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配置管理活動有哪些
⑴ IT項目中的配置管理員主要干什麼呢
他主要負責配置項的建立和維護,還有基線的維護。
在項目啟動時,會和項目經理一起建立配置項,然後各項目成員的工作產品,會根據這個配置項放在指定位置上,由配置管理員同意管理;同時,在變更時,做好變更之後,也要通知配置管理員,更新自己的工作產品。
我也是剛剛接觸,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⑵ 一般來說,軟體測試配置管理中最基本的活動包括什麼
A:配置管理,審計是必須的。
B:審批完成後,肯定要出報告的。
C:控制那些是配置項,哪些不是,也是必須的。
D:對於配置項進行標識便於管理,也是必須的。
所以ABCD。都是應該選擇。
⑶ 配置管理的作用是什麼 包括那幾部分功能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CM)是通過技術或行政手段對軟體產品及其開發過程和生命周期進行控制、規范的一系列措施。配置管理的目標是記錄軟體產品的演化過程,確保軟體開發者在軟體生命周期中各個階段都能得到精確的產品配置。
配置管理的實施包括兩部分:工具和規范。
在軟體開發過程自動化的今天,沒有工具的支持而實施配置完整的配置管理是不能想像的。因此選擇一個符合公司或項目的工具至關重要。在配置管理系統中,我們可歸納出四種模型。當前商業工具一般採用其中一種或幾種模型。
我們通過對商業模型的理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某種工具是否適合我們公司或項目。
CICO模型
CICO模型主要關注的是單個文件的版本控制。圖顯示了一個支持CICO模型的CM系統的工作過程。用戶利用庫和文件系統來進行工作。文件被版本化並存儲到庫中,新版本的產生是由庫工具控制的。然而, 文件在庫中不是可以直接存取的,用戶必須去檢出(即Check Out)一個文件的版本到工作空間中以便讀取它的內容。更改後的文件可以被檢入庫中(即Check in),產生文件的一個新版本。
此模型的代表工具是SCCS和CVS。
組織模型
組織模型由CICO模型自然導出,建立於構件版本圖的基礎之上,同時依賴於存儲庫和工作空間的概念,可以通過對構件加鎖進行並發控制。組織模型的重點是在CM系統支撐下加強了對創建配置、對有關的歷史信息的管理和使用他們作為工作環境的支持。
組織模型中的配置由系統模型和版本選擇規則組成。系統模型列出了組成系統的所有的構件。版本選擇規則指出了組成配置的每一個構件選擇版本。選擇規則用於系統模型,選擇構件版本,即綁定一構件到某一版本。這個模型的操作方式是:開發員根據模型的構件定義整個系統,並在每一步驟中給每個構件選擇合適的版本。版本操作的工作方式如圖所示。
CM支持主要關心的是維護系統和其構件的版本歷史,並選擇符合一致性配置的構件版本。只有在所選構件的版本與所選其它構件版本一致時才認為一個配置版本。
此模型的代表工具是CCC。
⑷ 配置管理員主要的工作是什麼,配置管理工具都有哪些
軟體配置管理貫穿軟體發程始終項工作於軟體項目說軟體配置管理規范至少包括內容:
(1)配置項及其命名規則
(2)配置庫文件目錄結構
(3)角色許可權定義
(4)配置項變更流程
(5)配置項發布
(6)基線定義基線變更
項目基線兩面:作程碑基線;另模塊階段性基線(工作產品言)般說都要避免變更基線兩種同基線其影響范圍同確立變更式
項目基線變更控制委員由客戶代表、產品經理、項目經理技術經理組發布程碑類基線變更必須由變更控制委員確認並由QA進行變更記錄所變更影響配置項都需要重新同步再發布;於僅僅作工作狀態保留基線般需要建立基線組確認更改並QA進行記錄即
⑸ 軟體配置管理過程包括哪些活動
創建配置管理計劃、創建配置庫、基線管理、版本控制、發布管理、配置庫審計、日常維護和監管。
⑹ 配置管理員的關鍵活動
1.配置項(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SCI)識別
Pressman對於SCI給出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定義:「軟體過程的輸出信息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類別:(1)計算機程序(源代碼和可執行程序),(2)描述計算機程序的文檔(針對技術開發者和用戶),以及(3)數據(包含在程序內部或外部)。這些項包含了所有在軟體過程中產生的信息,總稱為軟體配置項。」
由此可見,配置項的識別是配置管理活動的基礎,也是制定配置管理計劃的重要內容。
軟體配置項分類軟體的開發過程是一個不斷變化著的過程,為了在不嚴重阻礙合理變化的情況下來控制變化,軟體配置管理引入了「基線(Base Line)」這一概念。IEEE對基線的定義是這樣的:「已經正式通過復審核批準的某規約或產品,它因此可作為進一步開發的基礎,並且只能通過正式的變化控制過程改變。」
所以,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在軟體的開發流程中把所有需加以控制的配置項分為基線配置項和非基線配置項兩類,例如:基線配置項可能包括所有的需求文檔、設計文檔、源程序和正式項目整體計劃等;非基線配置項可能包括項目的各類細節計劃和報告等。
⑺ 公司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哪些
1、會議、活動組織: 負責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包括公司內、外部各類公關、宣傳、演示、文體等活動的組織、宣傳、安排工作;負責公司各類會議的組織、安排、服務工作。 2、物品管理: 負責公司辦公用品、低值易耗品、辦公設備的采購、登記、核查管理工作;制定辦公用品計劃,報主任審批;做好每月的分發、調配、保管工作,建全登記制度,做到帳物相符。 3、環境衛生: 負責公司及現場指揮部辦公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監督管理工作。 4、安全保衛: 負責公司的安全保衛工作。制定安全防火制度,負責公司防火、防盜等安全保衛工作;安排節假日保潔、保安的值班。 5、食堂供餐: 負責現場食堂的監督管理工作。 6、我通常配合日事清做管理一切事情輕松搞定。
⑻ 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包括哪些
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包括:
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經理、人事部經理、業務部經理、主管。
當然,不同公司會根據經營行業和企業規模的不同,對管理人員的配置也不同。
企業經營是指以企業為載體或經濟組織的物質資料經營,企業經營者為了獲得最大的物質利益而運用經濟權力用最少的物質消耗創造出盡可能多的能夠滿足人們各種需要的產品的經濟活動。
企業預警控制指標的研究,建立了預警控制指標體系及綜合指標,闡述了預警控制原理及方法,建立了預警控制的初步框架,為企業經營者加強內部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
企業的經營理念一般是認為企業經營理念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目標、目的、原則等問題的思考和界定。通常可以將企業經營理念這一概念概括為三個組成部分,即戰略願景、組織使命、核心價值觀。
在企業經營過程的各個環節中,也就是說,在采購、生產、銷售過程中,庫存使各個環節上相對獨立的經濟活動成為可能。同時庫存可以調節各個環節之間由於供求品種及數據之間的差別,把采購、生產和經營的各個環節連接起來並起到潤滑劑的作用。
⑼ 軟體配置管理工作包括哪些具體的內容
軟體配置管理是貫穿軟體開發過程始終的一項工作。對於一個軟體項目來說,軟體配置管理規范至少包括以下的內容:
(1)配置項及其命名規則。
(2)配置庫文件目錄結構。
(3)角色和許可權定義。
(4)配置項變更流程。
(5)配置項發布。
(6)基線定義和基線變更。
項目中的基線有兩個方面:一是作為里程碑的基線;另一個是模塊的階段性成果基線(對工作產品而言),一般來說都要避免變更基線。對這兩種不同的基線,其影響的范圍不同,確立和變更方式也不一樣。
項目的基線變更控制委員會由客戶代表、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和技術經理組成,對發布的里程碑類基線的變更必須由變更控制委員會確認並由QA進行變更記錄,所有被變更影響的配置項都需要重新同步後再次發布;而對於僅僅作為工作狀態保留的基線,一般只需要建立基線的小組確認更改並在QA進行記錄即可。
⑽ 在實施階段配置管理主要包括哪些過程
樓主說的是軟體項目?
如果是的話,實施的時候會涉及到軟體的發布,各個伺服器中服務、任務的啟動,以及將整個項目運行起來以後的調試,包括許可權分配、賬號、數據的添加等等。
配置管理就是按照上述的操作內容把各個環節、步驟需要用到的代碼、文檔、配置都准備好。到時候按照配置說明可以正常發布項目,按照回滾步驟,可以將項目恢復到發布之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