池容量的提高,如果還採用傳統的5V USB充電器來對電池進行充電,顯然時間效率無法滿足要求,這一矛盾催生了智能手機快速充電技術的興起和發展。
為了突破充電技術的瓶頸,高通、華為在快充技術進行了大量投入,並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下面通過我們梳理快充技術的前世今生,看看高通和華為在快充技術方面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一、前快充時代
提高充電器輸出功率有兩種方式即: 增大充電電流或提高輸出電壓 。
兩種方式的實現都存在各自的困難,增大充電電流雖然比較容易實現,但增大電流意味著傳輸過程中能量損耗增大,一定程度抵消了充電器提高的輸出功率;提高輸出電壓實現難度大,不但要控制充電器輸出電壓,還要做到兼容支持快速充電手機和普通手機。
早在2012年Nexus 4發布時,我們在它身上就看到高通給出的快充(Quick Charge,QC1.0)方案的影子,它能將手機電池可以承受的輸入電流調高,使得損耗大幅度降低,並且它還能使手機充電電源輸入電流的范圍有小范圍提升, 從100mA到 2000mA,比傳統充電方式快40% ,雖然現在看來這個充電電流很小,但是在當時來說是一個顯著的進步。
二、快充時代
1、高通
QC2.0技術是在QC1.0基礎上的改進,提供了5V、9V、12V三種電壓,通過提高電壓的方式,讓充電器能提供更多的電量給手機,充電速度可比傳統充電方式加快75%,同時引入了一系列兼容配件,包括牆壁適配器、車載適配器以及移動電源等。採用QC2.0的處理器包括驍龍200、400、410等,QC2.0適配的機型包括摩托羅拉Moto X(2014)、摩托羅拉Droid Turbo、Google Nexus 6、三星Galaxy Note 4、三星Galaxy Note Edge、索尼Xperia Z3、索尼Z3 Tablet Compact、小米手機4等。
2015年9月高通在香港推出QC3.0,提供3.6~20V/3A的功率,首次採用電壓智能協商(INOV)演算法,通過手機與充電器的協商,讓充電器的輸出電壓以0.2V的台階升降,配合相應的演算法可以實現充電效率的優化,充電速度是傳統充電方式的四倍,是QC1.0的兩倍,比QC2.0充電速度高38%。搭載QC3.0的處理器包括驍龍820、驍龍620、驍龍618、驍龍617和驍龍430,適配的機型包括小米5 、LG G5、惠普Elite x3 (驍龍820)、HTC One A9等。
2016年11月高通推出了QC4.0,提供了5V和9V兩檔電壓,在5V電壓下可提供最大5.6A的電流, 在9V的電壓下,可提供最大3A的電流,最大可提供28W的功率 ,QC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能實現名副其實的快充。 與Quick Charge 3.0相比,用戶可享受到高達20%的充電速度提升,以及高達30%的效率提升 ,QC4.0還集成了對USB Type-C和USB-PD的支持,使得業界最受歡迎的充電解決方案可廣泛的適用於各種連接線和適配器。其中,高通用「5 FOR 5」來形容QC4.0,這項技術能在充電5分鍾的的情況下,讓用戶使用5個小時(電池容量:2750mAh), 它可以在15分鍾內,將一個電池容量為2750mAh的設備充至50%的電量 。驍龍835對QC4.0進行了首發,索尼Xperia XZ Premium、三星S8、小米6都搭載了驍龍835處理器,但三者均不支持QC4.0,努比亞發布的旗艦機努比亞Z17,這款手機是最早支持QC4.0充電的發燒手機之一。
2019年高通推出了QC 4.0升級版,可稱為QC5.0, 提供驚人的32W功率輸出 ,但32W快充面臨發熱的大問題,高通一直在通過使用「雙充電」方式解決發熱問題,就是讓電流通過兩條路徑進行充電,確保充電安全。驍龍855搭載了QC5.0,而搭載驍龍855的機型包括小米9、vivo iQOO等。
2、華為
近些年,在智能手機快速充電技術方面華為也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精力,華為在手機快速充電領域的研究真正興起於2009年,並對該項技術進行了持續的升級和改進。
(1)榮耀7 Quick Charge
2015年6月華為推出旗下產品榮耀7,首次採用了快速充電技術,取名Quick Charge,其充電器輸出5V/2A或9V/2A,榮耀7手機電池和充電器的充電技術採用的是華為獨創的海思雙向充電協議,該協議可以識別充電器的ID,判斷充電器的類型以及支持的輸出模式,根據充電器的類型和輸出能力來適配充電方式。華為Quick Charge一經推出,便引起了強烈反響。
(2)Mate 8 Fast Charge
2015年11月華為推出了其年度旗艦機Mate 8,該機型支持9V/2A Fast Charge快速充電技術,搭載4000mAh超大容量電池,2.5小時即可充滿,充電10分鍾可以充滿11.6%的電量,30分鍾內可以充滿35%的電量。相對於榮耀7的9V/2A的充電功率,華為Mate 8能夠實現更快速充電得益於其電池採用了改良的聚合物技術。
(3)Mate 9 Super Charge
2016年11月華為推出了旗艦產品Mate 9,該機型採用低壓大電流Super Charge快速充電技術, 支持4.5V/5A超大電流,前30分鍾可充滿58%的電量,比fast charge還要快50% ,同時在發熱控制方面,4.5V/5A的Super Charge與9V/2A快速充電相比,較大地減少了熱能損耗。
(4)榮耀Magic 之Magic Power
榮耀Magic作為華為旗下品牌榮耀於2016年12月推出的全新的未來手機,榮耀Magic在快速充電方面表現十分驚艷,其採用了華為2012瓦特實驗室的最新的Magic Power快速充電技術, 支持5V/8A超大電流,充電功率高達40W,容量為2900mAh的電池30分鍾即可充電達90% , 其快速充電能力遠超高通QC4.0的22.5W ,是在Super Charge快充技術的基礎上的強勢升級版。同時,榮耀Magic內置了智能IC晶元,同時在原裝電源適配器中內置了智能保護晶元,形成充電過程中的端到端保護,讓充電既快又安全。此外, 榮耀Magic的電池之所以能承受8A的超大電流,是因為它的電池負極採用了突破性的石墨分子材料 ,有效提升了充電時間。
後來,華為一系列旗艦機都採用了Magic Power的40W快速充電技術,適配的機型包括:P30Pro、nova 5 Pro、Mate 20 Pro、Mate 20 RS 保時捷以及最新發布的Mate30等。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高通在快速充電技術方面雖然相對華為起步早,但是華為卻後來居上,目前已經實現了超越,華為在快速充電技術方面已經處在領先位置。
三、快充時代的未來
智能手機快充技術是手機用戶需求倒逼產生和發展的,雖然目前該項技術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距用戶需求還有差距。從快充技術的發展歷程來看,通過增大充電電流或充電電壓的方式來提高充電功率的方式受制於發熱和安全問題已經到了瓶頸期,要想實現快充技術的突破要從鋰電池的材料下手,使電池能耐高溫、長壽命,同時提高電池的比容量, 華為在第57屆日本電池大會上推出的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說明華為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研發並取得了進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手機「秒充滿電」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