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線程池緩存

線程池緩存

發布時間: 2023-02-23 16:54:18

Ⅰ 線程池原理

線程池原理是處理過程中將任務添加到隊列,然後在創建線程後自動啟動這些任務。線程池線程都是後台線程。每個線程都使用默認的堆棧大小,以默認的優先順序運行,並處於多線程單元中。

線程過多會帶來調度開銷,進而影響緩存局部性和整體性能。而線程池維護著多個線程,等待著監督管理者分配可並發執行的任務。這避免了在處理短時間任務時創建與銷毀線程的代價。線程池不僅能夠保證內核的充分利用,還能防止過分調度。

可用線程數量應該取決於可用的並發處理器、處理器內核、內存、網路sockets等的數量。 例如,線程數一般取cpu數量+2比較合適,線程數過多會導致額外的線程切換開銷。

任務調度以執行線程的常見方法是使用同步隊列,稱作任務隊列。池中的線程等待隊列中的任務,並把執行完的任務放入完成隊列中。

(1)線程池緩存擴展閱讀

應用范圍:

1、需要大量的線程來完成任務,且完成任務的時間比較短。 WEB伺服器完成網頁請求這樣的任務,使用線程池技術是非常合適的。

因為單個任務小,而任務數量巨大,你可以想像一個熱門網站的點擊次數。 但對於長時間的任務,比如一個Telnet連接請求,線程池的優點就不明顯了。因為Telnet會話時間比線程的創建時間大多了。

2、對性能要求苛刻的應用,比如要求伺服器迅速響應客戶請求。

3、接受突發性的大量請求,但不至於使伺服器因此產生大量線程的應用。突發性大量客戶請求,在沒有線程池情況下,將產生大量線程,雖然理論上大部分操作系統線程數目最大值不是問題,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線程可能使內存到達極限,並出現"OutOfMemory"的錯誤。

Ⅱ 緩存線程池優缺點

線程池的優點,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系統對於外部服務的響應時間的等待。提高線程的可管理性。線程池的缺點是對於非核心線程空閑60s時將被回收。

Ⅲ Android線程池ThreadPoolExecutor詳解

       傳統的多線程是通過繼承Thread類及實現Runnable介面來實現的,每次創建及銷毀線程都會消耗資源、響應速度慢,且線程缺乏統一管理,容易出現阻塞的情況,針對以上缺點,線程池就出現了。

       線程池是一個創建使用線程並能保存使用過的線程以達到復用的對象,簡單的說就是一塊緩存了一定數量線程的區域。

       1.復用線程:線程執行完不會立刻退出,繼續執行其他線程;
       2.管理線程:統一分配、管理、控制最大並發數;

       1.降低因頻繁創建&銷毀線程帶來的性能開銷,復用緩存在線程池中的線程;
       2.提高線程執行效率&響應速度,復用線程:響應速度;管理線程:優化線程執行順序,避免大量線程搶占資源導致阻塞現象;
       3.提高對線程的管理度;

       線程池的使用也比較簡單,流程如下:

       接下來通過源碼來介紹一下ThreadPoolExecutor內部實現及工作原理。

       線程池的最終實現類是ThreadPoolExecutor,通過實現可以一步一步的看到,父介面為Executor:

       其他的繼承及實現關系就不一一列舉了,直接通過以下圖來看一下:

       從構造方法開始看:

       通過以上可以看到,在創建ThreadPoolExecutor時,對傳入的參數是有要求的:corePoolSize不能小於0;maximumPoolSize需要大於0,且需要大於等於corePoolSize;keepAliveTime大於0;workQueue、threadFactory都不能為null。
       在創建完後就需要執行Runnable了,看以下execute()方法:

       在execute()內部主要執行的邏輯如下:
       分析點1:如果當前線程數未超過核心線程數,則將runnable作為參數執行addWorker(),true表示核心線程,false表示非核心線程;
       分析點2:核心線程滿了,如果線程池處於運行狀態則往workQueue隊列中添加任務,接下來判斷是否需要拒絕或者執行addWorker();
       分析點3:以上都不滿足時 [corePoolSize=0且沒有運行的線程,或workQueue已經滿了] ,執行addWorker()添加runnable,失敗則執行拒絕策略;
        總結一下:線程池對線程創建的管理,流程圖如下:

       在執行addWorker時,主要做了以下兩件事:
       分析點1:將runnable作為參數創建Worker對象w,然後獲取w內部的變數thread;
       分析點2:調用start()來啟動thread;
       在addWorker()內部會將runnable作為參數傳給Worker,然後從Worker內部讀取變數thread,看一下Worker類的實現:

       Worker實現了Runnable介面,在Worker內部,進行了賦值及創建操作,先將execute()時傳入的runnable賦值給內部變數firstTask,然後通過ThreadFactory.newThread(this)創建Thread,上面講到在addWorker內部執行t.start()後,會執行到Worker內部的run()方法,接著會執行runWorker(this),一起看一下:

       前面可以看到,runWorker是執行在子線程內部,主要執行了三件事:
       分析1:獲取當前線程,當執行shutdown()時需要將線程interrupt(),接下來從Worker內部取到firstTask,即execute傳入的runnable,接下來會執行;
       分析2:while循環,task不空直接執行;否則執行getTask()去獲取,不為空直接執行;
       分析3:對有效的task執行run(),由於是在子線程中執行,因此直接run()即可,不需要start();
       前面看到,在while內部有執行getTask(),一起看一下:

       getTask()是從workQueue內部獲取接下來需要執行的runnable,內部主要做了兩件事:
       分析1:先獲取到當前正在執行工作的線程數量wc,通過判斷allowCoreThreadTimeOut[在創建ThreadPoolExecutor時可以進行設置]及wc > corePoolSize來確定timed值;
       分析2:通過timed值來決定執行poll()或者take(),如果WorkQueue中有未執行的線程時,兩者作用是相同的,立刻返回線程;如果WorkQueue中沒有線程時,poll()有超時返回,take()會一直阻塞;如果allowCoreThreadTimeOut為true,則核心線程在超時時間沒有使用的話,是需要退出的;wc > corePoolSize時,非核心線程在超時時間沒有使用的話,是需要退出的;
       allowCoreThreadTimeOut是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設置的:

       如果沒有進行設置,那麼corePoolSize數量的核心線程會一直存在。
        總結一下:ThreadPoolExecutor內部的核心線程如何確保一直存在,不退出?
       上面分析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每個線程在執行時會執行runWorker(),而在runWorker()內部有while()循環會判斷getTask(),在getTask()內部會對當前執行的線程數量及allowCoreThreadTimeOut進行實時判斷,如果工作數量大於corePoolSize且workQueue中沒有未執行的線程時,會執行poll()超時退出;如果工作數量不大於corePoolSize且workQueue中沒有未執行的線程時,會執行take()進行阻塞,確保有corePoolSize數量的線程阻塞在runWorker()內部的while()循環不退出。
       如果需要關閉線程池,需要如何操作呢,看一下shutdown()方法:

       以上可以看到,關閉線程池的原理:a. 遍歷線程池中的所有工作線程;b. 逐個調用線程的interrupt()中斷線程(註:無法響應中斷的任務可能永遠無法終止)
       也可調用shutdownNow()來關閉線程池,二者區別:
       shutdown():設置線程池的狀態為SHUTDOWN,然後中斷所有沒有正在執行任務的線程;
       shutdownNow():設置線程池的狀態為STOP,然後嘗試停止所有的正在執行或暫停任務的線程,並返回等待執行任務的列表;
       使用建議:一般調用shutdown()關閉線程池;若任務不一定要執行完,則調用shutdownNow();
        總結一下:ThreadPoolExecutor在執行execute()及shutdown()時的調用關系,流程圖如下:

       線程池可以通過Executors來進行不同類型的創建,具體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如下:

       可緩存線程池:不固定線程數量,且支持最大為Integer.MAX_VALUE的線程數量:

       1、線程數無限制
       2、有空閑線程則復用空閑線程,若無空閑線程則新建線程
       3、一定程度上減少頻繁創建/銷毀線程,減少系統開銷

       固定線程數量的線程池:定長線程池

       1、可控制線程最大並發數(同時執行的線程數)
       2、超出的線程會在隊列中等待。

       單線程化的線程池:可以理解為線程數量為1的FixedThreadPool

       1、有且僅有一個工作線程執行任務
       2、所有任務按照指定順序執行,即遵循隊列的入隊出隊規則

       定時以指定周期循環執行任務

       一般來說,等待隊列 BlockingQueue 有: ArrayBlockingQueue 、 LinkedBlockingQueue 與 SynchronousQueue 。
       假設向線程池提交任務時,核心線程都被佔用的情況下:
        ArrayBlockingQueue :基於數組的阻塞隊列,初始化需要指定固定大小。
       當使用此隊列時,向線程池提交任務,會首先加入到等待隊列中,當等待隊列滿了之後,再次提交任務,嘗試加入隊列就會失敗,這時就會檢查如果當前線程池中的線程數未達到最大線程,則會新建線程執行新提交的任務。所以最終可能出現後提交的任務先執行,而先提交的任務一直在等待。
        LinkedBlockingQueue :基於鏈表實現的阻塞隊列,初始化可以指定大小,也可以不指定。
       當指定大小後,行為就和 ArrayBlockingQueue一致。而如果未指定大小,則會使用默認的 Integer.MAX_VALUE 作為隊列大小。這時候就會出現線程池的最大線程數參數無用,因為無論如何,向線程池提交任務加入等待隊列都會成功。最終意味著所有任務都是在核心線程執行。如果核心線程一直被占,那就一直等待。
        SynchronousQueue :無容量的隊列。
       使用此隊列意味著希望獲得最大並發量。因為無論如何,向線程池提交任務,往隊列提交任務都會失敗。而失敗後如果沒有空閑的非核心線程,就會檢查如果當前線程池中的線程數未達到最大線程,則會新建線程執行新提交的任務。完全沒有任何等待,唯一制約它的就是最大線程數的個數。因此一般配合Integer.MAX_VALUE就實現了真正的無等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進程的內存是存在限制的,而每一個線程都需要分配一定的內存。所以線程並不能無限個。

熱點內容
登陸認證失敗請檢查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5-20 07:06:55 瀏覽:831
無限分類實現php 發布:2025-05-20 06:57:40 瀏覽:681
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李冬梅 發布:2025-05-20 06:55:05 瀏覽:449
iphone快捷訪問 發布:2025-05-20 06:55:05 瀏覽:928
如何加密硬碟分區 發布:2025-05-20 06:52:29 瀏覽:362
反編譯gd 發布:2025-05-20 06:52:23 瀏覽:838
java源碼知乎 發布:2025-05-20 06:47:59 瀏覽:483
dos解壓縮命令 發布:2025-05-20 06:47:57 瀏覽:639
安卓傳數據給蘋果的軟體叫什麼 發布:2025-05-20 06:42:48 瀏覽:804
怎麼樣盤解壓力 發布:2025-05-20 06:37:08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