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怎麼配置
1. 香包里的香料怎麼做
香囊裡面的香料有艾葉、菖蒲、金銀花、藿香、白芷、丁香、蘇葉、薄荷等。製作香囊需用到的材料:針線、布料、裝飾用的流蘇、掛繩。
一、准備一塊適宜大小的布,布的大小視製作香囊的大小而定。
2. 香囊怎麼放香料可以放桂花嘛
香囊可以放桂花,製作方法如下:
1、先把布袋的三邊縫合起來,塞進去一些清新的乾燥植物或香料並滴進純精油。或者可以先將精油滴在乾燥花上,再把植物放到香囊里,靜置一晚,植物就會吸收所有的精油,這是加強香味的方法。
2、可以根據枕頭和囊袋的大小及你所喜歡香氣的濃淡,來決定將使用多少滴精油。使用精油時,不一定非用乾燥植物不可,任何的填充如棉花或海綿都可以,睡眠用的枕頭可用洋甘菊、薰衣草、橙花、馬郁蘭等純精油;裝飾或非睡眠用的枕頭可以和每個房間里的香味搭配。
3、最後塞進填料,把第四邊縫起來。
加香方法:
選擇自己喜歡的香水,加2倍的清水稀釋,再把香囊浸泡在稀釋的液體中,待其充分吸收後,取出晾乾即可。還有一種方法是先把香囊在清水中浸泡1-2小時後,取出香囊體將香水的原液直接噴灑在香囊上面,充分吸收後即可。
香料的製作過程,對許多使用者來說,通常都是相當陌生的,因此,對香料製作過程詳細的描寫也就相當稀少。因應不同的香料原料、不同的用途就會有各種制香方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香囊
3. 怎麼做香囊
介紹一下各種香囊的製作方法。
1. 平面綉花組合香囊
① 畫稿樣
在製作香囊之前首先要畫出稿樣,以便根據稿樣作出紙卡樣板來,在這一步畫稿樣中,只需畫出圖案的輪廓即可,由於稿樣是按實物的具體尺寸繪制的,因此在畫稿樣時要掌握稿樣的尺寸准確,稿樣畫好後,就可用剪刀將稿樣剪下。
② 剪紙卡樣板
為了製作能夠長久使用的樣板,還需根據紙樣將紙卡剪成樣板。當所有的樣板剪好後,就可在紙卡樣板上畫綉樣了。
③ 紙卡畫綉樣
畫綉樣就是在紙卡樣板上畫出香包表面上需要綉制的花紋,在畫綉樣時,要考慮到綉紋的走向和針法組合,以便進行綉制。綉紋畫好後,就完成了紙卡樣板的製作。
④ 裁布襯
由於平面香包是由雙層布襯中間填充香料而製成的,因此需要按照紙卡樣板的形狀對各圖形剪出兩張布襯,剪布襯時,用針線將布襯與紙卡樣板縫合固定,再用剪刀沿紙卡輪廓將布襯剪下,布襯剪好後就可以粘布面了。
⑤ 粘布面
粘布面就是在布襯表面粘上香包的外裝飾面。粘面時,先在布襯表面,均勻地塗上膠水,把布襯和布面粘合在一起。我們在這個香包中,為荷葉選擇的是綠色布面,鴛鴦選擇的是紅色和黃色布面,布面粘好晾乾後,就可沿布襯輪廓剪下,在剪布面時,要留0.5厘米寬的餘量,以便粘邊。
粘邊的目的是為了將布襯包裹起來,防止製成成品時影響美觀,為了將布邊粘合的平整,在粘布邊前,要沿布襯邊緣將布面剪出小口,布面剪口後就可以粘邊了,一般粘邊可使用801膠,粘合時,將801膠均勻地塗抹在布面和布襯上,稍晾後,就可將布邊整齊地粘貼在布襯上。
⑥ 布面畫綉樣
由於這個平面香包的表面是用絲線綉花的,因此,要首先在布面上畫出綉樣來。畫綉樣時可根據紙卡上畫好的綉樣,在布面上進行描繪。當所有布面上的綉樣都畫好後,就可以進行綉花了。
⑦ 綉花
這個平面香包表面的綉花是增強觀賞性的關鍵,也是香包製作藝術水平的表現,因此,在綉花中,要認真仔細力求表現出香包本身的藝術特色,綉花首先用淺粉色絲線從荷葉上的裝飾荷花開始,綉花芯時,可用長短針的針法,也就是一針長一針短,以表現出花芯的放射狀。花芯綉好後,換深粉色絲線仍用長短針的針法綉出花瓣,以表現出花朵的立體效果。為了提高花朵的裝飾性,可在花蕊中間縫上梅花狀光片。為了表現出富麗堂皇的裝飾效果,荷葉的筋脈要用金線綉出。
荷葉綉好後就可綉鴛鴦了,黃色鴛鴦的冠子用紅色綉出,再用黑色絲線綉出鴛鴦的眼睛,並用銀色光片裝典出鴛鴦的眼球,再在頸部綉出藍色的條紋,鴛鴦胸部的梅花可用深粉色綉出,並裝飾上綠色的花芯。鴛鴦翅膀上的花紋可用紫紅色綉出輪廓,在輪廓內裝飾上粉色的花朵,綵球和綠線。鴛鴦的三條尾翎可用綠色和紫色表現,這樣黃色鴛鴦就綉好了,紅色鴛鴦的綉法和黃色相同,只不過,冠子的顏色改為紫紅色,頸部的條紋綉成綠色,胸部的花朵變為淺粉色,翅膀的輪廓更換為藍色,尾翎上的條紋用粉色、桔黃色和綠色表現。
⑧ 縫合裝香料
布面綉好後,就需要進行縫合裝填香料了,鴛鴦的縫和是將兩片鴛鴦綉面向外,用針縫和在一起,縫和時,用滾針法,只將兩片鴛鴦的邊緣縫和即可,當縫和至一半時,即可將脫脂棉夾放在兩片鴛鴦之間,填脫脂棉時要在脫脂棉上撒上一些香料粉,就可將鴛鴦的周邊全部縫和了。荷葉的縫和方法與鴛鴦的縫和方法近似,只是在荷葉上面收口時,要留出縫和鴛鴦和荷花的位置。荷葉的周邊大部分縫和好後,就需要製作荷花了。
作荷花時,將粉色的綢布剪成方塊,將方形綢布沿對角線折疊後,再對折,就形成了一片荷花花瓣,用針線把花瓣的底邊縫和收攏即成一片荷花瓣,用三片這樣的荷花瓣形成了半朵荷花。由於這個平面香包是雙面的,所以要縫制兩朵荷花,荷花縫制好後,就可以進行組裝了。
⑨ 組裝
組裝時,把兩只鴛鴦對襯地放置在兩片荷葉的夾層中,再把荷花放置中間,進行比較試驗後,覺得尺寸和構圖都無問題,就可進行縫和組裝了。縫和時,順序將兩只鴛鴦和兩朵荷花縫和到荷葉上端的夾層中,就完成了香包主體的製作。
⑩ 裝飾
鴛鴦香包主體做好後,還要為它配上吊穗和掛繩進行裝飾。在這里吊穗選擇的是黃、粉、綠三種顏色,三個吊穗縫好後,為了使香包的圖形更加生動,我們在兩只鴛鴦的嘴之間,還要縫上一顆珠子,塑造一幅兩只鴛鴦戲玩彩珠的圖形。最後我們為香包配上掛繩,這個平面綉花組合香包就製作完成了。
4. 香囊怎麼做,裡面的香料是什麼
香囊中填充有各種具有多種葯理活性的芳香殺菌類中葯,如冰片、薄荷、野菊花、荊芥、蒼術、樟腦、丁香、高良姜、川芍、桂皮、細辛、木香、白芷、雄黃、艾葉、霍香、辛夷、花椒等等,這些都可辟穢祛濁、強身健體。
如今各種呼吸類疾病肆虐,如「豬流感」、「禽流感」、「非典」等等,據最新研究表明,佩戴中葯香囊對預防這些疾病很有效的哦!
不過現在市面上好像不容易買到正宗的香囊了,只能自己動手製作啦,製作方法如下:
材料:碎布、葯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中葯香料粉(從中葯店選取上面所提中葯中的三種以上葯粉即可)
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做法:
(1)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等。
(2)剪下相對的兩片
(3)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4)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葯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香料粉根據需要自己選擇。
(5)將最後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5. 香囊怎麼做
兩千多年前,中國民間就有佩戴香囊避除穢惡,確保自身健康的民俗香囊。常用的多是芳香開竅的中草葯,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民間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
傳統香囊慣用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中葯,也可添加了山萘、熏草、澤蘭、艾葉,磨研、提煉成粉狀,縫製成香囊,也可加驅蚊蟲的中葯:藿香、薄荷、紫蘇、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陳皮、柳丁皮、肉桂、丁香等。
想買塊手錶,不知如何選?玩物得志,免費教你選擇技巧
廣告
兒童防感冒的香囊配方:
丁香、冰片各3克,高良姜2克,桂枝、佩蘭各5克,山奈、丁香、雄黃各3克,冰片、薄荷腦各2.5克,砂仁、蔻仁各5克。葯料研細末並過篩,裝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給孩子佩掛在脖子上,或用別針固定於衣襟,布袋中葯末每10天更換一次,以保持葯效。
解春困香囊配方:
1、冰片、樟腦各3克,良姜15克,桂皮30克;
2、川芎、白芷各10克,蒼術20克,冰片3克;
3、山柰、雄黃各10克,樟腦3克,丁香50克。
任選以上一種配方,將葯物粉碎成細面,取葯面3—5克,用布縫製成小袋佩掛頸上,15天換一次即可。
胡慶余堂香囊配方:
公丁香150克、甘松250克、白芷500克,山柰300克;
方回春堂香囊配方:
白芷100克、甘松100克、山柰100克、公丁香20克、檀香20克、陳皮150克。
華東醫葯有限公司參茸分公司香囊配方:
公丁香100克、白芷100克、山柰100克、甘松100克、檀香100克、陳皮100克。
武林葯店香囊配方:
白芷30克、陳皮70克、甘松60克、山柰50克。藿香,艾葉,肉桂,山奈等量,磨碎,包成4克每袋。
豫西山區端午節香囊配方:
1、甘松100克、三奈60克、白芷60克、蒼術60克 、高良姜150克、佩蘭、桂皮各50克,冰片20克。
2、雄黃60克,菖蒲80克,桂皮50克,硃砂20克。
3、川芎、白芷、蒼術、零陵香各50克。
4、山奈100克,雄黃20克,冰片10克,樟腦10克。
功能性香囊的種類
1、 解毒利濕香囊
做法:取藿香、艾葉、肉桂、山萘、蒼術各等量,清洗干凈後烘乾,並粉碎至100~200目。然後找來絲布,縫製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每袋裡裝4克葯粉,每天掛前胸佩帶,晚上睡覺時放置枕邊。
功用:有芳香化濁辟穢、清熱利濕解毒之效。
6. 中葯驅蚊香囊怎麼製作
驅除蚊蟲「香囊」的配方:
1、取丁香、薄荷、薰衣草、七里香各適量,
比例為1∶1∶1∶1即可。
2、艾葉10克 菖蒲10克 鱉甲10克 鬧羊花20克。
一起研成粉末,置入香囊少許。佩帶。
7. 裝飾香囊如何製作
首先,選好要做的圖形。然後,剪樣,拿紙稿樣在選好的布面上起稿,縫好香袋,也可在香袋錶面刺綉圖畫,接著向香囊袋裡填入留香緩釋劑。留香緩釋劑是由高分子聚合物或普通硅膠和填料配置而成。留香緩釋劑的填充量約為香囊袋容量的1/3。全部裝好後,縫合留口處。選味道較好、保持時間長的香水,加2倍量的清水稀釋,再把做好的香囊袋浸泡在稀釋後的香水液體中,待其充分吸收後,取出香囊袋避開陽光在陰處晾曬干(或烘乾)。裝入准備好的禮品包裝盒內即完成。也可將香囊袋先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時,取出後將香水的原液直接噴灑到香囊袋上,待充分吸收後就可使用。
8. 端午節香包裡面的香料怎麼配
香包最早稱容臭,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當時的香料是辟芷、秋蘭。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稱呼。中國傳統的香囊多用綢布製成,內裝雄黃、熏草、艾葉等香料。一說香包可以避邪,端午節時多會配掛香包。
端午節香包裡面的香料
買川芎10克、白芷10克、細辛10克、薄荷8克、冰片2克,先將前四味中葯搗碎成綠豆大的顆粒,再與冰片混勻,裝入1個或兩個小的綢緞或布袋中。也可選擇其它的中葯,如藿香、菊花、桂皮、辛夷、佩蘭、橘皮等。
(8)香囊怎麼配置擴展閱讀:
有些地方還有新嫁娘贈送親友香包的習俗,國人認為新娘子帶有喜氣,由她親手做的香包,更能袪邪解毒,所以在她新婚的第一年的端午節,新嫁娘必須縫制香包分送親友,這一送,少說要送一,二百個,除了送給親友之外,當然多半還是送給小孩子們佩戴,這是出自上一代對下一代的關愛,希望兒童能夠順利成長,諸邪遠避,同樣地也可以送給長輩以示尊敬和孝思。
至於送給情人的香包含意就更深遠了,一針一線都蘊涵了無限柔情。在以前,婦女們在子女情人要出遠門時,都會縫制香包讓他們帶在身上,一方面保佑他們旅遊平安,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他們,家鄉有人倚門守候,應該早日歸來。這種溫馨的習俗,在現代就比較少見了。
一來因為如今醫葯發達,靠香包袪邪避毒的功能已經消失,再則在工商社會,人們的生活步調緊張,職業婦女也越來越多,她們無暇研究女紅手藝,因此每年端午節前後,就會有大量製作的香包在市面上出售,雖然圖案也綉得相當漂亮,但不免有些匠氣,而且採用的香料大多是化學物質,不但香味無法持久,更重要的是由於大量製造,已經失去了傳統香包,為人們生活帶來的情趣和其中的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