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配置如何影響經濟福祉
『壹』 影響資源配置的因素
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資源配置有兩種方式:
①計劃配置方式。計劃部門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以計劃配額、行政命令來統管資源和分配資源。在一定條件下,這種方式有可能從整體利益上協調經濟發展,集中力量完成重點工程項目。但是,配額排斥選擇,統管取代競爭,市場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從而易於出現資源閑置或浪費的現象。
②市場配置方式。依靠市場運行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企業與市場發生直接的聯系,企業根據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狀況,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信息,在競爭中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但這種方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由於市場機製作用的盲目性和滯後性,有可能產生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市場秩序混亂等現象。
戰略性資源配置是個相對宏觀、整體概念,是資源配置的方法論或前瞻規劃。
戰術性資源配置是個實踐性命題,是資源配置的即時操作辦法、形式。
『貳』 經濟全球化趨勢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會對資源配置效率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因為經濟全球化本身就是凸顯各個區域的經濟與技術優勢,使得在全球范圍能資源與優勢技術之間能夠得到盡可能的優化配置。這是因為資本在逐利,會把資源與先進生產技術最大可能地結合在一起。這樣產生的結果一方面可以產出更多的優質產品,從而淘汰生產水平低下的生產單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資本的運作效率,在經濟活動中體現出優勝劣汰的局面。
『叄』 國家進行資源配置的優缺點
優點: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缺點:有時候會失去效果。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相對於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出相對的稀缺性,從而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以便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資源配置即在一定的范圍內,社會對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間分配。
資源配置的實質就是社會總勞動時間在各個部門之間的分配。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相關原理:
社會資源的配置是通過一定的經濟機制實現的。 動力機制,資源配置的目標是實現最佳效益,在資源配置是通過不同層次的經濟主體實現的條件下,實現不同經濟主體的利益,就成為它們配置資源的動力,從而形成資源配置的動力機制。
信息機制,為了選擇合理配置資源的方案,需要及時、全面地獲取相關的信息作為依據,而信息的收集、傳遞、分析和利用是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機制實現的,如信息的傳遞可以是橫向的或者是縱向的。
『肆』 資源配置,收入分配與經濟穩定之間有什麼聯系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民乃國家之根本。通俗點說,人家開著凱迪拉克用著香奈兒拿著ipad,而你自己卻食不果腹,能不眼氣嗎。這樣的人多了,有了共鳴不就容易發生動亂嗎。大多說人都不去農耕生產經濟又怎麼可能穩定呢。資源配置相對公平,收入分配相對合理,大多數人能夠過上正常的生活,那樣才會願意去努力奮斗,國際經濟才能穩定昌盛。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個人看法,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學習愉快
『伍』 怎樣理解經濟學中的資源配置問題
資源配置即以前所說的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微觀經濟學從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最大化行為入手,來解決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問題。因為如果每個經濟單位都實現了最大化,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也就實現了最優化。
宏觀經濟學解決的問題是資源利用,宏觀經濟學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研究現有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達到充分利用的途徑,以及如何實現增長等問題,如失業,通脹是資源利用的問題。
微觀經濟學把資源的充分利用作為既定的前提,但是30年代的大危機打破了這個神話。這樣,資源利用就被作為經濟學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宏觀經濟學所要解決的問題(資源配置是資源在社會經濟各部門的比例)。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