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被壓縮
① 音頻信號能進行壓縮的依據是什麼
音頻信號能進行壓縮的依據是音頻壓縮技術。
音頻壓縮技術指的是對原始數字音頻信號流(PCM編碼)運用適當的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在不損失有用信息量,或所引入損失可忽略的條件下,降低(壓縮)其碼率,也稱為壓縮編碼。它必須具有相應的逆變換,稱為解壓縮或解碼。音頻信號在通過一個編解碼系統後可能引入大量的雜訊和一定的失真。
在音頻壓縮領域,有兩種壓縮方式,分別是有損壓縮和無損壓縮。常見到的MP3、WMA、OGG被稱為有損壓縮,有損壓縮顧名思義就是降低音頻采樣頻率與比特率,輸出的音頻文件會比原文件小。另一種音頻壓縮被稱為無損壓縮,也就是所要說的主題內容。無損壓縮能夠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數據的前提下,將音頻文件的體積壓縮的更小,而將壓縮後的音頻文件還原後,能夠實現與源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碼率。無損壓縮格式有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La、OptimFROG、Shorten,而常見的、主流的無損壓縮格式只有APE、FLAC。
② 效果器、什麼壓縮、過載之類的是什麼意思
1、效果器
拉胡琴或拉小提琴時,演奏者常常將捺弦的左手指在弦上故意的作抖動使發出的聲音隨之微微顫抖,聽起來很優美,這種添加的吸音就稱為效果。又如卡拉OK演唱者通過混響器之後的聲音,變得豐滿、寬廣,這種混響也是效果。
效果有增潤音色和改變音色的作用,效果器就是專用於產生以上各種效果的電子儀器。它的作用是改變原有聲音的波形,調制或延遲聲波的相位、增強聲波的偕波成分等一系列措施,產生各種特殊聲效。給音色施加effect(效果、影響),許多樂器、合唱等都使用它。
2、壓縮
指壓縮效果器(Compressor),是一種能夠壓縮高電平、提升低電平,具有改變或放大波形作用的效果器。用於排除電吉他信號在傳輸中出現的過載或不良瞬變發生,當電平仍然超值時,內設的壓控放大器(VCA)bo以壓縮,使聲音不產生嚴重失真。
它與失真器不同的是提供不失真的多種彈奏音色,並能延長音符或縮短音符的時值,可產生打擊音或長延音。
3、過載
指過載效果器(OverDrive),超速驅動器、激勵器。利用適度的畸變(失真)、產生管樂般失真效果,模擬管樂音色。常用於電吉他主旋律領奏、前奏、間奏、結尾等中加入。可產生從柔和圓潤到金屬般的激昂的音色。
(2)信號被壓縮擴展閱讀:
壓縮效果器部分參數:
1、THRESH 閾值(臨界電平):
這個參數決定了壓縮器在信號輸入電平達到多少時開始進行壓縮工作。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開關裝置,當信號輸入電平達到閾值後信號才會被壓縮,一旦輸入電平降到閾值以下,壓縮將會停止。
2、RATIO 壓縮比:
壓縮比決定了當輸入電平越過閾值開始進行壓縮工作時,對輸入電平施加多大程度的壓縮。這個比例表示的是輸入電平與輸出電平之間的比例。我們以 2:1 的壓縮比舉例,這時壓縮比表示的是將超過閾值的每 2dB 的信號輸入電平壓縮至 1dB 的輸出電平。
3、ATTACK 啟動時間:
啟動時間決定在輸入電平超過閾值後,壓縮器接收到壓縮指令到作出壓縮動作所用的時間。這個時間通常非常短,一般的壓縮器會使用毫秒(ms)來計算。啟動時間其實決定了一個聲音初始的動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音頭」被壓縮多少。
4、RELEASE 釋放時間:
與啟動時間類似,釋放時間決定在信號輸入電平低於閾值後壓縮器從壓縮狀態到停止壓縮所用的時間。注意過短的釋放時間會造成聲音的「喘息」效應。如果過長的釋放時間,壓縮時間過長同樣會造極不自然的聲音效果。
③ 聲音信號為什麼能夠被壓縮
音樂信號中有許多冗餘成分,其中包括間隔和一些人耳分辨不出的信息(如混雜在較強背景中的弱信號)。CD聲音不經壓縮,採用44.1kHz的固定速率采樣,可以保證最大動態音樂的良zd好再現,當然,信息量較少處的數據量也是相同的,因而存在壓縮的可能性。音響頻寬為20~20kHz(頂級CDPlayer可向下延伸至2Hz)已成為目前的音樂標准。MP3為降低聲音失真採取了名為"感官編碼技術"的編碼演算法:編碼時先對音頻文件進行頻譜分析然,然後用過濾器率掉噪音電平,接著通過量專化的方式將剩下的每一位打散排列,最後形成具有較高壓縮比的MP3文件,並使壓縮後的文件在回放時能夠達到比較接近原音源的聲音效果。雖然他是一種有損壓縮,但是它的最大優勢是一極小的聲音失真換來了較高的壓縮比。且現在的MP3採用與杜比AC-3相似的變壓縮比率(VBR)壓縮技術,采樣的壓縮比率依音樂中信息多寡,並利用人耳的掩蔽效應屬來減少冗餘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