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phone換回安卓手機是什麼感覺
『壹』 從iPhone換成安卓手機後有什麼感受10年忠實果粉含淚解答
這兩年,隨著國產安卓手機華為、小米、OV等飛速更新發展,使的安卓系統越來越受大眾青睞,很多曾經的骨灰級果粉果斷放棄iPhone,選擇投奔安卓陣營。那麼, 脫離iOS系統之後,大家有什麼感受呢?曾有用戶這么描述:從iPhone換成安卓手機後,有種仙女下凡解放天性的感覺! 今天,我就以一個10年忠實果粉的身份來為大家含淚解答。
要說蘋果的iPhone產品最早進入中國市場是在2009年年底,伴隨著iPhone X的上市至今已經十年有餘了。想當年我購入的第一台蘋果手機還是在北京世貿天階發售的iPhone3G,如今用到iPhone11也算的上是10年忠實果粉了。前兩天小米發布了最新的米10系列手機引起了我的關注, 真的不用不知道,對比之下iPhone和安卓手機的差距就出來了,真的好心酸 。
在拍照方面,iPhone似乎從來沒有令人失望過,但是這次陸續更換了華為P30系列和小米10之後,徹底刷新了筆者對手機拍照的認識。可以說, 安卓手機的崛起重新定義了手機拍攝,無論是在像素密度,還是各種參數,以華為、小米為首的國產安卓機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全面超越甚至是碾壓iPhone 。
去年華為在發布P30系列時,曾被用戶贊嘆的徠卡鏡頭擁有雙景錄像、超級變焦、超感光、大光圈等各種功能,被網友稱為最強攝像頭。且一經發布就打破了先前自家P20 Pro在DxO評分榜保持了整整一年的記錄,以112分的成績排名第一。用余承東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能超過華為P30 Pro DxO得分的不會是其他廠商,而會是華為自己 。而沒想11個月後,小米10 Pro就來打臉了,以124分的優異成績屠榜DXOMark,接連強勢超越華為P30 Pro和最新的Mate30 Pro 5G。
而且小米10這次宣傳的噱頭是,一台乘坐衛星運載火箭登入太空的擁有1億像素的小米手機,不但順利登入太空還拍了一組回望地球的照片作為手機壁紙。這就相當於直接肯定了小米手機在極端條件下(攝氏-30°-70°)的優秀表現,包括其硬體的可靠性、環境的耐受性,尤其是空間輻照、溫度交變等,還有在發射階段由火箭產生的一系列沖擊、雜訊等力學環境和從常壓到真空環境的「放氣」過程。不得不誇贊小米,硬核!
在安卓手機上普及的NFC功能其實在蘋果部分機型上也搭載了,但是蘋果的NFC主要是實現地鐵公交的刷卡支付,但是 安卓就將這一功能充分發揮到極致,不但支持各種刷卡,還加入了復制門禁卡、充值公交卡的功能,甚至可以識別一切晶元卡 。很多用戶表示,拿著NFC功能的安卓手機,再也不用擔心出門忘帶門禁卡和公交卡了,而且各種消費也可以通過貼卡支付完成,甚至不需要打開手機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工具。
紅外功能並不是所有安卓手機的標配,一般都出現在高端旗艦機上, 這個功能屬於「我可以不用,但你必須要有」的賣點 。比如在床上懶得拿遙控器,就可以通過手機來遙控家裡的電視、空調等一切擁有紅外連接功能的電器。即便是在外工作、出差、開會等,也可以偷偷「黑入」當地的空調系統,調整成自己滿意的溫度。
如今,當iPhone還堅守在3000毫安時上下的時候,安卓手機早已普及了4000毫安時的大電池。iPhone用戶普遍反映的續航時間短,天冷掉電快,經常莫名自動關機等問題在安卓機上都不是問題。而且 相比較蘋果祖傳的Llighting介面的5W快充,安卓手機Type-C介面40W的快充基本上已經普及到各個機型上 ,甚至小米還聲稱自己研發了100W超級快充,充滿電只需要幾分鍾,滿滿的黑 科技 。
這個功能看似有點雞肋,但是在關鍵時刻真的可以說是保命符一樣的存在 。比如遭到電話詐騙、綁架案等情況時,這些電話錄音對於警方破案來說簡直是神助攻,對於後期的案件審批來說也是有利的呈堂證供。
除了上述幾個安卓機的實用功能和黑 科技 外,其實還有好多功能比如手勢截屏、應用雙開等筆者就不一一介紹了。在我看來, 蘋果想讓用戶知道怎麼用手機才是正確的,而安卓是想讓用戶明白無論你想怎麼用手機都盡量幫你實現 。也許蘋果的開發者們對用戶的需求已經考慮的很周全了,但是總在百密一疏的時候,安卓就是在不斷收集用戶的體驗反饋,不斷完善自己的各種硬體和功能,從而研發了各種方便用戶的黑 科技 。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個有關安卓和蘋果的段子。順便問一下, 從蘋果轉投安卓陣營的小夥伴,你們有什麼感受呢?
安卓:我去,系統又更新了,趕快升級去!
蘋果:我去,系統又更新了,趕快降級去!
『貳』 為什麼用慣了iOS之後,換成安卓手機會很痛苦過來人說出3個痛點
很多人都說從安卓手機換成iPhone,大概只需要花一個星期就能完全習慣,畢竟系統功能都是差不多的。
但是從iOS換成安卓,就不是一個星期那麼簡單了,往往要一兩個月才能適應,並且過程很痛苦。原因比較復雜,可以分為3點。
很多刷機發燒友玩累了之後,都會把iOS當成最後的歸宿,美其名曰為養老。
這一點我記憶猶新,當年用一加5的時候。為了壓制流氓應用,我嘗試了各種民間黑 科技 。比如綠色守護,黑域,寫輪眼等等,效果當然是有的,但是很心累。
IOS就像是精裝修的單身公寓,你直接拎包入住就好了,什麼都不用操心。而安卓就像是毛坯房,一不小心就買錯了傢具。iOS的優勢到底在哪?可以分為4點。
首先,iOS系統穩定、流暢,4GB運存可以用出安卓8GB的效果,iPhone 6S直到2021年都不會卡;
第二,App Store是唯一的下載渠道,不會被廣告彈窗誤導安裝不知名APP;
第三,iOS不用定時清理垃圾緩存,內存快爆滿都不會變卡,而安卓不清理就會累仔態段積大量垃圾文件;第四,iOS不給許可權軟體一樣能用,而安卓不給許可權直接不給你用。
總之,在安卓手機上頻繁出現的問題,在iOS上連存在的可能性都沒有,這是系統底層決定的,基本無法超越。
說實話,如果只用iPhone,那麼換成安卓手機不會有太強烈的不適感。但是如果閉散你入手了蘋果全家桶,iPhone、iPad、MacBook、AirPods都入手了,你就會發現真的回不去了。
我已經習慣了在iPhone上復制一段文字,立刻就能在macOS上黏貼;也習慣了在iPad上的備忘錄寫好一段稿子,然後在MacBook上繼續編輯;iPhone上的文件,直接通過系統級分享,就能一鍵傳到其它設備上。
這會讓你有一種感覺:3個平台都是同樣的系統,只是屏幕大小不一樣而已。別小看這些細節,有時候越是細節上的差異,越容易養成習慣。如果換回安卓,怎麼同步文檔都是個問題,跨屏復制黏貼也不好使了,傳輸文件還得靠微信。
毫無疑問,如果念譽你從蘋果全家桶換成安卓,生態體驗是完全降級的。
雖然大多數APP都同時入駐了iOS和Android,但是一旦涉及到生產力工具,開發者會更願意入駐App Store——沒有別的原因,iOS用戶付費意願更高,而且因為App Store的唯一性,消費者基本上只能使用正版軟體,閉環生態維護了開發者和蘋果的共同利益。
iPad上非常知名的生產力工具,比如goodnote5、notability、Procreate之類的,它們都沒有適配安卓平板系統。這就是為什麼當代大學生人手一台iPad,而不是人手一台華為Matepad的原因。
只能這么說,共同利益是共同進步的基礎。iOS雖然讓消費者掏出了更多的錢,但是也拿出了更豐厚的回報,這就是良性循環。
綜合以上3個痛點,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開源成就了安卓,而閉源成就了iOS。你有過從iOS換成安卓的經歷嗎?一起聊聊。
『叄』 從蘋果換到安卓是一種什麼感受呢
說一下我的感受吧!我沒有完全換,只是增加了一個安卓手機。再對比使用的過程中,安卓的開放性實在讓人感受到很好的交互體驗。而且功能和使用效果不比蘋果差!但是隨著使用一年左右以後,我還是果斷全部回歸蘋果。主要問題歸結為以下幾點:持續使用越來越慢,其實單獨看安卓也不慢,但是使用慣蘋果的速度來看,一對比安卓會越來越慢。要想保證速度,要每天沒完沒了的清理後台。每次開機非常慢,主要是擴展卡的讀取器需要一定時間。這個和蘋果的機制不同,不好評價哪個好!無緣無故的會後台自動啟動很多軟體,拖慢速度。沒辦法只能root,但是每次都要把新軟體進行許可權設置很討厭。而且電話預制的很多軟體即便root也不能完全關閉。時間久了讓人感到反感。隨即放棄了,任由他去吧!app的捆綁現象和強制性廣告嚴重。而且有些app在還沒有安裝完成前,捆綁軟體就先行自動安裝了,迅速讀取你的各類信息。事實上等你在刪除關閉或者設置許可權時已經晚了!
『肆』 這段時間,深度蘋果用戶將主力機從iPhone替換成安卓之後
自己的主力設備iPhone XS MAX因為自由落體摔了一下,後置攝像頭直接廢了,一直沒時間拿去修,生活上經常要用到掃碼,沒了後置攝像頭就變得很不方便,不得已之下,我把我一直作為備用機的小米10至尊版轉成了主機設備使用。從某種意義而言,雖然這么多年我一直都雙手機雙陣營握持,但真正地把安卓作為主力機重度使用,已經是iPhone 5S之前的時候了,下面我就想作為一個深度蘋果用戶,來談談我這段時間對安卓的真實使用感受。
安卓可以完美替代蘋果生態的使用感受嗎?先直接說結論:不能!雖然接近,但還是有差距。 下面我來說說為什麼,都是我自己的個人真實感受,會有主觀的態度和觀點,但真實。
在之前我把安卓當成備用機的時候,我感覺iphone跟小米10至尊速度差不多,再加上小米10至尊支持120幀高刷,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我甚至一度感覺小米10至尊比iPhone XS Max更加流暢,也許是iPhone XS Max比較老了,在玩 游戲 溫度一高,感覺速度變慢不少,甚至會出現卡頓的情況。
這一次,因為iPhone XS Max設備故障,我嘗試把小米10至尊版當成主力機,把iPhone XS Max的大部分軟體遷移過去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之前流暢絲滑的小米10至尊版竟然,竟然變卡了,而且我感知到的卡,不是因為系統的硬體導致的卡,而是因為系統或者說軟體問題導致的卡死、卡頓,這就讓人非常抓狂了。
雖然iPhone XS Max也會卡頓,但基本上不會出現卡死的現象。但在我短短的三天的重度使用,小米10至尊版竟然卡死了三次,一次是在拍照的時候,一次在是桌面圖表排列的時候,一次是在滑動到負一屏的時候,這讓我感覺非常的無語和不適應。在小米MIUI論壇上和其他的一些安卓論壇上,都看到非常多類似的情況,這也進一步說明,安卓的最大問題應該不是在於硬體,而是在於系統的優化以及各類軟體的通用適配性。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安卓是開放的,不像蘋果那麼封閉,所以,在軟體系統方面,安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於蘋果的封閉,兩者的使用體驗到了今日,還是有不少的差距。
除了上述的一些問題,在系統和軟體的使用流暢度上,雖然兩者有區別,但是也不是非常大了。但穩定性我始終覺得,是所有的體驗環節最最重要的一點。所以在流暢度這點上,我還是投給了iPhone。
2021-8-15補充說明:在13號晚上把小米10至尊版升級到了12.5.4後,的確流暢了一些,深度使用測試了兩天,好像之前說的毛病消失了,另外同時開啟了DC調光和120幀高刷,各種切換的確是流暢。暫時使用的感覺,甚至一度比iPhone Xs Max更流暢,這里要表揚一下。另外要吐槽一下小米的升級,到今天,還是有機友在論壇各種罵,為什麼呢,因為發布會說的13號晚更新的系統,到今天,小米10至尊版還沒有OTA推送,我也是拿到了完整包,自己去裝,這點被無數米粉吐槽,甚至粉轉黑,因為這的確不符合大家的預期,很多人通宵在等一個升級包。
做個OTA,被無數人罵,小米真的是...
在沒有深度使用安卓之前,很多時候,我已經習慣了蘋果的生態和功能,很多功能,iPhone沒有的,我就找其他替代方式,並不認為有什麼問題,我總覺得,可以接受。但有些是硬體或者系統鎖定功能,比如通話錄音,比如門禁NFC等,我根本無法找到任何替代!就讓我很無奈。而當我這段時間把小米10至尊版當成主力機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功能是真的很方便,比如最簡單的門禁,我就用得很爽很舒服,還有應用雙開,都是很爽,很多時候,我都在想,過幾天我換回iPhone,我還能不能習慣。這時候,就出現一種狀況,我可以暫時離開iPhone,但我不能離開我的備用機安卓,比如我需要紅外遙控空調的時候,又比如我忘記帶小區門卡的時候。
有時候找不到遙控器 真的很方便
簡易出門方式 也不能少了小區門禁卡
所以在日常便利方面來說,2021年的今日,安卓系統,或者說深度定製的MIUI系統,從某種方面來說,真的更貼近國人的需要,撇開系統穩定版,但從功能使用上來看,真的比iPhone好!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都會替蘋果說話,說這是考慮安全性、系統穩定性什麼的,但是,犧牲了那麼多功能,今時今日的蘋果IOS,也沒見得多穩定,也陸陸續續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bug和崩潰,當然不排除是因為老設備iPhone Xs Max的原因,但是,沒有讓我換新機的原因,還不是因為新iPhone沒有足夠吸引我?
今天早上,一個朋友聊天說,設備剛好跟我的一樣,都是小米10至尊版和iPhone XS Max,只不過跟我不一樣的是,他的主力設備是小米10至尊版,備用機是iPhone XS Max。我當時說,我是因為太多蘋果相關的生態設備了,導致一時半會轉不過來,不然我也有一股沖動把蘋果滅門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除了iPhone XS Max,還有其他幾台iPhone、iPad、iPodtouch、MacBook Pro、Apple Watch 、AirPods Pro等等設備,這些設備很多都是聯動的,比如Apple Watch 6,不用iPhone,它就是一塊電子表(到時激活我還要翻箱找台iPhone激活),又比如AirDrop的便利,我早已經習慣。
這兩天我一直在使用安卓系統MIUI的一些功能給我帶來的便利,一邊在糾結是不是把這些蘋果設備掛海鮮市場,但終究還是對安卓沒安全感,覺得還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考驗而放棄了。
欲罷不能的蘋果生態
文章的內容都是我自己的碎碎念和發牢騷,僅代表我自己的一些觀點。作為忠實的果粉,一邊罵它不爭,一邊又離不開的它的生態。我是真的覺得,很多年了,我都沒有當初一開始接觸iPhone給我帶來的那種驚艷了,而安卓或者說我比較熟悉的MIUI,每一年所有人都在罵,包括使用iPhone而沒有深度使用安卓的我,也有時候會跟朋友笑著說安卓機不好。但從現在的體驗上來看,我真的覺得安卓不差了。從HTC G1刷著MIUI到今天的小米10至尊,磕磕碰碰,國內安卓定製版系統,做得越來越優秀了,越來越貼合國人的需要,包括我還沒體驗但是好評很高的鴻蒙。
當然,玩手機跟愛國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只是每個用戶選擇更好更適合自己的社交 娛樂 設備而已,但我也依然希望,不久的哪天,國內某家廠商,能把蘋果幹掉,我也可以乾脆利落的把蘋果滅門。而目前,我還在糾結中,唯有看看下個月的13香能不能讓我更堅定一點吧。
本文經「什麼值得買」社區作者@devilmax授權轉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伍』 當你從iPhone換回安卓後的感受是怎樣的呢
我遇到的幾個問題:
許可權問題。我TM明明給了APP通訊錄許可權,但是還是讀取不到我的通訊錄;我明明沒有給APP GPS許可權,但是還是能獲取我的地理位置。尤其是日歷提醒功能,我在提醒事件中備注的鏈接不能點!!!
廣告問題。華為商城、豌豆莢、應用寶等等商城,每次在我下載完應用之後都給我推廣告問我要不要下載別的東西,我下你MB?下載XX應用的人也下載了XX,這種弱智的廣告能不能不要推了?還有QQ瀏覽器,要點B臉不要,廣告比功能區面積都大?
賬號問題。最近開始玩一個游戲叫部落沖突,玩了一天就刪了。刪了之後都又下了,發現賬號沒了。哦,原來每個應用市場的賬號不一樣。
卡。不想解釋,個人有強迫症 忍不了一丁點掉幀,可能真像微博上說的沒有設置滑動延遲吧,回頭再試試
安卓機的信息安全真是大問題。表現在:
我們爬取通訊錄、簡訊等用戶數據的時候,蘋果手機只能獲取到通訊錄。但是安卓手機,能爬到你通訊錄、通話記錄、簡訊等等。
我們獲取地理位置的時候,不僅能通過GPS獲取,還能通過基站、照片等多種方式獲取。
還能爬到一些其他信息:比如你的QQ號、你還安裝了哪些應用等。蘋果手機是爬不到QQ號的。
一些供第三方供應商會輸(fan)出(mai)安卓手機用戶的數據。
注意力也是大問題。不僅安卓系統的應用、甚至是安卓系統本身,都在瘋狂搶奪用戶的注意力。各種廣告、彈窗、推送,讓用戶應接不暇。
關於安卓機有幾點提示給大家:
『陸』 從iPhone更換成Android手機之後,你有怎樣的不同體驗
1、Android手機真便宜,三台才頂一台iPhone,可以年年換新了。
2、連上電腦就可以傳輸文件了,再也不想看到無人性的itunes。
3、終於可以換個自己喜歡的HOME屏了,萬年不變的iOS早就沒眼看了。
4、想裝什麼就裝什麼,新版的舊版的破解版的隨我選,apple store里有什麼?
5、終於可以識別騷擾電話騷擾簡訊了,這世界清靜多了。
6、還拿閃光燈來提醒有新消息?原來Android的呼吸燈這么體貼。
7、Root手機這么容易,真的可以隨心所欲了,再也不用盼著新iOS的越獄了。
8、用手機刷公交卡也是這么爽!
9、咦?手機還能當遙控器用!
10、雙卡雙待!雙卡雙待!雙卡雙待!重要的事說三遍。
11、快充真心方便,一天充一小時就夠了。
12、隨處都能找到一條充電線,忘記帶Lightning線的尷尬不會再有了。
13、什麼?又有新ROM?新內核?刷刷刷一定要刷。
14、偶爾卡?沒有的事,一定是你不會用。
15、還是卡?你還是去用iPhone吧。
最後總結一下:用了iPhone,世界原來這么大,用了Android,世界原來那麼大!
本人之前一直用蘋果,從6到6sp,後來把手機給父母了,自己需要雙卡,換了堅果pro,用習慣了,偶爾會給父母調調手機,說說感受吧。
1、絲一般的順滑
蘋果系統的順滑真不是吹的,時間長了跟新機體驗基本差不多,,特別喜歡沒事用蘋果來回滑動屏幕,特別靈敏,安卓的剛買來也很流暢,時間長了可能會越用越卡。
2、操作
錘子系統,輕觸home鍵返回,在使用中特別的方便,輕觸一氣呵成,換回蘋果需要按左上角,不知道新的ios有沒有新的手勢功能,這個還是給安卓好評。(看評論才知道有左滑返回上級,一直沒用過,慚愧。。。)
安卓系統下劃是各種快捷選項,蘋果是上劃,數量上明顯安卓方便,可以做更多的操作。
3、性能
蘋果強大的硬體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cpu性能,領先安卓陣營,高端的驍龍都不是對手,何況是我的低端小安卓了,由於蘋果的 游戲 都經過優化的,換回蘋果之後,打 游戲 那叫一個爽,幀數起飛,體驗非常好。(我並沒有不自量力用625比a11,下個月入手845再看看操作體驗)
4、界面
錘子系統的界面總體感覺跟ios系統很像,簡潔,美觀,這個使用沒有太大落差,手頭沒有蘋果,圖片都是自己手機的
5、人性化
其實說人性化,也就是安卓陣營和蘋果陣營之間的區別,安卓來源,各廠商可以深度定製,蘋果閉塞,功能相對比較死板,錘子系統的閃念膠囊,一步,大爆炸,這些功能都非常實用,提高工作效率,比蘋果系統效率高很多,省去了很多操作。
很多安卓系統可以root還可以獲得更多的許可權,當然蘋果可以越獄,但是人性程度還是不及安卓的,安卓各家廠商都有自己的深度定製的系統,各有所長。
下載東西蘋果只能用appstore,給老爸下東西差點忘了賬號,導致不能下載,安卓各種應用商店都能下,沒有那麼復雜。
導東西或者電影,蘋果需要連電腦,用iTunes同步,可能還有其他簡潔的方法,安卓直接復制粘貼就可以。
5、其他
當初第一次用蘋果,最受不了的就是沒有呼吸燈,習慣了用呼吸燈判斷是否來信息,換過來有點不適山肢應,
總之逗旦世, 從安卓換回蘋果,感覺就是手機更流暢了,但是少了很多可玩性和人性化,各有各的優點,風格迥異才能競爭前行!
更新於2018.7.23
515買了堅果R1,驍龍845處理器,對安卓旗艦有了很大的改觀,幾年前,我用htc one,對比同期的蘋果,能明顯體驗到流暢度的差距,現在我感覺不出來了,我為自己曾經的主觀遲轎道歉,現在的旗艦安卓,真的很順滑,打 游戲 吃雞也不卡,特效全開,用了2個多月,除了電池沒剛買的時候耐用,其他的沒啥變化,也挺慶幸,錘子手機的各種門,我目前還沒碰到。
兩大陣營的粉絲沒必要互相噴,系統各有各的優勢,按需購買。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就對了,曾經是一個深度的iOS的粉絲,現在已經轉化為一個徹底的安卓手機用戶。
回答問題之前,先從一個人說起,但這個人不是喬布斯,先講講安卓之父Andy Rubin吧。
Andy Robin雖然沒有已經離世的喬布斯名聲大噪,但在業內,此人卻帶領團隊開發出了目前占據80%市場的安卓系統。2003年10月Andy創建Andriod公司的時候,當時這僅僅是一個小眾的手機操作系統,名聲遠不及如日中天的蘋果iOS,以及老牌勁旅諾基亞塞班系統,更跟成熟已久的Windows手機操作系統沒辦法抗衡。但就是Andy洞察並親自測試出的完美軟硬體結合的體驗感,使得安卓可以脫穎而出句,並於2005年被谷歌收購。不得不說的是,Andy也曾經就職於蘋果公司,喬布斯可能並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小夥子出去後帶走了他的大半壁江山。
出於蘋果,又高於蘋果,這就是安卓之父帶給我們的最深印象。
那麼從產品體驗角度出發,我認為安卓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從以下幾個最主要方面對比說明:
1.從系統開放性比,安卓是開源的,其APP的數量已經超過幾千萬個,並且每天都在大量增長。蘋果相對封閉,對所開發APP審核越來越嚴,從數量上說落後於安卓。
2.安卓系統支持在其底層之上做二次開發,如小米的MIUI,錘子手機Smartisan OS,魅族Flyme等等都是二次開發封包的系統。各傢具有各自的特點及創新嘗試,是的安卓系統出現多種創新融為一體又不失最簡單實用性的天然優勢。
3.截圖功能的優化,安卓相比於iOS,截圖可以說是最直接的比對,我從蘋果4開始用到蘋果5,就放棄了iOS陣營並開始使用安卓的最大原因就是在於系統截圖和方便性上。現在的OPPO,VIVO等手機採用多種方式截圖並自由編輯,確實比蘋果要方便的多。
當然,還有如雙卡雙待,鬧鈴等功能上安卓還是有其天然優勢的。並不是說蘋果iOS就不好,深度中毒蘋果iOS的用戶還會因為其安全性,後台運行程序比較干凈,APP相對專業且安全等幾個方面依舊選擇蘋果。
所以說,蘋果iOS用戶最初轉變為安卓確實感覺到不方便,但用久了你會發現很多細節確實比固執的喬布斯創建的iOS系統更實用。這可能也是蘋果近幾年銷量不佳的最直接原因吧。
趣 科技 掌舵人,數碼及手機行業資深觀察者,歡迎關注並留言交流。
Android 換ios就像開車自動換手動! iOS 換Android 就像回娘家,輕車熟路!
當年從安卓換到iOS 就經過了一段痛苦的過渡期。沒有返回鍵可怎麼辦啊……適應了之後,喔,home 鍵真香,還要返回鍵幹嘛呢!
就拿MI 8來說吧,從ios 換回安卓倒是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畢竟原來就是用的安卓,不會不適應,操作起來得心應手,就像是回了娘家,輕車熟路,安逸得很!說實話MI8剛剛上手的感覺是相當驚艷的,27萬跑分成績,應用秒開,系統運行流暢,外放音量足,超大全面屏,超清雙攝,哈哈哈,優點說不完啊。
1、第一條肯定要誇獎 IOS封閉系統 ,隨便使用個幾年都不卡,依然流暢;
2、抬起喚醒。這簡直就是神級技能了。看時間、切換音樂打開相機等等不用解鎖屏幕,理所當然排行第一位;
3、3D touch。相當於半個home鍵,多了那晚的樂趣;
4、內存自動優化,不常用的軟體、照片、視頻等自動清理保存到雲端,需要使用的時候在下載回來,極大的節省手機內存空間;
5、始終自帶的就寢功能,設置好就寢和起床事件後,按時提醒就寢時間,早上的鬧鈴也很有特點,有 直接關閉和延遲繼續震鈴 兩種模式,時間感強的人可以選擇直接關閉,我就會選擇延時繼續振鈴,時刻把握時間進度,防止遲到!
6、應用和 游戲 質量高,體驗好,但是付費應多較多。
1、系統開放, 手機內部文件可以自由訪問和提取 ,文件的交流特別方便,得心應手,這一點IOS就做的很不到位,每次是IPHONE交流文件都會很憋手!!!
2、電 話接聽或者被接聽時震動提示 ,不讓你傻傻的舉著手機接收輻射,這個功能非常的貼心了,可以說是良心設計;
3、 個性化設置多樣 ,手機鈴聲秒換,隨便換;手機 個性主題多樣化 ,軟體圖標樣式文字樣式等等可以任意更換,IOS就不用說了,換個鈴聲能累死人,下載一堆外掛,查半天教程……
4、配件質量靠譜,以前用安卓從沒見過 數據線老化斷裂 ,蘋果是讓我開了眼界了!更換手機電池費用低……
5、 游戲 和應用豐富,可供選擇多樣化
最後總結一條。
使用一年後的安卓和蘋果的體驗差別主要在於:卡和不卡……
不知道對於兩者的體驗大家有沒有不同看法,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吧!
剛買的mate10pro,以前6p,流暢性非常好,一點也不差什麼,關鍵雙卡,再不用備兩個手機了,自從庫克坑果粉,就跟他徹底說拜拜了,安卓機最大的敗筆就是軟體,但是我只從華為的應用市場下載,其他的地方的軟體一律不下,因為手裡有手機銀行,為保證安全!缺點也講一個,不然成了廣告了,華為千元機我也有一台,和mate10一樣就是太過靈活,有時候誤操作就馬上跳到另外一個界面,而蘋果好像就慢一拍,似乎能感覺到你這是誤操作,而不做反應,感覺智能一點,還有微信對安卓的界面沒有蘋果友好,是不是馬化騰也用蘋果!關鍵雙卡用的舒服!就這樣了兄弟們!
從iphone換回安卓手機,肯定是有絲絲的不習慣,操作系統的不一樣,以及手感的舒適度,都有很大的區別。
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在界面和操作這塊是不同的,蘋果手機在返回,確定和安卓手機的順序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安卓手機在返回的時候,一般是右右下角的是實體鍵,而蘋果手機直接在屏幕上點擊〈 即可。
還有一點是換回安卓的好處,安卓手機有很多的插件,比如打 游戲 的時候,可以下載一個外掛,輔助玩 游戲 ,而蘋果手機相對於安卓手機來說,要麼是要買,要麼就沒有。
在使用蘋果手機的時候搶紅包都靠手,換回安卓手機後,搶紅包都靠外掛。
在使用蘋果手機的時候,很多軟體都需要付費,很是煩惱,而換回安卓手機後,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會花錢買app了。
大家應該還會遇到一種情況,蘋果手機開會員的時候,會員費會貴一些,而安卓手機卻不會。
以上就是我從蘋果手機換回安卓手機的感覺,大家對此有何看法?
Iphone5 2012年不就有了嗎?太久了,後期的產品還是很不錯,後來用到7感覺系統厭煩,17年4月換了華為旗艦機p10,剛開始還是非常好用,但是2個月之後就不行了,很卡,就得重做系統,但是沒幾個月,又很卡,這點真的不如蘋果,現在果斷用X, 流暢度基本不變,說安卓比IOS 軟體多,我覺得再多你也不能全部下載,主流的App,夠用就行,而且蘋果優化的更好點,現在p10還在用,拍照自帶美顏,這個蘋果沒有!
ios和安卓系統都用過的答主來強答一發。
先說說好的體驗:安卓系統操作更加靈活多變,不像蘋果IOS系統那麼死板,安裝插件的時候也變得更加簡便。雙卡雙待真的是爽到飛起,蘋果一直只支持單卡真的讓人難受。
安卓續航能力更加優秀,電池動不動就是4000mAh+,搭配快充能力,真的讓人驚艷。本來還很擔心卡頓問題的,但是現在安卓機的流暢度都還行,就是不知道用久了會怎樣。
不好的體驗:安卓體統在安裝應用的時候都是默認許可權,有時候偷懶直接安裝每天就會有一大堆彈窗,真的神煩。
另外安卓應用市場里的一些「強盜」APP會偷偷在後台運行,有時候本來是通知欄里的消息,一點就自動轉換到軟體下載的界面的,真的是猝不及防。
剛換安卓機的時候操作也不太習慣,後來慢慢就好了,現在的時代,感覺安卓和蘋果設計的系統都在互相學習,因此體驗也不算太差。另外就是雖然說換的安卓機像素比之前的iPhone手機搞,但是拍出來的畫面沒有iPhone那麼好。
不同體驗主要體現在交互方式,下載app方式以及系統流暢度方面
先說交互方式,蘋果的系統沒有虛擬按鍵,只有一個home鍵,不像安卓有返回鍵 多任務鍵等,從蘋果換回安卓的用戶經常會習慣性的滑動返回,發現很多軟體不支持滑動返回,造成操作不便
再app下載安裝方面,蘋果系統只支持在AppStore下載安裝,或者用一些助手軟體安裝,不像安卓一樣隨意下載個安裝文件就可以安裝app
系統流暢度方面,目前的安卓流暢度雖然說已經很好了,但是細節、體驗感上還是能很明顯的感覺到差距的,例如跟手感(滑動屏幕沒有延遲)、以及時間長了以後蘋果依舊流暢,安卓機一年後必卡的現象(別說什麼華為永不卡頓,都是廣告噱頭,身邊的案例太多)
還有一點就是用慣蘋果手機換回安卓後習慣不清理後台,導致應用打開過多造成卡頓
以上就是最明顯的一些不同了
我原來用蘋果4 5 5s 後來換過小米5 華為 三星,現在用華為mate10 mate7也用過 真是發現國產手機確實特牛逼 特好用,系統一點不比蘋果差 很流暢,很多應用設計特別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比如紅外等等,不過安卓陣營里 最不喜歡的就是三星,我用的是s7 edge 屏幕確實牛逼,但是系統越用越卡,這是這輩子最後一部三星手機了 從此就在沒用過蘋果了
『柒』 從蘋果換到華為是種怎樣的體驗太真實,老果粉回答說到心到坎了
眾所周知,自2018年蘋果在國內調整產品單價以來,便重新獲得了大部分市場份額。
同一年,華為趁著「國貨潮」還未散去,也在高端市場爭得一席之地。自此以後,有關於這二者之間的「爭斗」便從未停息過。
調查顯示,由於華為在國內的影響力逐漸提高,一眾果粉紛紛轉投華為陣營,而且得益於自研發晶元的進一步突破,華為手機和蘋果在綜合表現上的差距愈來愈小。
就用機體驗這方面,好物君也采訪到一位剛剛投奔華為陣營的資深果粉,讓我們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作為一名資深果粉,曹先生向好物君展示了手中的iPhone 11以及剛剛入手的Mate 40 Pro,並進一步介紹道:「我手上這台是華為最新款的Mate系列旗艦,搭載的是麒麟9000 5G處理器,無論是玩 游戲 還是剪輯視頻,速度都非常流暢。」
「而在5G網路方面,Mate 40 Pro給我的直觀感受就是「絲滑」。下載藍光電影或大型 游戲 更是快如閃電,經常都是自己剛點擊「下載」按鈕,應用市場就已經提示「下載完成」,5G的效率真心非常高。身邊很多朋友都勸我去買蘋果,畢竟現在很多地方都沒有5G基站。
可當我用上Mate 40 Pro之後才發現:5G信號明明到處都是!但安卓機有一點與蘋斗信果不同,每次安裝軟體的時候都需要手動授權,這未免有些繁瑣。」曹先生補充道。
好物君聽了之後覺得他說的蠻有道理,其實不光是5G,蘋果的信號問題一直被人詬病。好在華為在手機信號領域方面是專家,對於很多果粉來說都是一大福音。
「回望2020年上半年熱門的安卓機型,像小米10、一加8、OPPO Reno 4都具有吸睛的外觀,而像華為Mate 40 Pro也具有非常討喜的工藝設計。」曹先生稱贊道。
「外觀方面,Mate 40 Pro擁有一塊88 超曲面屏幕,相較於蘋果那清一色的「大劉海」而言,觀感上更勝一籌。顯示效果方面,無論是色彩還是亮度等方面都達到了一流水平,當然去對標三星屏幕還是有不小差距。」
「反觀蘋果手機,其外觀設計真的讓人提不起興趣,除了上手質感較為突出之外,便很難看到其它亮點。」曹先生吐槽道。
「拍照方面,華為Mate 40 Pro擁有更加出色的成像質量,其對焦速度、曝光程度以及亮度調節等功能應有盡有,可以適應很多復雜場景,非常適合像我這種攝影萌新。」
「當然,蘋果在拍照方面也不乏很多優點,比如色彩真實、細節豐富,不會像華為手機「油畫味」那麼重。」曹先生認真地說道。
「從蘋果換到華為之後,個人感覺差異最大的還是系統方面。自己已經用了好多年iOS,不管是傳輸文件,或者從APP Store里下載應用,都十分安全。但華為手機不一樣,即使在應用市場里下載的軟體,都有可能捆綁一些流氓程序。」
「再吐槽一點,Mate 40 Pro在更新EMUI 11.2之後,視覺效果雖然變強,但五顏六色的應用圖標很容易讓眼睛疲勞。而iOS的UI界面以及文字排版看上去更舒服。由此可見,華為的國產UI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曹先生總結道。
根據曹先生的說法我們可以得知,蘋果手機主要強在封閉的iOS系統以及性能方面,華為手機的強大則體現在外觀以及拍照上。
雖然剛從蘋果陣營轉移至安鬧銷租卓有些不適應,但曹先生會繼液兆續支持國貨,畢竟國內5G基站建設工程已進入到尾聲,現在買一款華為5G手機至少能用三年。最後展望整個通訊市場,我們有理由相信華為會發力超越對手,而蘋果業界老大的地位也終會被撼動。
『捌』 從iPhone更換成Android手機之後,你有怎樣的不同體驗
Android 換ios就像開車自動換手動! iOS 換Android 就像回娘家,輕車熟路!
當年從安卓換到iOS 就經過了一段痛苦的過渡期。沒有返回鍵可怎麼辦啊……適應了之後,喔,home 鍵真香,還要返回鍵幹嘛呢!
就拿MI 8來說吧,從ios 換回安卓倒是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畢竟原來就是用的安卓,不會不適應,操作起來得心應手,就像是回了娘家,輕車熟路,安逸得很!說實話MI8剛剛上手的感覺是相當驚艷的,27萬跑分成績,應用秒開,系統運行流暢,外放音量足,超大全面屏,超清雙攝,哈哈哈,優點說不完啊。
1、第一條肯定要誇獎 IOS封閉系統 ,隨便使用個幾年都不卡,依然流暢;
2、抬起喚醒。這簡直就是神級技能了。看時間、切州陪換音樂打開相機等等不用解鎖屏幕,理所當然排行第一位;
3、3D touch。相當於半個home鍵,多了那晚的樂趣;
4、內存自動優化,不常用的軟體、照片、視頻等自動清理保存到雲端,需要使用的時候在下載回來,極大的節省手機內存空間;
5、始終自帶的就寢功能,設置好就寢和起床事件後,按時提醒就寢時間,早上的鬧鈴也很有特點,有 直接關閉和延遲繼續震鈴 兩種模式,時間感強的人可以選擇直接關閉螞帶,我就會選擇延時繼續振鈴,時刻把握時間進度,防止遲到!
6、應用和 游戲 質量高,體驗好,但是付費應多較多。
1、系統開放, 手機內部文件可以自由訪問和提取 ,文件的交流特別方便,得心應手,這一點IOS就做的很不到位,每次是IPHONE交流文件都會很憋手!!!
2、電 話接聽或者被接聽時震動提示 ,不讓你傻傻的舉著手機接收輻射,這個功能非常的貼心了,可以說是良心設計;
3、 個性化設置多樣 ,手機鈴聲秒換,隨便換;手機 個性主題多樣化 ,軟體圖標樣式文字樣式等等可以任意更換,IOS就不用說了,換個鈴聲能累死人,下載一堆外掛,查半天教程……
4、配件質量靠譜,以前用安卓從沒見過 數據線老化斷裂 ,蘋果是讓我開了眼界了!更換手機電池費用低……
5、 游戲 和應用豐富,可供選擇多樣化
最後總結一條。
使用一年後的安卓和蘋果的體驗差別主要在於:卡和不卡……
自從iPhone價格上漲後,其中有很多用戶都轉到了安卓陣營,有的可能是圖便宜,有的想體驗安卓系統,或者還有些人是其他原因。但換成安卓手機之後對手機體驗感肯悶跡蘆定是有所不同的。而且不同的品牌的手機體驗感也不同,以下是我個人從iphone6s更換到了小米6的一些不同體驗的感受:
1.界面界面上小米的MIUI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十分美觀,覺得並不比IOS差,而且MIUI10的系統個人更加美觀一些,可能用慣了IOS產生了視覺疲勞吧。
2.功能性
IOS系統較為封閉,但是安卓可以通過刷機ROOT方式來對系統就行改變,就算不ROOT也可以通過主題來改變用戶界面,MIUI還支持通知欄顯示網速,還有一些功能比如調快調慢過渡動畫,USB共享手機網路等等,總是安卓的功能性比蘋果強,這點是大多數人都贊同的觀點。
3.流暢性蘋果手機的流暢度是安卓沒辦法比擬的,因為系統機制等方面很多的不同,導致流暢性方面有所差距,手機軟體裝的少可能兩者差距並不大,甚至安卓有時候比蘋果速度更快,但是當手機用久了裝了很多軟體之後,安卓會莫名其妙的時不時出現卡頓,但是蘋果相對出現的次數就比較少。
4.省電方面蘋果手機用久了,感覺電池不耐用了,特意去換了新電池,但畢竟蘋果6s比較舊了,其電池容量也比較低,但是現在安卓手機電池一般都在3000mAh以上,在日常待機方面,蘋果手機還是比安卓要強上不少,特別是不打開屏幕的情況下純待機,蘋果6s都要比小米6要強上不少。但是在玩 游戲 的時候,蘋果6s掉電速度就相當快了,比小米6要快上1倍,畢竟蘋果6s的電池才1700mAh。
5.性能方面這里拿刺激戰場這款 游戲 作為測試,小米6和蘋果6s均破解極限幀率的情況下,都能達到60fps滿幀運行,但是感覺蘋果在觸控方面更輕一些,這里不得不說蘋果的老機器還有這樣的性能,實屬相當不易。個人感覺要是同代產品蘋果的性能還是要比安卓強上不少的。
總結:
從蘋果換成安卓,個人感覺還是挺值得去體驗一下的,畢竟只有自己體驗了真實的感受才能知道他們的不同點。現在蘋果手機價格如此高昂,倒不如換一個安卓手機試試,而且安卓手機的性價比比蘋果高上不少。
從iphone更換成安卓的手機, 前期的 體驗簡直飛起,爽的開心。
來電鈴聲, 來電鈴聲真的是蘋果堅決不更新的領域,蘋果的來電鈴聲需要下載插件,進行更換。但是安卓的就非常的人性化,無論是哪一個音樂軟體,甚至是自己錄的音都可以隨時隨地的更換自己想要的鈴聲,畢竟女生是一個容易善變的動物,也許我現在喜歡某首歌,到了下個月就聽膩了。
所以,從蘋果更換到安卓最開心的就是可以隨心所欲的換手機鈴聲了。
相機, 不管你信不信,無論是長的再漂亮的女生都會恐懼蘋果的「高像素」,它能夠把你所有的缺點統統無一另外的暴漏無疑。
安卓手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相機里自帶美顏功能,真的國產的安卓手機無論是哪個品牌,都不可避免的有美顏自帶功能。
男生:
文件隨時提取 ,安卓對於蘋果來說最大的方便就是,文件都是可以保存在內存里,有手機內存和儲蓄卡內存,非常方便。
游戲 體驗豐富 ,隨著時代的發展,蘋果手機上的 游戲 需要用錢來購買,反而沒有安卓手機的 游戲 來的全面。
上述說的都是前期的優質體驗,但是這種體驗一般保持不了半年,因為 卡
我從iph6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是安卓蘋果雙手機。
現在手裡的是iphxs和華為mate20pro
iphx是自己的主卡,主卡手機號只有親人知道,裡面只有一些金融app,只接打親人電話,用來查賬,支付。基本上2~3天充一次電。
mate20pro 副卡處理除了主卡以外的所有情。
工作,社交,照相,音樂, 游戲 ,看外面的世界
一天充1次。
蘋果手機只用了不到10%的空間。只有7個app
安卓機用了50%多,工作資料占的多,107個app
說說感受,兩個系統在我用各有優缺點。可以說兩個系統我現在用誰都習慣,哪個都不想扔下。
曾經嘗試過主副卡都是蘋果,或者都用安卓,或者主卡安卓副卡蘋果。用起來都不順手,最後還是iphone負責和錢有關的事,安卓負責其他的事。
安卓沒有的應用,用ipad玩。
ios鎖區的應用,google商店下。
說說個人的一些感受吧,我從上大學到參加工作的頭兩年用的都是安卓手機,大學時期主要用的是魅族Mx2,參加工作後換了三星S7edge,當初是沖著高顏值,黑 科技 去的,結果這款手機讓我成了三星黑,首先用了一年半就開始越來越卡,屏幕右側還出現了一條紅色的線,且越變越粗,讓人非常糟心。受盡了S7e的折磨後,我決定體驗一下IOS,於是換了現在手中的蘋果8,對比我用過的這幾款手機,我簡單的總結一下吧:
1、系統方面
安卓和蘋果系統各有千秋,安卓系統擴展性、可玩性更好。蘋果系統更流暢,剛換到蘋果時,挺不習慣的,用久了以後,恩,屏幕中的小圓點真好用。就個人體驗來說,目前我用過最舒服的系統是Flyme。
2、續航方面
前面有個回答跟我的體驗基本一致,蘋果待機用電很小,但一旦玩 游戲 ,電量刷刷的往下掉,當然,我現在也基本不玩手機 游戲 了,所以差不多用一天沒問題。相對來說,以前的S7e剛買的頭一年,電池還是很耐用的。
3、外觀方面
這是個很主觀的事情,就個人來說,安卓算是有優勢的,像以前的S7e S8,到現在的FINDX nex,都感覺比同時代的蘋果漂亮。
從最早的塞班到安卓再到蘋果,除了最開始會需要稍微適應一下以外,個人感覺用起來都差不多~
安卓也在努力,但安卓廠家的差距不是一般的遠
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我是沒事侃侃互聯網的小王兒
從蘋果手機換到安卓手機,首先安卓市場的份額逐漸增加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一點也側面反應了很多人現在對於安卓機的認可。這里我說一下我的幾點感受。
第1點就是在功能上,其實安卓機一直比蘋果來說比較人性化,所以說這點的話,嗯,可能在當時因為安卓機它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所以說導致其實安卓機的市場份額沒有那麼高,因為我覺得就是在人性化設計或者是在或者說在用戶體驗這一方面就是它能夠讓用戶就更方便的去使用手機,我覺得這個是特別重要的,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
嗯,第2點就是,從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的,拍照上來說,嗯,就是現在其實很多國內的手機或者是三星的安卓機,嗯,其實,現在尤其華為的徠卡相機為主的p系列和mate系列,或者是比較小眾的一家,以及主打性價比的小米,這樣的安卓機其實她在拍照方面設計的其實真的是,可能說應該不亞於蘋果,因為蘋果其實在相機的功能上面其實還是缺乏的,就是比如說全景或者是怎麼樣呢?其實你如果對比的話是還是能看出來他們已經有,就是反轉的差距。
第3點的話,我覺得可以說一下就是續航,因為其實,蘋果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問題就是它的電池的耐用程度,或者說他在不同季節的情況下,尤其是冬天來說其實他是很不耐用的,就是可能天如果你在0度左右,你應該能感受到它,可能真的一會就基本上可能自動關機這樣的,就是讓你很沒有安全感,這一點我相信,使用蘋果手機的小夥伴應該都有這樣的感受。
第4點的話就是價格,我覺得其實相對來說蘋果在年年漲價的基礎之上,而且相比,可能蘋果6之前的定價風格來說。他已經被你的他的,嗯,真正的,就是它所對應的性價比的模式,就是功能沒有升級太多,但是價格確實漲了不少,所以說我覺得,這也是他背離用戶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說為什麼他現在一直在頻繁降價。
所以綜合以上這幾點的話,其實相對來說我覺得現在的,無論是國產的或者是國外的這些安卓機來說,從性價比或者使用體驗,以及功能上,我覺得都是比較適合大眾的需求的,所以說我相信現在,或者以後來說,安卓機還會繼續優化,然而,嗯,我們看到了,蘋果現在似乎也出現了一些,嗯問題,當然這個可能不算真正的技術問題,所以說也希望蘋果能夠繼續改善。早日實現以一個嶄新的姿態繼續讓全球人民瘋狂。
不吹不黑,iOS由於封閉系統各個應用很統一地進行了適配,所以各種界面過渡動畫很統一很舒服也不存在掉幀,這是安卓目前比不上的(看華為以後適配方舟編譯器以及統一推送後怎麼樣吧),還有UI設計也比較統一美觀,但除此之外感覺沒什麼優勢,功能和硬體差距現在很大,舉個例子,蘋果的相機,基本就只能拍個照,什麼玩法都沒有,根本就沒讓人打開的慾望,相反,自從用了華為mate20Pro,喜歡上了拍照,最主要的沒有任何值得買單的創新,你賣那麼貴起碼有點獨特或者領先的東西吧,信號,充電速度都不及格,結果只剩iPad值得買了可以看看劇偶爾玩玩 游戲 辦辦工,一看Pro6000多(普通版跟Pro的體驗天差地別所以只看Pro),想來想去還是再見吧
一直用安卓後來改用了蘋果4S,蘋果5s到蘋果6,然後去年又換回華為mate20。從最初的安卓可以自己隨意刷機到用了蘋果沒有越獄,剛轉到蘋果是因為安卓確實用了一年半開始卡頓,但是軟體多,隨便安裝,缺點是太雜,一款軟體搜出來非常多,不知道用哪個,廣告也多!還得經常殺進程,但是呢可以用內存卡擴展!蘋果的優點就是易操作性,不用管殺進程,刷機之類的,系統很純凈!,生態好,安全,軟體質量高,用兩三年系統還是挺流暢,缺點就是電板太不經用,一天兩到三充,系統越升級越不經用,還越不流暢,信號不是很好,拍照太差,都說用蘋果前置攝像頭自拍完後,自己都不敢出門了!然後去年又轉回華為mate20,真的非常驚喜,改變了我對以前安卓的印象!系統易用性和蘋果已經一樣,而且AI真的太強大,比蘋果不知好用了多少倍!相機優秀,待機時間非常長,出差再也不用帶充電寶,信號真的非常強大,但是也有缺點,那就是好的 游戲 根本只有在蘋果能搜到,這點安卓還得努力!
1.定製性更高
總所周知,IOS是封閉式的移動設備交互系統,日常使用足夠,但對個人定製方面不是那麼『友好』,對此iPhone方面的回應是:「這顯得我們不cool了。(大體是這個意思)」
而Android則與IOS剛好相反,是開源式的交互系統,個人獲取root許可權後,可以對系統進行定製。對於開發者而言,極大的方便了應用開發,但這也是造成如今Android生態市場的亂象的原因之一。
2.交互邏輯多樣化
IOS與Android的交互邏輯也不同。
例如:返回上一級,IOS需點擊左上角或從左向右劃屏。Android則有點擊左上角、返回鍵或類似iPhone的返回手勢(右邊也可滑動)、三方應用功能可實現返回上一級功能。
至於菜單、桌面鍵等方面類似,可自行網路。
3.後台機制不同
這方面IOS處理得比較好,向上一劃即關閉應用。
Android向上滑並不能徹底關閉應用,需先應用內推出,才可以關閉。如:Wei信。
哈哈哈,騰老大勿噴哈,你家知名度大,並無針對。
好了,還有很多,在這不一一列舉了,使用過程便是一個發現彩蛋的過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