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如何配置基金
Ⅰ 基金應該買什麼板塊呢
最近一直在思考這個各個板塊基金配置的問題,一直沒有一個特別清晰和明確的答案。我們都知道,市場是有周期的,不管哪種市場,股票、債務、房地產或者基金市場,不同周期的特點不同。比如農業就是一個大周期性行業,銀行券商也是,那怎麼才能踩到市場最熱的板塊呢?我的答案是:核心+衛星。核心資產2隻,滬深300,上證50;衛星資產3隻,消費、醫療、科技;拋開周期性行業,還有三個行業你值得擁有! 消費+醫療+科技。
所以說,科技行業可以算是“門檻”比較高的投資方向了。一般投資者很難看懂科技行業。科技行業不僅術語多,而且對相關專業知識要求很高,普通投資者很難判斷一個公司的好壞,或者是否具備足夠的投資價值。
Ⅱ 基金購買,應該怎麼配置和投資
購買基金時應該均衡配置和合理投資。合理投資指的是我們要對自己的資金總量有一個明確的認知,比如說我們有100萬元的這個資金總量,那麼我們不可能一次性就直接買入100萬元的份額。這樣的方法在基金中是非常冒失,並且伴隨著很大的風險性。合理投資,是指我們要根據自己的這種投資計劃去合理有效的進行投資。
Ⅲ 基金如何配置最合理
基金與股票相比,其風險性要低,但並不意味著基金沒有風險,基金根據其種類不同,風險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別,一般來說股票型基金風險性最大,債券型基金風險性次之,貨幣型基金最小。
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應該合理配置倉位,盡量的降低其風險。投資者可以根據市場行情以及基金種類特性來進行合理配置,在牛市時,投資者可以多配置一些股票型基金、減少一些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的配置,比如,在牛市中,投資者可以六成倉位買股票型基金、三成倉位買貨幣型基金,一成倉位買債券型基金;在熊市時,多配置一些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減少一些股票型基金,比如,六成倉位買貨幣型基金、三成倉位買債券型基金、一成倉位買股票型基金。
Ⅳ 2021 年基金該如何布局
2021年基金該如何布局?一、對2021年市場的大致預測
市場分析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政策導向
2、外部環境
3、內部環境
首先還是先分析政策,政策制定者基本是根據內部和外部環境制定的,因為我國的智庫確實很厲害,請不會要懷疑他們的水平,大方向上很難錯。
基金和A股,說宏觀點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賺的流動性和貨幣增發的錢,就是市場上有多少錢。
比如2018年,去杠桿,你基金經理在怎麼牛逼,都是要虧的,只是比誰虧得少,如果熬過了2018,整個2019、2020大部分都是賺了貨幣寬松的錢,今年你就很少看到有虧的基金吧,2019隨便做做基本也都是三四十。
關鍵詞「政策不急轉彎」
中文真是個博大精深的意思,為了這句話,我記得圈裡出了很多觀點,我個人認為,政策不急轉彎的意思,就是「會轉彎」,只是看什麼時候轉?
什麼時候轉,主要看經濟指標的恢復情況和外部變化,所以這是個變數,很難有什麼經濟學家可以預測,最好的方法就是實時不忘看新聞聯播和點擊央行微信和官網看。
如果出現轉彎的跡象,就要開始逐步減倉。
目前不急轉的因素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反之如果下面幾點恢復,則需謹慎:
1、外部環境,疫情繼續擴散,疫苗如果按現在的產能算,至少也要到2021年年中,才能大規模覆蓋,然後還要考慮一個疫苗有效性的問題,萬一病毒變異太牛逼? 在此期間,大規模的印鈔肯定停不下來,美股今年為什麼這么凶,主要是流動性帶來的,如果明年疫情緩解,美股會重歸理性。美帝在印,我們難道坐以待斃?
2、金融危機的暴露往往帶有滯後性。2020年,可能靠很多手段壓制住了,但是不等於他不爆,具體是什麼雷這次就不細說了。
3、部分經濟數據不理想。2021 年前二季度的 GDP名義增速會處在較高水平,但 GDP的實際水平仍很難達到或超過疫情前。截至四季度,社零增速同比僅恢復至4.8%,距離疫情前的8%仍有較大差距。
所以,我們的政策制定者們,就開始研究各種應對政策。
首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金做了一個關鍵詞統計,我覺得很明顯。
Ⅳ 基金一般配幾個比較合適,熱門板塊都要嗎
好問題!對於很多剛剛踏入基金投資市場的新人朋友而已,個人覺得只需要選擇2~3個大的板塊或者說所謂自己看好的領域,選用定投的方式去選擇屬於自己的投資即可,沒有必要把全部的熱門板塊全部都去買一遍。
總之如果以我個人為例的話,只需要在這三個自己認為是未來資本的風口或者說社會行業的風口,去緩慢的布局即可,沒有必要去再參與大的細分領域下的所謂的熱門板塊,這樣自己的資金也會較為集中的在一起。
Ⅵ 選擇基金時,如何通過行業進行選擇基金
基民成長到一定階段,總會想要參與一些行業主題的投資機會。而投資一個行業主題, 最直接的目標就是希望跟上行業主題的走勢,最好能相對行業主題獲得穩定的超額收益。
在這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基金中的阿爾法和貝塔策略,阿爾法策略指傳統的基本面分析策略,偏重選股,依靠精選行業和個股來超越大盤,這主要依賴於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質。貝塔策略則是被動跟蹤指數的策略,偏重擇時,依靠准確地把握市場大勢,准確擇時來獲得超越大盤的收益。
而基金管理人的投資操作是造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主要原因。我們希望基金經理管理行業主題基金時, 除了行業超額收益外,能夠有穩定且較好的基本面收益增強來源。考慮到行業主題基金通常會有主要的配置方向,例如TMT領域主要涵蓋電子、計算機、通信和傳媒,消費主要投資於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家電、醫葯等;對於單一大行業來說,比如醫葯可分為創新葯、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等多個細分領域,食品飲料可分為酒、飲料、食品等。作為一個行業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能力圈至少需要覆蓋該行業、主題所涉及的幾個主要領域,且在幾個主要配置領域最好都能有正向基本面貢獻收益。因此,在分析篩選行業主題基金時,需要重點關注基金在幾個主要行業的基本面單位敞口情況。
Ⅶ 新手如何均衡配置基金新手配置基金的技巧
基金的均衡配置對於基金投資來說有多麼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了。做好基金的均衡配置,優化我們的基金投資組合,可以幫助我們在符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投資體驗感。在牛市中,具有一定的進攻性,有機會大幅度跑贏大盤,獲取市場超額收益。
在熊市中,具有一定的防守性,能夠有效抵禦市場風險,保證資產的安全性。
方式一:從市值的角度入手,進行市值大小的平衡
股票市場根據市值的不同可以分為大盤股、小盤股、中盤股,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在不同的市值中進行搭配。
國內股市具有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大小盤輪動,也就是市場中經常會出現一輪大盤的牛市,一輪小盤的牛市,通過均衡配置大小市值,可以更好的把握住行情,也不容易錯過牛市行情。
在基金市場中,可以通過不同的投資風格去配置不同的市值的股票,比如說價值投資風格的基金一般投資大盤藍籌股,成長投資風格的基金一般投資中小盤的成長股。
你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寬基指數基金去配置,比如跟蹤上證50指數的基金就是投資大市值的藍籌股,中證500指數就是偏向於中小盤的個股。
方式二:周期性行業的均衡配置
不同的行業都會有自己的周期性,有的周期性比較強,有的周期性比較弱。
有的行業受經濟周期影響很強,不能一直穩定地賺錢,盈利和股價都會呈現周期性變化,我們稱之為強周期行業,比如地產、鋼鐵、化工等。
有的行業的盈利基本不受經濟周期影響,比較穩定,我們稱之為弱周期行業,比如醫葯,消費等行業。
周期性比較強的行業在市場的時候業績表現會非常不錯,也很容易獲取市場超額收益。再配置一部分周期性比較弱的行業,保障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平衡市場波動的風險。
比如說我們可以選擇醫葯主題+金融地產主題+債券基金+貨幣基金這樣的配置組合。
這一類均衡配置更適合對市場環境、行業特徵、政策支撐有一定分析能力的進階級新手投資者進行操作。
Ⅷ 基金理財如何進行配置
1.債券基金是必須配置的,其隨股市波動小,可以作為避險資產;應急時,可以賣掉;股票型、指數型的基金波動大,有可能在你急用錢時,下跌很大,這時你就只能割肉了(債券基金因為波動小,其實不適合定投,風險低,收益自然也不高);這里不推薦可轉債,因為風險相對較偏高;
2.上證50這樣的大盤性指數基金買一隻,然後中小盤類的買一隻,組合一下;
3.醫療、消費、高科技類型(這幾個行業發展趨勢較好)的行業指數基金可以加強收益,但佔比不用過高;要結合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決定是否配置;
4.基金配置幾支就好,勿貪多,也有例外,比如你選中了兩只醫療行業的基金錶現都很好,你可以將原先買一支基金的錢平均買入兩只基金,後續觀察兩只基金的表現,擇優取之;
5.基金持倉相關性要低;很多基金的持倉股票是很相似的,有時你為了降低風險買了幾只基金,卻發現這些基金的業績很相似,同漲同跌,這時你就要檢查好好所選基金的持倉了;
6.基金組合構建好之後,並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了,投資可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當組合不再適應自己的目標時,要及時進行調整。
以上就是關於基金配置的分享,送給大家,希望對你的理財之路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