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配置中心化療葯泄露如何處理

配置中心化療葯泄露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 2022-12-09 23:50:24

⑴ 五苻化療葯外滲後怎麼辦

1在注葯過程中,當病人感覺注射部位疼痛並加劇時,既使回血良好亦要停止注葯,換用預先備好的生理鹽水沖管後另行穿刺。一旦發現局部腫脹出現滲漏時,應立即停止輸注並按以下程序處理。
①回吸,利用原針頭接一無菌注射器進行多方向強力抽吸,盡可能將針頭、皮管內及皮下水皰液吸出。②解毒劑局部環封,局部常規消毒後,用1ml無菌空針抽取解毒劑,做局部皮下環形封閉,即由疼痛或腫脹區域外緣向內做多點注射,常用的方法為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局部封閉,每日一次,連續三天。③外敷:宜局部冷敷,一般使用24小時,最長可用至三天。也可先冰敷6-24小時後再冷敷。必要時也可局部用50%硫酸鎂濕敷,但嚴禁熱敷。④滲漏24小時後,可適情使用超短波、紅外線、紫外線照射儀等,可達到止痛、消炎、促進局部吸收等作用。
2 經上述處理無效,滲漏部位由暗紅色轉為黑褐色,形成潰瘍時,我科應用自己配製的臍血血漿加地卡因外塗潰瘍局部,每日三次,並配合外科換葯,直至痊癒, 1-3個月內皆能完全恢復。對於滲入皮下范圍大或合並感染者,要加用抗生素治療。
3 功能鍛煉:滲漏發生後引起的疼痛往往使患者不敢活動患肢,時間一長,可引起關節強直,肌肉萎縮,應指導、鼓勵患者進行合理的屈肘、握拳等動作。

⑵ 化療葯外滲處理

一旦發現化療葯物外滲,應馬上停止靜脈化療,判斷葯物外滲程度、范圍,根據化療葯物的種類,採取相應的處理。
建議立即告知主治醫生,他會幫你很好的處理的,而不是有時間在知道上問問題。
詳情網路搜索 去病醫療

⑶ 化療葯物外滲的緊急處理

葯物外滲或靜脈炎一旦發生,醫生會立即停止化療葯物的推注或滴注,並在拔針前盡量抽出外滲的葯物;通過原靜脈通路注入或在外滲局部皮下注射相應的拮抗葯物,對外滲部位劇烈疼痛者採用對症治療。評估並記錄外滲的穿刺部位、面積、外滲葯液的量、皮膚的顏色、溫度、疼痛的性質。
患者也應該採取積極措施,可採取的措施包括:
(1)盡量避免對外滲局部施加壓力,以防止外滲葯物進一步擴散。
(2)發生葯物外滲後,患者應卧窗休息,減少活動。
(3)將患肢抬高24到48小時,促進血液迴流,減少局部組織腫脹。
(4)局部熱敷能促進血管擴張,加速化療葯物的吸收。可於滲漏部位熱敷24小時,熱敷溫度以50到60度為宜,每間隔15分鍾熱敷15分鍾。熱敷適合與植物鹼類葯物的外滲,如長春新鹼/依託泊苷等。此類葯物外滲時局部冷敷會加重毒性作用。
(5)冷敷可有效地緩解強刺激性葯物對血管的損傷。可用冰袋間斷冷敷外滲處皮膚24到48小時,冷敷溫度以4到6度為宜,每間隔15分鍾冷敷15分鍾。冷敷適用於蒽環類葯物,如紫杉醇/氮芥/多柔比星(阿黴素)等所致的皮損,蒽環類葯物外滲後禁用熱敷處理。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外滲24小時內局部給予冷敷,以減輕疼痛和預防組織壞死,可促使血管收縮,減少葯液向周圍組織擴散。並抬高患肢,減輕因葯液外滲而引起的肢體腫脹。也可局部用2%的普魯卡因加地塞米松或者生理鹽水在穿刺部位和腫脹范圍做環形及點狀封閉,既可以稀釋外滲的葯液和阻止葯液的擴散,又可以止痛,封閉液的量可以根據需要配製。葯物外滲後,避免患處的局部受壓,外滲局部腫脹嚴重時,可用33%~50%硫酸鎂濕敷,濕敷面積應超過外滲部位外圍2~3cm,濕敷時間保持24小時以上,如果葯物外滲後局部有破潰、感染時,應報告醫生及時給予清創換葯等處理。外滲部位痊癒前,禁止在外滲區域周圍及遠心端再行各種穿刺注射。
(6)應及時進行合理的曲肘/握拳/外展/內旋活動,避免出現關節僵直/肌肉萎縮等嚴重後果。有些患者因外滲葯物引起劇烈疼痛不敢活動患肢,時間一長,可引起關節僵直/肌肉萎縮等症狀。

⑷ 化療葯物外滲處理

建議:你好,化療葯物外滲的處理: 1 用注射器連接頭皮針將葯物回抽,以減少化療葯的滲出量,回抽的血液葯物以3-5ml為宜. 2 可選擇性的注入25mg氫化考的松,然後拔掉針頭. 3 保留針頭,用2%普魯卡因2ml加的塞米松1ml進行局部封閉. 4 可用95%酒精,呋喃西林濕敷或冰敷. 5 抬高患肢. 6 避免局部按壓,密切觀察. 7 如出現組織破壞或潰瘍時,應考慮手術切除. 在化療前、中、後期注意日常的飲食,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腎和瘦肉、雞蛋、鴨蛋、龍蝦、金槍魚、大蒜、蘑菇、蘆筍、花生等,原因是硒被國內外醫葯界和營養學界尊稱為「抗癌之王」。但是,單純靠食物補充是不夠補的,食物中的硒含量是不能百分百被吸收的,它有很大一部分會被流失。用硒維康口嚼片補硒,吸收率高,能夠在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同時,增強化療效果,抑制癌細胞的生長,緩解化療的副作用。

⑸ 怎樣預防葯物外漏 葯物外漏怎麼處理

您好!
1外滲的原因
1.1葯物本身
主要與葯物酸鹼度、滲透壓、葯物濃度、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I型變態反應有關。據報道,腐蝕性化療葯物外滲的發生率約0.1%-6%[1]。
1.2機械性損傷
葯物輸注過程中針頭刺破血管,靜脈加壓時壓力過大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穿刺技術不熟練,選擇血管不當,針頭固定不牢,拔針後按壓手法不正確,反復在一條血管上穿刺,局部有疾患等都可導致外滲。
1.3血管條件
上腔靜脈壓迫綜合症的病人,乳癌患側手臂靜脈受壓,血流受阻,輸液局部血管痙攣,消化道腫瘤病人營養狀況差,血管硬化、彈性差,多療程化療使靜脈脆小、硬化都會增加外滲的危險性。
2 外滲的預防
2.1熱敷
用葯物局部熱敷可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加快液體流速,是臨床經常採用的最簡單的方法。
2.2加強培訓
從事化療的護士應經過專業培訓,了解葯物的葯理作用、毒副反映,正確掌握給葯方法、濃度和輸入速度,保護血管,防止靜脈炎症及葯物外滲。
2.3 建立系統的靜脈使用計劃
合理選擇血管,熟練掌握穿刺技術,避免在同一條靜脈多次穿刺,重復或長時間輸液,用頭皮針建立靜脈通路,用0.9/NS首建靜脈通路,確認靜脈迴流良好,沒有滲出,檢查注射部位有無紅、腫、痛情況,確保靜脈通暢後接上稀釋好的化療葯物。
2.4 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理,注意識別不典型外滲
2.4.1早預防 掌握患者血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及早採取預防措施,做到預見性護理。
2.4.2早發現 提高護理人員的認識,做到檢測的持續性。
2.4.3早處理 將上述措施制定成常規,誰發現,誰處理,並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使之能及時報告,以利我們在第一時間處理,避免嚴重後果。
2.5正確及時處理葯物外滲
詳細向病人交待輸注葯物的注意事項,以取得病人及家屬的配合。在輸注過程中,仔細觀察,發現問題,及時正確處理。如發現葯物外滲應做以下處理:立即拔針,停止用葯;可用0.5%普魯卡因在嚴格無菌操作下作環形封閉再冷敷或冰敷,切忌立即熱敷,以免促使組織壞死。
2.6正確拔針方法
靜脈輸注化療葯物,在拔針前要用少量0.9%Ns沖洗管道後再行拔針,以免在拔針時化療葯液隨針漏出血管外,並用指腹按壓皮膚和血管兩個穿刺點1~2分鍾。
2.7加強護士工作責任心。

⑹ 化療葯物配置的防護措施

一、最好是有生物安全櫃,安裝通風設備,若沒有的話,可以將治療室進行通風或安裝排氣扇。
二、護士的個人防護:穿一次性防滲透的防護衣;帶手套、眼罩、操作台上鋪一次性墊巾。
三、注意化療葯物的外溢,一旦出現外溢需按照外溢的應急預案處理。

熱點內容
主機伺服器連接電腦 發布:2025-09-24 19:39:36 瀏覽:265
怎樣連接加密的wifi密碼 發布:2025-09-24 19:23:03 瀏覽:771
c語言學習哪家好 發布:2025-09-24 19:09:04 瀏覽:813
sqlupper 發布:2025-09-24 18:55:02 瀏覽:318
我的世界工業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9-24 18:40:17 瀏覽:701
快贊能用腳本 發布:2025-09-24 18:39:44 瀏覽:398
豐富舒適配置怎麼樣 發布:2025-09-24 18:29:28 瀏覽:331
javaforstring數組 發布:2025-09-24 18:04:16 瀏覽:806
m3攻絲編程 發布:2025-09-24 18:04:05 瀏覽:686
編譯鏈接同名庫 發布:2025-09-24 17:51:01 瀏覽: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