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存儲理論

存儲理論

發布時間: 2023-03-17 15:21:25

⑴ 硬碟的存儲原理

硬碟是一種採用磁介質的數據存儲設備,數據存儲在密封於潔凈的硬碟驅動器內腔的若干個磁碟片上。這些碟片一般是在以的片基表面塗上磁性介質所形成,在磁碟片的每一面上,以轉動軸為軸心、以一定的磁密度為間隔的若干個同心圓就被劃分成磁軌(track),每個磁軌又被劃分為若干個扇區(sector),數據就按扇區存放在硬碟上。

硬碟的第一個扇區(0道0頭1扇區)被保留為主引導扇區。在主引導區內主要有兩項內容:主引導記錄和硬碟分區表。主引導記錄是一段程序代碼,其作用主要是對硬碟上安裝的操作系統進行引導;硬碟分區表則存儲了硬碟的分區信息。

計算機啟動時將讀取該扇區的數據,並對其合法性進行判斷(扇區最後兩個位元組是否為0x55AA或0xAA55 ),如合法則跳轉執行該扇區的第一條指令。所以硬碟的主引導區常常成為病毒攻擊的對象,從而被篡改甚至被破壞。可引導標志:0x80為可引導分區類型標志;0表示未知;1為FAT12;4為FAT16;5為擴展分區等等。

(1)存儲理論擴展閱讀:

數據存儲原理

既然要進行數據的恢復,當然數據的存儲原理我們不能不提,在這之中,我們還要介紹一下數據的刪除和硬碟的格式化相關問題……

操作系統從目錄區中讀取文件信息(包括文件名、後綴名、文件大小、修改日期和文件在數據區保存的第一個簇的簇號),我們這里假設第一個簇號是0023。

操作系統從0023簇讀取相應的數據,然後再找到FAT的0023單元,如果內容是文件結束標志(FF),則表示文件結束,否則內容保存數據的下一個簇的簇號,這樣重復下去直到遇到文件結束標志。

⑵ 計算機儲存原理

動態存儲器(DRAM)的工作原理

動態存儲器每片只有一條輸入數據線,而地址引腳只有8條。為了形成64K地址,必須在系統地址匯流排和晶元地址引線之間專門設計一個地址形成電路。使系統地址匯流排信號能分時地加到8個地址的引腳上,藉助晶元內部的行鎖存器、列鎖存器和解碼電路選定晶元內的存儲單元,鎖存信號也靠著外部地址電路產生。

當要從DRAM晶元中讀出數據時,CPU首先將行地址加在A0-A7上,而後送出RAS鎖存信號,該信號的下降沿將地址鎖存在晶元內部。接著將列地址加到晶元的A0-A7上,再送CAS鎖存信號,也是在信號的下降沿將列地址鎖存在晶元內部。然後保持WE=1,則在CAS有效期間數據輸出並保持。

當需要把數據寫入晶元時,行列地址先後將RAS和CAS鎖存在晶元內部,然後,WE有效,加上要寫入的數據,則將該數據寫入選中的存貯單元。

由於電容不可能長期保持電荷不變,必須定時對動態存儲電路的各存儲單元執行重讀操作,以保持電荷穩定,這個過程稱為動態存儲器刷新。PC/XT機中DRAM的刷新是利用DMA實現的。

首先應用可編程定時器8253的計數器1,每隔1⒌12μs產生一次DMA請求,該請求加在DMA控制器的0通道上。當DMA控制器0通道的請求得到響應時,DMA控制器送出到刷新地址信號,對動態存儲器執行讀操作,每讀一次刷新一行。

(2)存儲理論擴展閱讀

描述內、外存儲容量的常用單位有:

1、位/比特(bit):這是內存中最小的單位,二進制數序列中的一個0或一個1就是一比比特,在電腦中,一個比特對應著一個晶體管。

2、位元組(B、Byte):是計算機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存在單位。一個位元組等於8個比特,即1 Byte=8bit。

3、千位元組(KB、Kilo Byte):電腦的內存容量都很大,一般都是以千位元組作單位來表示。1KB=1024Byte。

4、兆位元組(MBMega Byte):90年代流行微機的硬碟和內存等一般都是以兆位元組(MB)為單位。1 MB=1024KB。

5、吉位元組(GB、Giga Byte):市場流行的微機的硬碟已經達到430GB、640GB、810GB、1TB等規格。1GB=1024MB。

6、太位元組(TB、Tera byte):1TB=1024GB。最新有了PB這個概念,1PB=1024TB。

⑶ 諾依曼提出的存儲程序理論是什麼

存儲程序原理又稱「馮·諾依曼原理」。將程序像數據一樣存儲到計算機內部存儲器中的一種設計原理。程序存入存儲器後,計算機便可自動地從一條指令轉到執行另一條指令。現電子計算機均按此原理設計。
存儲程序原理:程序由指令組成,並和數據一起存放在存儲器中,計算機啟動後,能自動地按照程序指令的邏輯順序逐條把指令從存儲器中讀出來,自動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處理工作。「存儲程序原理」的提出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也是計算機與其他計算工具的根本區別。
註:該回答引用知道「gjk2008」用戶對馮諾依曼存儲原理的解釋!

⑷ 磁碟存儲 理論背景和實際應用意義

在硬質碟片(一般是鋁合金,以前 IBM 也嘗試過使用玻璃)上塗敷薄薄的一層鐵磁性材料。硬碟儲存數據的原理和盒式磁帶類似,只不過盒式磁帶上存儲是模擬格式的音樂,而硬碟上存儲的是數字格式的數據。寫入時,磁頭線圈上加電,在周圍產生磁場,磁化其下的磁性坦鄭材料;電流的方向不同,所以磁場的方向也不同,可以表示 0 和 1 的區別。讀取時,磁頭線圈切割磁場線產生感應電流,磁性材料的磁場方向不同,所以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也不同。
不論是什麼計算機文件,歌曲,視頻,圖片,文檔等等都是以一個二進制的序列存在的,也就是很譽宏多個"10010001110011......"這讓虛頌樣的東西,硬碟上的存儲的文件實際上就是存儲著這些0和1的序列.硬碟的磁頭能夠按照指令讀取相應位置的信號,並且能夠改變指定位置的磁場方向,這就是數據的讀和寫.

⑸ 什麼是存儲程序原理

馮.諾依曼描述的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的主要思想是程序存儲。

存儲程序原理又稱「馮·諾依曼原理」(1946年提出)。將程序像數據一樣存儲到計算機內部存儲器中的一種設計原理。程序存入存儲器後,計算機便可自動地從一條指令轉到執行另一條指令。現代電子計算機均按此原理設計。

馮·諾依曼結構也稱普林斯頓結構,是一種將程序指令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合並在一起的存儲器結構。程序指令存儲地址和數據存儲地址指向同一個存儲器的不同物理位置,因此程序指令和數據的寬度相同,如英特爾公司的8086中央處理器的程序指令和數據都是16位寬。

(5)存儲理論擴展閱讀:

人們把馮·諾依曼的這個理論稱為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從EDVAC到當前最先進的計算機都採用的是馮諾依曼體系結構。所以馮·諾依曼是當之無愧的數字計算機之父。

人們把利用這種概念和原理設計的電子計算機系統統稱為「馮.諾曼型結構」計算機。馮.諾曼結構的處理器使用同一個存儲器,經由同一個匯流排傳輸。

馮·諾依曼的主要貢獻就是提出並實現了「存儲程序」的概念。由於指令和數據都是二進制碼,指令和操作數的地址又密切相關,因此,當初選擇這種結構是自然的。但是,這種指令和數據共享同一匯流排的結構,使得信息流的傳輸成為限制計算機性能的瓶頸,影響了數據處理速度的提高。

在典型情況下,完成一條指令需要3個步驟,即:取指令、指令解碼和執行指令。從指令流的定時關系也可看出馮·諾依曼結構與哈佛結構處理方式的差別。

舉一個最簡單的對存儲器進行讀寫操作的指令,指令1至指令3均為存、取數指令,對馮.諾曼結構處理器,由於取指令和存取數據要從同一個存儲空間存取,經由同一匯流排傳輸,因而它們無法重疊執行,只有一個完成後再進行下一個。

⑹ 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理論的主要含義是什麼

「存儲程序」原理,將根據特定問題編寫的程序存放在計算機存儲器中,然後按存儲器中的存儲程序的首地址執行程序的第一條指令,以後就按照該程序的規定順序執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結束執行。

程序控制又稱為PLC控制,通過設置參數的方式給變頻器編制電動機轉向、運行頻率和時間的程序段,然後用相應輸入端子控制某程序段的運行,讓變頻器按程序輸出相應頻率的電源,驅動電動機按設置方式運行。



(6)存儲理論擴展閱讀

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的要點是,程序輸入到計算機中,存儲在內存儲器中(存儲原理),在運行時,控制器按地址順序取出存放在內存儲器中的指令(按地址順序訪問指令),然後分析指令,執行指令的功能,遇到轉移指令時,則轉移到轉移地址,再按地址順序訪問指令(程序控制)。

理論和實踐證明,無論多復雜的演算法均可通過順序、選擇、循環3種基本控制結構構造出來。每種結構僅有一個入口和出口。由這3種基本結構組成的多層嵌套程序稱為結構化程序。所謂順序結構程序就是指按語句出現的先後順序執行的程序結構,是結構化程序中最簡單的結構。

熱點內容
logn演算法 發布:2024-04-27 21:58:36 瀏覽:596
11選五的簡單演算法 發布:2024-04-27 21:46:14 瀏覽:71
ebay圖片上傳 發布:2024-04-27 21:31:50 瀏覽:587
微信電腦登錄顯示伺服器錯誤 發布:2024-04-27 20:58:08 瀏覽:135
壓縮彈簧安裝 發布:2024-04-27 20:35:43 瀏覽:371
淘寶視頻無法上傳視頻 發布:2024-04-27 20:31:27 瀏覽:643
安卓軟體怎麼分享 發布:2024-04-27 20:28:26 瀏覽:669
寬頻測速上傳 發布:2024-04-27 20:23:22 瀏覽:174
mysql存儲過程ifand 發布:2024-04-27 20:17:12 瀏覽:252
4位數密碼鎖怎麼開 發布:2024-04-27 20:10:31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