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濱水綠地植物配置應該注意什麼

濱水綠地植物配置應該注意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1-06 22:52:07

❶ 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那些原則

(1)功能性原則植物配置時,首先應明確設計的目的和功能。例如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的種植設計,為了達到防止眩光的目的,確保司機的行車安全,中央分隔帶中植物的密度和高度都有嚴格的要求;城市濱水區綠地中植物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夠過濾、調節由陸地生態系統流向水域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進而提高河水質量,保證水景質量;在進行陵園種植設計時,為了營造庄嚴、肅穆的氣氛,在植物配置時常常選擇青松翠柏,對稱布置;而在兒童公園內一般選擇無毒無刺、色彩鮮艷的植物進行自然式布置,並且與兒童活潑的天性相一致。
(2)藝術性原則植物配置不是綠色植物的堆積,而是在審美基礎上的藝術配置,是園林藝術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在植物配置中,應遵循統一、調和、均衡、韻律等基本美學原則。這就需要在進行植物配置時.熟練掌握各種植物材料的觀賞特性和造景功能,對植物配置效果整體把握,根據美學原則和人們的觀賞要求進行合理配置,豐富群落美感,提高觀賞價值,渲染空間氣氛。
(3)生態原則 植物配置應按照生態學原理,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位特徵,合理選配植物種類,避免種間直接競爭,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健全、種群穩定的復層人工植物群落結構。同時根據生態學上物種多樣性導致群落穩定性原理,植物配置時應充實生物的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是群落多樣性的基礎,它能提高人工植物群落的觀賞價值,增強人工植物群落的抗逆性和韌性,有利於保持群落的穩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只有豐富的物種種類才能形成豐富多彩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觀,滿足人們不同的審美要求;也只有多樣性的物種種類,才能構建不同生態功能的人工植物群落,更好地發揮人工植物群落的景觀效果和生態效果。

本文轉自:園林吧 http://www.yuanlin8.com/plants/2075.html

❷ 植物配植應注意幾點

2.1園林植物 指綠化效果好,具有觀賞價值或經濟價值的植物。園林植物一般具有形體美、色彩美等的形態特 征,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在一般管理條件下能表現上述功能。 2.2植物造景 運用植物素材,通過藝術手法,充分發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要素(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 剪成一定形體)來創作植物景觀。 2. 3園林植物配置 按植物生態習性、生物學特性和園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喬木、灌木、花卉、 草皮和地被植物等) ,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 3園林植物配置基本原則 3.1綠地規劃配置設計基礎 各類型綠地的規劃配置應在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的基礎上進行。 3.2滿足綠地的性質及用途 應結合周邊環境,發揮園林植物的綜合功能。 3.3滿足生態習性 a)喬木、亞喬木、灌木、地被相結合,組成科學合理的復層結構植物群落。 b)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重視生物多樣性:喬木、灌木、常綠、落葉、速生、慢生植物合理配置。 c)常綠、落葉種類配置比例應為3: 7,喬木、灌木種類配置比例應為(1-1.5) : 1 。 d)忌栽純林,應多種植物混栽,營造種類豐富的植物群落。 3.4明確主題 明確主題性,滿足立意要求。 3.5遵循美學原理,講求藝術性。 a)遵循統一、協調、均衡、韻律四大原則。 b)構圖合理,整體與局部關系處理得當。 c)運用園林植物色彩美、季相美、芳香美、姿態美、群體美等的美化作用。 d)挖掘園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知識性。 3.6突出和保持地方園林特色。 3. 7配置密度合適,近期與遠期效果兼顧。 3.8遵循經濟性原則。 3.9各園林要素的關系處理得當 與園林建築及小品、山體、水體、園路等園林要素的關系處理得當。 3.10生態效益 形成的植物群落應能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不能因配置不當而產生病蟲害及環境污染。 4園林植物選擇要求 4. 1園林植物選擇基本原則 a)以"鄉土或鄉士化樹種、鄉土草種"為主,適地適種的原則。紀念性廣場、重要區域或不宜 栽植樹木的地段可適當選用常綠草種。 b)遵循"物種多樣化"的生態性原則。以喬木為主,喬、灌、藤、花、革結合,速生與慢生、 常綠與落葉科學合理配比。 c)突出季相變化的景觀性原則。 d)應選用大規格茵木。落葉喬木胸徑應不低於Ber,常綠喬木高度應不低於2.5m。市屬及區屬重 點工程建設項目,樹木選擇規格落葉喬木胸徑應不低於15em,分枝點應不低於2. 7m。 4.2公園綠地 4.2. 1公園綠地植物選擇 公園綠地植物應選擇: a)一生長表現好,如:易生長、病蟲害少、易管理,管理粗放等。 b)具有一定的抗逆性,適應栽植地立地條件。 c)適應栽植地養護管理條件。 d)不宜成片栽植刺槐、黃金槐、香花槐、火炬樹、側柏等綠化先鋒樹種。 e)應以大規格喬木為主。重點地段及重要景觀樹落葉喬木規格不應低於胸徑15em、分校點2. 7m; 一般地段喬木胸徑不應低於10em。 4.2.2公園綠地植物推薦種類 銀杏、揪樹、懸鈴木、白蠟、臭椿、合歡、馬褂木、苦楝、奕樹、樺樹、制樹、三角楓、毛白楊、 大葉女貞、朴樹、鍛樹、五角楓、櫻花、燈台樹、國槐、水杉、柳樹、流蘇、廣玉蘭、黑松、白皮鬆、 雪松、冷杉、龍柏等,以及碧挑、天目瓊花、海桐、錦帶、耐冬、紫荊、紫薇、木棒、日本女貞、海 棠、法國冬青、石楠、榆葉梅等花灌木。 4. 3道路綠地 4.3.1道路綠地植物選擇 結合城市特點及景觀要求,優先選擇具有本地特色的樹種。綠地植物應選擇: a)無毒、無臭、無刺、無飛絮等;落果對行人不造成危害(砸傷行人、污染行人衣物)。 b)病蟲害少或易於防治。 c)花灌木應選擇花繁葉茂、花期長、生長健壯和便於管理的種類。 d)綠籬和觀葉灌木應選用萌芽力強、枝繁葉密、耐修剪的種類。如:日本女貞、小檗等。 e)應選擇莖葉茂密、生長勢強、病蟲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觀葉、觀花種類作地被:應以 萌費力強、覆蓋率高、耐修剪的冷季型草種為主。如:平校苟子、沙地柏、鋪地柏等。 f)行道樹應以落葉、深根性、開展型樹冠、耐修剪、壽命長的樹種為主,並適應城市道路環境 條件,如耐早、耐癖薄士壤、抗海潮海霧、抗污染等。 g)主幹道苗木規格應達到胸徑15cm、分枝點2. 7m以上;次幹道苗木應達到胸徑8cm、分枝點2. 2m 以上。 4. 3. 2道路綠地植物推薦種類 銀杏(雄株)、楸樹、懸鈴木(少球或無球的)、白蠟、臭椿(雌株)、合歡、馬褂木、苦楝、 朴樹、樺樹、黑松、奕樹、廣玉蘭、五角楓、椴樹、黃連木、垂柳、七葉樹等。不宜栽植黃金槐、香花槐、火炬樹、側柏等綠化先鋒樹種。 4.4居住綠地 4.4.1居住綠地植物應選擇 居住綠地植物應選擇: a)生長健壯,病蟲害較少,適應栽植地環境條件及養護管理條件。 b)應無毒、無臭、無刺、無飛毛、少花粉、落葉整齊等,不致產生污染及造成人傷害。 c)應多選擇能觀花、觀果及文化品位高的植物。 4.4.2推薦種類 銀杏、香椿、合歡、欒樹、五角楓、紅楓、黃連木、玉蘭、龍柏、黑松、廣玉蘭、耐冬、山植、 石榴、泡桐、垂柳、碧桃、櫻花、紫葉李、無花果、石楠、木槿、紫薇、海桐等。 4.5廠區綠地 4.5.1廠區綠地植物選擇 廠前區應選用冠大蔭濃、生長快、耐修剪的喬木作遮蔭樹。產區綠地植物應選擇: a)生產區應有針對性地選擇對有害氣體抗性較強及吸附作用、隔音效果較好的樹種。化工車間, 應選擇抗性強、生長快、低矮的樹木;高溫車間,應選擇高大的闊葉喬木及色濃味香的花灌木;雜訊強烈的車間,應選擇校葉茂密、樹冠矮、分校點低的喬灌木,密集栽植形成隔音帶;紡織、食品、光 學、精密儀器製造車間,應選擇無飛絮、無花粉、落葉整齊的樹種,結合營建低矮地被和草坪。 b)倉儲區應選擇樹干通直、分枝點高的樹種,不應種植針葉樹及含油質較多的樹種。 c)廠內行道樹應選擇生長健壯、樹冠整齊、抗性強的喬木。行道樹分枝點不宜低於4m。 4.5.2推薦種類 刺槐、榆樹、欒樹、臭椿、毛白楊、合歡、泡桐、構樹、君遷子、黃連木、銀杏、懸鈴木、側柏、 自皮鬆、龍柏、苦楝、三角楓、刺楸、青朴、水杉、桑樹、紫穗槐、胡枝子、木槿、爬山虎等。 在適當地段應考慮栽植一些對污染源敏感的植物以監測環境污染狀況。如:雪松對S02、HF最敏感, 櫻花、唐菖蒲對HF較敏感,懸鈴木對C02敏感,月季、杜仲對S02敏感等。 4. 6濱海綠地 4.6.1濱海綠地植物選擇 濱海綠地植物應選擇: a)抗海風、抗海霧、耐瘠薄、耐鹽鹼並有較強觀賞價值的種類,以常綠樹為主,適當選用闊葉、 落葉喬木。喬木胸徑不應小於10cm,灌木冠幅不應小於80cm。 b)堤壩護坡應以固土性強的鄉土草種及矮生木本植物為主。如:結縷草。 c)近海處應選用低矮小喬木和灌木,岩土應選用攀緣植物。 4.6.2推薦種類 黑松、龍柏、短葉羅漢松、女貞、紅楠、青朴、黃連木、楓楊、構樹、麻析、、鹽膚木、合歡、白蠟、桑樹、旱柳、苦楝、胡頹子、木棒、大葉黃楊、大葉胡頹子、錦帶花、枸杞、千首蘭、膠東衛矛、 海州常山、扶芳藤、爬山虎等。 4. 7山林綠地 4.7.1山林綠地植物選擇 山林綠地植物應選擇: a)深根性、樹冠較窄,不易風倒、風折。 b)耐瘠薄、抗乾旱、適應栽植地環境條件。 c)可適當選用山地綠化先鋒樹種。喬木地徑不應小於0.5cm,灌木冠幅不應小於30cm。 4.7.2推薦種類 國槐、臭椿、黃連木、鹽膚木、杜梨、苦楝、黑松、香花槐、黃櫨、衛矛、君遷子、麻櫟、構樹、核桃、板栗、山楂、棗樹、柿樹等,以及紫穗槐、扁擔木、鼠李、荊條、胡頹子、金銀木、綉線菊等灌木和木本地被。 4.8防護綠地 4.8.1防護綠地植物選擇 防護綠地植物應選擇: a)深根性、萌芽力強、抗倒伏、速生尤其高生長快、干直的鄉土樹種。 b)耐瘠薄、抗乾旱、抗煙塵、抗有害氣體等抗逆性強,並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 c)物種之間及與防護生物協調共生關系好,不得有共同病蟲害或是其中間的寄生樹種。 d)可適當選用綠化先鋒樹種。喬木胸徑不應小於6cm,灌木冠幅不應小於50cm。 4.8.2推薦種類 國槐、刺槐、臭椿、刺楸、加楊、垂柳、青朴、苦楝、桑樹、構樹、榆樹、側柏、君遷子、泡桐、 核挑、紫穗槐、胡枝子、木槿、丁香、紫藤、爬山虎等。 5園林植物配置要求 5. 1公園綠地 公園綠地植物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以喬木為骨架,復層配置,栽植密度合理。各類型喬木栽植密度應符合表1規定。 表1開展型(寬冠) 胸徑(cm)<1010- 20> 20最小栽植間距(m) 456直立型(窄冠)胸徑(cm)<1010- 20> 20最小栽植間距(m) 345b)注重物種多樣性,豐富綠地景觀。每1000m2綠地,喬木栽植種類不應少於5種;灌木不應少於5 種;常綠樹不應少於3種;落葉樹不應少於7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不應少於3種,栽植面積不應少於 總栽植面積的10%。 c)新建綠地喬木應占總栽植面積的60%以上,大規格苗木應占總栽植數量的80%以上;林下不得裸露地表,應配置地被或草坪;喬、灌、草配置面積比例不低於6: 3: 1。 d)公共活動廣場應控制綠地率35%-40%,綠化覆蓋率45%-60%,成片綠地喬木應佔80%以上,喬、灌、草配置面積比例不低於5: 3: 2;集散廣場應控制綠地率25%-30%,綠化覆蓋率35%-45%,喬、灌、草配置面積比例不低於7: 2: 1。 e)已建成以大面積鋪裝和草坪為主的廣場,應補栽大規格喬、灌木,達到植物配置面積比例要求。 5.2道路綠地 道路綠地植物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以喬木為主。大規格喬木占總栽植數量的90%以上。栽植密度同5.1.1表規定。 b)自然式綠帶應以常綠喬木為主,分層配置喬木、灌木、草坪,配置面積比例為5: 3: 2。配置種類數同5.1.2的規定。 c)互通立交橋綠地喬、灌木栽植面積應達到綠地面積的60%-70%以上。環橋綠地應配置不影響交通視野的低矮花灌木、點綴樹叢、孤植大樹等:橋下應栽植攀緣植物,垂直綠化橋柱、橋體;沿橋體兩側綠地應栽植高大速生喬木。 d)車行道分隔綠帶,寬度小於2.5m應栽低矮的灌木及草皮,寬度2. 5m-3. 5m可種枝下高較高的喬木,寬度大於3.5m應栽植喬木,多選常綠、色葉樹種;道路人行橫道、拐彎處綠地不應栽植喬木及亞喬木;喬木、灌木種植面積應占綠地面積的80%。 e)規劃綠地面積較大的高速路及立交橋兩側應配置喬、灌、草復層混交綠帶;高速路及一般公路 立體交叉處在彎道外側應植數行喬木;兩條道交匯到一條道的交接處及中央隔離帶,應栽植低矮灌木及草坪;立體交叉面積較大的,按公園綠地配置;坡度較大處應以草坪式護坡綠化為主。 f)與上方架空線,地下電纜、管道的關系應處理得當。 5.3居住綠地 居住綠地植物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充分考慮綠地功能,運用混合式方法復層配置,建設人工生態植物群落。 b)應以觀賞亞喬木為主,占苗木總栽植數量的50%,高大喬木佔20%。喬木量達到70%。 c)栽植密度合理,空間相對開敞。栽植密度同5. 1 .1表規定。 d)在統一基調的基礎上,樹種力求豐富,配置種類數同5.1.2的規定。 e)建築南面綠地小氣候條件好,植物種類可豐富,但不得影響屋內採光和通風;東、西面應種落葉大喬木夏季遮陽,西、北面應配置耐風耐寒樹種,北面應選擇耐蔭亞喬木、灌木及地被;種植喬木距離建築不得小於5m,窗下不得種植喬木及大灌木。 5.4廠區綠地 廠區綠地植物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喬木、灌木配置數量比例不低於1.5: 1其中常綠樹數量應占該區域總栽植數量的1/2。 b)廠前區宜用規則式和混合式相結合的配置方法。遠離大樓的地方可根據地形變化採用自然式布局。 c)生產區大喬木距離建築不應小於4m,距離地上、下管網不小於2. 5m。植物栽植應處理好與車間通風透光的關系。 d)倉儲區應以疏植喬木或配置低矮的花池、綠化分隔帶為主,地下倉庫上面宜鋪設草皮和配置灌木、地被或攀緣植物。 e)廠內道路綠化配置應簡潔、明快。綠籬距離道路不宜小於0.8m,灌木不宜小於2m,喬木不宜小於1.2m。 f)防護林帶應以喬、灌木混交的緊密結構和半透風結構為主。栽植密度同5. 1. 1表規定,但間距 均下調1m。 5. 5濱海綠地 a)應以抗海霧、海風的常綠樹種為主,適當配置觀賞亞喬木、灌木和觀花地被,豐富綠地景觀。配置種類數同5.1.2的規定,但常綠、落葉種類比例應為2: 3。 b)樹木不宜配置過密,林冠線應富於變化,留出透景線。栽植密度同5. 1. 1表規定,但間距均上調1.5m。 5.6山林綠地 a)植被覆蓋率應達到80%以上,以喬木為主,合理配置灌木、地被,防止水土流失。喬木應占總栽植數量的60%以上,配置種類喬木、灌木比例為1.5: 1,針葉、闊葉比例為1: 4,色葉植物不應低於總栽植數量的30%。每公傾山林樹木配置種類不應少於3種。 b)栽植密度合理。各類型喬木栽植密度應符合表2規定。 表2直立型(窄冠)胸徑(cm)3~44~5>5栽植間距(m) 0.811.2 c)園林景觀應結合園林生產,適當配置或片植經濟林。根據山地環境條件及社會需要營造風景林、 經濟林及防護林。 5. 7防護綠地 a)應以喬木為主,喬灌結合。配置種類喬木、灌木比例為15: 1。 b)各類苗木配置合理,配置種類數同5.1.2關於喬木種類數的規定,但喬木不應少於6種,灌木不應少於4種;栽植密度同5.1 .1表規定,但間距均下調1m。 c)園林景觀應結合園林生產,防護林與用材林、果桑花經濟林結合,合理配置。 d)有污染的工業區,外圍應設置寬度30米以上的喬、灌木混交的緊密結構和半透風結構為主的防護林帶。

❸ 種植攀援植物和濱水植物種植需要注意的哪四點

城市濱水開放空間景觀的建設與保護(論文)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福州為了改善城市園林綠化面貌和城市自然生態環境,最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在城市的濱水區域,建成大量的公共綠地。這些綠地來看各有特色,服務對象不同,已形成的濱水開放空間景觀,也不盡相同。回顧這些城市濱水開放空間的現狀,頗有收益。

(1)為住宅小區居民服務的濱水供給綠地,往往緊。鄰城市住宅新村,綠地寬度小。如白馬河公園濱水綠地,寬度一般只有幾十米、二十幾米,最多也只有30~40m,沿著河岸建設,地勢平坦。建成的濱水開放空間景觀,以植物造景為主,輔以一些景觀小品,景觀特色多小巧玲瓏;再如1990年建成的福州白馬河公園,面積5.82h㎡,緊鄰黎明新村、上海新村;1991年建成的福州晉安河公園,面積15.51h㎡,緊鄰洋下新村、浦下新村、王莊新村。這些新村與濱河公園,只隔著寬七八米馬路,使用起來非常便捷,其服務對象是新村居民。這類綠地面積83.7h㎡,約占濱水公共綠地的24.5%。

(2)城市濱河道路綠地,一般都跟隨城市道路而延伸,綠地寬窄不一,或寬不足10m,或寬40~50mk,濱水綠地環境多是城市河邊荒地、雜居地。經改建的濱水開放空間景觀,也都是以植物造景為主,且都注意使用景觀小品。例如1988年建成的福州倉前公園,面積1.5h㎡;1996~1997年建成江濱大道的公共綠地,沿路長26km,寬度8~15~20m不等,面積近28h㎡,作為街頭開放性道路公共綠地,空間景觀以植物造景為主。這類綠地面積60.3h㎡,約占濱水公共綠地的17.7%。

(3)濱水區域大面積拆遷危舊房,建成公園綠地。近年福州城市經濟實力增強,對沿江幾萬平方米的違章搭蓋及破舊危房進行拆遷。新建成的濱水區域,如閩江公園,北岸線長5.5km,河岸綠地寬100~200m,面積47.5h㎡;南岸線長7km,河岸綠地寬150m左右,面積達6.5萬㎡,使福州濱水城市空間景觀得道改造提高,美化了城市景觀形象。

(4)利用濱水灘塗自然綠地,建成可供休閑娛樂的城市公共綠地。這類綠地的沿岸植物生長茁壯,綠化景觀良好,並能較好地保護自然生態景觀原貌。例如,現在正在建設的福州金山公園,位於福州金山新區南部,三環路一期東側,東鄰城市舊防洪堤――建新南堤,西界規劃道路。公園建設基地,自然景觀資源條件優越,大樹成蔭,物種豐富。還有很多體現福州榕城地方特色的古榕樹,白鷺紛飛。河灣水面寬闊穩定,寬達100~200m,公園景觀具有濃郁的村野濕地自然生態風貌。

(5)把濱水的采礦跡地建成濱水觀光風景游覽區。這類公共綠地沿江河兩岸透迤而下,原地貌荒涼破敗,經整治後,迅速改變了濱水區域開放空間景觀,成為優美的旅遊觀光風景名勝地。如長樂市沿閩江口金剛褪附近3km的江岸,原是採掘花崗岩石材的壇口跡地,開采了幾十年,岩壁陡峭,植被殘缺,土壤流失,自然生態被破壞。經過長樂市近兩年的整改,利用了濱水的人文景觀與自然地理資源,使濱水的人文景觀與自然地理資源,使濱水采礦壇口跡地得到再生利用,建成為優美的旅遊觀光風景名勝地。

(6)利用原有濕地地貌建成濕地保護區。例如,在閩江口,還未被人為嚴重破壞的自然濕地,就有鰻魚洲濕地、道慶洲濕地,還有在福州金山新區堤外建成的濕地公園,它們都是利用灘塗沙地植被與水濱等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形成保護自然生態景觀板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廊道。

以上6種市域濱水區域,有效地提高了濱水綠地生態空間景觀水平,改善了群眾居住、休閑、娛樂、健身等環境。

2.濱水綠地設計創意理念及形成空間景觀效果

2.1 創建優美的濱水人居環境景觀

處在城市居民新村附近的內河濱水開放空間,規劃設計考慮為新村居民服務。這類濱水綠地的服務半徑在500m之內,要求創建優美的濱水人居環境景觀,提出「以人為本」的設計創意理念,並通過各種設計措施來達到目的。

在濱水公共綠地空間中,設計按照人體行為工程學原理,安排多種健身設施與器具,創造舒適休閑建身空間環境。游步道寬1.2~1.5m,以便兩個人相向步行,能寬松地通過在林蔭下漫步。路面鋪裝應平坦,盡量在臨水面安排鋪裝廣場,設置較舒適的坐椅,讓人近水觀賞,游賞水景。

2.2 追求園林植物群體美景觀,發揮大自然生態群落效應

園林植物群體美,是現代風景園林美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是通過相近植物與同種植物按園林藝術美的韻律節奏與比例協調關系的組合布局,表現植物群體規模,以體現景觀的氣勢雄偉,並且表現組合植物景觀美。園林植物按生態規律布局,最大限度發揮植物自然生態群落效應,改善生態環境;並為城市輸送大量氧氣,成為「城市綠肺」,最大限度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如晉安河公園、光明港公園的綠化。現著重論述晉安公園植物群體景觀。晉安河公園位於晉安河兩岸,開辟出寬20~30m的帶狀濱水開放公共綠地,長約7km。公園岸邊有豐富的觀賞立面,林冠線起伏變化,色彩與季相變化豐富,最主要的是晉安河公園追求壯觀的園林植物群落,體現群體美的景觀特色,從南到北,有葵林景區,南洋杉景區(愛鄉園),椰林春月景區。

葵林景區位於晉安河公園王莊新村河岸段,沿河長200多m的濱水綠地。疏密相間,自然群植高3~8m的大蒲葵林。設計布局三五成叢,數叢成群,株間距4~8m,並安排3塊200~300㎡的林間疏林草坪。葵林邊緣及河岸邊還配置有成叢的美麗針葵、七姐妹、南迎春、扶桑、九里香球等灌木花卉,為葵林景區增添了色彩變化,豐富了層次與季相的變化。昂揚挺立的蒲葵林,令人產生奮發向上的情懷,其蔥綠茂密的蒲葵林純林之景觀,充滿了濃郁的亞熱帶南國風光。

愛鄉園景區位於福馬路北晉安河東岸200多m的河岸綠地。自然群植有92株高幾十米的南洋杉林,主要樹種是塔形南洋杉、肯氏南洋杉和畢氏南洋杉,形成開放式濱水公共綠地空間景觀。岸邊及綠地邊緣植有馬櫻丹、南迎春、榕樹球、扶桑及紅花羊蹄甲等植物,形成南洋杉林。柔和的水平線與南洋杉的雄偉垂直線形成鮮明對比,在水中呈現出優美的垂直倒影。

椰林春月景區,在晉安河橋北、晉安河西岸近長1km的河岸開放式綠地。設計種植棕櫚科混交林,植有蒲葵、華盛頓蒲葵、美麗針葵可、假檳榔、皇後葵、叢生魚尾葵、長穗魚尾葵、大王椰子、散尾葵、棕竹等棕櫚科植物30多種,還有黃金葉、小蠟球、紅刺林投、象腿絲蘭、南迎春等植物。大量的喬灌地被草坪植物組合,形成自然群落,成為城市生態廊道,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另外,具有濱水帶狀綠地群體美的植物景觀,還有光明港的蒲葵混交林、羊蹄甲混交林帶。

2.3 充分利用歷史人文景觀資源,展現濱水開放空間景觀特色

結合地形改造,發掘利用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形成歷史人文景觀。這一設計理念,是福州濱水開放綠地空間又一景觀特色。

例如,長樂閩江出海口,歷史上曾是明朝鄭和7下西洋船隊候風與補給駐泊地。長樂市為了開發建設閩江出海口風景旅遊觀光帶,建成長3km的濱水開放公共綠地空間。為了紀念鄭和7下西洋的偉大航海壯舉600周年,把其中一段以前曾是閩江船運碼頭濱水的長800m的綠地景區,開辟為「鄭和廣場」,面積近4.5h㎡。充分利用鄭和船隊7下西洋,以長樂為出發駐泊地的歷史,建成祭海誓師台、三寶亭、瞭望台、鄭和兵營、親水船平台、鄭和史跡紀念館以及鄭和雕像,配置各種樹木、花卉、草坪。對過去的採石壇口、砂石地,覆土0.50~1.00m,並清理岩壁,種植各種榕樹、芒果、棕櫚科喬木,以及垂直攀援植物和時令花卉,形成優美的濱水公共綠地。開放之後,遊人絡繹不絕。

再如,兩年前建成的閩江北園閩風園,面積5.81h㎡。在防洪堤外側,利用當地原有造船廠遺址,突出展現福州2000多年的古城歷史文化與船政文化景觀。精美的「閩都春秋」巨型浮雕,向人們述說福州的許多壯闊偉業,形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長廊,並成為中外遊人的必到之處。

2.4 根據親水性的設計理念,創造各種親水景觀

親水是人類的特性;水是園林的靈魂。因此,充分展現人和水的景觀關系,是濱水開放空間的又一設計理念。

江濱公園閩水園,面積1.5h㎡。以閩江文化為主線,用抽象的藝術表現技法,表達「閩水長閩江清」的設計理念,體現人與水之間共生互利的情感關系。「閩水謠」「浮雕」,敘述了閩江兩岸風土人情和閩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水文化景觀。「閩水魂」雕塑,體現閩都兒女激流勇進的奮斗精神,升華人與水相依共存的造園思想。臨水是形成濱江水公園空間最大的特點,要把壯闊的閩江風光組織到公園臨江風景的觀賞透視中。為了最大限度地讓遊人觀賞透視中。為了最大限度的讓遊人觀賞閩江風光,並滿足群眾晨練及傍晚的休閑活動,江濱各個公園景區都安排大面積的臨水鋪裝廣場。

如台江江濱公園規劃了近8000㎡的鋪裝廣場;在倉前公園也辟有3700㎡的鋪裝廣場;在繽紛園、閩水園、閩風園等景區,都把廣場延伸到水邊,做各種標高的平台,讓遊人能與水親密接觸,滿足人們對親水性的要求。而在金沙園、西河園,則把踏步平台改為一望無垠的沙灘,讓遊人能在3萬多㎡的沙灘,盡情嬉戲,在金沙碧水之間,沐浴陽光,享受大自然賜予的閑適放飛心情。

而在福州長樂鄭和廣場,由於閩江出海口風浪較大,在其臨水船形平台,加欄桿、坐凳,讓人感受鄭和船隊萬船竟發的壯觀氣勢,也是一種絕妙的親水性做法。

2.5 利用自然地理生態資源建造濱水旅遊觀賞景觀

在濱水開放空間中,有的地段對自然地理生態資源是可資利用、充分發掘,為風景旅遊光事業服務。例如在長樂閩江出海口的金剛腿景區。金剛腿原是半山上的巨岩,延伸到閩江水岸邊,形成大條岩,形如天生的金剛大腿。腿彎之下空懸,如一座拱橋,腳如穿靴,腳尖翹起,自古以來就被俗稱為「金剛腿」。腿上方,半山岩壁,有中國海軍宿將薩鎮冰題的「金剛濯足」4字石刻。在日本《福州考》一書中,把金剛腿稱為仙人腳。金剛腿和閩江口五虎礁、南北龜、皇帝井等,並稱為「閩江口七景」。據歷年水文測定,金剛腿靴底標高4.83m,腿踝標高8.42m。而60年以來,福州馬尾平均水位標高僅2.76m,最高水位僅6.48m。歷來無論閩江大水,還是海潮大潮,都不會淹過金剛腿的腿踝。所以俗語有「大水淹不到金剛腿」。建成的金剛腿公園,專門在濱水岸邊勒石,記述金剛腿採石壇口開拓為公園的事跡簡介,以及金剛腿的歷史、自然地貌傳說。

在金剛腿景區,還有一個自然地貌景觀,即金剛腿剛好處於閩江入海口談水和海水的分界線上。故腿股內外,水有鹹淡之分。閩江上游的漂木和浮物,由於海潮頂托作用,也都在金剛腿附近水面打轉。2002年,金剛腿公園特在此闢建海水、淡水分界碑,以此體現金剛腿自然地理景觀。

上述的濱水自然地貌景觀,都是自然歷史遺留和演替形成的,經過人為加工整理、再生利用,形成著名自然地貌景觀。還有一類濱水自然地貌景觀,是大自然賦予的,要加以保護,才能永續利用——即濱水自然濕地景觀。

目前,福州市區域閩江濱水自然濕地,有多類近城濱水區域已進行開發保護。如金山濕地公園只是在清理原有自然地貌的基礎上,種植各種喬灌木,利於自然濕地的保護。

還有一類是面積較大的濕地,自然原生地貌離城稍遠,人為擾動較少。此類濕地要依法嚴加保護,嚴禁開發利用。如道慶洲自然濕地景觀,嚴禁開發利用。如道慶洲自然濕地景觀、鰻魚洲自然濕地景觀等,只有嚴加保護,才能成為永久的城市生物多樣性的生態斑塊。這類濕地一經開發,則將對城市的生態環境產生重大的破壞作用。

道慶洲濕地面積約2.3k㎡,距離市區不足10km,是最靠近福州城區的大型濕地,位於閩江、五龍江、白龍江3條江匯合處。漲潮時幾乎看不見,退潮時才能見道洲地。

目前,道慶洲濕地自然條件好,各類動植物資源豐富,有種子植物85種。附近水域有魚類39種,各種浮游生物多達110種。在寬闊的潮間帶灘塗,還有豐富的魚蝦,特別是甲殼類和雙殼貝類等,這些都是鳥類的主要食物。由於條件適宜,在不同季節還吸引了白鷺、蒼鷺為主的30多種水禽群體,到那裡棲息、覓食和繁衍,曾一度成為當地獨特的生態景觀。

道慶洲濕地景觀的再生利用、保護,目前已引起有關的再生利用、保護,目前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民間資金及組織,參與了濕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2.6 根據規劃設計理念建設充滿寓意的濱水造型景觀

一般園林設計者,通過各種設計思維活動創立理念,運用各種園林植物、園林景觀小品和構築物,及各種規劃構圖等,建成隱含各種意念的造型景觀,即意象景觀。「九洲方圓」是為紀念第三十一回旅日福建同鄉訪華懇親團在榕舉行,而規劃設計的。位於晉安河公園中段愛鄉園內,南有南洋杉草坪,北有櫻花園,主景點是20m x 20m方圓疊加的花壇平台。底層方形平台上的花壇,種有梅花、櫻花、臘梅各9株,以及反映榕城鄉土特色的榕樹球、茉莉花;上層圓形平台中心,是高6.3m的「環球同涼熱」不銹鋼雕塑,雕塑基座呈九角形,磨光花崗岩貼面,圓形平台地面劃分9個弧形地塊,按圖案鋪及火燒板與磨光花崗岩板。精雕細琢9個梅花浮雕圖案,象徵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上下兩層平台踏步9級,「九洲方圓」,寓意中日兩國人民傳統以友誼如日中天,如梅花一樣高潔,如櫻花一樣燦爛好。

閩江公園的望龍園景區大門口,是望龍造型是全園標志性景觀,是根據福州唐末閩王王延鈞在江濱鉤白龍,飛舞上天的歷史傳說設計的。巨龍昂首遠望、騰飛起舞。

能容納2500人的露天演歌台,為繽紛園景區的主景物,圍繞演歌台,為繽紛園景區的主景物,圍繞演歌台有五彩繽紛、變幻無窮的水景,還有螺旋式、錯落式的看台和5組帆形鋼架造型,宛如江中乘風破浪的白帆,蔚為壯觀。

在長樂閩江口風景旅遊觀光區,有一個「吉祥公園」景區。根據吉祥長樂的主題,按照中國傳統吉祥寓意,進行石刻浮雕組景,其主題是「萬象更新」雕塑。在榕樹、竹林叢中,小路蜿蜒向前,設立組雕巨石景觀序列;一帆豐順、四海昇平、八卦太極、萬象更新等,表達了和平幸福、吉祥安康的美好意願。

當然,福州市域還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有的住宅新村緊挨內河邊,綠化帶很少;有的大江邊的灘塗沙洲濕地,正逐步被改造成生活居住地。因此,開發與保護濱水區域的矛盾還很嚴重。濱水區域開放空間的保護與再生利用,還是一項艱巨的歷史課題,有待我們去研究。
有需要建網站的,請網路HI我,或Q我.

❹ 園林綠地植物配置原則有哪些

公園綠地的植物配置是休閑綠地綠化景觀的主題,它不僅起到保持、改善環境等功能要求,而且還起到美化環境、滿足人們遊憩的要求。首先要考慮是否符合植物生態要求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景觀效果。園區綠化時植物配置還應該以生態園林的理論為依據,模擬自然生態環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態指標及園林美學原理,進行植物配置,創造復層結構,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間、時間上的穩定與持久。此外還應考慮到落果少、無飛絮、無刺、無毒、無刺激性的植物。
自然式園林中採用不對稱的自然式配置,以充分發揮植物的自然姿態,並根據局部環境和在總體布置中的要求,採用不同形式的種植形式,如一般在大門、主要道路、整形廣場、大型建築附近多採用規則式種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對稱的小型建築物附近則採用自然式種植。
園林植物的景色會隨季節而變化,可分區分段配置,使每個分區或地段突出一個季節植物景觀主題,在統一中求變化。但在重點地區,四季遊人集中的地方,應使四季皆有景可賞,即使在一個季節景觀為主的地段也應點綴些其他季節的植物。
人們欣賞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園林植物是極少的,或者說是沒有的。如鵝掌楸主要觀其葉形;桃花、紫荊主要春天賞其色;桂花主要秋天聞其香;成片的松樹形成「松濤」是聞其聲。有些植物是多功能的,如月季花從春至秋,花開不斷,既可觀色賞形,又可聞香,但在北方冬天來臨時剪去枝條堆土防寒,就談不上觀賞了。若在背後襯以常綠樹,則可補冬季之枯燥。因此,在園林中配置園林植物,不僅要取得「綠」的效果,還要進一步給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必須全面考慮植物在外形、賞色、聞味、聽聲(如松濤)等方面的特性進行仔細選擇、合理配置,才能創造出完美的園林意境。
喬灌結合,常綠和落葉,速生和慢生相結合,適當地配置和點綴一些花卉、草皮。在樹種搭配上,既要滿足生物學特性,又要考慮綠化景觀效果。植物種類不宜繁多,但也要避免單調,更不能搭配雷同,要達到多樣統一。在統一基調的基礎上,樹種力求有變化,創造出優美的林冠線,打破建築群體的單調和呆板感。在栽植上,除了需要行列式栽植外,一般都要都避免等距、等高的的栽植,可採用孤植、對植、叢植等,適當運用對景、框景等造園手法,裝飾性綠地和開放性綠地相結合創造除千變萬化的景觀。
北方地區,由於冬季漫長,植物生長期短,選擇速生樹種會在短期內形成綠化效果。長壽樹種樹齡長,但生長緩慢,短期內不能形成綠化效果。所以,在不同的園林綠地中,因地制宜地選擇不同類型的樹種是必要的。在公園的綠地中,應選擇長壽樹種。當然,速生樹種和長壽樹種相互結合地配置,應是園林綠化的方向。速生樹種有易老早衰的問題,可通過樹冠更新復壯和實生苗育種的辦法加以解決。在園林樹種選擇中,還要注意選擇根深、抗風力強、無毒、無臭、無飛絮、無花果污染的優良樹種,但是一個好的園林樹種的優點都是相對的。選擇的目的,就是不斷把具有優良性狀的樹種選出來,淘汰那些生長不良、抗性較差,綠化美化效果不良的樹種。

❺ 園林植物的配置應考慮哪些方面

一適地適樹

各種園林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光照、溫度、水分、空氣等環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配置時,首先要滿足植物的生態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長,並保持一定的穩定性,這就是通常所講的適地適樹。即根據立地條件選擇合適的樹種,或者通過引種馴化或改變立地生長條件,達到適地適樹的目的。其次要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種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夠的營養空間和生長空間,從而形成較為穩定的群體結構。一般應根據成年樹木的冠幅來確定種植點的距離,為了在短期內達到配置效果,可適當加大密度。在豎向設計上也要考慮植物的生物特性,注意將喜光與耐蔭、速生與慢生、深根性與淺根性等不同類型的植物合理的搭配,在滿足植物生態條件下創造穩定的植物景觀。如香港海洋公園內高大的散尾葵與低矮、耐蔭的合果芋、彩葉草相配置,形成一種穩定的熱帶植物景觀。

二功能要求

不同的園林綠地有不同的功能要求,植物的配置應考慮到綠地的功能,起到強化和襯托的作用。如對於紀念性的公園、陵園,要突出它的庄嚴肅穆的氣氛,在植物選擇上可用松柏類等常綠、外形整齊的樹種以喻流芳百世、萬古長青。對於有遮陽、吸塵、隔音、美化功能的行道樹則要求選擇樹冠高大、葉密蔭濃、生長健壯、抗性強的樹種。對於兒童樂園、小游園性質的綠地,可選用姿態優美、花繁葉茂、無毒無刺的花灌木,採用自然式配置方式,生動活潑。因此,對於不同的綠地,選擇植物時首先要考慮其性質,盡可能滿足綠地的功能要求。

三景觀需求

園林綠地不僅有實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的景觀,給人以視覺、聽覺、嗅覺上的美感,屬於藝術美的范疇,在植物配置上也要符合藝術美的規律,合理地進行搭配,最大程度地發揮園林植物「美」的魅力。如香港海洋公園一景中,水、霧、植物組成一幅動態畫面。

1.因地制宜

不同的綠地、景點、建築物性質不同,功能不同,在植物配置時要體現不同的風格。公園、風景點要求四季美觀,繁花似錦,活潑明快,樹種要多樣,色彩要豐富。寺院、碑刻、古跡則求其庄嚴、肅穆,配置樹種時必須注意其體形大小、色彩濃淡,要與建築物的性質和體量相適應,輕快的廊、亭、榭、軒,則宜點綴姿態優美、絢麗多彩的花木,使景色明麗動人。

2.因時制宜

植物是有生命的園林構成要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形態不斷發生變化,從幼小的樹苗長成蒼天大樹,歷經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在一年之中,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季相特點,從而引起園林景觀的變化。因此,在植物配置時既要注意保持景觀的相對穩定性,又要利用其季相變化的特點,創造四季有景可賞的園林景觀。為了達到植物配置的設計要求,在樹種選擇上就要充分考慮其今後可能形成的景觀效果,通常採用的方法是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結合種植,成形快,並為今後發展留有餘地。首先要根據設計意圖做好統一的季相構圖,先進行分區,分成春、夏、秋、冬四景區,每一景區通過一二種植物的季相變化來突出某一季節的景觀。如揚州個園利用不同季節的觀賞植物,配以四季假山,構成具有季相變化的時序景觀。即在個園中春梅翠竹,配以筍石,寓意春景;夏種槐樹、廣玉蘭,配以太湖石,構成夏景;秋栽楓樹、梧桐,配以黃石,構成秋景;冬植蠟梅、南天竹,配以宣石和冰紋鋪地,構成冬景。並把四景分別布置在游覽路線的四個角落,從而在咫尺庭院中創造了四季變化的景觀序列。在重點景區或景點,既要突出主要的觀賞植物,也要考慮四季變化,配置一些其他的植物,做到四時有景,多方景勝,避免景色單調。

3.因材制宜

園林植物的觀賞特性千差萬別,給人的感受亦有區別。配置時可利用植物的姿態、色彩、芳香、聲響方面的觀賞特性,根據功能需求,合理布置,構成觀形、賞色、聞香、聽聲的景觀。如龍柏、雪松、銀杏等植物,形體整齊、聳立,以觀形為主;櫻花、梅花、紅楓等以賞其色為主;白蘭、桂花、含笑等是聞其香。「萬壑松風」、「雨打芭蕉」等主要是聽其聲。如蘇州掘政園在「聞木樨香榭」景點四周種植桂花,每當花開時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構成觀景、賞花、聞香的極佳景緻。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創造園林意境,是我國古典園林中常用的傳統手法。如把松、竹、梅喻為「歲寒三友」,把梅、蘭、竹、菊比為「四君子」,這都是運用園林植物的姿態、氣質、特性給人的不同感受而產生的比擬聯想,即將植物人格化,從而在有限的園林空間中創造出無限的意境。如揚州個園,是因竹之葉形似「個」字而得名。園中遍植竹子,以示主人之虛心有節、剛直不阿的品格。如蘇州拙政園內種植海棠、白玉蘭、桂花等以寓「金玉滿堂春富貴」之意。

四經濟要求

隨著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園林植物的配置要求也相應提高,過去由雪松、龍柏、廣玉蘭一統天下的景觀正逐漸被各類多姿多彩的園林樹種所替代,但也造成綠地建設費用節節上漲,為了解決好此類矛盾,一方面盡量選用鄉樹種,適應性強,苗木易得,又可突出地方特色。如南京梅花山的梅花,棲霞山的紅楓,玄武湖的荷花,都較好地體現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我國是一個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各地區都有獨具特色的鄉土樹種,若能善於利用這些豐富的植物資源,在植物配置方面就會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在重要的景點和建築物的迎面處,可配置一些名貴的樹種,充分發揮植物的觀賞價值。還可種植一些觀果、觀葉的經濟林果,如柿樹、銀杏、枇杷、楊梅、薄殼山核桃等,使觀賞性與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

❻ 園林中水生植物要怎麼配置

隨著水景園林與人工濕地的興起,水生植物的配置與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雖然說用來用去還是那幾十種植物,但對於初涉此道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ABBS上園林植物的配置與設計聊得甚歡。在進行水生植物的設計與施工時應該想到的一些問題。

1.不同的水位深度選擇不同的植物類型及植物品種配置栽種。

不同生長類型的植物有不同適宜生長的水深范圍,但確定植物選擇時,我們應把握這樣的兩個准則即「栽種後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沒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葉」和「一片新葉或一個新稍的出水時間不能超過4天」。這里說的出水時間是新葉或新稍從顯芽到葉片完全長出水面的時間,尤其是在透明度低,水質較肥的環境里更應該注意。

2.不同土壤環境條件下選擇不同的植物品種栽種。

土壤養分含量高、保肥能力強的土壤栽種喜肥的植物類型,而土壤貧瘠、沙化嚴重的土壤環境則選擇那些耐貧瘠的植物類型。靜水環境下選擇浮葉、浮水植物而流水環境下選擇挺水類型植物。

3.不同栽植季節選擇不同的植物類型栽種。

在設計時,設計者應該預料到各種配置植物的生長旺季以及越冬時的苗情,防止在栽種後即出現因植株生長未恢復或越冬植物太弱而不能正常越冬的情況。因此,在進行植物配置選擇時,應該先確定設計栽種的時間范圍,再根據此時間范圍並以植物的生長特性為主要依據,進行植物的設計與選擇。

4.不同的地域環境選擇不同的植物進行配置。

不同的地域環境選擇不同的植物品種進行配置,在進行植物配置時,有一條配置應用的主線,即「以鄉土植物品種進行配置為主」,在人工濕地建設時更應把握這個觀點。而對於一些新奇的外來植物品種,在配置前,我們應該參考其在本地區或附近地區的生長表現後再行確定,防止盲目配置而造成的施工困難。

5.對於設計人員自己不清除的一些植物類型不要用於設計中。

有些設計人員為圖新穎,吸引人的眼球,常引入一些比較特別而自己對該植物並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植物概念,使得施工人員在進行苗木采購和施工時面臨很大的施工困難,最後導致施工或設計的變更,給施工方和業主造成了不

這當然是一個笑料而已,我之所以講出來,是因為如果這個設計是我們做的,笑的就不是我們了。字串1

6.設計和施工人員在進行設計和施工時,需對涉及到的植物有相當的了解。

有些設計人員由於對水生植物的生物學習性和生長特性不是很了解,或其了解是以點帶面,因此所做的植物配置並不是很恰當或很不合理,給施工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而有些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時,有些植物名稱都是頭一次聽到,更談不上對它的習性了解,因此對施工造成了較大的損失。所以不管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在水生植物特性方面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方能萬事無憂。

豐富的水生植物種類為水景園的建造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不論國內還是國外的分類,其本質是為了水質的潔凈。植物的生長良好形成一個相互凈化的生態群落。

水生植物通常應先栽植在容器內,然後再放入水中。避免疏鬆的土壤直接入池產生渾濁,增加養護過程中枯枝、殘葉消除的難度與力度。使用水生植物專用土,上面加蓋粗砂礫,防止魚類的活動影響土壤。一般生氧植物多栽植於較小的容器中,將其分布於池底,栽植專用土上面加蓋粗砂礫;淺水植物單株栽植於較小容器或幾株栽植於較大容器,並放置於池底,容器下方加磚或其他支撐物使容器略露出水面;睡蓮應使用較大容器栽植,而後置池底,種植時生長點稍微傾斜,不用粗砂礫覆蓋;荷花種植時注意不要傷害生長點,用手將土輕輕壓實,生長點稍露出即可。

水生植物盡管種類繁多,但切忌濫用。選擇時要充分了解各種水生植物的生長特性,注意株型大小、色彩搭配與植株的觀賞風格等協調一致,以及與周圍環境相互融合。優美的景觀源於精心的創作。通過對絢麗多姿的水生植物的巧妙搭配與悉心栽植、養護,定能使一泓清水煥發勃勃生機,展現萬千景象。

水景園的設計與水生植物的配置兩者異曲同工,有盛有載,互為本末。一件優秀的園林作品,必須做到科學性、藝術性和經濟條件、社會需要緊密結合,相互協調,宏觀構思,細微著手,全面運籌,爭取達到最佳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水生植物景觀能夠給人一種清新、舒暢的感覺,它不僅可以觀葉、品姿、賞花,還能欣賞映照在水中的倒影,令人浮想聯翩。湖面上數株亭亭玉立的荷花,荷葉青翠欲滴,粉紅、紫紅的令箭荷花嬌羞迷人,在晨光晚霞中,湖光倒影,向人們展現出一幅迷人的畫卷。另外,水生植物也是營造野趣的上好材料,在河岸密植蘆葦林、大片的香蒲、慈姑、水蔥、浮萍定能使水景野趣盎然。

水生植物在凈化水體中的作用,並開始巧妙地應用於園林以治理污水。近30年來,我國對東湖、巢湖、滇池、太湖、洪湖、白洋淀等淺水湖泊的富營養化控制和人工濕地生態恢復的大量研究證明,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的營養物質及其他元素,增加水體中的氧氣含量,抑制有害藻類大量繁殖,遏制底泥營養鹽向水中的再釋放,以利於水體的生態平衡。近年來興起的人工濕地系統,在凈化城市水體方面表現突出,正是水生植物生態價值的最好體現,人工濕地景觀已成為城市中極富自然情趣的景觀。

水生植物造景最好以自然水體為載體或與自然水體相連,這樣流動的水體有利於水質更新,減少藻類繁殖,加快凈化,不宜在人工湖、人工河等不流動的水體中做大量布置。種植時宜根據植物的生態習性設置深水、中水、淺水栽植區,分別種不同植物。通常深水區在中央,漸至岸邊分別製作中水、淺水和沼生、濕生植物區。考慮到很多水生植物在北方不易越冬和管理的方便,最好在水中設置種植槽,不僅有利於管理,還可以有計劃的更新布置。另外用一池清水來擴大空間,打破郁閉的環境,創造自然活潑的景觀,如在公園局部景點,居住區花園、屋頂花園、展覽溫室內部、大型賓館的花園等,都可建造小型水景園,配以水際植物,造就清池涵月的畫圖。

在園林規劃建設中,重視對水體的造景作用、處理好園林植物與水體的景觀關系,不但可以營造引人入勝的景觀,而且能夠體現出真善美的風姿。

❼ 植物配置要注意哪些原則

植物配置應注意以下幾點:
1、植物規劃首先要滿足功能要求,並與山水、建築等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相協調。
2、植物規劃要以鄉土樹種為基地設計的基調樹種。
3、植物配置應注意整體效果,應做到主題突出、層次清楚、具有特色,應避免「賓主不分」、「喧賓奪主」和「主體孤立」等現象,使得設計既統一又有變化,以產生和諧的藝術效果。
4、植物配置應重視植物的造景特色。
5、植物配置還應對各種植物類型和植物比重作出適合的安排,並保持一定的比例。

❽ 園林中植物的配置原則有哪些

園林中植物的配置原則有,生態化原則,垂直化原則,鄉土化原則,生物多樣化原則,層次化原則,經濟化原則,適地適性化原則。

生物多樣性。在植物配置時,應該尊重自然中所具有的生物多樣性,提高城市景觀生態系統穩定性減少護養成本和化學葯劑的使用,盡量不要出現單個種群的成群形式,應該多種植物相互融合在一起來種植,要促進種群和植物之間的拮抗作用,使它們相互作用,相互生長。

經濟化原則,植物布局作為觀賞物,還應該充分發揮它的效果。以植被的效果來增加經濟效益。


❾ 濱水綠地的種植設計原則

1.美化市容,形成景色。
2.保護環境,提高城市綠化面積。
3.防浪、固堤、護坡,避免水土流失。
二、濱水綠地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
1.保持基址的連續性與整體性
2.遵從基址的生態環境特徵,減少人為地干擾與破壞
3.生態、景觀、防洪等多功能兼顧
4.以綠為主,生態優先
5.景觀結合文化,突出地方性特色
三、濱水區沿線綠帶的景觀設計
濱水區空氣清新,視野開闊,視線清晰度高。在濱水區沿線應形成一條連續的公共綠化地帶,在設計中應強調場所的公共性、功能內容的多樣性、水體的可接近性及濱水景觀的生態化設計,創造出市民及遊客渴望滯留的休憩場所。
(一)基於公共資源共享的設計
濱水綠地其中目的之一就是供人們觀賞。濱水遊憩綠地規劃設計時為了減少車輛對綠地的干擾,靠近車行道的一側應種植一兩行喬木或綠籬,形成綠化屏障。但為了使水面上的遊人和對岸的行人看到沿街的建築,應適當留出透視線,不要完全郁閉。道路靠水一側原則上不種植成排喬木。其原因是影響景觀視線,同時樹木的根系生長會對駁岸造成損壞。道路內側綠化宜疏朗散植,樹冠線要有起伏變化,植物配置應注重色彩、季節變化和水中倒影,要使岸上的遊人看到水面的優美景色。同時水上的遊人也能看到濱水綠帶的景色和沿街的建築,使水面景觀與活動空間景觀相互滲透,渾然一體。
(二)基於多形式功能的設計
濱水區應提供如林蔭步道、成片綠茵休憩場地、兒童娛樂區、音樂廣場、遊艇碼頭、觀景台、賞魚區等多種形式的功能,結合人們的各種活動組織室內外空間,點線面線結合。點在這條線上的重點觀景場所或被觀景對象,如重點建築、重點環境小品、古樹;線連續不斷的以林蔭道為主體的貫通脈絡。綠帶設計手法依自然地形、水岸線的曲折程度、所處的位置和功能要求,對於地勢起伏大,岸線曲折變化多的地段採用自然式布置,而地勢平坦,岸線整齊,又臨近寬闊道路干線時則採用規則式布置;面在這條主線的周圍擴展開的較大的活動綠化空間,如中心廣場、公園等。這些市室外空間可與文化性、娛樂性、服務性建築相配合。
(三)濱水綠地應該有近水的特點
很多城市的濱水區往往面臨潮水、洪水的威脅,設有防洪堤、防洪牆等防洪公共設施。這些設施可採用不同高度臨水台地的做法。芝加哥湖濱的斷面示意,按淹沒周期,分別設置了無建築的低台地,允許臨時建築的中間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築的高台地三個層次,有效解決了這個問題。
濱水遊憩綠地規劃設計時要充分利用寬闊的水面,臨水造景,運用美學原理和造園藝術手法,利用水體的優勢和獨特的景色,以植物造景為主,適當配置遊憩設施和有獨特風格的建築小品,構成有韻律、連續性的優美綵帶。使人們漫步在林蔭下,臨河垂釣,水中泛舟,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氣息。
(四)濱水綠地及環境保護與生態化
很多城市的濱水區開發都是從河道清污、凈化水質開始的。由中、美、韓三國的水利、城建、環保、園林和藝術家共同設計建造的活水公園,使一個以水的整治為主體的生態環保公園,受到污染的水從府南河抽取出來,經過公園的人工濕地系統進行自然生態凈化處理,最後變為達標的活水回歸河流,不僅豐富了府南河沿岸景觀,而且促進生態環保概念在市民中的普及。
在濱水植被設計方面,應增加植物的多樣性。這種群落物種多樣性大,適應性強,是城市野生動物適應的棲息場所。它們不僅在改善城市氣候、維持生態平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為城市提供了多樣性景觀和娛樂場所。另外,增加軟地面和植被覆蓋率,種植高大喬木,以提供遮蔭和減少熱輻射。
此外,在大規模的城市濱水區更新改造和在開發過程中,還應充分尊重地域性特點,與文化內涵、風土人情和傳統的濱水活動相結合,保護和突出歷史建築的形象特色,以人為本,讓全社會成員都能共享濱水的樂趣和興趣。

❿ 急.. 河岸邊的植物應該如何配置

如果是單純的種植物的話,那就沒什麼了,如果是園林造景的話,我個人覺得,不可盲目的去栽植,要充分發揮植物與水系的組合造景的功能。
要做到疏密結合,喬灌結合,有疏有密,有開有合。用植物來圍和出開敞或封閉的空間。在外圍盡量用喬木,向水系裡面依次為灌木和水草等等。同時,還要注意植物的顏色的搭配,如,雞爪槭的紅葉與水系的顏色呼應等等,還有就是各種植物的花期的搭配,做到四季有花。
總之,要做好的話,要慎重的去考慮很多問題的,不可一味的種樹。

熱點內容
精通腳本 發布:2025-05-20 14:42:56 瀏覽:385
東方財富經典版如何更改密碼 發布:2025-05-20 14:42:43 瀏覽:944
砸口紅解壓 發布:2025-05-20 14:41:02 瀏覽:511
配置sp失敗怎麼辦 發布:2025-05-20 14:35:08 瀏覽:179
java學到什麼程度 發布:2025-05-20 14:31:54 瀏覽:480
壓縮誤差分析 發布:2025-05-20 14:27:53 瀏覽:98
每秒上億次訪問伺服器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20 14:10:07 瀏覽:315
按鍵精靈資料庫操作 發布:2025-05-20 14:08:33 瀏覽:593
360瀏覽器無法訪問網路 發布:2025-05-20 14:05:13 瀏覽:835
存儲伺服器地址錯誤 發布:2025-05-20 14:01:46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