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ic卡
1. 安卓手機能不能破解ic卡密碼,如果能需要什麼軟體
既然是密碼,這個就是不能來破解的,特別是安卓手機,這個更是不可能來隨便就可以破解的,如果這樣那設置密碼也是失去意義。
2. 支持雲閃付的安卓手機哪個好用
安卓雲閃付做的好的話只有小米、華為、三星了,它們都推出了各自的支付pay,比hce雲閃付好用多了,不需要下載銀行客戶端,需要注意的是,想要使用雲閃付,需要手機支持NFC功能。而且需要安卓系統4.4及以上,NFC的功能很強大的,NFC可以充值公交卡,可以查詢銀行卡流水,可以支持雲閃付,可以刷公交,可以圈存IC卡電子現金等等,很方便的,目前小米5、小米NOTO2、小米MIX、小米5S、魅族MX 4pro、魅族PRO 5、華為榮耀V8、榮耀note8等手機均支持NFC,小米和華為的還支持mi pay和huawei pay,很方便!其他手機不支持各種pay,但是下載一個銀聯雲閃付軟體或者已經支持雲閃付的銀卡網銀客戶端也可以用使用雲閃付。
3. 有沒有哪款手機是android操作系統,並且手機可以刷IC卡功能的呢(手機做為PDA來刷IC卡),求推薦
沒有,不過我的手機是wm的
4. #高金請高手回答#有沒有用nfc手機代替m1型ic卡的安卓軟體。 不是要那些nfc標簽之類的軟體。
想太多了,卡的ID是唯一的,類似網卡的Mac地址。當然理論上這ID是可以虛擬出來的,但是目前還是僅限於理論,不然會亂套的。不然我拿個人的公交卡,讀取他的標簽ID,以後我搭公交再也不要錢了
5. 安卓和一個串口設備用usb+otg連接
做usb通信,首先要先弄清楚哪邊是HOST那邊是SLAVE。
比如你的android手機做host,要獲得slave,用UsbDevice表示slave
要是你的android手機做slave,要獲得host,用UsbAccessory表示host
以前沒有接觸過android USB Host編程。來到這個公司後,第一個任務就是寫一個android平板的usb host 的demo,和列印機,ic卡等通信。
6. ic卡讀卡器web開發靜態調用ocx和動態調用ocx的區別
WebApp是一種新出現的基於WEB形式的類應用程序,運行在高端的移動終端設備上,其應用范圍會越來越廣。
開發者們都知道在高端智能手機系統中有兩種應用程序:一種是基於本地(操作系統)運行的APP;一種是基於高端機的瀏覽器運行的WebApp,本文將主要講解後者。
WebApp與Native App有何區別呢?
Native App:
1、開發成本非常大。
一般使用的開發語言為JAVA、C++、Objective-C。
2、更新體驗較差、同時也比較麻煩
每一次發布新的版本,都需要做版本打包,且需要用戶手動更新(有些應用程序即使不需要用戶手動更新,但是也需要有一個惡心的提示)。
3、非常酷
因為native app可以調用IOS中的UI控制項以UI方法,它可以實現WebApp無法實現的一些非常酷的交互效果
4、Native app是被Apple認可的
Native app可以被Apple認可為一款可信任的獨立軟體,可以放在Apple Stroe出售,但是Web app卻不行。
Web App:
1、開發成本較低
使用html5 + CSS3 + js 等web開發技術就可以輕松的完成web app的開發。效果上面能夠完全模擬傳統應用程序效果。
2、升級較簡單
由於不需要通過蘋果商店發布,所以升級不需要通知用戶,在服務端更新文件即可,用戶完全沒有感覺
3、維護比較輕松
和一般的web一樣,維護比較簡單,它其實就是一個站點
Webapp說白了就是一個針對Iphone、Android優化後的web站點,它使用的技術無非就是HTML或HTML5、CSS3、JavaScript,服務端技術JAVA、PHP、ASP。
當然,因為這些高端智能手機(Iphone、Android)的內置瀏覽器都是基於webkit內核的,所以在開發WEBAPP時,多數都是使用 HTML5和CSS3技術做UI布局。當使用HTML5和CSS3l做UI時,若還是遵循著一般web開發中使用HTML4和CSS2那樣的開發方式的 話,這也就失去了WEBAPP的本質意義了,且有些效果也無法實現的,所以在此又回到了我們的主題–webapp的布局方式和技術。
在此所說的移動平台前端開發是指針對高端智能手機(如Iphone、Android)做站點適配也就是WebApp,並非是針對普通手機開發 Wap 2.0,所以在閱讀本篇文章以前,你需要對webkit內核的瀏覽器有一定的了解,你需要對HTML5和CSS3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你已經對此有 所了解,那現在就開始往下閱讀吧……
1、首先我們來看看webkit內核中的一些私有的meta標簽,這些meta標簽在開發webapp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meta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user-scalable=0;」 name=」viewport」 />
2 <meta content=」yes」 name=」apple-mobile-web-app-capable」 />
3 <meta content=」black」 name=」apple-mobile-web-app-status-bar-style」 />
4 <meta content=」telephone=no,email=no」 name=」format-detection」 />
第一個meta標簽表示:強制讓文檔的寬度與設備的寬度保持1:1,並且文檔最大的寬度比例是1.0,且不允許用戶點擊屏幕放大瀏覽;
user-scalable定義是否可縮放(0為不縮放),使頁面固定設備上面的大小。
(注意:據說HTC G7自身系統瀏覽器不支持這一條規則,能對頁面進行放大,一旦放大導致頁面布局錯亂,解決方法:定義頁面的最小寬度 min-width,body{min-width: 300px;})
iOS 7.1的Safari為meta標簽新增minimal-ui屬性,在網頁載入時隱藏地址欄與導航欄。<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user-scalable=no, minimal-ui" />
第二個meta標簽是ios設備(不只iphone)中的safari私有meta標簽,它表示:允許全屏模式瀏覽,開啟對Web Aapp程序的支持。;
第三個meta標簽也是ios系統的私有標簽,它指定在web app狀態下,ios設備中頂端的狀態條的顏色; 默認值為default(白色),可以定為black(黑色)和black-translucent(灰色半透明)。若值為「black-translucent」將會占據頁面px位置,浮在頁面上方(會覆蓋頁面20px高度–iphone4和itouch4的Retina屏幕為40px)。
第四個meta標簽表示:使設備瀏覽網頁時對數字不啟用電話功能(不同設備解釋不同,itouch點擊數字為存入聯系人,iphone為撥打電話),忽略將頁面中的數字識別為電話號碼。
若需要啟用電話功能將telephone=yes即可,具體調用格式可以這樣書寫代碼<a href=」13800138000″>Call Me</a>,若在頁面上面有google maps, iTunes和youtube的鏈接會在ios設備上打開相應的程序組件。
2、HTML5標簽的使用
在開始編寫webapp時,哥建議前端工程師使用HTML5,而放棄HTML4,因為HTML5可以實現一些HTML4中無法實現的豐富的WEB應用程序 的體驗,可以減少開發者很多的工作量,當然了你決定使用HTML5前,一定要對此非常熟悉,要知道HTML5的新標簽的作用。比如定義一塊內容或文章區域 可使用section標簽,定義導航條或選項卡可以直接使用nav標簽等等。
3、放棄CSS float屬性
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可以會遇到內容排列排列顯示的布局(見下圖),假如你遇見這樣的視覺稿,哥建議你放棄float,可以直接使用display:block;
4、利用CSS3邊框背景屬性
這個按鈕有圓角效果,有內發光效果還有高光效果,這樣的按鈕使用CSS3寫是無法寫出來的,當然圓角可以使用CSS3來寫,但高光和內發光卻無法使用 CSS3編寫,這個時候你不妨使用-webkit-border-image來定義這個按鈕的樣式。-webkit-border-image就個很復雜 的樣式屬性。
5、塊級化a標簽
請保證將每條數據都放在一個a標簽中,為何這樣做?因為在觸控手機上,為提升用戶體驗,盡可能的保證用戶的可點擊區域較大。
6、自適應布局模式
在編寫CSS時,我不建議前端工程師把容器(不管是外層容器還是內層)的寬度定死。為達到適配各種手持設備,我建議前端工程師使用自適應布局模式(支付寶 採用了自適應布局模式),因為這樣做可以讓你的頁面在ipad、itouch、ipod、iphone、android、web safarik、 chrome都能夠正常的顯示,你無需再次考慮設備的解析度。
7. 公交IC卡怎麼在手機上充值
目前「e樂充公交卡」充值軟體僅支持Android手機,並且手機需支持NFC功能。也就是說,iPhone等非Android系統的手機不支持公交卡充值。另外,在新浪手機測試的多款帶NFC功能的手機中,小米2A可支持並能完成充值,而OPPO Find 7和魅族MX3這兩款同樣帶NFC功能的手機目前尚不能完整支持該軟體。由於市場上支持NFC的手機產品眾多,e樂充官方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支持型號,我們也無法一一測試,如果您的Android手機支持NFC功能,不妨安裝嘗試一下。
8. android 藍牙列印機怎麼列印條碼
Android設備通過藍牙連接藍牙列印機,使用源碼中提供的介面,指令可快速方便簡單列印。字體大小,放大,加粗,一維碼,二維碼,圖片,各種列印樣式,適合餐飲,超市,彩票,物流等行業(這是一個eclipse工程,導入即可用)
(1) 行業手持機,微型藍牙列印機,微型條碼列印機
(2) 58mm/80mm熱敏列印模塊(支持切刀,缺紙,過熱,黑標,標簽檢測),58mm/80mmEPSON針式列印模塊
(3) 串口磁條卡解碼模塊
(4) ID、IC卡等RFID模塊、讀卡器(支持串口,USB無驅)
9. 在android平板中如何進行NFC通信,就是通過rfid讀卡器連接到平板的USB後,讀取的內容顯示到平板上
近場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在13.56MHz頻率運行於10厘米距離內。其傳輸速度有1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種。目前近場通信已通過成為ISO/IECIS18092國際標准、ECMA-340標准與ETSITS102190標准。NFC採用主動和被動兩種讀取模式。NFC近場通信技術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晶元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工作頻率為13.56MHz,但是使用這種手機支付方案的用戶必須更換特製的手機。工作模式卡模式(Cardemulation):這個模式其實就是相當於一張採用RFID技術的IC卡。可以替代大量的IC卡(包括信用卡)場合商場刷卡、公交卡、門禁管制,車票,門票等等。此種方式下,有一個極大的優點,那就是卡片通過非接觸讀卡器的RF域來供電,即便是寄主設備(如手機)沒電也可以工作。點對點模式(P2Pmode):這個模式和紅外線差不多,可用於數據交換,只是傳輸距離較短,傳輸創建速度較快,傳輸速度也快些,功耗低(藍牙也類似)。將兩個具備NFC功能的設備鏈接,能實現數據點對點傳輸,如下載音樂、交換圖片或者同步設備地址薄。因此通過NFC,多個設備如數碼相機、PDA、計算機和手機之間都可以交換資料或者服務。技術特徵與RFID一樣,NFC信息也是通過頻譜中無線頻率部分的電磁感應耦合方式傳遞,但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首先,NFC是一種提供輕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無線連接技術,其傳輸范圍比RFID小。其次,NFC與現有非接觸智能卡技術兼容,已經成為得到越來越多主要廠商支持的正式標准。再次,NFC還是一種近距離連接協議,提供各種設備間輕松、安全、迅速而自動的通信。與無線世界中的其他連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種近距離的私密通信方式。NFC、紅外線、藍牙同為非接觸傳輸方式,它們具有各自不同的技術特徵,可以用於各種不同的目的,其技術本身沒有優劣差別。NFC手機內置NFC晶元,比原先僅作為標簽使用的RFID更增加了數據雙向傳送的功能,這個進步使得其更加適合用於電子貨幣支付的;特別是RFID所不能實現的,相互認證和動態加密和一次性鑰匙(OTP)能夠在NFC上實現。NFC技術支持多種應用,包括移動支付與交易、對等式通信及移動中信息訪問等。通過NFC手機,人們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任何設備,與他們希望得到的娛樂服務與交易聯系在一起,從而完成付款,獲取海報信息等。NFC設備可以用作非接觸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讀寫器終端以及設備對設備的數據傳輸鏈路,其應用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個基本類型:用於付款和購票、用於電子票證、用於智能媒體以及用於交換、傳輸數據。原理信息NFC技術原理支持NFC的設備可以在主動或被動模式下交換數據。在被動模式下,啟動NFC通信的設備,也稱為NFC發起設備(主設備),在整個通信過程中提供射頻場(RF-field),。它可以選擇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種傳輸速度,將數據發送到另一台設備。另一台設備稱為NFC目標設備(從設備),不必產生射頻場,而使用負載調制(loadmolation)技術,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將數據傳回發起設備。此通信機制與基於ISO14443A、MIFARE和FeliCa的非接觸式智能卡兼容,因此,NFC發起設備在被動模式下,可以用相同的連接和初始化過程檢測非接觸式智能卡或NFC目標設備,並與之建立聯系。圖為NFC主動通信模式:NFC與RFID區別第一、NFC將非接觸讀卡器、非接觸卡和點對點功能整合進一塊單晶元,而rfid必須有閱讀器和標簽組成。RFID只能實現信息的讀取以及判定,而NFC技術則強調的是信息交互。通俗的說NFC就是RFID的演進版本,雙方可以近距離交換信息。NFC手機內置NFC晶元,組成RFID模塊的一部分,可以當作RFID無源標簽使用進行支付費用;也可以當作RFID讀寫器,用作數據交換與採集,還可以進行NFC手機之間的數據通信。第二、NFC傳輸范圍比RFID小,RFID的傳輸范圍可以達到幾米、甚至幾十米,但由於NFC採取了獨特的信號衰減技術,相對於RFID來說NFC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等特點。第三、應用方向不同。NFC看的是針對於消費類電子設備相互通訊,有源RFID則更擅長在長距離識別。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手機作為互聯網最直接的智能終端,必將會引起一場技術上的革命,如同以前藍牙、USB、GPS等標配,NFC將成為日後手機最重要的標配,通過NFC技術,手機支付、看電影、坐地鐵都能實現,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