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存儲器指標
1. 磁碟存儲器的技術指標有哪些
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有:
1、存儲器容量:存儲器容量是指存儲器存放信息的總量。以Byte為單位,讀作「位元組」。習慣上使用KB(1KB=1024B)、MB(1MB=1024KB)和GB(1GB=1024MB)。
2、存儲密度:外存儲器軟磁碟按存儲密度不同分為低密度盤(48TPI)和高密度盤(96TPI)。尺寸為5.25英寸的軟盤:低密度盤容量為360KB,高密度盤容量為1.2MB;尺寸為3.5英寸的軟盤:低密度盤容量為720KB,高密度盤容量為1.44MB。
3、存取周期:存取周期是指從存儲器中取出(或存入)一個字到再能取出(或存入)下一個字所需要的時間。以毫微秒(ns)為單位。
2. 硬碟存儲容量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標
硬碟的性能指標: 一、容量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為單位,1GB=1024MB。但硬碟廠商在標稱硬碟容量時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 二、轉速 轉速(Rotation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的性能指標,包括硬碟容量、硬碟速度、硬碟轉速、介面、緩存、硬碟單碟容量等。 1、硬碟容量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對於用戶而言,硬碟的容量就象內存一樣,永遠只會嫌少不會嫌多。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為單位,1GB=1024MB。但硬碟廠商在標稱硬碟容量時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2、硬碟轉速 轉速(Rotation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
3. 什麼是一般評價存儲器、存儲體系的優劣時的重要因素
度是一股評價存儲器存儲體系的優房時的里要因素之一。衡量存儲器有3個指標:容量、速度、和價格/位。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在選取計算機的存儲器時,通常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存儲器的讀寫速度、存儲容量、價格。
4. 存儲器的性能指標容量和存取時間
存儲器存取時間又稱存儲器訪問時間,是指從啟動一次存儲器操作到完成該操作所經歷的時間。主存儲器得主要性能指標為主存容量、存儲器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時間。存儲器的速度一般用存儲器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來表示。
Access Time(存取時間),RAM 完成一次數據存取所用的平均時間(以納秒為單位)。存取時間等於地址設置時間加延遲時間(初始化數據請求的時間和訪問准備時間)。
讀出時間與寫入時間統稱存取時間。
又稱存儲器訪問時間。就是指從啟動一次存儲器操作到完成該操作所經歷的時間。具體來講,從一次讀操作命令發出到該操作的完成,將數據讀入數據緩沖寄存器謂之所經歷的時間,即為存儲器存取時間。
這里需要指出,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不一樣,而通常,存儲周期略大於存取時間。
5. 對存儲器主要有四個指標,其中綜合性指標是什麼呢
四個指標分別是:存儲容量 存取時間 存儲周期 存儲器的可靠性,綜合性指標是性能價格比:性能主要包括存儲器容量、存儲周期和可靠性三項內容。性能價格比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對於不同的存儲器有不同的要求。對於外存儲器,要求容量極大,而對緩沖存儲器則要求速度非常快,容量不一定大。因此性能/價格比是評價整個存儲器系統很重要的指標。
6. 衡量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是_____、_____和_____。
衡量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是容量、速度和成本。
存儲器(Memory)是現代信息技術中用於保存信息的記憶設備。其概念很廣,有很多層次,在數字系統中,只要能保存二進制數據的都可以是存儲器;在集成電路中,一個沒有實物形式的具有存儲功能的電路也叫存儲器,如RAM、FIFO等;在系統中,具有實物形式的存儲設備也叫存儲器,如內存條、TF卡等。計算機中全部信息,包括輸入的原始數據、計算機程序、中間運行結果和最終運行結果都保存在存儲器中。它根據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有了存儲器,計算機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計算機中的存儲器按用途存儲器可分為主存儲器(內存)和輔助存儲器(外存),也有分為外部存儲器和內部存儲器的分類方法。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等,能長期保存信息。內存指主板上的存儲部件,用來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數據和程序,但僅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關閉電源或斷電,數據會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