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存儲外設發展

存儲外設發展

發布時間: 2022-11-25 04:09:02

㈠ 未來能否做到將人類的記憶存貯到外部設備

關於人類的大腦至始至終現如今有許多的科學家依舊還在努力的研發和探究,畢竟人類的大腦它的智慧程度可以遠超世界上其他動物它們的智力程度,而且科學家還得出一個結果,就是現如今我們大腦的一個開發程度也只不過其中的10%而已。也正是這10%讓我們能夠改造地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可想這10%是有多麼的厲害。那麼在未來人類是否能夠將記憶儲存到外部設備?答案是可以的,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三、這樣的技術還要提高突破人理道德道。

最後一點就是這樣的技術想要變成現實的話,那麼就需要完成對於人理道德的一個限制,畢竟記憶中的東西只能存在在人體腦內之中,如果真的把它轉移到外部設備的話,那麼人就和電腦沒什麼區別。

㈡ 硬碟選哪種好

當前,隨著USB閃盤價格的狂降,這種攜帶型移動存儲器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最近市場里陌生的閃盤品牌正在不斷涌現,僅中關村的幾個電子市場就有不下二十種品牌,可以說USB閃盤的春天已經來臨了。如果說去年還只是幾家主導廠商如朗科、 魯文在較勁的話,現在由於各廠商都看好USB移動存儲的發展,紛紛涉足此領域,目前USB閃盤的競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USB閃盤依靠產品本身大容量、高速度、輕巧便捷、安全易用的特點,其很快從眾多的移動存儲外設產品中脫穎而出,一騎絕塵。如今眾多廠商蜂擁而至推出眾多品牌搶灘登陸,使得市場上的此類產品品目繁多,消費者亂花漸欲迷人眼,不知買哪一款產品才算得上最合適。說到底產品的價值是通過實際使用得到體現的,所以只要確定了您購買它的主要用途是什麼,由此出發貨比三家就一定能買到滿意的好產品。 加速這種攜帶型存儲器普及速度最主要的因素還是閃盤價格的降低。現在市場上16M容量的USB閃盤公開報價已經低至150元左右,而有些小品牌的閃盤為了打市場,價格壓得更低,據了解其成交價已經到了120元左右。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及人們對移動存儲要求的提高,傳統的軟盤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人們對移動存儲的需要。由於軟盤天生的缺陷,隨著閃盤價格的降低,許多用戶在交換數據的時候越來越多地考慮這種方便的存儲設備。閃盤的普及特別是啟動型閃盤的普及,更加速了軟碟機被淘汰的歷程。 (一)普通家庭使用者 這部分消費者選購USB移動硬碟應以實用為主,以經濟實惠為購買原則,免得花了冤枉錢買來奢侈的擺設。所謂實用就是存儲容量相對較大,價格中檔,售後服務比較完備的品牌產品。多少的存儲容量算是合適呢?目前市場上的USB移動硬碟的存儲容量在10-60GB之間,一般家庭用戶選擇20-40GB容量的產品基本就已經足夠應付日常的使用需要。與其忍痛花去銀子買來一次資源浪費,還不如適可而止讓自己知足常樂。選擇品牌產品的理由是這些產品的質量基本穩定,避震以及數據存儲穩定性等硬性指標均禁得住嚴格考驗。此外品牌廠商的售後服務體系相對健全,因此也就為家庭用戶免去諸多後顧之憂。像愛國者,旅之星等品牌本身就是質量和服務堅實體現。以愛國者的USB移動硬碟為例,全系列愛國者移動硬碟都可以獲得一年保換、異地聯保、終身維護等承諾。 推薦產品:愛國者 存儲王II代(20GB/USB2.0) RMB 2000-2300;愛國者 存儲王-智能安全型(USB1.1/30GB) RMB 2100-2300;麥歐休普 (40GB/USB2。0) RMB 1600-1800; 旅之星 20GB(USB2.0) RMB 1600-1800;美藍 E(20GB/USB2.0) RMB 1200 ;清華同方 小旋風(20GB/USB2.0) RMB 1400-1500 推薦理由:以上產品性價比相對較高,品質優越,售後服務到位。在其基本功能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有多個價格可供選擇,十分適合普通家庭用戶選購。 (二)商務行業用戶 行業客戶選購時首先看重的是產品的性能,對優越性能的追求與渴望遠遠大於對價格的斤斤計較。所以這類購買者完全可以以性能為本,選購價格較高,功能強大,質量無憂的中檔以上的USB移動硬碟。那麼最優越的性能又是指什麼呢?存儲容量的超大能力,傳輸速度的超快提高,能為數據備份和信息提供最大范圍的共享以及最低的故障率。 推薦產品:愛國者 存儲王-智能安全型(USB1.1/60GB) RMB 5500-6000;愛國者 存儲王II代 (60GB USB2.0) RMB 6800-6900;旅之星 60GB(USB2.0) RMB 5800-5900;等。 推薦理由:60G的存儲容量輕輕鬆鬆完成各類商務辦公。傳輸速度快為用戶節省時間,而時間對行業用戶來說無疑是意義非常。此外這樣產品品質卓越,質量穩定。 (三)學生及游戲玩家 學生和游戲玩家的身份都很特殊,選用USB移動硬碟的目的性也更明確。便攜性和低價位是購買產品的關鍵決定因素。一部輕便快捷隨身攜帶的USB移動硬碟對學生來說意味著隨時保存和交流學習資料,隨時保存所作的作業,下載喜歡的歌曲和影視作品,更方便的獲取新的信息等。游戲玩家則再也不用為要到朋友家裡拷貝游戲而把自己的電腦大卸八塊而發愁。有了USB移動硬碟,這些瑣碎的煩惱一掃而光統統踢進爪窪國。學生和一般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㈢ 內存是介於外設和磁碟之間嗎

內存是介於外設和磁碟之間嗎?什麼是內存呢?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於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內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儲部件,是CPU直接與之溝通,並用其存儲數據的部件,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它的物理實質就是一組或多組具備數據輸入輸出和數據存儲功能的集成電路,內存只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一旦關閉電源或發生斷電,其中的程序和數據就會丟失。
既然內存是用來存放當前正在使用的(即執行中)的數據和程序,那麼它是怎麼工作的呢?我們平常所提到的計算機的內存指的是動態內存(即DRAM),動態內存中所謂的「動態」,指的是當我們將數據寫入DRAM後,經過一段時間,數據會丟失,因此需要一個額外設電路進行內存刷新操作。具體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一個DRAM的存儲單元存儲的是0還是1取決於電容是否有電荷,有電荷代表1,無電荷代表0。但時間一長,代表1的電容會放電,代表0的電容會吸收電荷,這就是數據丟失的原因;刷新操作定期對電容進行檢查,若電量大於滿電量的1/2,則認為其代表1,並把電容充滿電;若電量小於1/2,則認為其代表0,並把電容放電,藉此來保持數據的連續性。
從一有計算機開始,就有內存。內存發展到今天也經歷了很多次的技術改進,從最早的DRAM一直到FPMDRAM、EDODRAM、SDRAM等,內存的速度一直在提高且容量也在不斷的增加。今天,伺服器主要使用的是什麼樣的內存呢?目前,IA架構的伺服器普遍使用的是REG

㈣ 計算機的發展方向

計算機的發展趨勢如下:
1、巨型化,指計算機具有極高的運算速度、大容量的存布空間;2、微型化,大規模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發展的必然;3、網路化,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4、智能化,讓計算機能夠模擬人類的智力活動。

㈤ 海量信息存儲的發展歷程

我也是她班的~~~~檔案的。。。。

在各種應用系統的存儲設備上,信息正以數據存儲的方式高速增長著,不斷推進著全球信息化的進程。隨之而來的是海量信息存儲的需求不斷增加。雖然文件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的存儲容量在不斷擴充,可還是會碰到空間在成倍增長,用戶仍會抱怨容量不足的情況,也正是用戶對存儲空間需求的不斷增加,推動海量信息存儲技術的不斷變化。
海量信息存儲早期採用大型伺服器存儲,基本都是以伺服器為中心的處理模式,使用直連存儲(Direct Attached Storage),存儲設備(包括磁碟陣列,磁帶庫,光碟庫等)作為伺服器的外設使用。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伺服器之間交換數據或向磁碟庫等存儲設備備份時,都是通過區域網進行,這是主要應用網路附加存儲(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技術來實現網路存儲,但這將佔用大量的網路開銷,嚴重影響網路的整體性能。為了能夠共享打容量,高速度存儲設備,並且不佔用區域網資源的海量信息傳輸和備份,就需要專用存儲網路來實現。

㈥ 計算機存儲和外圍設備是什麼意思,計算機硬體是什麼意思

1、計算機存儲是指計算機存儲器中用於存儲某種不連續物理量的媒體。包括部存儲器(內存和處理器的高速緩存)和外部存儲器(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等)。

特點是內部存儲速度快,斷電後數據丟失,直接和處理器交換數據,外部存儲看作就像錄音機的磁帶。

2、計算機外圍設備是指計算機與其他機器之間,以及計算機與用戶之間提供聯系的設備。

包括輸入和輸出設備、外存儲器、模數轉換器、數模轉換器、外圍處理機等。常用的外圍設備有鍵盤,滑鼠器,硬磁碟機,軟磁碟機,光碟機,列印機,顯示器,數據機,數模轉換器,模數轉換器,掃描儀以及一些專用設備等。

3、計算機硬體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由電子,機械和光電元件等組成的各種物理裝置的總稱。

硬體系統通常有「五大件」組成: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存儲器、運算器和控制器。主要包括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列印機、攝像頭掃描儀、數碼等。

(6)存儲外設發展擴展閱讀

傳統電腦系統的單元一般可分為輸入單元、輸出單元、算術邏輯單元、控制單元及記憶單元,其中算術邏輯單元和控制單元合稱中央處理單元。

傳統電腦系統的單元一般可分為輸入單元、輸出單元、算術邏輯單元、控制單元及記憶單元,其中算術邏輯單元和控制單元合稱中央處理單元。

硬體系統

電源:電源是電腦中不可缺少的供電設備,它的作用是將220V交流電轉換為電腦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電,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設備工作的穩定性,進而會影響整機的穩定性。

主板:主板是電腦中各個部件工作的一個平台,它把電腦的各個部件緊密連接在一起,各個部件通過主板進行數據傳輸。

CPU:CPU即中央處理器,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

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CPU也是整個系統最高的執行單元,因此CPU已成為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戶都以它為標准來判斷電腦的檔次。

內存:內存又叫內部存儲器或者是隨機存儲器(RAM),分為DDR內存和SDR內存。內存屬於電子式存儲設備,它由電路板和晶元組成,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有電可存,無電清空。

即電腦在開機狀態時內存中可存儲數據,關機後將自動清空其中的所有數據。 內存有DDR、DDR II、DDR III三大類,容量1-64GB。

軟體系統

所謂軟體是指為方便使用計算機和提高使用效率而組織的程序以及用於開發、使用和維護的有關文檔。軟體系統可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

1、系統軟體

系統軟體System software,由一組控制計算機系統並管理其資源的程序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啟動計算機,存儲、載入和執行應用程序,對文件進行排序、檢索,將程序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等。

實際上,系統軟體可以看作用戶與計算機的介面,它為應用軟體和用戶提供了控制、訪問硬體的手段,這些功能主要由操作系統完成。

2、應用軟體

為解決各類實際問題而設計的程序系統稱為應用軟體。從其服務對象的角度,又可分為通用軟體和專用軟體兩類。

㈦ 未來常見的外置存儲器會有那些比如u盤再過10年會被什麼淘汰

如果未來光纖推廣網速好的話,U盤說不定就會被淘汰,因為網路會越來越便捷。不過說是這么一說,我覺得完全淘汰不大可能。

㈧ USB為什麼能儲存東西

USB為什麼能儲存東西?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有毛病,不是USB能存東西,是USB連接的優盤才能存東西俄。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1995年Microsoft、Compaq、IBM等公司聯合制定的一種新的PC串列通信協議。USB協議出台後得到各PC廠商、晶元製造商和PC外設廠商的廣泛支持。USB本身也處於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中,從當初的0.7、0.8到現在廣泛採用的1.0、1.1版本到即將被採用的2.0版本。USB外設在國外以驚人的速度發展
隨著PC的廣泛應用,其外設也越來越多,列印機、滑鼠、掃描儀、游戲桿、音箱.. .。每個外設都需要通過一個介面與PC相連。外設多了,PC的介面自然也就不夠用了。在很多特定的應用場合,如工業數據採集等領域,常常用採集板卡來完成工作,而每一個板卡自然會佔用一個PC插槽。PC插槽就那麼幾個,要是採集點多了怎麼辦呢?
PC外設安裝過程中比較麻煩的另一件事情是在加減設備時,必須關掉電源,加減設備完成之後再從新啟動機器。對於板卡式的外設就更加麻煩了,您不得不打開機箱,弄得滿頭大汗,一不小心,汗水滴到主板上,機器就死翹翹了。我就碰到過這樣的事情。
USB的出現就能夠為您完全解決掉上面提到的這些尷尬,每台PC通過USB埠最多可以接127個外設!把您所有的東西全接上來吧,沒問題!還有,USB完全是PNP的,在您第一次安裝完成以後,加減設備只需要拔出或插上USB插頭就一切OK了,不必理會機器是開還是關,就這么簡單。
可不要因為慢得象蝸牛的232而使你聯想到串列就代錶慢。USB有快速和慢速工作方式,傳輸速率分別為12Mbps和1.5Mbps,比232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USB的結構框架

root hu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hub hub
___|__ 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d1 d2 d3 h1 h2 d4 d5 d6
d* 外設 h* hub

上圖顯示了USB的拓撲結構。
PC主板上的那兩個插口,就是root hub。root hub是一個USB系統的總控制埠。它既可以直接接外設,也可以通過hub控制更多的外設。
USB hub結構類似通常的網路集線器,有一個upper link和很多子埠,每個子埠可以接一個外設,也可以再通過一個hub接入更多外設,直到所有外設加起來到127為止
USB設備的載入過程
當USB設備接入hub或root hub後,主機控制器和主機軟體(host controller & host software)能自動偵測到設備的接入。然後host software讀取一系列的數據用於確認設備特徵,如vendor ID, proct ID, interface工作方式,電源消耗量等參數。之後主機分配給外設一個單獨的地址。地址是動態分配的,各次可能不同。在分配完地址之後對設備進行初始化,初始化完成以後就可以對設備進行IO操作了。
其實除了象顯卡這種需要極高數據量和一些實時性要求特別高的控制設備,幾乎所有的PC外設都可以移植到USB上來。而事實上國外幾乎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我想對於國內的開發者來說,在滑鼠、鍵盤等產品上就不必去和國外競爭了。但即使這樣,USB的PC外設仍然有大得不可限量的發展空間。我歸納了以下幾個大類供開發者參考:
1). 傳統PC外設,象滑鼠、鍵盤、音箱、游戲桿、掃描儀、列印機等。
2). 基於PC的通信設備,如Modem, ISDN等
3). 埠轉接器,如USB-->232, USB-->LPT等,以適應原來的設備。
4). 具有中國特色的設備,象漢字輸入筆那樣的東西。
5). 工業領域。

㈨ 外設的外部設備的分類

由於外部設備種類繁多,有的設備兼有多種功能,到目前為止,很難對外部設備作出准確的分類。按照功能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輸入設備、顯示設備、列印設備、外部存儲器和網路設備五大類。
輸入設備(Input Device )是人或外部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一種裝置,用於把原始數據和處理這些數據的程序輸入到計算機中。現在的計算機能夠接收各種各樣的數據,既可以是數值型的數據,也可以是各種非數值型的數據,如圖形、圖像、聲音等都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輸入設備輸入到計算機中,進行存儲、處理和輸出。
在計算機輸出設備中顯示設備相當於我們的眼睛,我們要了解操作是否正確,結果是什麼,通常都通過顯示設備來觀察。目前計算機顯示設備主要有CRT顯示器、LCD顯示、等離子顯示器和投影機。而用於微型計算機中的主要是CRT顯示器和LCD顯示器。
列印機(printer)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之一,將計算機的運算結果或中間結果以人所能識別的數字、字母、符號和圖形等,依照規定的格式印在紙上的設備。列印機的種類很多,按列印元件對紙是否有擊打動作,分擊打式列印機與非擊打式列印機;按列印字元結構,分全形字列印機和點陣字元列印機;按一行字在紙上形成的方式,分串式列印機與行式列印機;按所採用的技術,分柱形、球形、噴墨式、熱敏式、激光式、靜電式、磁式、發光二極體式等列印機。衡量列印機好壞的指標有三項:列印解析度,列印速度和雜訊。
外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計算機中不直接與運算器發生聯系的那些指令和數據等信息的設備。它最初主要用來擴充計算機內存的容量,但隨著計算機體系結構的變化,後來成為聯機定時、分時系統的隨機存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軟體和數據等信息大都存放在高速外存中。
外存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其速度與內存相比就顯得慢很多。外存儲器不直接與運算器和控制器交換信息,而是在處理機控制下,通過外部控制部件把所需的數據和程序隨時送到內存儲器,並把運算過程中的結果存儲起來。這樣就解決了速度和容量、造價之間的矛盾。
現在,「融合」已經成為IT領域的時髦用語。包括產業融合、技術融合、產品融合乃至市場渠道融合在內的融合從膚淺走向深入,並同時帶動了相關應用和相關產業之間的融合。而計算機外部設備的融合將是一個最典型、最完整的融合發展史。
外設與計算機產業的融合
產業融合已是全球性的發展趨勢。外設產業在很大程度上要與計算機協作存在,甚至在某些渠道融合和服務上需要與計算機捆綁進行。如果一個廠商,能夠既在計算機市場中穩居有利位置,又能在外設市場中搶得先機,自然會取得天時、地利、人和得機遇。例如,聯想集團計算機和外設產業的結合有可能為企業創造了更大的發展機遇。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以期融合IBM成熟的品牌和渠道走向國際市場。
外設與計算機產品的融合
計算機與內置硬碟的融合使計算機從一個簡單的計算工具,變成了大容量的存儲工具;計算機與CD-ROM、DVD-ROM、CD-RW、DVD-RW等光存儲設備融合,不僅提高了計算機的數據存儲和傳輸能力,也使計算機成為一個數據和多媒體製作及存儲中心;各種形式的快閃記憶體卡和讀卡器的介入,又拉開了計算機與消費電子產品融合的序幕;而音效卡的出現和顯示器性能的提高又使計算機開始了多媒體功能的融合;乙太網卡、Modem等網路設備的內置和集成,使計算機逐步具備了網路通信能力;隨著無線網路功能的融入,計算機的網路通信功能也日趨完善。
攜帶型計算機對移動性和便攜性的需求使它們顯示出更前衛的融合能力:從顯示器到鍵盤、滑鼠與主機的融合;從音頻系統內置到無線網路功能的內置,等等。
多功能技術的融合
多功能和擴展性如今已成為用戶衡量外設產品的新指標。用戶越來越希望一個外設產品能夠融合多種功能,使用戶在最小的空間內實現最多的辦公,並且希望自己購買的產品能夠快速、方便地升級。列印機是多功能技術融合的典型代表:從最初的黑白列印到彩色列印、到集成網路列印功能,再到後來的集成掃描、復印和傳真功能。而無論是針式列印機、噴墨列印機還是激光列印機,都走過了從黑白到彩色的技術融合過程。目前有些列印機已開始融合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高速處理器和大容量內存乃至硬碟都已經應用到列印機產品中;RIP、加密列印、內置Web網頁、IPP等功能的融合,使列印機的獨立工作能力大大提高;網路通信和計算能力的融入使列印機成為網路中獨立的信息輸出設備。
彩色噴墨多功能一體機、彩色激光多功能一體機和數碼復合機堪稱外設技術領域融合成功的一個典範。從低端的個人辦公到企業和集團辦公,多功能一體機和數碼復合機都深受歡迎,並顯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同樣的融合趨勢在諸如顯示器和投影機產品中也已經出現,網路連接、存儲卡讀取、電視接收等多種功能都開始融入這些顯示產品中。甚至大屏幕電視產品中也融入了列印功能。
此外,數碼攝像機和數碼技術、NAND和NOR快閃記憶體技術也都呈現出技術融合的趨勢。
預計未來的外設產品將實現列印輸出、圖像輸入、顯示輸出功能的集成,並且智能化水平和獨立性越來越高,具備相當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信息輸入輸出中心。
市場渠道融合
市場渠道融合已開始沖擊傳統的分銷渠道。外設與計算機、外設與OA、外設與家電、彩色噴墨列印機與數碼相機、家庭和SOHO用戶與行業高端用戶……銷售渠道的融合已引起外設企業的廣泛關注。例如,計算機與列印機捆綁銷售;彩噴與數碼DC渠道銷售;施樂OA渠道與富士IT渠道的融合;聯想外設入圍銀行、電子政務等金融、政府高端應用領域等等。
滲透性
發揮在IT技術和信息產業中的強大滲透作用,以小帶大、以點帶面,不斷向其它相關技術和高端應用領域滲透,促進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挖掘現有企業潛力,加速傳統工業的改造。例如聯想外設已由單一的激光列印機一項業務滲透到了包括激光列印機、多功能一體機以及投影機在內的多項業務領域。
網路化
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使計算機和通訊設備基本實現了網路化,自然催生了用戶對外設產品網路化的需求。目前具備網路接入能力的網路列印機、網路存儲器、數碼相機等外設已經出現。未來趨勢是所有的外設產品都將具備網路接入功能。
網路化的外設產品是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因而會導致網路外設產品的安裝、調試和日常維護比較復雜。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易用性、連接的方便性以及資源的透明性和獲取資源的便利性。 計算機外部設備是集機、光、電、磁學技術和微精密機加工為一體的高技術產品, 是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的產業。其設計和製造難度很大, 產品更新換代將非常迅速。

熱點內容
如何把java文件編譯成class 發布:2025-07-26 20:48:53 瀏覽:443
編程大家族 發布:2025-07-26 20:45:36 瀏覽:623
iperflinux 發布:2025-07-26 20:35:05 瀏覽:651
網站源碼修改 發布:2025-07-26 20:13:00 瀏覽:429
linux查看文件夾結構圖 發布:2025-07-26 20:04:48 瀏覽:636
如何用電腦模擬安卓手機軟體 發布:2025-07-26 19:59:34 瀏覽:437
文件夾軟 發布:2025-07-26 19:59:33 瀏覽:775
資料庫清單 發布:2025-07-26 19:55:53 瀏覽:217
第一個視頻怎麼加入伺服器 發布:2025-07-26 19:50:33 瀏覽:865
mysql存儲過程print 發布:2025-07-26 19:50:29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