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多源異構數據的存儲

多源異構數據的存儲

發布時間: 2023-05-08 18:29:27

『壹』 多源異構數據怎麼處理

根據林業信息系統數據特點,在不改變原始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方式下,提出一種基於WebSer-vice的異構數據集成模型,利用GML進行空間數據集成,使用SVG實現空間數據可視化。建立GML&SVG的WebGIS應用模型,該模型能較好地實現異構數據源統一、透明的訪問,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一致性,為林業多源異構空間數據的集成提供解決方案。有效地實現林業信息異構數據的共享。

『貳』 GIS中,空間數據共享的意義和方法

意義:GIS基礎軟體技術是地理信息領域軟體技術的制高點,是整個產業鏈條的關鍵。發展GIS基礎軟體對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和保證國家地理信鄭漏息安全至關重要。

方法:大數據與GIS的結合正在改變傳統地理研究與分析方法,也在悄然改變GIS的服務形態。IT新技術的融入,不斷豐富和提升地理智慧的內核。而爆發式增長的市場需求,又為GIS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2)多源異構數據的存儲擴展閱讀

超圖集團正式對外發布了基於大數據架構的GIS基礎軟體產品SuperMap GIS 9D,其在大數據GIS技術、新一代三維GIS技術、雲端一體化GIS技術、跨平台GIS技術四大方面取得了全新進展和突破,

滿足大數據應用、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型測繪等應用需求,解決了海量時空數據分布式管理、高性能、高可信分布式計算的新難題,以及傳統GIS復雜圖示制圖與空間分析的老問題,開創了GIS與大數據等技術融合發展和創新應用的新格局。

此次會議圍繞大數據領域的探索實踐、GIS與空間大數據融合、大數據時代的地理信息應用轉型升級、新一代三維GIS技術創新與應用、中國GIS的國際化探索等話題,測繪地信含唯主管部門,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

超圖等GIS基礎軟體企業,相關科喊老爛研機構,眾多海內外GIS用戶單位的相關專家在主題大會環節呈現了數十場精彩報告,共同探討大數據時代的GIS技術創新發展與應用落地。

『叄』 昌平電腦培訓分享大數據的結構層級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充斥在網路上,而大數據就是依靠對這些信息的收集、分類、歸納整理出我們所需要的信息,然後利用這些信息完成一些工作需要的一項能力技術。



今天,昌平電腦培訓主要就是來分析一下,大數據這項技術到底有那幾個層次。


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量呈現指數級增長,其中文本、音視頻等非結構數據的佔比已超過85%,未來將進一步增大。Hadoop架構的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資料庫和分布式並行計算技術解決了海量多源異構數據在存儲、管理和處理上的挑戰。


從2006年4月第一個ApacheHadoop版本發布至今,Hadoop作為一項實現海量數據存儲、管理和計算的開源技術,已迭代到了v2.7.2穩定版,其構成組件也由傳統的三駕馬車HDFS、MapRece和HBase社區發展為由60多個相關組件組成的龐大生態,包括數據讓悶存儲、執行引擎、編程和數據訪問框架等。其生態系統從1.0版的三層架構演變為現在的四層架構:


底層——存儲層


現在互聯網數據量達到PB級,傳統的存儲方式已無法滿足高正滑悔效的IO性能和成本要求,Hadoop的分布式數據舉正存儲和管理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HDFS現已成為大數據磁碟存儲的事實標准,其上層正在涌現越來越多的文件格式封裝(如Parquent)以適應BI類數據分析、機器學習類應用等更多的應用場景。未來HDFS會繼續擴展對於新興存儲介質和伺服器架構的支持。另一方面,區別於常用的Tachyon或Ignite,分布式內存文件系統新貴Arrow為列式內存存儲的處理和交互提供了規范,得到了眾多開發者和產業巨頭的支持。


區別於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HBase適合於非結構化數據存儲。而Cloudera在2015年10月公布的分布式關系型資料庫Ku有望成為下一代分析平台的重要組成,它的出現將進一步把Hadoop市場向傳統數據倉庫市場靠攏。


中間層——管控層


管控層對Hadoop集群進行高效可靠的資源及數據管理。脫胎於MapRece1.0的YARN已成為Hadoop2.0的通用資源管理平台。如何與容器技術深度融合,如何提高調度、細粒度管控和多租戶支持的能力,是YARN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Hortonworks的Ranger、Cloudera的Sentry和RecordService組件實現了對數據層面的安全管控。


『肆』 什麼是異構數據

異構數據是相關的多個數據的集合。

異構資料庫系統是相關的多個資料庫系統的集合,可以實現數據的共享和透明訪問,幾個資料庫系統在加入異構資料庫系統之前本身就已經存在。

擁有自己的數據陣管理系統、外構資料庫的各個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自治性,實現數據共享的同時,每個資料庫系統仍有自己的應用特性、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

(4)多源異構數據的存儲擴展閱讀

數據共享:

對於異構資料庫系統,實現數據共享應當達到兩點:一是實現資料庫轉換;二是實現數據的透明訪問。由華中科技大學開發的,擁有自主版權的商品化資料庫管理系統DM3系統,通過所提供的資料庫轉換工具和API介面實現了這兩點。

DM3提供了資料庫轉換工具,可以將一種資料庫系統中定義的模型轉化為另一種資料庫中的模型,然後根據需要再裝入數據,這時用戶就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的資料庫系統和熟悉的查詢語言,實現數據共享的目標。

資料庫轉換工具首先進行類型轉換,訪問源資料庫系統,將源資料庫的數據定義模型轉換為目標資料庫的數據定義模型,然後進行數據重組,即將源資料庫系統中的數據裝入到目的資料庫中。在轉換的過程中,有時要想實現嚴格的等價轉換是比較困難的。

首先要確定兩種模型中所存在的各種語法和語義上的沖突,這些沖突可能包括:

命名沖突,即源模型中的標識符可能是目的模型中的保留字,這時就需要重新命名。

格式沖突,同一種數據類型可能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和語義差異,這時需要定義兩種模型之間的變換函數。

『伍』 空間數據無縫鑲嵌技術

空間地理數據的表示主要有柵格和矢量兩種不同的形式。柵格形式是將地理表層空間劃分為一系列網格,空間目標由這些網格的位置及其量化值來表示; 矢量形式則是將地理空間的一切事物、概念進行抽象,形成點、線、面,再由點、線、面來組成各類空間目標。由於數據獲取、數據表達、地圖投影等方面的原因,在計算機世界裡,地理信息往往被表示成不連續的子空間,為了更好地模擬客觀世界,人們需要處理成連續無縫的數據( 朱欣焰等,2002) 。

塔里木河流域地域廣闊,地理坐標介於東經 73°10' ~94°05',北緯 34°55' ~43°08'之間,東西跨越了 4 個六度帶,而通過數據採集系統所採集的各種基礎圖件都是分幅的,採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統。如果將這些數據直接進行入庫將在跨帶處產生縫隙,不能形成邏輯意義上完整的河流表現,也無法完成基於整個流域的生態環境分析。因此,必須採用相應的數據處理與建庫技術,實現塔河整個流域數據的無縫集成管理,使之形成統一的整體。

空間數據的無縫管理是一個建立在用戶與空間資料庫介面基礎上的概念,它是空間資料庫中空間數據集成的結果,即在用戶的介面上實現對空間數據按空間、時間和專題的透明訪問。空間透明或空間無縫是指對空間數據集按空間三維進行集成,形成地理空間上無縫連接的整體集成信息。時間透明是指對空間資料庫中的數據按時間維進行集成,形成在時間上連續的整體集成信息。專題透明是指對空間資料庫中的數據按屬性維進行集成,形成在某一屬性上連續的整體集成信息。空間數據無縫鑲嵌技術主要應用在大范圍、跨帶區域數據的管理上。例如,在進行塔里木河整個流域范圍內的水資源分析橋桐逗時,需要調用出整個流域的水系數據。每一條水系均要求有完整而統一的信息表示,而這些數據在採集時可能是分區域、分專題採集的,用戶在分析時要求系統能夠自動進行數據的鑲嵌處理,形成無縫隙、統一坐標體系的數據。

要實現空間數據的無縫鑲嵌,就需要從基礎數據的獲取開始,進行精心設計和組織,分離出數據物理層和數據邏輯層,在統一的空間框架之下,將物理層歸化到邏輯層,以消除邏輯層的縫隙,從而實現用戶級的邏輯無縫空間資料庫。

本系統通過採集數據標準定義、空間數據框架設計等方面來實現空間無縫資料庫的構建。

對採集的數據從投影、坐標系統、比例尺、數據精度等方面進行規范。對不同投影和坐標系統的空間數據在投影和坐標系統上統一採用相同的標准,例如,對矢量數據要求轉換為無投影的地理坐標表示,柵格數據統一採用兩套坐標表示,即平面直角坐標和地理坐標,以滿足不同用戶的管理需求和精度要求;規定了採用經緯度表示時數據的精度和表示方式。

建立無縫空間數據的關鍵,在於在合適的空間信息框架上實現多源異構空間數據的融合。框架是基礎敏賣,融合是手段。空間信息框架輪大的選擇,需要滿足多尺度和大區域表示兩個方面。大區域的表示,系統採用大地線尺度空間表示,根據確定的空間框架在綜合資料庫中按對象建立了各種數據的存儲表空間。多源異構空間數據的融合,可通過各類數據的元數據來實現。因此,系統也建立了相應的元資料庫,並具有動態維護功能。

『陸』 多源異構是大數據的特點

特點:兩種異構並非矛盾,這兩種物質既是旋光異構也是順反異瞎正讓構,可用R,S命名來區分旋光性,Z,E命名來區分順反。

化學上,同分異構是一種有相同化學式,有同樣的化學鍵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的現象。它分為構造異構和立體異構2類。

1、結構異構:結構不同引起異構,如正丁烷&異丁烷、乙醇&甲醚化學性質也截然不同。

2、立體異構:結構相似,但由於微小偏差導致結構不同。

項目摘要

隨著互聯網海量數據類型愈加豐富,多媒磨局體問答正成為工業界和學術界共同關注的研究重點。傳統問答技術主要基於文本數據展開,是一種多模態檢索方法,很難直接應用於多媒體問答檢索任務。

本項目擬採用跨媒體計算基本理論和方法,對多源異構數據學習得到一致表達,進而挖掘其關聯模式,從而用戶清稿查詢語義意圖和被檢索數據底層特徵之間存在的「語義鴻溝」在多媒體問答中實現對不同媒體類型之間的內容跨越。

『柒』 武大吉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

武大吉奧地理信息c產品體系覆蓋「空間數據快速獲取與生產、集成管理與更新、共享服務於應用」完整的服務鏈,實現了面向服務的地理信息新框架。它們在空間信息的獲取更新、建庫管理、應用發布、共享與服務、互操作等方面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品服務體系。 吉奧地理信息共享服務平台軟體GeoGlobe是面向各級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眾提供標准地理信息服務的框架平台軟體。軟體以空間數據為基礎、信息網路為載體、服務為中心、應用為導向,基於Web Service技術,SOA體系架構,參照OGC標准服務規范建設,實現了空間信息資源分布式管理、集中共享與服務,集中體現了 「多源異構、在線共享,多維集成、動態更新」的共享服務特點。
目前該產品成功案例有: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黑龍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山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福建電網綜合防災減災與應急指揮信息系統、 莆田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等
GeoOne是武大吉奧自主研發的空間數據生產更新一體化平台軟體,是吉奧之星系列軟體家族的新成員。它面向測繪數據生產單位,形成了在網路環境下組織空間數據生產更新的完整體系,用以解決攝影測量作為數據生產的手段獨立於「數據編輯、入庫、制圖、GIS應用」的現狀。軟體具備「編碼、分類、分層等作業規范在生產的各環節統一配置,多源數據組織,數據采編,數據檢查與質量控制」集成化作業功能。
充分利用攝影測量、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發展,為空間數據的採集、加工和服務部門提供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思路,變革生產工具和生產工藝流程,走生產更新一體化發展道路,實現了地理信息系統與攝影測量系統無縫集成。軟體覆蓋空間數據生產各個環節,減少了作業環節和數據轉換,提高生產效率,保障數據精度。 軟體全面支持當前廣泛應用的框幅膠片、航空數碼、線陣(ADS40/ADS80)、無人機、衛星數據,支持DEM、DOM、DLG、三維數字模型等數字測繪產品的生產和管理,支持基於DOM和立體像對的空間數據生產和快速修編更新,可廣泛應用於基礎測繪、城市規劃、地理信息中心等空間數據生產、更新和管理的業務。 GeoStar是大型國產自主知識產權的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體平台,是吉奧之星系列軟體的核心,在吉奧之星系列軟體中負責矢量、影像、數字高程模型等空間數據的建庫、管理、應用和維護。
GeoStar 基於組件開發,支持多種資料庫引擎,提供數據管理、圖形編輯、空間分析、空間查詢、制圖、數據轉換、元數據管理等功能,可適應多種用戶、多種應用的需求,在測繪、規劃、國土、電力、國防、園林、房產、水利、市政、公安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捌』 什麼是多源異構數據

化學上,同分異構是一種有相同化學式,有同樣的化學鍵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的現象.它分為構造異構和立體異構2類.而立體異構又分為順反異構(Z)(E)、光學異構、構象異構3種:

⒈結構異構:結構不同引起異構,如正丁烷&異丁烷、乙醇&甲醚化學性質也截然不同。

2、立體異構:結構相似,但由於微小偏差導致結構不同。

(8)多源異構數據的存儲擴展閱讀:

數據表達與組織方式:

空間地理幾何數據的表示主要有柵格和矢量兩種不同的形式。柵格形式是將地理表層空間劃分為一系列網格,空間目標由這些網格的位置及其量化值來表示,這些格網本身就是連續空間信息的離散表達。

矢量形式則是將地理空間的一切事物、概念進行抽象,形成點、線、面,由點、線、面來組成各類空間目標。按點、線、面來分類和按分層的思想來組織空間數據,也割裂了實體之間內在的聯系。

在空間資料庫組織與管理上,目前主要有文件型、文件與關系資料庫混合型、全關系型以及對象關系型。傳統的文件型空間資料庫、文件與關系混合型空間資料庫,按圖幅或一定的區域范圍以文件的形式來組織與存儲空間幾何數據,不同的圖幅或區域之間存在縫隙。

『玖』 基於J2EE的圖書管理系統畢業設計

摘要:對基於XML的多源異構數據融合、遙感數據存儲、數據持久化以及用戶訪問控制技術進行了分析和設計;討論了元數據管理系統的實現技術、設計思想和系統構架,注重系統的可移植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實現了基於J2EE技術的元數據管理系統。�
關鍵詞:Java 2平台企業版;元數據管理;擴展標記語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海量的信息。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組織這些海量信息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元數據機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一些部門已經針對數據在行業內部的應用特點來開發自己的管理系統[1]。目前,在元數據管理系統的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基於不同操作系統和資料庫的管理平台不可移植、安全性差、難以維護和擴展、缺乏統一的建設模式與內容服務提供方式[2,3]。�
以J2EE平台為基礎的各項技術的成熟為這些問題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J2EE是一種利用Java2平台來簡化諸多與多級解決方案的開發、部署和管理相關的復雜問題的體系結構。J2EE的核心技術是Java2平台的標准版,具有Java語言的特性,是一個開放的、跨平台的結構,提供了健全的意外事件處理機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擴展性。�
基於J2EE的元數據管理系統具有高效、穩定、可復用、易維護的特點;獨立於平台,可以部署於Microsoft Windows、Linux、UNIX等操作系統之上;可對Oracle、SQL Server 2000、MySQL等多種資料庫進行操作。但是J2EE涉及的技術種類繁多,在實際應用中要根據需要准確使用,而且基於J2EE的系統需要具有良好的系統設計結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盡管基於J2EE平台的系統具有諸多優點,但目前J2EE還沒有被廣泛應用在元數據管理中。本文提出的基於J2EE架構的元數據管理系統建設方法和應用實例,是將J2EE引入元數據管理的一個初步嘗試。�

1關鍵技術研究�

1.1基於XML的多源異構數據融合�
各個部門採用了不同的元數據存儲方式。由於缺乏統一的標准,很難對這些元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發布。必須實現多源異構數據的融合。�
採用簡單文本文件作為中間介質的信息交換方法不能描述數據的結構,不適合用來進行復雜的元數據交換。 XML技術實現信息交換與共享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孫君明等人[4]對基於XML的數據交換技術進行了研究。XML是採用線性語法描述樹狀結構的標志語言。作為一種數據交換的中間件,XML具有跨平台、結構化和自描述性強的特點。�
用XML實現多源異構數據融合的過程如圖1所示。�
在圖1中,首先各地的數據提供者通過瀏覽器將數據傳送給伺服器,由伺服器端的XML引擎將這些數據轉換成標準的XML文檔;再由一些服務組件根據需要對XML文檔進行處理,如建立索引等。這樣,多源異構數據就被轉換成了具有統一標準的XML文檔;通過對這樣具有固定結構的XML中間件的解析,實現從XML文檔到資料庫的轉換,完成了多源異構數據的統一存儲[4,5]。進行信息發布時,根據客戶端的查詢條件在資料庫中提取相應的結果集,形成XML文檔,將該文檔發送至客戶端;由客戶端的格式化工具解析該XML文檔,顯示在客戶端。�

1.2遙感數據的分塊存儲�
遙感數據(如DEM、TM、ASTER等)具有數據量龐大的特點,應用資料庫中的大數據類型存儲,如Oracle 9i中的Blob、SQL Server 2000中的Image。但是如果將它們直接存入資料庫中會造成系統效率低下;可採用一種分塊存儲的策略,將原始數據分割成大小一致的若干塊,一塊一塊地進行存儲。分塊大小要根據磁碟的讀寫性能和網路的傳輸性能確定,過大或過小都會導致系統運行效率低下[6]。每塊數據以一條記錄的方式進行存儲,包含數據的編號、經緯度、步長、時間等信息,並且建立索引。�

1.3數據持久化�
為了能使系統部署在任意資料庫系統上,加入了一個持久化層,作為連接Java應用和關系資料庫的通道。為資料庫中的每張表建立一個Java對象,定義好對象與表之間的對應關系,只需對Java對象進行操作,不用關心SQL語句和系統最終使用的資料庫。持久層作為一個中間件,封裝對資料庫的操作,提供介面,隱藏數據訪問的細節[7]。�
1.4用戶訪問控制�
元數據的使用人員級別復雜,用戶管理困難。使用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基於角色的訪問控制)模型,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RBAC在傳統的用戶——許可權模型中引入了角色的概念。角色是一組用戶的集合,也是一個授權的集合,它將一組用戶與許可權聯系起來。一個角色可以與多個用戶對應,一個用戶可以擁有多個角色,每個角色可以執行多種許可權,每個許可權可以被多個角色共享。對一個用戶授予相應的角色,使用戶可以進行相應的操作[8]。引入角色可以使系統的安全機制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減少了許可權管理的負擔和代價,同時也增強了系統的可維護性。�

2元數據管理系統的設計�

使用本系統的各部門實際情況不同,系統可能被部署到不同的平台上,而且需要對該系統進行一定的擴展和改進。所以在系統設計上,需要充分考慮到系統的可移植性和可擴展性。�

2.1系統設計�
本系統基於J2EE平台,是一個瀏覽器/伺服器(B/S)結構的系統,具有J2EE平台可以跨系統使用的特性,採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應用框架。MVC設計框架的內部原理比較復雜,將MVC運用到應用程序中會帶來大量的額外工作,增加應用的復雜性。但是MVC可以輕松地實現程序代碼與HTML的分離,而且MVC的三個模塊相互獨立,可以構造良好的松耦合構件,提高應用系統的可維護性、可擴展性、可移植性和可復用性。從長遠的應用考慮,應使用MVC設計框架[9]。�

本系統在傳統的B/S三層結構上作了一定的改進。�
(1)表現層。在該層使用Struts框架。Struts是一個MVC模式的表現層應用框架。瀏覽器向Web伺服器提出請求後,Web伺服器會把請求交給控制器處理。ActionServlet控制器根據請求的不同,將它們轉發給不同的Action實例。Action實例在這里充當了用戶請求與業務處理邏輯之間的適配器,它只負責控制整個程序的流程,不關心具體業務的實現,實現了請求與業務邏輯的分開。本系統使用一個高效的Action類——DispatchAction類。只要繼承該類,就可以在一個Action中集成多個業務方法,有利於系統的維護。在視圖顯示方面,其大量使用了Struts標簽,用來控制顯示的邏輯和內容。由於不同平台採取的編碼方式不同,在進行系統移植時很容易出現中文亂碼問題。在這里使用一個可插拔式的過濾器,實現對請求和響應的預處理及後處理,很好地解決了字元編碼問題,使系統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進行移植。

(2)業務層。它處理用戶請求和應用邏輯。在處理之前,將所有涉及到表現層的數據結構替換成更加通用的數據結構類型;使用通用的、與表現層無關的數據結構在這兩層之間傳遞參數。表現層方法提交的參數類型主要是HttpServletRequest和HttpServletResponse;使用這樣的參數會增加系統的耦合性,不利於代碼的重用,所以要將它們處理成通用的數據類型,如數組。這一過程在Action適配器進行轉發之前完成,提供給業務層的參數是通用的數據類型[10]。業務層方法之間的通信也通過通用的參數類型進行,使得每個業務方法均獨立存在於系統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系統的耦合,提高了可復用性。�

(3)數據層。為了實現資料庫訪問細節與業務層的分離,引入持久化層。�
為了使系統具有較好的可維護性、可移植性和可復用性,採用以上的設計思想,以搭建一個邏輯清楚、功能明確、模塊化程度高的元數據管理系統。�

2.2工作流程�
用戶通過瀏覽器(IE/Netscape)向伺服器提交請求,請求經過過濾器處理後再提交給控制器ActionServlet;控制器根據請求的類別將它們轉發給不同的DispatchAction類。該類中的方法對參數進行處理後調用不同的業務邏輯對請求進行分析處理,處理後得到的信息通過視圖顯示在用戶瀏覽器上。�

3基於J2EE的元數據管理系統的實現�

根據本文提出的設計思想,實現了一個元數據管理系統——基於J2EE的小城鎮元數據管理平台。本實例以J2EE平台為基礎,Tomcat 5.0為伺服器,可以使用Oracle 9i、SQL Server 2000、MySQL資料庫,使用了ORM(Object-Relation Mapping)模式的持久化層中間件Hibernate,以Eclipse 3.0為開發平台。在系統實現過程中,使用了以J2EE平台為基礎的各項技術,遵循Java2標准平台的編碼標准,注重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系統的XML引擎採用了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和SAX(Simple API for XML)。DOM負責XML文檔的生成和修改;SAX對XML進行解析。
小城鎮元數據管理平台的功能主要分為管理與檢索兩部分,可以實現對矢量數據、柵格數據、文檔數據、原始試驗數據、報表數據和模型數據的管理與檢索;用戶管理可以對用戶進行許可權設置;系統管理功能可以提供系統運行的日誌和幫助文件。�

4結束語�

基於J2EE的元數據管理平台,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特性;解決了多源異構數據的融合、遙感數據的存儲、數據持久化和用戶控制訪問問題;在設計和實現過程中遵循J2EE的設計模式,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維護性;功能模塊具有低耦合的特點,極大地提高了代碼的可復用性;可對元數據進行有效管理,實現信息的共享發布,廣泛地應用在各個領域。在如何提高系統的安全性方面還有待於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吳洪橋,何建邦,池天河,等.基於Internet的元數據管理模式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3,30(4):89-91. [2]李廣乾 .小城鎮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思路[J].信息化建設,2005(Z1):24-26.�
[3]趙春江,楊信廷. 加強信息技術研究和開發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J].小城鎮建設,2005(1):22-23.�
[4]孫君明,郭紅. 基於XML的異構信息交換技術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3,20(1):70-72.�
[5]李德冠,陳夢東. 一種基於XML的數據交換系統的設計和實現[J].微機發展,2005,15(12):12-14.�
[6]朱雷,潘懋,李麗勤,等. GIS中海量柵格數據的處理技術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6,23(1):66-68.�
[7]孫衛琴. 精通Hibernate:Java對象持久化技術詳解[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8]范會聯,李獻禮. 基於Struts框架的Web信息系統中RBAC的實現[J].計算機時代,2005(12):33-34.�
[9]孫衛琴. 基於MVC的Java Web設計與開發[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拾』 搶注「國產大數據基礎軟體第一股」,星環科技贏在哪裡

首先是基礎軟體是與晶元齊名的“卡脖子”產業。長期以來是我國國鑫創新領域發展的短板。資料庫市場長期被海外巨頭壟斷,以Oracle、IBM為代表的國外廠商市場份額約為67%。由於資料庫發展歷史悠久,中國廠商很難打破競爭格局。嗅覺敏銳的科技投資人應該在兩年前雪花上市的時候就嗅到了傳統資料庫正在被顛覆。

要知道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國內大數據科技企業發展機晌沖遇良好。截至目前,星環科技已經幫助金融、能源、製造、交通等行業的多家客戶實現了數據分析場景下部分關鍵信息系統的國內替代。被替代的對象包括傳統的關系資料庫、搜索引擎、大數據平台、數據統計分析軟體等眾多國外主流廠商的產品。

熱點內容
xz文件解壓軟體 發布:2025-05-14 08:28:43 瀏覽:969
lua腳本學習 發布:2025-05-14 08:20:55 瀏覽:713
python文件刪除一行 發布:2025-05-14 08:06:58 瀏覽:721
如何下載奧特曼高級化3安卓版 發布:2025-05-14 07:47:31 瀏覽:346
qml文件修改後編譯未生效 發布:2025-05-14 07:31:00 瀏覽:331
內到內演算法 發布:2025-05-14 07:29:11 瀏覽:34
文件夾名字不顯示 發布:2025-05-14 07:27:47 瀏覽:775
oracle的資料庫驅動jar 發布:2025-05-14 07:23:20 瀏覽:556
我的世界電腦版伺服器手機版能進嗎 發布:2025-05-14 07:22:01 瀏覽:680
達內培訓php多少錢 發布:2025-05-14 07:19:10 瀏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