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料如何配置一般分為幾個步驟
① 粒料與粉料如何混合均勻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粉含量一般超過40%就很難使粉料完全包裹在粒料上,我覺得解決這個問題有幾種常見的方法:1、換用分段側喂料,就是在粒料混合30%左右的混料在主加料斗中加入,其他使用側喂料機在三區、四區左右加入,或者粉料全部從側喂料加 2、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選用粉料原料作為載體樹脂,但其穩定性能較差,使用時應相應提高抗氧劑的使用量 3、混料時將全部粉料加入混合,在主料斗中加垂直攪拌裝置,防止物料下料時定粉,交接班時應注意不能將其全部做空。 >CKR: @xh
從熔融指數和客戶後加工的反饋來看,基本可以達到分散均勻。
② 豬飼料如何配製
配製仔豬飼料,應遵循仔豬的消化生理特點,並根據豬飼養標准中規定的仔豬生長發育各階段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調配含各種營養物質的飼料原料。由於仔豬不耐低溫,生長速度快,應給仔豬配製含高能量、高蛋白質的飼料,每千克仔豬飼料中可消化能含量不應低於14.23兆焦。考慮到仔豬的消化能力低而營養需要非常高,飼糧的消化率要非常高。仔豬飼糧還應添加一定比例的動物油或植物油,以提高仔豬飼料中的能量水平。粗蛋白質的含量不應低於20%,最好添加一些動物性飼料,如乳清粉、奶粉、優質的魚粉、血漿蛋白粉、肉粉等,以提高蛋白質水平和保持氨基酸平衡。為了滿足仔豬對賴氨酸和蛋氨酸的需求,可額外地添加一些人工合成的賴氨酸和蛋氨酸。由於仔豬消化道發育不完全、消化機能差,可添加某些消化酶,如胃蛋白酶、澱粉酶、非澱粉多糖酶等。由於仔豬體質弱小,對外界疾病的抵抗力差,故應在飼料中添加一些抗生素或類抗生素一類的葯物,以防止仔豬發生疾病,影響生長發育。特別是在仔豬剛剛斷奶後的2周,在飼糧中添加抗生素有利於控制腹瀉。
在配製仔豬飼料時,還應考慮開食料、旺料和斷乳料的區別。仔豬開食料應具備香、甜、脆等優點。開食料並不要求營養十分全面,因為此時仔豬還是以母乳為主,吃不了飼料,即使吃進一些營養物質也很難消化。開食料一般從仔豬7日齡開始使用。仔豬開食越早對以後的生長發育越有利,可以更好地彌補以後母乳不足的缺陷。仔豬旺食料是指仔豬除吃母乳外,還吃飼料,並以仔豬料為主。旺食料一般在仔豬28日齡以後使用。旺食料要求含營養成分全面,其營養成分越接近母乳越好,要考慮能量、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平衡。有條件豬場可以考慮添加一定量的油脂,以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旺食料以後應給仔豬配製斷乳後的飼料。此時每千克飼料中能量含量不應低於13.81兆焦,粗蛋白質不應低於18%,賴氨酸含量不應低於1.16%。斷乳料也應適口性好,易消化,營養平衡。此時,飼料的好壞直接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因為仔豬已脫離母乳,料是唯一生活和生長來源,雖然料中營養水平比旺食料有所下降,但各種營養物質的平衡是十分重要的。
現舉仔豬人工乳、誘食料、旺食料和斷乳料配方供參考(表27、表28)。
表28 仔豬飼料配方舉例註:* 添加劑預混料中應當含足夠量的氨基酸、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
體重階段 出生7天至斷奶後2周 斷奶後2周至25千克體重配方 1 2 3 1 2 3玉米(%)52.3 16.4 55.9 60.5 30.0 38.0小麥(%)— — — — — 30麥麩(%)5 5 5 5 5 —碎大米(%)— 30 — — 30 —豆粕(%)11.7 17.6 18.1 17.5 18.0 12.0花生粕(%)— 5 — — — —膨化大豆(%)10 10 10 10 10 10進口魚粉(%)4 4 4 3 3 3乳清粉(%)8 8 — — — —血漿蛋白粉(%)5 — — — — —酵母粉(%)— 3 — — 3添加劑預混料*(%)4 4 4 4 4 4營養水平 粗蛋白(%)21 21.0 21.0 19.0 19.0 19.0代謝能(兆焦/千克)13.3 13.2 13.1 13.2 13.3 13.4
③ 飼料生產工藝為那幾個工段
飼料生產工藝以生產不同種類的飼料略有不同。
以顆粒飼料生產工藝為例來闡述一下,
原料
原料是飼料生產的源泉。主要有:玉米、麥麩、次粉、魚粉、各種油料作物籽實榨油後的餅粕(如豆粕、菜籽粕等等)。一切食物的加工副產品都可以做飼料。
⬇
清理
從農場接收的散裝穀物通常包括穀物副產品和雜質,如秸稈、石頭、金屬、紙張、木屑、小動物屍體和粉末。清洗操作是用磁鐵、篩網、集塵器等設備和系統來清除這些雜質,以確保儲存的穀物質量良好,並在隨後的加工步驟中保護機器。
⬇
粉碎
粉碎是降低飼料粒度,增加其比表面積的操作,這樣可以增強動物消化能力,提高飼料利用率,還可以提高配料、混合、制粒等後續工藝步驟的加工質量和工作效率。
⬇
配料
配料和混合過程是指將散裝干原料、液體原料組合成具有附加值的、均勻的配比混合物。
⬇
混合
⬇
糖蜜添加
指對乾燥和/或液體微量元素和預混料進行規模化、添加和混合,以形成完整的飼料混合物,即配方日糧。
⬇
制粒
膨化是指潮濕、可膨脹的澱粉或蛋白質材料在管子中通過水分、壓力、熱量和機械綜合作用而塑化的過程。這導致管內產品溫度升高,澱粉成分糊化,蛋白質變性,觸覺成分拉伸或重組,以及膨化物放熱膨脹。在沉水飼料工藝中,經過處理的飼料顆粒進入制粒設備,在制粒室內通過滾輪和模具被壓縮成顆粒。
⬇
冷卻
在飼料制粒過程中,飼料顆粒的冷卻是必不可少的。當離開制粒機時,飼料顆粒非常熱、柔軟並富含水分,冷卻工藝將其冷卻至略高於室溫的3℃- 5℃,並將其水分含量降低至安全標准(≤12.5%),以便於運輸和儲存。
⬇
篩分
冷卻乾燥後,將整粒或擠出物過篩以去除細粒和溢出物,使粒料達到合格尺寸。
⬇
包裝
包裝操作從成品飼料進入包裝器上方的供應箱開始,當袋裝飼料被放入倉庫時結束。該程序包括為每袋飼料稱重,將稱重物放入袋中,關閉袋口,在袋上貼標簽,對袋進行編碼,對袋進行碼垛,並將袋移至倉庫儲存。
⬇
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