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分類介紹
Ⅰ 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對存儲器進行詳細的分類,並說明它們的特點及作用。
【答案】: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
內存儲器簡稱內存:
內存:內存分為靜態內存(SRAM)和動態內存(DRAM)兩種,靜態內存的讀寫速度比動態要快。內存為暫時存儲設備,存儲CPU立即處理的數據,斷電後數據丟失,以「MB」為單位,容量越大,價格越高。
外存儲器有:
軟盤:容量小,可讀可寫,易損壞,現在基本淘汰;
硬碟:存儲設備,容量大,可讀可寫,無法攜帶,存儲計算機中的數據;
光碟:容量大,可讀不可寫和可讀可寫兩種,攜帶方便,存儲數據;
移動硬碟:移動存儲設備,容量大,可讀可寫,攜帶方便,存儲計算機中的數據;
U盤:容量介於硬碟和軟盤之間,不易損壞,攜帶方便,可讀可寫。
Ⅱ 存儲的分類有哪幾種
存儲的分類主要有兩種:塊存儲和文件存儲。
1. 塊存儲
塊存儲包括以下兩種類型:
a. DAS (Direct Attach Storage)
DAS 是一種直接連接到主機伺服器的存儲方式。每個伺服器擁有獨立的存儲設備,這些設備之間無法互相訪問,跨伺服器訪問數據需要復雜設置。如果伺服器運行不同的操作系統,數據共享將更加困難。DAS 通常用於單一網路環境,數據交換量小且性能要求不高的情況,是一種較早期的技術實現。
b.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是一種通過高速網路(如光纖)連接專業主機伺服器的存儲解決方案。這種系統位於主機群的後端,並使用高速I/O連接方式,如SCSI、ESCON和Fibre Channel。SAN 適用於對網路速度、數據可靠性和安全性、數據共享性能要求高的環境。雖然成本較高,但性能優異,適用於電信、銀行等大數據量關鍵應用場景。SAN 採用SCSI塊I/O命令集,提供高性能的隨機I/O和數據吞吐率,具有高帶寬和低延遲的優勢,在高性能計算中佔有一席之地。然而,由於SAN系統的價格昂貴且可擴展性較差,它已無法滿足擁有成千上萬個CPU的大規模系統需求。
2. 文件存儲
文件存儲通常與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相關聯。
NAS 是一種網路存儲設備,直接連接到網路並提供數據存取服務。它類似於一個提供文件數據服務的系統,以性價比高著稱,適用於教育、政府、企業等數據存儲應用場景。NAS 使用 NFS 或 CIFS 命令集訪問數據,以文件為傳輸模型,通過TCP/IP實現網路存儲。它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低成本和用戶易管理性。例如,NFS文件系統在集群計算中應用廣泛。然而,NAS 的協議開銷大、帶寬低、延遲高,在高性能集群中應用存在局限。
綜上所述,DAS、NAS 和 SAN 是三種主要的存儲技術。每種技術都有其優勢和適用場景,需要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選擇。
Ⅲ 存儲器的分類有哪些
存儲器的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按照存儲介質分類
- 半導體存儲器:主要使用半導體技術實現存儲功能,如DRAM和SRAM。這類存儲器速度快,易讀寫,但斷電後數據會丟失。
二、按照存儲方式分類
- 二級存儲器:主要包括硬碟和快閃記憶體。存儲容量大,但讀寫速度相對較慢。數據不會因斷電而丟失,常用於長期存儲數據。
- 三級存儲器:也稱為輔助存儲器,主要包括光碟和磁帶。存儲容量大且成本低,但讀寫速度較慢,主要用於備份數據和傳輸數據。
三、按照存儲原理分類
- 隨機訪問存儲器:速度快,用於提供快速的數據訪問和存儲功能,但斷電後數據會丟失。
- 只讀存儲器:只能讀取不能寫入數據,常用於存儲固定的系統信息和數據。
- 可編程只讀存儲器:一種可以編程的ROM,寫入數據後不能擦除。
- 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可以在不需要外部設備的情況下進行擦除和重寫操作,具有更高的靈活性。
這些存儲器類型各有其獨特的優點和缺點,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