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的音響要什麼配置功率才好
A. 舞台音響怎麼配置合適電源
一般舞台的話印象肯定是稍微比較大一點的,如果大一點的舞台,然後你的音響也比較大的話,一般都是自己家用電220V的。
B. 舞台音響配置
你的預算太低了,但預算你可以自己想辦法,我先說說必須的東西吧。
MIC×4,無線有線自定,給主持人2個,另外兩個滿足對唱時需要,大合唱時也勉強可以應付,有錢就配話筒支架,沒錢拉吹;
效果器,K歌必備,調節混響、Delay等等,如果調音台自帶效果器可以不買,但自帶的不敢恭維。。。;
均衡器,應對經常變換使用場所的系統,配個均衡器來彌補聲場、音箱或後端設備的不足,有錢配30段的,沒錢15段的,再沒錢就不買,湊合用調音台上的3段或4段均衡;
調音台,8-10路的就可以,還有微小冗餘,預算自定;
音箱,場地常在室外,取3個籃球場為取值標准,籃球場一般寬15米,加上間隔,按50米算,推薦在預算允許情況下使用4隻音箱,兩只在前兩只在後,否則光使用兩只音箱會造成聲場不均,後面的人會聽不清,距離每提升一倍,聲壓級降低6dB,鑒於你的使用環境,建議聲場最薄弱處聲壓級盡量大於90dB,最低不低於86dB,按此標准使用兩只音箱的話成本估計會上升不少。
延時器,如果選擇4隻音箱的方案,就需要配置延時器,場地尺寸為28米×50米,最遠傳聲距離為28.5米,按音速340M/S計算,聲音的行進時間為83ms,而人耳可以感知的延遲時間在30ms-50ms之間,所以延時器必備;
功放,根據音箱功率2倍原則選取即可,最低不低於1.5倍,必須為大動態信號預備冗餘,根據現有條件,傳聲距離為28.5米,保證聲壓級為90dB,擬定音箱靈敏度為94dB(估算平均值,以實際為准),根據公式LP = L0 + 10 log W - 20 log r得出音箱功率需要323.4瓦,再考慮300-400人本身衣物等因素的吸音因素,功率應相應提升20%左右的冗餘,這是最基本的選取依據了,別忘了還要配置音箱支架,高度至少要超過人的身高。除此,根據音質、耐用度等方面的考量,還需關注音箱振膜材質,箱體內部設計、高頻單元散熱機制等等,這里就不累述了,一分錢一分貨,樓主自己考慮;
有條件的話配一個移動機櫃,便於設備的保護、保存及搬運;
剩餘的就是些線材輔料什麼的,好的金銀線也很貴,基於趨膚效應,建議使用專用音箱線,不要使用電源線,200支的足矣,接插頭建議別省錢,省不了多少錢但麻煩可增加不少,得不償失。
補充,如果有使用電吉他自彈自唱的情況,還要配DI-Box,非平衡轉成平衡,不然那效果。。。
大概就是這么多了,這是最基礎的設計過程,希望對你有用。最後再說句,你的預算太低了,瞎湊合都懸。
C. 功放機和音響最佳配置
功放機和音響最佳配置如下:
通常情況下,至少要做到功放額定輸出功率大於音箱功率的2倍以上。大馬拉小車,雖然會造成功率上不必要的浪費,但是小馬拉大車的情況,使音箱得不到足夠的推動功率,整個音響系統無法發揮最佳的音響效果。
其次就是阻抗匹配。功放的輸出和音箱的輸入阻抗同樣也該是一致的。雖然兩者有一些輕微偏差,對音質不會有明顯影響,而只是會對功放的輸出功率產生作用。
最後說說阻尼系數匹配。所謂阻尼,是一個衡量功放輸出級內阻對於揚聲器阻尼大小的指標。如果阻尼系數太高,音箱出來的聲音就發干,不圓潤;如果低的話,則容易出現聲音粘在一起的感覺。
功率儲備匹配
電子管功放和晶體管功放相比所需要的功率儲備是不同的。對於晶體管功放而言,功率儲備量的選取應該達到高保真功放約10倍標准,民用高端功放為6-7倍左右,一般也得擁有3-4倍。
而電子管功放則可以大大小於上述的比值。另外音箱為了令其能夠承受節目信號中的猝發強脈沖沖擊不至於損壞或失真,所選取音箱標稱的額定功率應是經理論計算所得功率的三倍左右應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