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以什麼方式調控資源配置
❶ 計劃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體制如何配置社會資源的啊
最簡單的說:
計劃經濟體制就是完全靠國家的調控來配置資源
市場經濟體制就是以市場配置為基礎,國家宏觀調控為輔.
❷ 經濟體制從資源配置上看有哪兩種方式
自給自足經濟基本上沒有資源配置,因為每個個體佔有資源,自己生產自己消費,不需要進行資源配置。
計劃經濟,所謂計劃經濟,是指以計劃作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種經濟體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生產資料和各種資源都為國家所有或主要為國家所有,企業只是政府的附屬物。資源配置是通過中央政府的統一計劃進行的。首先,中央政府要搜集和掌握有關資源的擁有量、社會對各種產品的需求量,然後根據政府的特定目標來編制統一的國民經濟計劃,然後把這個計劃按照行政層次逐層分解下達,最後到企業或其他生產單位。就是說,由中央政府來決定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和如何生產等問題,企業或生產單位完全是計劃地執行者,對資源配置沒有什麼影響。
市場經濟,所謂市場經濟,是指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種經濟體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源配置是通過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實現的。在市場經濟中,每個消費者、生產者或經營者都是相互獨立的,政府對企業的經營決策一般不進行直接干預,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和如何生產都完全由企業按照自己的經營目標,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和市場供求狀況來決定的。在這里,市場機制或價格機制就如同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引導著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經濟活動,從而支配著資源在社會范圍內的配置。
混合經濟,是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混合體,根據不同情況發揮不同的作用。
❸ 資源配置的三種方式
資源配置的三種方式:即自然經濟、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配置方式。
資源配置是指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任何一個社會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資源合理分配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去,以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即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
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資源配置有兩種方式:計劃方式計劃部門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以計劃配額、行政命令來統管資源和分配資源。
計劃配置方式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設想,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資料將由全社會佔有,商品貨幣關系將不再存在,因而資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計劃,即通過社會的統一計劃來決定資源的配置。
❹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區別和關系
(1)計劃經濟是指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由於幾乎所有的計劃經濟都依賴於指令性計劃,因此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市場經濟是承認並維護私人擁有生產資料和鼓勵自由競爭、通過市場交換中的價格調節供求和資源分配的經濟運行體制.
(2)區別:這是兩種根本對立的經濟體制,主要區別有:一是經濟運行的機制不同.計劃經濟是無所不包的國家計劃,市場經濟是市場機制,即價格供求競爭利率等.二是調節經濟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後者主要是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三是調節經濟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國家直接調控企業,後者是國家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四是所有制結構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結構單一,後者所有制結構多元.五是利益分配不同.前者注重平均主義,後者注重效率.
(3)聯系:二者都是社會資源配置的方式.所謂社會資源配置,就是決定一定時期,社會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樣生產,如何分配.
❺ 什麼是計劃經濟什麼是市場經濟什麼是宏觀調控
計劃經濟是指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市場經濟是承認並維護私人擁有生產資料和鼓勵自由競爭、通過市場交換中的價格調節供求和資源分配的經濟運行體制。宏觀調控(簡稱宏調)是政府實施的政策措施以調節市場經濟的運行。在市場經濟中,商品和服務的供應及需求是受價格規律及自由市場機制所影響。市場經濟帶來經濟增長,但會引發通貨膨脹,而高潮後所跟隨的衰退卻使經濟停滯甚至倒退,這種周期波動對社會資源及生產力都構成嚴重影響。所以宏觀調控是著重以整體社會的經濟運作,透過人為調節供應與需求,來達至計劃經濟之目標。❻ 為什麼計劃經濟不能有效地配置資源
計劃經濟是可以有效配置資源的。
從理論上講,並不是計劃經濟完全不能有效地配置資源,從前蘇聯到剛建國十多年的中國,都因為實行了堅決的計劃經濟制度和「五年計劃」,從而保證了有限的資源能夠用在刀刃上,能夠集中全國力量辦大事,而迅速從落後的農業大國成長為世界矚目的工業國,可以在資源極其匱乏的條件下擁有了原子彈、導彈核武器、核潛艇、氫彈等鎮國利器,徹底保證了任何敵對國家想侵略我們的企圖,正是說明了計劃經濟是可以有效配置資源的。
但計劃經濟也不是萬能的,到它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僵化弊病,國家「統」的太死,制約了基層企業的自主發展的積極性,使部分資源不能合理配置,有官僚浪費現象,所以,必須學習西方國家市場經濟制度的一些優越性,改變一半純計劃經濟體制,使我們的經濟制度更加完善,確保我們成為全球第二經濟大國地位。
拓展資料:
計劃經濟,或計劃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劃的經濟體制。由於幾乎所有計劃經濟體制都依賴於指令性計劃,因此計劃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
計劃經濟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計劃,提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計劃地安排重大經濟活動,引導和調節經濟運行方向。計劃經濟資源的分配,包括生產什麼、生產多少,都由政府計劃決定。
計劃經濟的特點:
1、在集中統一的原則下,強調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的結合。
2、以計劃管理為主,同時重視市場管理。
3、在計劃管理上實行多種計劃類型。
4、比較注重宏觀調控,綜合平衡。
❼ 資源配置方式有哪幾種類型
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資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兩種方式。計劃經濟是通過中央計劃直接調節資源配置的經濟組織方式;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制為基礎,調節資源配置的經濟組織形式。計劃機制是指計劃指標、經濟杠桿和經濟政策等計劃要素相互聯系和作用的制約關系及其調節功能。它具有自覺性、事前性和宏觀性等特點。計劃機制的優點是:(1)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重點建設;(2)進行經濟預測,制定經濟發展戰略;(3)在宏觀上統籌規劃經濟總量、重大經濟結構、生產力布局;(4)可以合理調節收入分配,防止兩極分化;(5)可以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並使之協調發展。計劃機制的缺點是:(1)難以對微觀經濟活動和復雜多變的社會需求發揮作用;(2)容易損害經濟主體的利益,造成動力不足和效率低下;(3)容易脫離實際,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市場機制是指市場運行中的價格、供求和競爭等市場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約關系及其調節功能。它具有自發性、靈活性、事後性和微觀性等特點。市場機制的優點是:(1)能夠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價格杠桿和競爭機制的功能,把資源配置到效益較好的環節中去;(2)能給企業以動力和壓力,實現優勝汰劣,促進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3)能夠對各種經濟信號作出靈敏反映,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協調。市場機制的缺點是:(1)對經濟總量、重大的經濟結構和生態環境等的調節無能為力;(2)容易產生盲目性和自發波動;(3)會引起兩極分化。
❽ 計劃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體制如何配置社會資源的啊求解
計劃經濟體制由國家機構以行政命令,決定原材料價格,決定各種資源在行業、部門,甚至具體企業的分配的數額,審批決定工程項目的實施,復雜的經濟活動由少數人作計劃來控制。
市場經濟體制,以利潤驅動,由企業自主經營,社會資源根據市場競爭的價格配置。
❾ 資源配置離不開的兩大機制是什麼
資源配置的兩大手段包括:市場經濟手段和計劃經濟手段。1、計劃配置方式計劃配置方式的運動形態是由政府決定的,通過計劃機制發揮作用來實現資源配置的,即是由政府按照預定的計劃,通過行政手段將社會資源分配到各個部門。總體上保持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2、市場配置方式市場配置方式的運動形態是由市場主體根據市場價格信號,為適應商品供求關系的變化而決定的,即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使企業與市場發生直接的聯系,企業根據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狀況,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信息,在競爭中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資源配置的三大機制包括:1、價格、2、供求、3、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