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交互
Ⅰ 在交互細節上,Android 與 iOS 有哪些區別
IOS與安卓的區別:
1、兩者運行機制不同:IOS採用的是沙盒運行機制,安卓採用的是虛擬機運行機制。
2、兩者後台制度不同:IOS中任何第三方程序都不能在後台運行;安卓中任何程序都能在後台運行,直到沒有內存才會關閉。
3、IOS中用於UI指令許可權最高,安卓中 數據處理 指令許可權最高
iOS只有一個物理鍵,android有三個物理鍵
2 iOS和android的底層交互設計不同
1、返回的入口不一致,android基本上是硬體返回,iphone則是屏幕軟鍵返回。但這點很可能隨著Android4.0的出現而改變;
2、長按為android的一個基本的標配操作,但iOS應盡量避免;這點造成了很多操作上的不一樣,例如刪除操作,iOS為滑動,android為長按
3、Android有menu鍵,點擊後調出menu菜單,iOS沒有;
4、tab的處理上也不一致,因為iPhone沒有menu菜單,更多的操作很可能放在最後一個tab里,叫「more」;
5、應用的通知處理也不一致,iOS為圖標右上角的小紅圈,Android為statuesbar中的滾動顯示;
6、iPhone有子tab,android好像還沒有看到有,除非是第三方應用自己添加的控制項。
2.操作欄
a )安卓操作或tab均放上方,以免與虛擬鍵盤沖突,而非ios的下方,但許多安卓應用也按ios的來設計,因此這個點的設計更改可以酌情考量; iPhone 5c, 任何時候從屏幕下方可以拉出「控制中心」,Android 是從上方拉出了
只說一點,滑動屏幕的感受,iOS是最順暢最自然的。在商場里體驗過很多android,滑動的感受總有那麼點怪怪的,或者說有點生硬,低配置的還有卡頓等現象。
OS 用導航欄左上角的返回鈕,android 用戶習慣按全局 back 鍵。
Android 見啥都想長按;iOS用戶則非常不習慣,只會點來點去。
iOS上面捏合手勢是標配;Android 上不是跑太快就卡的狠要麼沒反應,總之各種難過少人用。
Android 下邊緣有軟鍵,交互元素要離遠點
2.iOS 雙擊home鍵的界面完全更改,改成卡片式預覽。如果覺得撥動app縮略圖行進過慢可以撥動下方的app圖標,會稍微快一點。向上推app縮略圖來關閉app。
Android,在主界面,按左鍵 ,可以預覽所以打開的應用,向上推 可關閉app
在簡訊中,向左稍稍拉動可以顯示每條簡訊的具體收發時間。
Ⅱ iOS與Android的交互差異
平常用的是iOS設備,每次把玩安卓測試機都會有些不習慣。對於一些小廠來講,由於資源有限,一般安卓和i設計稿都通用一個設計稿。雖然現在ios和安卓在設計方面越來越趨同,但還是有些差異化的地方,不然在開發的過程中,搞不清楚兩者的差異化會鬧出很多笑話。這里只是簡要的寫出iOS和Android交互方面的一些差異,只作一個引子。
1.標題的位置
Andriod的導航欄標題一般在左邊,iOS的導航欄標題一般居中顯示。這只是一個小差異,一些大廠應該會做出規定,導航欄的標題統一居中顯示。
2.手勢操作差異
對於某個單一的item,安卓是長按進行「刪除」及其他操作,而iOS是左滑刪除或者其他操作。這個交互屬於比較常見的方式了,不遵守這個設計差別的話,用戶用起來也會比較別扭。
3.搜索框差異
Andriod搜索框後面一般帶有「搜索」兩個字,左邊有一個「返回」箭頭;iOS搜索框後面一般沒有搜索按鈕,他的搜索按鈕一般在鍵盤上,搜索框後面有一個「取消」按鈕。為什麼要這么做?其實也是iOS和Android的系統決定的。安卓的鍵盤上雖然有一個「箭頭」的標識可用作搜索,但是由於標識不夠明顯,所以搜索框後面要加一個「搜索」按鈕。同時,由於iOS鍵盤上就有「搜索」按鈕,所以不用這么做。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大廠搜索框也做成一致,越趨向於iOS。
4.消息通知
Andriod的消息通知的推送只需在本應用內進行開關操作,不涉及到系統層面的開關;而iOS則需要在系統層面去控制系統的開關。iOS的消息推送都是需要去iOS的設置-通知-XX應用裡面去進行設置。
5.地址選擇器
對於地址選擇,iOS一般使用系統交互的滾筒控制項,但是部分Android APP也用這個交互,則是不對的。對於Android交互而言,一般是用列表選擇代替滾筒的設計。
6.小結
以上的交互差異是比較常見的差異了,當然現在做的比較好的是安卓和iOS的交互都日益趨向統一了,至少從現在來講,差異還是存在的。這就需要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分清這些差異,並做到合理而具有變通的設計。
Ⅲ android 中的交互有幾種
1. 廣播交互
提到Activity與Service的交互,可能狠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BroadCast——廣播。在Android中,廣播是系統提供的一種很好的交互方式。比如:在電池電量過低,開機完成等情況下,系統都會發出相應的系統廣播,我們的應用程序只需要注冊相應的廣播接收器,就可以接收到這些系統的廣播。同時,我們也可以定義自己的廣播,這樣在不同的Activity、Service以及應用程序之間,就可以通過廣播來實現交互。我們通過模擬應用程序後台下載的情況來分析Service與Activity的交互方式。
2. 共享文件交互
這里提到的共享文件指的是Activity和Service使用同一個文件來達到傳遞數據的目的。我們使用SharedPreferences來實現共享,當然也可以使用其它IO方法實現,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交互時需要注意,對於文件的讀寫的時候,同一時間只能一方讀一方寫,不能兩方同時寫。
3. Messenger交互(信使交互)
Messenger翻譯過來指的是信使,它引用了一個Handler對象,別人能夠向它發送消息(使用mMessenger.send(Message msg)方法)。該類允許跨進程間基於Message通信,在服務端使用Handler創建一個 Messenger,客戶端只要獲得這個服務端的Messenger對象就可以與服務端通信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Messenger當做Client端與Server端的傳話筒,這樣就可以溝通交流了。
4. 自定義介面交互
何謂自定義介面呢,其實就是我們自己通過介面的實現來達到Activity與Service交互的目的,我們通過在Activity和Service之間架設一座橋梁,從而達到數據交互的目的,而這種實現方式和AIDL非常類似(後文會說到)。
5. AIDL交互
什麼是AIDL?
AIDL是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的首字母縮寫, 也就是Android介面定義語言。提及AIDL就不得不說下Android的服務,Android 支持兩種服務類型的服務即本地服務和遠程服務。
Ⅳ vue於Android做交互的問題
對於前端來說,鉤子函數就是指在所有函數執行前,我先執行了的函數,即 鉤住 我感興趣的函數,只要它執行,我就先執行;那麼vue的mounted大家肯定知道的,在這發起後端請求,拿回數據,配合路由鉤子做一些事情;在mounted裡面我們還可以進行dom的操作;
1、配合methods與mounted,首先我們先在methods定義一個方法用於跟Android調用,方法名稱一定要與Android商量好!裡面傳入參數可讓Android傳入數值,我們這邊用於接收;
2、那麼我們就要在mounted裡面做操作,window後面跟著的這個方法名稱,才是咱們真正要給Android能夠拿到的方法,所以咱們需要給他賦值;
3、我們vue只做到這里,後面就是交給Android的人員了,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准確的將方法傳遞過去,那麼我們怎麼獲取返回值呢?那麼請看;
4、ok了,這樣我們就可以接收到Android給我們傳遞的數據了,但是我們如果要看這條數據內容,這個在本機肯定是看不到的,需要去Android那邊的模擬機看,因為單單的在我們本機上面是沒有人調用我們的。本機自測先輸死值,後期部署伺服器的時候在修改回來,模擬一下;
Ⅳ android客戶端和伺服器端怎麼交互
android客戶端和伺服器端是基於IntentService的,具體如下:
後台使用簡單的servlet,支持GET或POST。這個servlet最終返回給前台一個字元串flag,值是true或false,表示登錄是否成功。
然後在安卓的ADT上創建一個安卓項目,建立兩個Activity,分別作為登錄界面和登錄成功界面。
HTTP的訪問公共類,用於處理GET和POST請求。
IntentService服務,用於在後台以隊列方式處理耗時操作。
在AndroidManifest.xml中注冊IntentService。注意uses-permission節點,為程序開啟訪問網路的許可權。
登陸界面處理,注意按鈕監聽事件中,使用Intent將要傳遞的值傳給service。接收廣播類中,同樣使用Intent將要傳遞的值傳給下一個Activity。在onCreate()中,動態注冊接收廣播類的實例receiver。在接收廣播類中,不要使用完畢後忘記注銷接收器,否則會報一個Are you missing a call to unregisterReceiver()? 的異常。
Ⅵ Android 與js 交互的目的
實現數據傳輸,完成交互操作。
JS代表的是網頁,這個網頁可以展示到Android、iOS或者pc的瀏覽器上,內嵌到程序里就是webview,是相對獨立的模塊,可以自成一套,但是有些數據或者操作在網頁完成比較麻煩,特別是手機上,比如登錄,需要單獨輸入賬號密碼,很是麻煩,現在都是由QQ微信授權登錄,一鍵完成,即使登錄了,登錄信息也不易持久保存(比如下次打開登錄信息就失效了),安全性也不高。
與Android或者iOS的交互主要是完成數據的交互,比如一個網頁查詢用戶數據需要登錄信息,APP已經登錄了,就可以直接中Android或者iOS的App直接拿,不需要在網頁再次登錄;比如用戶沒有登錄點擊了網頁登錄按鈕,js拉起App的原生登錄,這樣統一登錄路徑,登錄完成把數據回傳給js,完成登錄流程。比如評論,操作界面比較復雜,可能涉及圖片、表情、視頻的上傳下載,用網頁來做的話交互麻煩、性能也不理想,js上點擊評論拉起Android或者iOS的原生評論模塊,評論完畢通知js刷新數據,是比較理想的交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