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分級緩存

分級緩存

發布時間: 2022-11-30 03:42:19

『壹』 我的電腦cpu怎麼樣,請專業分析,主頻率,分級緩存怎樣,如果不好可以換個嗎另帶顯卡呢回答滿意了給

中低端筆記本的CPU一般是換不了的,能不能換你可以咨詢華碩的售後
從參數和型號來看,屬於低端CPU,主頻偏低,性能較弱,一般的應用湊合了,玩大型游戲跑不動。

『貳』 CPU裡面三級緩存6M是什麼意思

緩存是cpu
的一個部分,是數據的緩沖區,用於緩解cpu

內存之間的速度差異設計的,目的就是提供cpu
的性能

緩存按照速度和容量會分級的,就是你看到的
一級,二級,三級,一級最快,但製造難度大,容量所以最小,三級緩存最大,速度也相對慢點

整體來說,對於同一系列的cpu
,緩存越大,性能就越好

『叄』 Ceph 分層緩存--Tiering Cache

原文來自Ceph官方文檔: CACHE TIERING

部分摘抄自Ceph中國社區翻譯文檔: 分級緩存

    分層緩存為ceph客戶端中的某些存放在存儲層的數據提供更好的IO性能。分級緩存需創建一個由高速而昂貴存儲設備(如 SSD )組成的存儲池、作為緩存層,以及一個相對低速/廉價設備組成的後端存儲池(或糾刪碼編碼的)、作為經濟存儲層。Ceph 的對象處理器決定往哪裡存儲對象,分級代理決定何時把緩存內的對象刷回後端存儲層;所以緩存層和後端存儲層對 Ceph 客戶端來說是完全透明的。

    緩存代理層管理著數據在緩存層和存儲層之間的自動遷移。但是, 管理員也可以通過配置來干預遷移規則, 下面是對兩個主要場景的介紹:

Writeback Mode: 當管理員將緩存層配置成回寫模式, Ceph客戶端將數據寫入緩存層,並接收返回的ACK。同時,寫入緩存層的數據遷移到存儲層,  然後從緩存層刷掉。 直觀的看, 緩存層在存儲層之前。 當Ceph客戶端需要存在於存儲層的數據時, 緩存層代理會把這些數據遷移到緩存層,然後再發往 Ceph 客戶端。因此,Ceph 客戶端將與緩存層進行 I/O 操作,直到數據不再被讀寫。此模式對於易變數據來說較理想(如照片/視頻編輯、事務數據等)。

Read-proxy Mode: 這個模式將使用一些已經存在於緩存層的數據,但是,如果數據不在緩存層,請求將被代理轉發到底層。這個模式對於從回寫模式過渡到禁用緩存非常有用的, 因為它潤需負載一直工作到緩存乾涸,不再向緩存添加任何數據。

  如果負載過多,分層緩存會降低性能。用戶在使用以下特性時需要極其謹慎。

Workload dependent : 緩存是否能提升性能,高度依賴於負載能力。因為將數據移入或移除緩存會導致額外的開銷,它只在對數據集的訪問有大的偏離時有影響。例如, 眾多的請求訪問小數量的objects,這時,你的緩存池需要非常大,才能在處理所有請求時,避免數據過渡。

Difficult to benchmark : 用戶使用評測性能時,大部分的關於分層緩存bechmarks測試結果,將會是一個糟糕的結果。其中部分原因是很少的bechmarks傾斜於一組小的對象集合的請求 , 這會使緩存經過很長時間後才能「活躍起來」,並且這種「活躍起來」會導致高昂的開銷。

Usually slower : 對於並沒有友好使用分級緩存的工作負載,性能普遍低於一個沒使用分級緩存的普通rados池。

librados object enumeration : 對於librados級別的枚舉對象API並不能連貫存在在這種情況中(The librados-level object enumeration API is not meant to be coherent in the presence of the case)。 如果你的應用直接使用rados,並且依賴於枚舉對象,分級緩存不能向期待的那樣工作. (對於RGW, RBD, or CephFS,沒有這個問題)

Complexity : 在使用RADOS集群時,使用分級緩存意味著大量的額外器械和復雜性。這會增加你遇到未知的BUG(可能其他人未遇到過)的可能性, 並且使你的部署擁有更大的風險。

RGW time-skewed : 如果RGW工作中遇到的大部分操作是朝向最近寫入的數據,一個簡單的分級緩存可以工作得很好。

    下面的配置使用分層緩存效果不佳。

RBD with replicated cache and erasure-coded base : 這是一個普遍的需求, 但是通常不能很好工作。即使合理的傾斜工作負載,仍然會遇到一些對於冷門object的寫操作的情況,並且由於糾刪碼類型的池還不支持輕微的讀寫操作,為了適應一些小的寫入操作(通常4kb),整個object塊(通常4MB)必須被全部遷移到緩存 。只有少數用戶成功的應用了這種部署方式,並且這種部署方案只能為他們工作是因為他們的數據是極其「冷門」的(例如備份),並且他們對於性能並不敏感。

RBD with replicated cache and base : 在使用備份類型為基礎層時比以糾刪碼為基礎層時,RBD的表現更為良好, 但是它在工作負載中仍然依賴於大量的傾斜,並且很難驗證。用戶需要對他們的工作負載有更好的理解, 並且需要仔細調整分層緩存參數。

    為了建立分層緩存,你必須擁有兩個存儲池。一個作為後端存儲,一個作為緩存。

    建立一個後端存儲池包含兩種場景:

標准存儲 : 在這種場景中,這個池在Ceph存儲集群中存儲一個對象的多個副本。

糾刪碼: 在這種場景中,存儲池用糾刪碼高效地存儲數據,性能稍有損失。

    在標准存儲場景中,你可以用 CRUSH 規則集來標識失敗域(如 osd 、主機、機箱、機架、排等)。當規則集所涉及的所有驅動器規格、速度(轉速和吞吐量)和類型相同時, OSD 守護進程運行得最優。創建規則集的詳情見 CRUSH 圖 。創建好規則集後,再創建後端存儲池。

     在糾刪碼編碼情景中,創建存儲池時指定好參數就會自動生成合適的規則集,詳情見 創建存儲池 。

     在後續例子中,我們把cold-storage當作後端存儲池。

『肆』 cpu緩存越大越好嗎

CPU中的緩存是分級的,比如一級緩存、二級緩存,高端一點的還有三級緩存。原則上來說,僅就製作成本、工藝難度、讀取速度還有讀取的優先順序來說,一級緩存大於二級大於三級。就大小來說,因為成本、製作工藝的限制,一級緩存是最小的。基本上,無論是AMD還是intel,在最近的幾年中,緩存的技術都沒有革新性的進步,所以在判斷同一代或者相近的兩代CPU的時候,同一級緩存越大越好。如果說ACPU一級緩存大於BCPU,而二級緩存略小於BCPU,那選A妥妥的,因為一級緩存哪怕只多出1k,性能也會有很大的變化。而二級緩存的這種影響對於性能要小很多。而AMD和intel因為製作工藝和設計思路的區別,他們的緩存是要分開對比的。而且對於現在的多核心處理器來說,因為有的是獨立緩存、有的是共享緩存,這個也是要深究的,不能一概而論。緩存對於性能的影響還受架構的限制,有的架構可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影響緩存的讀寫,那緩存再大效果也有限。

基本上來說,越大越好。

『伍』 CPU上什麼是 L1緩存、L2緩存為什麼不一樣大

你好!
首先你先了解一下緩存的含義:
所謂緩存(Cache)就是高速緩沖存儲器,它位於CPU與主存(即DRAM動態存儲器)之間,通常由SRAM(靜態存儲器)構成,它的容量較小但存取速度較快。目前計算機主要使用的內存為DRAM,它具有造價低、容量大的特點,受到廣泛歡迎。但由於DRAM是使用電容特性來儲存信息,存取速度難以進一步提高,而CPU每執行一條指令都要一次或多次訪問主存,DRAM的速度又遠小於CPU速度,因此為了實現速度上的匹配,只能在CPU指令周期中插入等待,這樣將大大降低系統的執行效率。SRAM由於採用了與CPU同樣的製作工藝,因此與DRAM相比,它的存取速度要快得多。但其體積大、功耗大、價格也高,不可能也不必要將所有內存都換成SRAM,因此,為了解決速度與成本的矛盾就產生了一種分級處理方法,即在主存與CPU之間加裝一個容量較小的SRAM作為高速緩沖存儲器,當使用緩存時,在緩存中就保存有主存部分內容的副本(即為存儲器映像),CPU在讀寫數據時,首先訪問緩存,由於緩存速度與CPU速度相當,所以CPU可以在零等待下完成指令執行,只有當緩存中沒有CPU所需的數據時(這時稱為「未命中」),CPU才去訪問主存。CPU訪問緩存的命中率在80%以上,從而大大提高了CPU訪問數據的速度,提高了系統性能。

傳統的Socket架構通常採用兩級緩沖結構,即在CPU中集成一級緩存(L1 Cache),在主板上裝第二級緩存(L2 Cache),而Slot 1架構的L2 Cache則與CPU做在同一塊電路板上,以內核速度(CPU速度)或內核速度一半運行,速度比Socket架構的L2 Cache更快,能更大限度地發揮與高速CPU配合的優勢,當然這對Cache的工藝要求也較高。CPU在執行指令時,首先在L1緩存中查找數據,如找不到,則在L2緩存中找,如找到則傳輸給CPU同時修改L1緩存的數據,若數據不在L1和L2緩存中,則從主存中提取數據同時修改兩級緩存的數據。由此可見,緩存相當於一個臨時的快速運輸器、搬運工,它對於系統的運作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選擇有緩存和大容量緩存的CPU可提高我們計算機的工作效率,當然,價格也會很高。

所以說,L1 L2不同就相當於顯卡核心頻率和顯存頻率不同,他們之間作用不同,當然大小也不同!

『陸』 CPU問題,一級緩存3X128 二級緩存3X512 三級緩存6M,請問是什麼意思呀

緩存是CPU 的一個部分,是數據的緩沖區,用於緩解CPU 和 內存之間的速度差異設計的,目的就是提供CPU 的性能緩存按照速度和容量會分級的,就是你看到的 一級,二級,三級,一級最快,但製造難度大,容量所以最小,三級緩存最大,速度也相對慢點整體來說,對於同一系列的CPU ,緩存越大,性能就越好

『柒』 什麼是三級緩存

這就要先了解什麼是CPU緩存。簡單來說,緩存就是介於CPU核心的寄存器和內存之間的緩沖存儲結構。

CPU的執行單元中有寄存器用於計算,由於是計算使用的,所以不能用於海量存儲執行數據,只能是計算時將數據調入,計算完了就輸出並清除,准備進行下一次計算。所以寄存器速度雖然快,但是卻不能用於長期存儲數據。而內存則是CPU堆放臨時計算數據的地方(如果需要永久存儲則會被放到速度更慢但是容量更大的硬碟里)。但是內存是動態存儲器,由於需要刷新動作,雖然容量相對大但是是片外定址,訪問速度比CPU慢。這就需要在CPU寄存器和內存之間建立緩存。緩存為靜態存儲器。集成度低(緩存會佔去CPU上十分可觀的一塊面積)但速度極高。雖然相比內存來說容量很小,但是速度快了很多。拋開早期的外置結構不談,目前的CPU緩存都與CPU在同一塊晶元上。因此定址速度也很快。CPU執行程序時先從緩存找數據,遍歷緩存後沒有找到需要的數據稱為沒有「命中」。如果緩存未命中,則CPU會轉向內存尋找所需數據。

好了,知道啥是緩存了,那緩存為啥要分一二三級呢?

因為緩存速度雖然快,但是CPU效率十分高。對緩存的速度還是有要求。而如果緩存越大,遍歷一遍尋找數據的速度也就越慢。因此需要對緩存內的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不是最常用的數據就要踢出緩存給最常用的數據騰出空間。這就是緩存分級的原理。緩存的大小需要適度,否則會影響遍歷速度。將近幾個時鍾中最常用的數據保存在一級緩存能大幅提升執行效率。

不過這只是理論,是犧牲者緩存的一般原理。目前intel處理器採用的是一級緩存是二級緩存的索引目錄,二級緩存內存實際數據。這樣僅需遍歷很小的一級緩存就能知道較大的二級緩存內都保存了哪些數據,是否是CPU需要的。如果一級緩存命中,直接按照地址去二級緩存找。如果一級緩存未命中,也不用遍歷二級緩存了,直接去下一級緩存或者內存中尋找了。

了解以上內容我們就可以了解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的差異了。正入上面所說,類似於intel的一二級緩存結構僅能服務CPU的一個核心。每個CPU核心都有獨立的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結構。但是CPU內的各個核心有時需要協同工作,這在科學計算等應用中十分常見。這就需要各個核心共享一部分數據。顯然私有的一二級緩存不能成為交流媒介。而跑去內存交換效率實在太低了。所以一個各個核心能共享使用的三級緩存就應運而生了。也就是說三級緩存實際上是CPU的各個核心共享的公共緩存結構。

『捌』 什麼叫三級緩存

緩存即為計算機內部處理系統所擁有的存儲功能
其目的是為了讓數據以單位形式進行處理轉換
而CPU內部一般有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另外,現在已經有不小的一部分開始使用三級緩存
但其中,只有一級緩存能直接被CPU所處理
而二級緩存只是為一級緩存做准備工作
三級緩存則是為二級緩存做准備的

而這個緩存要分級的原因是:一開始一級緩存的大小受到強大的局限性,因為造價實在太高,就開始使用新的二級緩存,但一樣的都有局限性,而三級緩存的造價相對來說偏低,所以目前已經在向三級緩存發展,以後也可能會出現四級緩存的

其實,簡單的說,這跟內存基本上是同一個道理的,就是把數據以單位形式存儲,為CPU做准備而已

『玖』 三級緩存3m和6m有太大影響嗎

英特爾用三級緩存的大小來給CPU進行分級,緩存越大,對大數據吞吐能力和對硬碟內存的控制力越好,同時級別越高,但是其實家用的話影響不大,

『拾』 CPU緩存分級制是從什麼開始的

哎。。。。大約是771針的cpu吧。。之前答題看到的。。。771處理器u當時看見有緩存這東西。。。再往前就沒什麼印象了。。。後來的奔騰雙核都有。。。

熱點內容
安卓手機的usb功能在哪裡設置 發布:2024-03-29 17:46:27 瀏覽:758
配置文件ini如何寫 發布:2024-03-29 17:31:05 瀏覽:997
如何更改微信密碼修改 發布:2024-03-29 17:24:49 瀏覽:588
探影哪個配置性價比最高 發布:2024-03-29 17:24:08 瀏覽:485
phpmyadminlinux安裝 發布:2024-03-29 17:13:15 瀏覽:792
python中replace 發布:2024-03-29 17:08:17 瀏覽:652
mdb導入sql 發布:2024-03-29 17:07:36 瀏覽:128
java資料庫工具類 發布:2024-03-29 16:31:15 瀏覽:388
安卓機哪裡看型號 發布:2024-03-29 15:59:40 瀏覽:281
cad解壓錯誤 發布:2024-03-29 15:01:45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