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阿里雲存儲架構

阿里雲存儲架構

發布時間: 2023-02-24 02:07:20

A. 再不懂時序就OUT啦!阿里雲資料庫InfluxDB正式商業化

阿里雲資料庫 InfluxDB® 版已於近日正式啟動商業化 。 雲資料庫 InfluxDB® 是基於當前最流行的開源資料庫 InfluxDB 提供的在線資料庫服務,相比較開源具有免運維,穩定可靠,可彈性伸縮的優勢,廣泛應用於互聯網基礎資源監控,容器監控,業務運營監控分析,物聯網設備遠程實時監控,工業安全生產監控,生產質量評估和故障回溯。提供時序數據自動化採集,壓縮存儲,類sql查詢,多維聚合計算和數據可視化分析能力。點擊關注,InfluxDB 商業化活動

時序數據和企業業務密切相關,不可或缺。任何一家企業都需要一套高效的運維系統保證實時發現應用和業務問題,通過監控,故障告警的手段,進行故障定位,保證在線業務的穩定,減少不可用時常。業務運營人員依賴運營系統,保證有充足的數據進行業務分析判斷,便於更准確的做出業務決策。物聯網企業和工業企業都需要能夠實時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對生產過程進行監控,實時判故障預警,故障定位,故障回溯以及業務。以上業務場景都需要時序數據作為「數據證據」來表示指標「變化」過程,進而達到告警,診斷,修復和預測的業務目的。

時序數據很簡單,構成具有三個要素,主體,時間戳,和指標數據。比如: xxx公司(主體)2019年8月26日上午10時,11時, 12時(時間戳)的股價分別是:160 USD,165 USD,180 USD(指標值)。概括來說,區別於關系資料庫關心的是「最終結果」。時序數據表示的是資產或者過程是如何隨著時間變化的,體現的是「變化」的過程價值。

時序數據主要應用在:運維監控,運營分析,設備監控,BI分析,工業安全生產監控場景。這些場景上,產生的核心數據是時序數據,業務特徵表現在 寫多讀少 ,無事務性要求,數據分析強關聯時間維度,且實時性要求高。

時序資料庫針對時序數據業務特徵進行針對性的數據存儲結構設計,以及存儲方式的優化,在監控等時序業務場景下數據的寫入,讀取,分析能力相比較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如 MySQL ,具有百倍的性能提升。

從數據存儲架構上看,關系資料庫通常按照行來記錄一條時間記錄數據,且順序記錄之間無主體關聯性,單個主體的記錄數據隨機分散在多行,如果是分布式資料庫甚至分布在多個分分庫上,記錄之間也沒有時間順序組織數據,連續時間戳的數據,分散在不連續的存儲上,這樣就造成按照主體和時間維度的數據寫入和存儲的效率大大降低。

而時序資料庫按照主體為維度進行數據存儲和索引,完全按照業務使用場景組織數據,相同主體指標數據組織在一起,並且按照時間為度進行分片存儲,只需要獲取主體信息和時間分片信息就可以順序進行寫入和讀取操作。單次IO請求磁碟尋道的時間和獲取數據量比關系資料庫尋道的效率和獲取數據量都要高,查詢的時間區間越大,查詢主體越多,數據越多,效率差異越大,整體性能比關系資料庫要高出十倍甚至百倍。

雲InfluxDB® 相比較開源InfluxDB 優勢明顯。 雲InfluxDB 提供雲服務的方式,有行業頂級的專家支持服務,具有 免安裝,免運維,穩定性高,數據高可靠的優勢。使用雲存儲的方案,數據多副本存儲,數據可靠性達到99.9999% 。

自建快速遷移上雲

雲 InfluxDB 提供了快速遷雲的工具,只需動動滑鼠就可以完成自建InfluxDB 到 雲 InfluxDB 的遷移。

類SQL 開發友好,快速上手

阿里雲 InfluxDB 完全兼容開源 InfluxDB ,面向開發友好, 為了方便傳統關系資料庫開發者能夠快速適應Influx DB開發, 提供給了類 SQL的查詢語言 InfluxQL,在提供強大的時序分析能力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沿用了SQL的開發模式,使得學習成本大大降低。

集成數據採集,搭建監控更簡單

阿里雲資料庫 InfluxDB 繼承了 Influx DB 良好的開源生態,具有完整的數據採集,存儲和數據可視化監控告警體系 TICK Stack 支撐。 同時相比較開源產品,提供了產品化的數據採集服務,只需在控制台進行幾步簡單操作,「0」 代碼完成各類監控源的監控數據自動採集。

雲InfluxDB® 金融高可用版即將推出

服務的高可靠和數據一致性對金融類企業至關重要,開源的InfluxDB 沒有提供高可靠的HA 版本,阿里雲InfluxDB 針對金融,保險,銀行,涉及數據和服務高可靠的研發了 HA高可用版本, 目前正在商業化上線的過程中,不久就可上線提供服務。

雲InfluxDB® 商業化限時優惠

B. 阿里雲到底是什麼

問題一:阿里雲是什麼東西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在十周年慶典上宣布成立子公司「阿里雲」,該公司將專注於雲計算領域的研究和研發。「阿里雲」也成為繼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阿里軟體、中國雅虎之後的阿里巴巴集團第八家子公司。由阿里巴巴集團投資創辦,在杭州、北京和矽谷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運營機構。阿里雲的目標是要打造互聯網數據分享的第一平台,成為以數據為中心的先進的雲計算服務公司。2013年底阿里雲正籌劃進軍海外雲服務市場。根據計劃,阿里雲將在海外設立雲數據中心,向部署海外業務的中國企業以及海外本土企業輸出雲計算服務能力。[1]
-------------------------------------------------------------------

親~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如有不懂可繼續追問

如果您滿意,請點擊下面的【採納為滿意回答】

手機提問的朋友可以在右上角點擊【評價】

謝謝!

-----------------------------------------------------------------

問題二:阿里雲到底是什麼啊? 雲計算(Cloud puting)是一種能夠通過網路隨時隨地獲取高可用計算資源的計算模式。雲計算的服務商通過對軟硬體資源的虛擬化,將基礎資源變成了可以自由調度的「池子」,從而實現資源的按需配給,並做到向客戶提供按使用付費的服務;客戶可以根據業務的需要動態調整所需的資源,而雲服務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資源使用效率,降低服務成本,通過多種不同類型的服務方式為用戶提供計算、存儲和數據業務的支持。
阿里雲致力於打造公共、開放的雲計算平台。我們將藉助技術的創新,不斷提升計算能力與規模效益,將雲計算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與此同時,我們將通過aliyun用互聯網的方式使得大家可以便捷的按需獲取阿里雲計算產品與服務

問題三:阿里雲是干什麼的 阿里雲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在十周年慶典上宣布成立子公司「阿里雲」,該公司將專注於雲計算領域的研究和研發。「阿里雲」也成為繼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阿里軟體、中國雅虎之後的阿里巴巴集團第八家子公司。
[編輯本段]阿里雲-命名

2009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十周年慶典晚會上,阿里巴巴雲計算團隊以獨立身份出現,命名為「阿里雲」的子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成立後,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八家公司變為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阿里軟體、阿里媽媽、口碑網、阿里雲和中國雅虎。

新成立的阿里雲由原阿里軟體、阿里巴巴集團研發院以及B2B與淘寶的底層技術團隊組成,由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架構師、阿里集團研發院院長王堅負責。

[編輯本段]阿里雲-背景

在此之前,阿里軟體以「錢掌櫃」為代表的小企業軟體業務和資產已經劃歸B2B上市公司,以淘寶旺旺為代表的個人軟體劃歸了淘寶,阿里軟體已沒有多少實際業務。

早在2009年4月,阿里巴巴就已涉足雲計算,由阿里軟體在南京建立首個「電子商務雲計算中心」,首期投資規模在1億元人民幣。該中心可輻射范圍包括南京、揚州、南通、泰州、蕪湖和馬鞍山等長三角地區城市。

[編輯本段]阿里雲-發展方向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阿里雲」主要從事基礎技術的研發,不涉及具體軟體產品。以阿里巴巴新推出的輸入法為例,阿里雲只負責技術研發,B2B在此技術的基礎上推出阿里巴巴輸入法,淘寶則相應推出淘寶輸入法,不同輸入法的字型檔也會有所不同。

前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軟體總經理王濤曾表示,阿里雲計算可以將阿里系各個平台上的商品信息、信譽體系、支付工具、IM用戶資源挖掘提煉,有巨大的商業價值。王濤稱,阿里軟體會籌建多個類似的「電子商務雲計算中心」。他認為,5年後中國在線軟體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傳統軟體市場,SaaS服務模式更適合國內中小企業使用。

據悉,當前雲計鼎是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國際IT巨頭IBM、谷歌等均紛紛對雲計算情有獨鍾。一些分析機構預測,雲計算將成為IT領域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問題四:阿里雲是什麼?_?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雲計算品牌,用戶通過aliyun,用互聯網的方式即可遠程獲取海量計算、存儲資源和大數據處理能力。如面向銀行、保險公司、券商的金融雲, *** 機構、央企、大型民營企業紛紛開始擁抱雲計算和大數據。2014年12月,12306網站75%的余票查詢系統遷移至阿里雲計算平台,以分擔春運流量洪峰帶來的壓力。

問題五:阿里雲是什麼?簡單點說.. 阿里雲,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雲計算品牌,全球卓越的雲計算技術和服務提供商。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數據處理中心。比如:A公司搭建了一個網站,自己沒有伺服器儲存這些數據,就把數據儲存到阿里雲平台,等用到的時候就調用。

問題六:阿里雲的雲是什麼意思 在未來的互聯網中,雲計算將會成為一種隨時、隨地,並根據需要而提供的公共服務。高效的綠色數據中心以及能支持不同互聯網應用的大規模分布式存儲和計算是營造下一代互聯網服務平台最基本的核心技術。阿里雲致力於打造公共、開放的雲計算服務平台,並將藉助技術的創新,不斷提升計算能力與規模效益,將雲計算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服務。與此同時,阿里雲將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使得用戶可以便捷的按需獲取阿里雲的雲計算產品與服務。阿里雲希望更多的合作夥伴、中小企業、開發者能夠受益於雲計算帶來的便利和價值,從而促進雲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滿意請採納

問題七:阿里雲有什麼用。 把你所有的數據都可以傳到雲端,然後可以從雲端下載到本地

問題八:什麼叫阿里雲系統 你好朋友;
;阿里雲os目錄

簡介;

相關功能;

阿里雲智能手機;阿里雲手機;

天語大黃蜂;

展開;簡介;

相關功能;

阿里雲智能手機;阿里雲手機;

天語大黃蜂;

展開;;簡介

阿里雲OS是融雲數據存儲;雲計算服務和雲操作系統為一體的新一代操作系統;系統搭載了阿里雲公司自主設計;架構;研發的系統核心虛擬機;增強了雲端服務的能力;並提供與Dalvik虛擬機兼容的運行環境;通過海量雲空間來同步和管理手機數據;數據可永久保存在雲端並聯通所有設備;基於雲端彈性雲計算的託管服務;便於開發者快速開發和部署移動應用;通過雲應用平台;成千上萬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可輕松轉化為手機雲應用;無需下載;更新和安裝即可使用;真正將互聯網搬入手機;[1];7月25日消息;阿里巴巴將於本周正式發布雲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命名為阿里雲OS;據騰訊科技獲悉;包括聚劃算;淘寶比價等多個阿里集團內部開發成型的手機應用;已入駐該系統平台中;這款即將發布的手機操作系統與其它手機操作系統不同的是;阿里雲OS採用Cloud;App方式;使用戶不需要在手機端下載應用;而只在網路環境下;登陸統一的雲賬號後;只要手機流量足夠;即可運行OS平台上的各種應用;

;相關功能

據體驗者稱;阿里雲OS的開機畫面將呈現一個用戶注冊雲賬號的提醒界面;該賬號為一個統一的登錄系統;起到PC端及各種移動終端的數據同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用戶要使用平台上的應用必須登陸雲賬號;;在應用方面;阿里雲OS不梗集成了阿里雲自主研發的通訊錄;簡訊;日歷農歷;輸入法;搜索;郵件等基礎應用;也攜帶有阿里巴巴集團自有開發的消費級應用;如淘寶聚劃算;淘寶比價;淘女郎等;此外;Android;Market的手機應用也能在該平台中使用;未來;阿里雲OS還會對第三方開發者提供應用介面;;1:創新的Cloud;APP概念;無需安裝的雲端應用程序;;2:國內首款雲概念手機;豐富雲應用;;3:阿里巴巴服務一站式體驗;;4:兼容Android應用;;阿里雲OS基本功能符合中國人使用習慣;讓你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阿里雲智能手機

阿里雲OS的雲智能手機計劃與天語合作運營;並得到了阿里巴巴集團其它子公司如淘寶等多項運營資源支持;隨著阿里雲OS發布期的臨近;阿里雲與天語的定製手機也將面向市場;隨著型號為W700;W800的阿里雲手機上市;隨心換殼;雲端存儲數據不怕丟失;2012年4月阿里雲第二款智能手機大黃蜂W806和小黃蜂W619上市;大黃蜂憑借著高端配置低端價格贏得市場;;資料顯示;採用雲OS的智能手機能直接享用100GB雲空間和阿里雲提供的各種雲服務(如地圖;電子郵件等);還能使目前互聯網上的海量Web服務通過阿里雲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方便接入手機終端;保持與本地應用一樣的流暢用戶體驗;把智能手機直接推動至「雲應用」時代;

阿里雲手機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28日宣布;正式推出獨立研發的阿里雲操作系統(阿里雲OS)以及搭載此系統的天語雲智能手機W700;;如果說第一代阿里雲手機推出的時機還不夠成熟;那麼今天這款搭載阿里雲OS;2012系統的天語W800在成熟度上又提升了一個台階;

天語大黃蜂

天語W806外號大黃蜂;採用阿里雲OS;2012系統;配有1GHz雙核Tegra2處理器;4.3WVGA觸控屏幕和Soft-Touch背殼設計;直接吸引著用戶的眼球;;關注過MWC2012大展的朋友也許應該都能意識到;2012年將會是國產手機廠商的春天;在高端市場;像天語;華......>>

問題九:阿里雲的雲解析有什麼作用? 雲解析可以使訪問速度更多些。但是一般情況下都不需要再購買那樣的服務。齊贏視野 回答

C. ​將公共雲延伸至本地,阿里雲推出本地化部署服務雲盒Cloud Box

9月18日,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宣布推出的本地化部署服務阿里雲雲盒Cloud Box,基於自研「神龍X-Dragon架構」,融合計算、存儲、網路三大公共雲前沿技術為用戶提供本地部署軟硬一體的全託管雲服務,為需要將業務部署在本地機房的用戶提供了和公共雲一致的服務體驗,滿足計算離數據更近的用戶需求。

圖: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雲基礎產品事業部高級研究員蔣江偉宣布發布阿里雲雲盒Cloud Box

各行業上雲已成趨勢,尤其是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5G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部分公司將數字化轉型列為企業的優先戰略,但因為受限於合規、帶寬、延時和成本等要求,一些企業轉向將部分業務部署在本地機房,但同時又希望在本地機房獲得公共雲低成本、彈性和敏捷性的一致體驗。

雲盒就是為解決這一難題而生的。並基於「神龍X-Dragon架構」,雲盒為用戶提供了與公共雲一致的雲產品體驗;同時,通過虛擬網路(VPC)方式實現本地雲盒與公共雲的網路互通,方便其中部署的應用與其它本地應用或者雲上的服務進行集成相較於線下自建數據中心的方式,雲盒提供了包括按需下單、按需付費等購買方式,節省了線下自建IDC的一次性資金投入,也避免了設備利用率低時帶來的容量閑置成本。

神龍架構:下一代的算力體驗

「神龍X-Dragon架構」是阿里雲自研的軟硬體一體化計算架構,能幫助用戶在雲上獲得超越傳統物理機的計算能力。雲盒基於「神龍X-Dragon架構」研發,不僅可以幫助用戶在本地機房獲得彈性伸縮的能力,還可獲得強大的計算能力和高I/O性能;同時,通過阿里雲自研的網路設備將雲盒和本地IT設施對接,可滿足超低延時的網路需求。

此外,雲盒可提供彈性計算全規格實例、資料庫、安全和容器服務等產品,同時保持實例版本升級、安全漏洞、補丁升級與公共雲的同步更新,用戶在本地即可第一時間享有公共雲上最新的產品和特性。

安全合規:企業級網路隔離

安全合規是企業將業務部署在本地機房的重要原因之一,用戶可以自選機房在本地部署阿里雲雲盒Cloud Box、將數據存儲在本地,同時通過虛擬網路(VPC) 和公共雲無縫對接、實現企業級的網路隔離,直接內網訪問應用,很好地滿足了特殊行業客戶的監管需求。

快捷交付:公共雲一致的本地體驗

依託阿里雲公共雲能力的輸出,雲盒提供的是本地部署軟硬一體的全託管雲服務,用戶無需自行運維,即可享受和公共雲一致的穩定性體驗和SLA服務。

事實上,企業對於計算的要求已經從「場景的全覆蓋」擴展到了「地點的無處不在」,阿里雲布局了「雲、邊、端」全場景覆蓋的能力,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產品部署和運營形態,未來阿里雲會將公共雲延伸到更加廣闊的空間里,與客戶一起為即將到來的邊緣計算、5G 時代的到來做好准備。

D. 一場替換傳統資料庫的行動正在全球范圍悄然進行

隨著全球各大 科技 巨頭的競相加入,開源軟體技術已經活躍在各個信息技術領域當中。其中,大數據生態成為開源技術的直接受益者。開源技術適用於龐雜的數據管理系統,帶來敏捷、高效、可擴展以及可自控的管理能力,並幫助企業降低IT建設及維護成本。2018年雙11當天,阿里雲原生資料庫PolarDB輕松應對了0點0分0秒瞬時提升122倍的數據洪峰。Netflix也採用自研開源架構Metacat將海量數據集合成一個「單一」的數據倉庫,大幅提升管理能效。

當前,我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人才加入到開源社區,貢獻力也「後來居上」,共同推進開源項目、開源生態的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大數據生態成為開源技術重大「受益者」

近年來,在互聯網服務、多媒體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都可見到大數據的身影。在大數據時代,不斷增長的數據量、快速處理數據的需求以及數據類型、結構和來源的多樣性給資料庫敏捷、高效、可擴展性以及個性化管理帶來了全新挑戰。

開源技術賦能了大數據生態的高質量發展。賽迪智庫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所博士蒲松濤表示,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開源軟體和開源工具已經應用到了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基於開源軟體,企業可以快速構建大數據應用平台,提供豐富的大數據開發和應用工具。

當前,幾乎各種規模的企業都在使用開源軟體和工具做大數據處理和基於數據的預測分析。開源界也涌現出了Hadoop、OpenStack、OpenShift、Maprece、docker等引領行業技術創新方向的重量級開源項目。

華泰人壽基於OpenShift架構打造易於管理的新IT系統,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實現業務數字化轉型。在基礎設施上,引入紅帽OpenShift容器雲解決方案和紅帽Ceph分布式存儲。通過將保險業務上docker雲,實現華泰人壽業務的彈性伸縮和快速上線,加速其互聯網保險項目快速落地。

美國知名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Netflix也採用了大數據發現服務的開源框架Metacat。由於Netflix的數據倉庫由許多大型的數據集組成,為了確保數據平台能夠橫跨這些數據集成為一個「單一」的數據倉庫,Netflix開發的元數據服務Metacat,能讓數據的發生、發現、處理和管理變得更加快捷高效、處理精度大幅提升;同時還可兼容Spark、Presto、Pig和Hive架構。Netflix軟體架構師Ajoy Majumdar指出,開放開源是身為技術公司的競爭戰略,既能夠將自己的解決方案建立為行業標准和最佳實踐,又能建立Netflix的技術品牌,還能從共享生態中獲得反饋輸入並受益。

事實上,推動大數據應用高質量發展的主流開源平台還有很多,例如Spark、Shark、Bagel等。蒲松濤表示,這些開源平台大幅降低應用門檻,有效幫助企業實現工業級應用,進而帶動各行業大規模部署。此外,大數據還涌現出了一批開源支線平台。其中,Storm完全擺脫了經典的MapRece架構,重新設計了一個適用於流式計算的架構,以數據流為驅動觸發計算,計算時效性高,適應有向無環圖計算拓撲的設計,計算方式較為靈活,在業界得到了一定的部署應用。

開源社區供需「雙贏」中國力量已崛起

開源社區的建立為推動開源軟體發展、構建行業競爭優勢做出突出貢獻,隊伍的壯大需要每一位使用者持續不斷的貢獻智慧,以實現真正的「共贏」。開源的發展歷程中,極客、大公司、商業顛覆者輪番登場,開源技術的訴求也從商業驅動向生態驅動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指出,開源是軟體創新技術的主要來源,是生態抓手,而非贏利的切入點。

開源軟體的「共享和貢獻」機制吸引了眾多開發者的參與,給了每一位開發者「顛覆 游戲 規則」的權利。有了這種生態的加持,信息技術將被快速推進,各個參與者將持續獲利。對此,李飛飛表示,開源生態的受益者是開源技術的需求側和供給側雙方。從供給側角度來看,參與的人越多,思維碰撞而引發的迭代演進就會越快;從需求側角度來看,各個企業不僅可以免除被閉源系統「技術綁定」,還可以在開源社區實現資料庫技術遷移,企業還可針對企業技術特徵進行資料庫的個性定製化,實現大量的應用和代碼的改造且系統間互相兼容。

中國開源軟體推進聯盟副 主席 兼秘書長劉澎在PostgreSQL .CN 2019上表示,當前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為開源做出重要貢獻,我國的開源實力已經崛起。以華為、阿里等為代表的開源軟體開發者已經逐漸與亞馬遜、微軟站到了同一高度,實現了從「使用者」到「引領者」的身份轉變。

目前,中國企業在Linux基金會中有1個白金會員(華為),1個金牌會員(阿里雲)和數十家銀牌會員(包括騰訊、中國移動、聯想等)。華為在多個開源社區貢獻排名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華為是開源軟體的優秀開發代表,通過引進、消化,實現創新發展,進而貢獻給整個開源社區。

阿里雲也成為 游戲 規則的重要改變者和全球雲資料庫領跑者之一。2018年,阿里雲資料庫成功進入Gartner資料庫魔力象限,這是該榜單首次出現中國公司。近日,Gartner發布的全球雲資料庫市場份額榜單中,阿里雲位居第三,超越了Oracle、IBM和谷歌。5月21日,阿里雲提供傳統資料庫一鍵遷移上雲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將線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資料庫輕松上雲,最快數小時內遷移完成。李飛飛表示,阿里雲自研的PolarDB雲原生資料庫的分布式存儲架構具有一寫多度、計算與存儲分離等優勢,幫助淘寶交易平台應對了雙11當天瞬時提升122倍的數據洪峰。

此外,國內還有包括網路、浪潮、瀚高等在內的眾多企業積極參與並貢獻到開源社區當中。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新興信息技術也成為開源項目的重要應用領域。

E. 阿里雲伺服器的ECS和RDS和OSS和SLB是什麼意思

ECS:ECS是雲伺服器, 本質就是一個伺服器。運行在雲上的一個伺服器。主要作用是做運算的,跑各種程序的。

RDS:RDS是雲資料庫,專業的SQL伺服器。用得到MYSQL的非常推薦使用,可以規避ECS裝MYSQL遇到的各種問題。

OSS:OSS是對象存儲,專業的文件存儲服務,推薦文件量大的場景使用,普通小站可用可不用。(不過阿里雲現在有5G免費資源。可以用來代替CDN使用,省錢。)

SLB:SLB是負載均衡,均衡負載 價格高,不適合中小站。

(5)阿里雲存儲架構擴展閱讀:

雲伺服器常用命令

arch 顯示機器的處理器架構(1)

uname -m 顯示機器的處理器架構(2)

uname -r 顯示正在使用的內核版本

dmidecode -q 顯示硬體系統部件 - (SMBIOS / DMI)

hdparm -i /dev/hda 羅列一個磁碟的架構特性

hdparm -tT /dev/sda 在磁碟上執行測試性讀取操作

cat /proc/cpuinfo 顯示CPU info的信息

cat /proc/interrupts 顯示中斷

cat /proc/meminfo 校驗內存使用

cat /proc/swaps 顯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顯示內核的版本

cat /proc/net/dev 顯示網路適配器及統計

cat /proc/mounts 顯示已載入的文件系統

lspci -tv 羅列 PCI 設備

lsusb -tv 顯示 USB 設備

date 顯示系統日期

F. 阿里雲架構師解讀四大主流游戲架構

游戲 行業是阿里雲最早聚焦的行業之一,近年來 游戲 行業的變化、雲計算產品技術的變化都與日俱進。隨著行業業務的變化、技術架構的演進以及阿里雲產品的迭代演進,整體的產品技術選型在不同的 游戲 場景、業務場景也不盡相同。本文將聚焦阿里雲彈性計算產品在 游戲 行業的方案實踐經驗。

當前, 游戲 行業的各種場景和行業發展密不可分。簡單回顧電子 游戲 的發展,80年代的黑白機,90年代的PC單機 游戲 ,00年代前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路 游戲 開始盛行,2010年後隨著移動設備的逐漸普及,手游在國內開始興起。

從 游戲 終端來區別,主要有:主機 游戲 (往往是3A 游戲 )、PC 游戲 、移動 游戲 和網頁 游戲 等。目前出現跨平台多端 游戲 ,以及雲 游戲 化的趨勢。

關於 游戲 的品類區別會有非常多的維度:RPG(角色扮演)、MOBA類、競技類、FPS(射擊類)、休閑類、卡牌類、棋牌類、SLG(策略類)等等。目前有多品類融合玩法裂變的趨勢。

隨著國內防沉迷、版號因素,近年來 游戲 行業誕生了越來越多的精品 游戲 ,出海全球化乃至區域化,以及整體存量用戶增速放緩,長線運營、精細運營以及私域社區等運營方式也在悄然變化。

不同的業務場景技術架構不盡相同,如競技類 游戲 和卡牌類 游戲 對計算的需求就有所區別,雲 游戲 與常規的網路 游戲 架構也有所區別。這里主要從 游戲 服和 游戲 平台、大數據、雲 游戲 這四個目前常見的場景簡單介紹其架構。

游戲 服,從 游戲 類型來看有RPG、FPS、MOBA、SLG、棋牌、休閑等等;從 游戲 平台來看通常有主機、手機、PC等;從業務發行來看有全球、國內、海外,從部署架構來看有集中部署和分區部署;從技術架構來看, 游戲 行業也有逐漸分層解耦的趨勢,但與互聯網應用相比,有一定其獨特性。

因為 游戲 的強交互性特點, 游戲 技術架構與其他互聯網應用相比有一定獨特性。 游戲 需要保持會話連接,也就是從一個客戶端到服務端的長連接,便於對客戶端中玩家的操作、行為等進行及時的反饋以及推送給共同 游戲 或對戰的其他玩家,所以 游戲 普遍對網路質量更加敏感,網路質量較差的情況會使長連接斷開或重連,引起玩家掉線。 游戲 也需要保持會話的狀態,既服務端會保持一份玩家的實體,當玩家進行操作時,下次通信的數據會依賴之前的通信的數據,這也是一些MMO(多人在線)大型 游戲 對網路吞吐性能要求較高的原因之一。再比如FPS、MOBA類等多人對戰類 游戲 ,交互性更強,對網路延遲容忍度更低,要求低延遲。因為 游戲 需要比較高密度的記錄玩家的操作以及結果,所以有頻繁寫入數據的特點,這類場景需要較強的IO性能。因為 游戲 強交互性、低延遲的特點,其技術架構也和互聯網應用不同,在逐漸分層解耦的同時,需要保證 游戲 玩家的交互效果,同時也會依賴到底層伺服器的計算能力。

這些都是 游戲 場景普遍存在的特點:長連接保持會話、保持狀態、低延遲網路、高IO吞吐、高計算性能。

游戲 的部署架構會結合 游戲 業務特點、 游戲 運營需求來制定 游戲 服務,有分區分服、全區全服業務邏輯,分區分服還是全區全服,最大的架構差異在於數據是不是一套。而從部署方式看,主要是集中式部署和分區域部署。

集中部署就是不論 游戲 玩家在哪裡, 游戲 服務集中在一個區域,適合對網路延遲要求通常不高的 游戲 類型,如休閑類;分區部署是指 游戲 伺服器根據 游戲 玩家地域分布,分區域部署,方便就近接入,適合對網路延遲要求較高的 游戲 類型,如MOBA、FPS類。

典型架構

MMO類有高並發特點,大量玩家並發的高計算量負載對伺服器的計算能力和穩定性有著極高的要求。同時MMO類 游戲 有著比較強的PVE或PVP特性,對網路延遲的容忍度較低。

其中網關伺服器負責所有網路數據包的轉發,通常是網路負載較集中的點,對於網路吞吐能力要求較高。單個 游戲 區承載玩家數量高,邏輯伺服器通常按照場景地圖來劃分,規模再大會通過分區的方式實現。

數據中心伺服器負責緩存玩家數據並非同步入庫,保障玩家客戶快速獲取和寫入數據,對於可用性要求較高,需要配合應用層實現數據容錯機制。

日誌伺服器承載了大區所有業務行為的日誌收集及處理的壓力,對磁碟寫入性能要求較高,通常採用多台分組方式實現。

(1)MMO 游戲 服性能與穩定需求,建議使用最第7代ECS實例,根據實際需求選型c計算型(CPU與內存配比1:2)/g通用型(1:4)/r內存型(1:8),Intel Ice Lake 2.9GHz基頻3.5GHz睿頻提供超高性能,能更好地優化 游戲 體驗。

(2)非同步落庫以及日誌伺服器,對於磁碟讀寫性能要求高的場景,建議雲上使用ESSD PL 0/1/2/3根據業務性能需要選擇,避免磁碟讀寫瓶頸。

(3)在 游戲 日常版本更新中,需要各個地域Region鏡像的快速復制,基於ESSD快照異地復制的能力,能夠提升鏡像復制效率。

(4)分區分服等場景往往需要快速地開服滾服合服,通過CADT雲速搭、ESS彈性伸縮、OOS運維編排、ROS資源編排等雲上運維工具搭配產品使用,能夠提升雲上運維效率。

ii. FPS、MOBA類 游戲 架構介紹

MOBA類 游戲 主要包括PVP系統、PVE系統、 游戲 平台等幾個主要部分,其中PVP戰斗是MOBA/FPS 游戲 的核心。

PVP、PVE、 游戲 平台功能部署於同一VPC中,構成 游戲 大區;戰斗伺服器(往往)單獨跨地域部署。

游戲 客戶端首先接入到登錄伺服器中,完成登錄認證、計費等 游戲 平台邏輯。為避免單點問題,所以 游戲 平台服務往往需要高可用方案。可利用雲上高可用方案,包括便捷的運維工具滿足業務高可用需求。

FPS/MOBA競技 游戲 ,往往對延遲特別敏感,可以想像,競技類 游戲 中對戰的 游戲 場景:玩家操控人物,在地圖里步伐飄逸,槍聲密集,每一顆子彈都是一次時間加上空間的矢量計算,而且需要在主進程中完成計算,那麼算力需求就隨著房間玩家數量上升而指數爆炸,5V5的房間和大房間100人(吃雞)對算力的需求完全不同。

游戲 這部分重算力場景,推薦阿里雲7代高主頻或七代實例,更高的單核性能提供更好的戰斗效果。

戰斗房間類 游戲 ,因為業務本身峰谷特性,靈活地使用雲上資源的彈性能力,往往會較好地優化整體的資源使用成本。阿里雲彈性計算本身提供了非常靈活的付費方式,包括常規的按量實例、包月包年實例、以及通過節省計劃/預留實例券去抵扣按量實例資源,兼顧資源靈活使用的同時達到更優的成本。

此外,為更進一步釋放開發運維的效率,當前一些 游戲 也採用了容器化技術架構,阿里雲的ACK+ECS/ECI彈性容器實例組合搭配使用,更進一步釋放了基礎資源的靈活性和彈性能力。

業務場景

游戲 平台(不限於FPS、MOBA類)主要提供的服務:官網、客服、注冊、登錄、充值、兌換、商城、推送、公告、社區、SDK及郵件、簡訊等公共服務;包括內容審核、視頻錄制、彈幕、轉碼、剪輯、RTC這些業務需要的基礎服務,以及運維監控、發布平台、測試平台這些運維等平台服務。

這部分更接近於通用的互聯網技術架構,以服務為顆粒度解耦,接入->網關->應用->資料庫。

技術特點

這往往通常需要構建高可用基礎架構來提升穩定性,業務突發期往往需要一定的彈性能力。相比於 游戲 服務這部分容器化就更加普及,也更容易通過雲上的比如彈性容器實例去應對流量峰值場景。在視頻錄制場景,對實時性要求較高時,往往會基於GPU能力構建,這部分阿里雲也提供了vGPU/cGPU能力,釋放GPU的靈活性。

大數據是當前 游戲 業務經營、 游戲 運營主要的技術手段,主要面向平台數據運營、 游戲 數據分析、廣告轉化分析、安全運營分析等 游戲 核心運營場景。不同的場景對實時性要求不同,實時查詢檢索通常是經營分析、客戶受理、玩家監測、在線等場景;離線報表通常是玩家行為分析、用戶畫像、特徵挖掘等場景。

總體而言,實時性業務更多是業務查詢類、簡單計算類任務,比如買量轉化的分析;離線類基本是分析類、預測類任務,比如 游戲 玩法分析。

從技術架構來看,得益於開源社區技術棧的高豐富度,大數據具體的技術選擇非常之多,整體從存算一體到存算分離,也誕生像數據倉庫、數據湖乃至湖倉一體等概念。

從數據架構流程來看,從數據源->數據採集、傳輸->數據計算、存儲->數據應用,其中可選看技術方案也需要因地制宜。

從部署架構來看,不同的 游戲 公司處在不同的數據建設階段,會有不同的選擇傾向,包括完全自建、基於雲自建大數據、基於雲上託管、以及利用更多雲上成熟的產品技術去豐富整體的大數據能力集,而後者也成為越來越多客戶的選擇。

拿雲上大數據方案舉例來講,比如實時計算部分,選擇SLS採集、Kafka數據網關通道,通過Flink做數據計算,通過ES或CK做數據分析,通過ADB以及QuickBI做數據應用展示。離線方案通過OSS做冷數據存儲,Spark、Hive、HDFS等組件做數據計算存儲,通過CK匯聚分析,通過Dataworks做數據應用。

具體計算存儲的產品選型,主要根據不同的業務特性以及大數據應用特性來區分,根據數據容量、IOPS、吞吐、讀寫特點以及性價比來選擇。

如剛剛舉例的實時計算/近實時計算場景,Flink具備高性能、低延遲特點,所以是計算密集、網路性能高場景,推薦選型七代ECS實例或6代增強實例;如HDFS需要超大存儲容量,高吞吐,推薦D系列本地盤實例,如D2S存儲型本地盤實例。Remote Shuffle Service等處理結果多的場景,讀寫處理頻繁如大量的join計算,需要綜合來看計算、網路、存儲性能以及綜合成本來選擇通用實例(如第7代ECS實例)或i系列本地盤實例。所以,最終在雲上的資源選型,在性能滿足的前期下,需要評估通過網路傳輸數據成本高(雲盤),還是就地取材計算成本高(本地盤),不同模型、不同量級選擇不同。

從內存處理(成本最高、性能最好、存儲容量最小)、SSD本地盤、HDD本地盤、ESSD雲盤、OSS對象存儲(成本最優、性能一般、存儲容量最大),逐漸分層解耦,還帶來一個好處:充分釋放了雲上彈性的能力,可以利用更輕巧的彈性計算產品(如SPOT搶占式實例方式,或ECI容器實例)進行大數據計算,達到更好的彈性能力去滿足業務需求的同時也能節約更多的成本。

雲 游戲 主要分終端和雲端。終端部分基於Windows、iOS、Linux等操作系統的終端設備包括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VR一體機等。雲端架構主要是 游戲 應用層、雲 游戲 平台層、IaaS基礎資源層,應用層包括PC 游戲 、手游、VR 游戲 、H5 游戲 等多種類型的 游戲 應用;平台層雲 游戲 必須的運營平台、支撐平台、流化技術平台等;IaaS基礎資源層包括基礎網路、基於X86架構以及ARM架構的GPU伺服器。

雲 游戲 落地,在技術上也經歷了諸多挑戰,為滿足端到端高性能低時延,網路調度、指令串流、編解碼、多終端的SDK適配等等都是雲 游戲 場景中不可避免的技術問題。

對於雲端算力來講,阿里雲解決了雲端渲染、串流以及編解碼問題,並通過全系列GPU產品來滿足雲手游、端游、VR乃至企業級視覺渲染場景的需求。

總結來講,阿里雲彈性計算通過雲上的串流、編碼加速、渲染加速等全套的技術幫助 游戲 客戶給雲 游戲 玩家提供更好的性能體驗,通過基於阿里雲全球數據中心可以幫助雲 游戲 客戶覆蓋更多的用戶,通過GPU多種產品形態和整體的彈性能力,也幫助到 游戲 客戶去更快捷更靈活的構建其雲 游戲 業務。

阿里雲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持續的運營,提供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雲服務,目前在全球部署了26個地域、82個可用區,通過優異穩定的性能表現幫助 游戲 客戶高效穩定地運行 游戲 業務,為玩家提供極致順滑的 游戲 體驗,並通過技術手段不斷地幫助 游戲 客戶優化用雲成本。

國內的業務出海、 游戲 出海也是現階段大的趨勢之一,很多 游戲 公司已經把出海從業務可選項變成了必選項之一。在2022年3月,阿里雲上線了韓國和泰國兩大Region,能夠為本地化的 游戲 業務提供更流暢、更穩定的 游戲 體驗,以此希望能在 游戲 客戶出海的業務領域,提供更多的幫助。

當然,作為內容與 科技 兩大熱門領域的交叉領域, 游戲 產業日新月異,架構也隨著前端業務的需要不斷改變。阿里雲彈性計算也針對 游戲 廠商的不同架構,陸續推出了不同的雲伺服器類型和付費方式,以及雲上運維套件,以幫助客戶降本增效。

原文鏈接:http://click.aliyun.com/m/1000336551/

G. 華為鴻蒙、阿里雲盤古、螞蟻圖計算……14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日前,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1年「世界互聯網領先 科技 成果發布活動」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行,這是第六次面向全球舉行世界互聯網領先 科技 成果發布活動。

發布活動共評選出包括來自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高通、安謀等14項國內外有代表性的領先 科技 成果。

HarmonyOS 鴻蒙操作系統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鴻蒙是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2019年正式面世。簡單說,鴻蒙為不同設備的智能化、互聯與協同提供統一的語言,讓消費者操控多個設備像操作一台設備一樣簡單。

今年6月2日,華為發布HarmonyOS 2,僅一周升級用戶數破千萬;歷時一個多月,升級用戶數突破3000萬,進入8月已突破5000萬。到9月12日,HarmonyOS 2升級用戶數突破1億,成為全球用戶破億最快的移動操作系統。9月23日,華為又更新數字,HarmonyOS 2升級用戶已突破1.2億。

龐大的用戶基數也帶來強大的生態示範效應,目前已有400個多應用和服務夥伴、1700多家硬體夥伴、130多萬開發者參與到鴻蒙生態的建設當中,共建全球最大的萬物互聯的全場景智慧生態。

智能計算晶元行業創新:全球首個開源NPU指令集架構

安謀 科技 (中國)有限公司

下一代智能計算的核心關鍵是海量地、高密度地、實時地感知和處理不同類型的數據流,智能計算的算力也正越來越多地從CPU、GPU轉為由NPU提供。為了解決NPU定製過程中生態碎片化、重復投資和應用規模受限等問題,安謀 科技 在今年7月聯合了50多家產業龍頭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智能計算產業技術創新聯合體」(Open NPU Innovation Alliance,簡稱ONIA),並推出全球首個開源神經網路處理器指令集架構(NPU ISA)。

圍繞這一開源NPU ISA,安謀 科技 及ONIA會員不僅提供NPU、CPU、XPU晶元方案,還將以開源、開放的協作方式,對外提供編譯器、工具鏈、驅動程序、操作系統、深度學習框架等基礎系統軟體,以及基於不同場景的、統一的多域計算軟硬體平台方案,進而利用開源指令集實現NPU的全面創新,幫助產業鏈更迅速地落地智能計算和人工智慧應用。

人工智慧驅動的重大疾病動態畫像新技術和遠程高效防治系統

北京郵電大學

以5G和人工智慧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不斷突破,推動醫療技術發展不斷由疾病治療向 健康 創造轉變。同時,數字醫療的場景復雜化,需求多樣化對信息通信網路的靈活性、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工智慧驅動的重大疾病動態畫像新技術和遠程高效防治系統以「智·簡生態系統」為內核指導思想,在通用醫學大數據處理、智能學習優化平台等方面取得多項技術進展,實現了快速響應危急重症,高效發現關鍵診斷決策依據,動態量化疾病風險因素,以及准確追蹤病情進展等能力。

5G獨立組網(SA)端到端系統方案、國際標准及組網技術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超高清視頻編解碼關鍵技術及系統應用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自主研發了超高清視頻編解碼關鍵技術及其系統應用,主導制定了AVS超高清視頻編解碼國家標准,被全球超高清產業聯盟採納為國際標准,聯合海思、華為公司在國際上首次發布了8K@120P超高清解碼晶元,支撐了中國首個4K和8K超高清頻道CCTV—4K/8K的開播,並在全球首次實現8K+5G廣電領域直播應用,標志著中國正式邁入超高清時代。

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和應用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

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 科技 工程,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復雜航天系統。2020年,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從最初的試驗衛星到如今55衛星成功組網,27年的時間里,數不清的科研人員耗費了大量的心血,建設了中國自己的衛星系統。

目前,北斗系統已在全球超過一半的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向億級以上用戶提供服務。基於北斗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數字施工、車輛船舶監管、智慧港口解決方案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得到成功應用。如今,「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正為服務人類 社會 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應用系統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應用系統完成了多項技術創新,首次提出「天地融合、通導一體」的系統架構。其實現了衛星通信、衛星導航的集成服務,在用戶終端融合了通信、導航功能。創新提出了「星地一體、寬窄互補」的通信體制,實現星地網路全面融合。突破了終端「天地多模、低功耗、小型化」的技術難題。該應用系統已獲得授權專利45件,行業標准4項,學術論文100餘篇,填補了國內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空白,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全球首個支持10Gbps 5G傳輸速率和首個符合3GPP Release 16規范的5G數據機到天線解決方案

高通無線通信技術(中國)有限公司

驍龍X65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於今年2月發布,為行業帶來了多項首創性的5G技術革新——通過媲美光纖的無線性能支持目前市場上最快的5G傳輸速度,並支持最新5G規范。

去年3GPP標准組織推出了5G的新規范,即Release 16,其定義了下一階段的全球5G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驍龍X65是全球首個符合3GPP Release 16 5G標準的5G數據機到天線解決方案。驍龍X65採用了可以支持特性組合升級的架構設計,從而支持快速商用。這意味著通過驍龍X65能夠持續增加新的特性,在智能手機之外多個應用細分領域擴展5G。

800G 超高速光收發晶元與引擎技術研發

之江實驗室

800G超高速光收發晶元與光引擎技術是之江實驗室為下一代數據高速傳輸提供的核心技術解決方案。之江實驗室項目團隊連續取得大功率多波長激光器、硅基高密度光發射模塊、硅基高速光接收模塊等晶元模塊研發的突破性進展,並利用晶圓級封裝技術將這些晶元模塊集成在同一晶圓上,實現「光電共封」,在確保硬體物理尺寸不變的情況下,有效提升數據傳輸的密度和效率,降低功耗和成本。光收發晶元就像是一位「翻譯」或「交警」,為數據中心光子與電子間的信息轉換架起橋梁,為數據的高效傳輸指揮交通。

基於多光譜的智能感知終端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夜間低照度一直以來是全天候視頻感知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海康威視的基於多維感知智能融合終端,可實現低照度下無光污染的全彩成像,讓黑夜像白天一樣精彩。與傳統手段相比,在色彩還原度、清晰度方面,都有顯著的提升,做到細節清晰,精彩如一。

基於分層API規范的雲操作系統生態建設

清華大學

「基於分層API規范的雲操作系統生態建設」是由清華大學大學聯合華中 科技 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資助下共同完成。

項目抽象制定了雲操作系統分層API規范並給出了技術領先的參考實現;相關成果已獲實際應用,初步形成了自主雲操作系統生態,對於避免生態的碎片化和供應商鎖定,推動技術持續迭代和行業整體創新有重要意義。

大規模圖計算系統GeaGraph

螞蟻 科技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高性能圖計算被認為是全球尖端 科技 的一個重要前沿,在電信、醫療、製造、能源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價值和前景。螞蟻集團聯合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高性能圖計算系統GeaGraph能夠在萬億邊圖上進行實時查詢,在國際標准圖資料庫測試中位列第一,處理規模和性能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現在,GeaGraph已經成為螞蟻集團各種業務風控能力的重要支撐,在數字支付、數字服務、數字金融等核心業務中,顯著提升了風險行為的實時識別能力和調查分析效率。

阿里雲盤古:面向雲計算的大規模分布式存儲系統

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

阿里雲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存儲系統「盤古」是該活動6年來首次有存儲技術入選。「盤古」是阿里雲自研的分布式存儲系統,是阿里雲底層的統一存儲架構,主要包括「分布式存儲軟體」「高性能存儲網路」「雲存儲硬體架構」「深度軟硬融合的快閃記憶體存儲架構」「智能運維管控」以及「網路和SSD控制器晶元」核心關鍵技術。

「盤古」解決了超大規模下數據不丟不錯和高可用的難題,讓存儲更加穩定可靠、擁有更大的容量和更高的性能,以滿足數字經濟對海量存儲和快速存儲的需求。

「盤古」團隊自2008年開始組建,2009年開始推出第一個版本,2013年完成上線單集群5K台的規模,此後2015年突破了單集群上萬台的技術門檻,2017年正式推出「盤古」2.0並成功支撐了此後的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相比1.0版本,「盤古」2.0面向人工智慧、科學計算、深度學習等未來存儲場景做了優化升級,整體IOPS性能提升50%,同時推出基於「盤古」2.0的ESSD高性能雲盤,IOPS從2萬提升到了100萬。

安全可靠可控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平台

北京瑞萊智慧 科技 有限公司

第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存在大規模應用的局限,而第二代人工智慧則面臨著高度依賴大量高質量數據、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條件、演算法可解釋性非常差等諸多問題。為此需要建立魯棒與可解釋的人工智慧理論,發展安全、可信、可靠與可擴展的第三代人工智慧。

作為業內首個致力於提升人工智慧安全性、可靠性與可信性的創新平台,北京瑞萊智慧 科技 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安全可控可靠的新一代人工智慧平台」包含隱私計算、AI攻防、深偽檢測三大子平台。憑借獨有的創新模式,該平台能夠有效降低人工智慧時代的新型安全風險,保障人工智慧系統的安全、可靠和可控,緩解 科技 進步與安全之間的矛盾,目前已在政務、金融、工業互聯網等高價值場景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成為AI縱深賦能的堅實基座。

H. 阿里雲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阿里雲致力於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讓計算和人工智慧成為普惠科技。

阿里雲服務著製造、金融、政務、交通、醫療、電信、能源等眾多領域的領軍企業,包括中國聯通、12306、中石化、中石油、飛利浦、華大基因等大型企業客戶,以及微博、知乎、錘子科技等明星互聯網公司。在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12306春運購票等極富挑戰的應用場景中,阿里雲保持著良好的運行紀錄。

阿里雲在全球各地部署高效節能的綠色數據中心,利用清潔計算為萬物互聯的新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動力,目前開服的區域包括中國(華北、華東、華南、香港)、新加坡、美國(美東、美西)、歐洲、中東、澳大利亞、日本。

(8)阿里雲存儲架構擴展閱讀:

阿里雲主要產品:

1、彈性計算:

雲伺服器ECS:可彈性擴展、安全、穩定、易用的計算服務

塊存儲:可彈性擴展、高性能、高可靠的塊級隨機存儲

專有網路VPC:幫您輕松構建邏輯隔離的專有網路

負載均衡:對多台雲伺服器進行流量分發的負載均衡服務

彈性伸縮:自動調整彈性計算資源的管理服務

資源編排:批量創建、管理、配置雲計算資源

容器服務: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Docker服務

高性能計算HPC:加速深度學習、渲染和科學計算的GPU物理機

批量計算:簡單易用的大規模並行批處理計算服務

E-MapRece:基於Hadoop/Spark的大數據處理分析服務

2、資料庫:

雲資料庫RDS:完全兼容MySQL,SQLServer,PostgreSQL

雲資料庫MongoDB版:三節點副本集保證高可用

雲資料庫Redis版:兼容開源Redis協議的Key-Value類型

雲資料庫Memcache版:在線緩存服務,為熱點數據的訪問提供高速響應

PB級雲資料庫PetaData:支持PB級海量數據存儲的分布式關系型資料庫

雲資料庫HybridDB:基於GreenplumDatabase的MPP數據倉庫

雲資料庫OceanBase:金融級高可靠、高性能、分布式自研資料庫

數據傳輸:比GoldenGate更易用,阿里異地多活基礎架構

數據管理:比phpMyadmin更強大,比Navicat更易用

3、存儲:

對象存儲OSS:海量、安全和高可靠的雲存儲服務

文件存儲:無限擴展、多共享、標准文件協議的文件存儲服務

歸檔存儲:海量數據的長期歸檔、備份服務

塊存儲:可彈性擴展、高性能、高可靠的塊級隨機存儲

表格存儲:高並發、低延時、無限容量的Nosql數據存儲服務

4、網路:

CDN:跨運營商、跨地域全網覆蓋的網路加速服務

專有網路VPC:幫您輕松構建邏輯隔離的專有網路

高速通道:高速穩定的VPC互聯和專線接入服務

NAT網關:支持NAT轉發、共享帶寬的VPC網關

2018年6月20日,阿里雲宣布聯合三大運營商全面對外提供IPv6服務。

5、大數據:

MaxCompute:原名ODPS,是一種快速、完全託管的TB/PB級數據倉庫解決方案。

QuickBI:高效數據分析與展現平台,通過對數據源的連接,和數據集的創建,對數據進行即席的分析與查詢。並通過電子表格或儀錶板功能,以拖拽的方式進行數據的可視化呈現。

大數據開發套件:提供可視化開發界面、離線任務調度運維、快速數據集成、多人協同工作等功能,擁有強大的OpenAPI為數據應用開發者提供良好的再創作生態

DataV數據可視化:專精於業務數據與地理信息融合的大數據可視化,通過圖形界面輕松搭建專業的可視化應用,滿足您日常業務監控、調度、會展演示等多場景使用需求

關系網路分析:基於關系網路的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平台,針對數據情報偵察場景賦能,如打擊虛假交易,審理保險騙賠,案件還原研判等

推薦引擎:推薦服務框架,用於實時預測用戶對物品偏好,支持A/BTest效果對比

公眾趨勢分析:利用語義分析、情感演算法和機器學習,分析公眾對品牌形象、熱點事件和公共政策的認知趨勢

企業圖譜:提供企業多維度信息查詢,方便企業構建基於企業畫像及企業關系網路的風險控制、市場監測等企業級服務

數據集成:穩定高效、彈性伸縮的數據同步平台,為阿里雲各個雲產品提供離線(批量)數據進出通道

分析型資料庫:在毫秒級針對千億級數據進行即時的多維分析透視和業務探索

流計算:流式大數據分析平台,提供給用戶在雲上進行流式數據實時化分析工具

6、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基於阿里雲分布式計算引擎的一款機器學習演算法平台,用戶通過拖拉拽的方式可視化的操作組件來進行試驗,平台提供了豐富的組件,包括數據預處理、特徵工程、演算法組件、預測與評估

語音識別與合成:基於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為企業在多種實際應用場景下,賦予產品「能聽、會說、懂你」式的智能人機交互體驗

人臉識別:提供圖像和視頻幀中人臉分析的在線服務,包括人臉檢測、人臉特徵提取、人臉年齡估計和性別識別、人臉關鍵點定位等獨立服務模塊

印刷文字識別:將圖片中的文字識別出來,包括身份證文字識別、門店招牌識別、行駛證識別、駕駛證識別、名片識別等證件類文字識別場景

7、雲安全:

伺服器安全(安騎士):由輕量級Agent和雲端組成,集檢測、修復、防禦為一體,提供網站後門查殺、通用Web軟體0day漏洞修復、安全基線巡檢、主機訪問控制等功能,保障伺服器安全

DDoS高防IP:雲盾DDoS高防IP是針對互聯網伺服器(包括非阿里雲主機)在遭受大流量的DDoS攻擊後導致服務不可用的情況下,推出的付費增值服務,用戶可以通過配置高防IP,將攻擊流量引流到高防IP,確保源站的穩定可靠

Web應用防火牆:網站必備的一款安全防護產品。通過分析網站的訪問請求、過濾異常攻擊,保護網站業務可用及資產數據安全

加密服務:滿足雲上數據加密,密鑰管理、加解密運算需求的數據安全解決方案

CA證書服務:雲上簽發Symantec、CFCA、GeoTrustSSL數字證書,部署簡單,輕松實現全站HTTPS化,防監聽、防劫持,呈現給用戶可信的網站訪問

數據風控:凝聚阿里多年業務風控經驗,專業、實時對抗垃圾注冊、刷庫撞庫、活動作弊、論壇灌水等嚴重威脅互聯網業務安全的風險

綠網:智能識別文本、圖片、視頻等多媒體的內容違規風險,如涉黃,暴恐,涉政等,省去90%人力成本

安全管家:基於阿里雲多年安全實踐經驗為雲上用戶提供的全方位安全技術和咨詢服務,為雲上用戶建立和持續優化雲安全防禦體系,保障用戶業務安全

雲盾混合雲:在用戶自有IDC、專有雲、公共雲、混合雲等多種業務環境為用戶建設涵蓋網路安全、應用安全、主機安全、安全態勢感知的全方位互聯網安全攻防體系

態勢感知:安全大數據分析平台,通過機器學習和結合全網威脅情報,發現傳統防禦軟體無法覆蓋的網路威脅,溯源攻擊手段、並且提供可行動的解決方案

先知:全球頂尖白帽子和安全公司幫你找漏洞,最私密的安全眾測平台。全面體檢,提早發現業務漏洞及風險,按效果付費

移動安全:為移動APP提供安全漏洞、惡意代碼、仿冒應用等檢測服務,並可對應用進行安全增強,提高反破解和反逆向能力。

8、互聯網中間件:

企業級分布式應用服務EDAS:以應用為中心的中間件PaaS平台、

消息隊列MQ:ApacheRocketMQ商業版企業級非同步通信中間件

分布式關系型資料庫服務DRDS:水平拆分/讀寫分離的在線分布式資料庫服務

雲服務匯流排CSB:企業級互聯網能力開放平台

業務實施監控服務ARMS:端到端一體化實時監控解決方案產品

9、分析:

E-MapRece:基於Hadoop/Spark的大數據處理分析服務

雲資料庫HybirdDB:基於GreenplumDatabase的MPP數據倉庫

高性能計算HPC:加速深度學習、渲染和科學計算的GPU物理機

大數據計算服務MaxCompute:TB/PB級數據倉庫解決方案

分析型資料庫:海量數據實時高並發在線分析

開放搜索:結構化數據搜索託管服務

QuickBI:通過對數據源的連接,對數據進行即席分析和可視化呈現。

熱點內容
ftp伺服器攻擊 發布:2025-07-10 10:28:46 瀏覽:139
提高studio編譯速度 發布:2025-07-10 10:28:46 瀏覽:413
Char在sql 發布:2025-07-10 10:19:19 瀏覽:781
請密碼不叫什麼說話 發布:2025-07-10 10:06:22 瀏覽:114
蘋果應用怎麼設置密碼 發布:2025-07-10 10:04:00 瀏覽:838
雪國腳本 發布:2025-07-10 10:04:00 瀏覽:938
編程讓 發布:2025-07-10 09:48:13 瀏覽:359
資料庫邏輯存儲結構 發布:2025-07-10 09:26:56 瀏覽:920
密碼編譯找規律 發布:2025-07-10 09:18:10 瀏覽:512
電影視頻緩存後 發布:2025-07-10 09:16:48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