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ftp判斷命令

ftp判斷命令

發布時間: 2023-04-04 03:32:22

java 有什麼命令能夠判斷ftp服務的連接方式是主動連接還是被動連接

一.FTP的PORT(主動模式)和PASV(被動模式)
1. PORT(主動模式)
PORT中文稱為主動模式,工作的原理: FTP客戶端連接到FTP伺服器的21埠,發送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登錄成功後要list列表或者讀取數據時,客戶端隨機開放一個埠(1024以上),發送 PORT命令到FTP伺服器,告訴伺服器客戶端採用主動模式並開放埠;FTP伺服器收到PORT主動模式命令和埠號後,通過伺服器的20埠和客戶端開放的埠連接,發送數據.
2. PASV(被動模式)
PASV是Passive的縮寫,中文成為被動模式,工作原理:FTP客戶端連接到FTP伺服器的21埠,發送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登錄成功後要list列表或者讀取數據時,發送PASV命令到FTP伺服器, 伺服器在本地隨機開放一個埠(1024以上),然後把開放的埠告訴客戶端, 客戶端再連接到伺服器開放的埠進行數據傳輸。
二.兩種模式的比較
從上面的運行原來看到,主動模式和被動模式的不同簡單概述為: 主動模式傳送數據時是「伺服器」連接到「客戶端」的埠;被動模式傳送數據是「客戶端」連接到「伺服器」的埠。
主動模式需要客戶端必須開放埠給伺服器,很多客戶端廳源陵都是在防火牆內,開放埠給FTP伺服器訪問比較困難。
被動模式只需要伺服器端開放埠給客戶端連接就行了。
三.不同工作模式的網路設置
實際項目中碰到的問題是,FTP的客戶端和伺服器分別在不同網路,兩個網路之間有至少4層的防火牆,伺服器端只開放了21埠, 客戶端機器沒開放任何埠。FTP客戶端連接採用的被動模式,結果客戶端能登錄成功,但是無法LIST列表和讀取數據。很明顯,是因為伺服器端沒開放被動模式下的隨機埠導致。
由於被動模式下,伺服器端開放的埠隨機,扮戚但是防火牆要不能全部開放,解決的方案是,在ftp伺服器配置被動模裂脊式下開放隨機埠在 50000-60000之間(范圍在ftp伺服器軟體設置,可以設置任意1024上的埠段),然後在防火牆設置規則,開放伺服器端50000-60000之間的埠端。
主動模式下,客戶端的FTP軟體設置主動模式開放的埠段,在客戶端的防火牆開放對應的埠段。
四.如何設置 工作模式
實時上FTP伺服器一般都支持主動和被動模式,連接採用何種模式是有FTP客戶端軟體決定。

② CMD里 FTP的命令都有什麼

在cmd中ftp命令很多,常用的主要有:

1、 ftp 192.168.1.3 登陸ftp。

2、dir 顯示遠程主機目錄。

3、cd remote-dir:進入遠程主機目錄。

4、help[cmd]:顯示ftp內部命令cmd的幫助信息,如:help get。

5、get remote-file[local-file]: 將遠程主機的文件remote-file傳至本地硬碟的local-file(本地文件夾)。

6、put local-file[remote-file]:將本地文件local-file傳送至遠程主機。

(2)ftp判斷命令擴展閱讀:

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戶使用最頻繁的命令之一,不論是在DOS還是UNIX操作系統下使用FTP,都會遇到大量的FTP內部命令。熟悉並靈活應用FTP的內部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FTP是用來在兩台計算機之間傳輸文件,是Internet中應用非常廣泛的服務之一。它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各用戶的使用許可權,同時還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即在UNIX、linux和Windows等操作系統中都可實現FTP客戶端和伺服器,相互之間可跨平台進行文件的傳輸。

因此,FTP服務是網路中經常採用的資源共享方式之一。FTP協議有PORT和PASV兩種工作模式,即主動模式和被動模式。

③ 求cmd中FTP所有命令!

1、首先打開 cmd命令行。

④ 如何判斷ftp當前是主動模式 被動模式設置

FTP只通過TCP連接,沒有用於FTP的UDP組件.FTP不同於其他服務的是它使用了兩個埠, 一個數據埠和一個命令埠(或稱為控制埠)。通常21埠是命令埠,20埠是數據埠。當混入主動/被動模式的概念時,數據埠就有可能不是20了。

主動模式FTP:
主動模式下,FTP客戶端從任意的非特殊的埠(N > 1023)連入到FTP伺服器的命令埠--21埠。然後客戶端在N+1(N+1 >= 1024)埠監聽,並且通過N+1(N+1 >= 1024)埠發送命令給FTP伺服器。伺服器會反過來連接用戶本地指定的數據埠,比如20埠。
以伺服器端防火牆為立足點,要支持主動模式FTP需要打開如下交互中使用到的埠:
l FTP伺服器命令(21)埠接受客戶端任意埠(客戶端初始連接)
l FTP伺服器命令(21)埠到客戶端埠(>1023)(伺服器響應客戶端命令)
l FTP伺服器數據(20)埠到客戶端埠(>1023)(伺服器初始化數據連接到客戶端數據埠)
l FTP伺服器數據(20)埠接受客戶端埠(>1023)(客戶端發送ACK包到伺服器的數據埠)
用圖表示如下:

在第1步中,客戶端的命令埠與FTP伺服器的命令埠建立連接,並發送命令「PORT 1027」。然後在第2步中,FTP伺服器給客戶端的命令埠返回一個"ACK"。在第3步中,FTP伺服器發起一個從它自己的數據埠(20)到客戶端先前指定的數據埠(1027)的連接,最後客戶端在第4步中給伺服器端返回一個"ACK"。
主動方式FTP的主要問題實際上在於客戶端。FTP的客戶端並沒有實際建立一個到伺服器數據埠的連接,它只是簡單的告訴伺服器自己監聽的埠號,伺服器再回來連接客戶端這個指定的埠。對於客戶端的防火牆來說,這是從外部系統建立到內部客戶端的連接,這是通常會被阻塞的。

主動FTP的例子:
下面是一個主動FTP會話的實際例子。當然伺服器名、IP地址和用戶名都做了改動。在這個例子中,FTP會話從 testbox1.slacksite.com (192.168.150.80),一個運行標準的FTP命令行客戶端的Linux工作站,發起到testbox2.slacksite.com (192.168.150.90),一個運行ProFTPd 1.2.2RC2的Linux工作站。debugging(-d)選項用來在FTP客戶端顯示連接的詳細過程。紅色的文字是 debugging信息,顯示的是發送到伺服器的實際FTP命令和所產生的回應信息。伺服器的輸出信息用黑色字表示,用戶的輸入信息用粗體字表示。
仔細考慮這個對話過程我們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們可以看到當 PORT 命令被提交時,它指定了客戶端(192.168.150.80)上的一個埠而不是伺服器的。當我們用被動FTP時我們會看到相反的現象。我們再來關注PORT命令的格式。就象你在下面的例子看到的一樣,它是一個由六個被逗號隔開的數字組成的序列。前四個表示IP地址,後兩個組成了用於數據連接的埠號。用第五個數乘以256再加上第六個數就得到了實際的埠號。下面例子中埠號就是((14*256) + 178) = 3762。我們可以用netstat來驗證這個埠信息。

testbox1: {/home/p-t/slacker/public_html} % ftp -d testbox2
Connected to testbox2.slacksite.com.
220 testbox2.slacksite.com FTP server ready.
Name (testbox2:slacker): slacker
---> USER slacker
331 Password required for slacker.
Password: TmpPass
---> PASS XXXX
230 User slacker logged in.
---> SYST
215 UNIX Type: L8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ls
ftp: setsockopt (ignored): Permission denied
---> PORT 192,168,150,80,14,178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 LIST
150 Opening ASCII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file list.
drwx------ 3 slacker users 104 Jul 27 01:45 public_html
226 Transfer complete.
ftp> quit
---> QUIT
221 Goodbye.

⑤ FTP常用命令有哪些

網上抄的,好多... 你慢慢看吧

1)DIR--顯示指定路徑上所有文件或目錄的信息
它的格式為"DIR [盤符:][路徑][文件名] [參數]",比如"DIR E:\FF.M3U"。輸入後回車則會顯示出相關信息(如圖1)。另外它還有幾個參數:

/W:寬屏顯示,一排顯示5個文件名,而不會顯示修改時間,文件大小等信息;
/P:分頁顯示,當屏幕無法將信息完成顯示時,可使用其進行分頁顯示;
/A:顯示具有特殊屬性的文件,這里的屬性有"H"隱藏、"R"只讀等,我們可以輸入"DIR *.* /AH"來顯示當前目錄下所有具有隱藏屬性的文件;
/S:顯示當前目錄及其子目錄下所有的文件,通過這個參數,我們可以進行某個文件或目錄的查找,比如我們可以在"C:>"後輸入"DIR *.DAT /S"來查找C盤中所有後綴名為DAT的文件。

幾種參數可以同時使用,例如"DIR *.COM /W /P /S"。

2)MD--建立目錄
它的格式為"MD [盤符][路徑]",例如"MD TEMP"。
注意:該命令一次只能建立一個目錄。

3)RD--刪除目錄格式為"RD [盤符][路徑]"。
注意:該命令只能刪除空目錄,並且不能刪除當前目錄。

4)CD--進入指定目錄
格式為" CD [路徑]",例如"CD HAPPY"。
注意:只能進入當前盤符中的目錄。其中"CD\"為回到根目錄,"CD.."為回到上一層目錄。

5)COPY--拷貝文件
格式為"COPY [源目錄或文件] [目的目錄或文件]",比如"COPY C:\*.COM D:\",我們也可以輸入"COPY C:\Command.COM D:\Command.BAK"來進行文件拷貝並改名。
注意:使用該命令進行文件拷貝時,目的目錄一定要存在。

6)DEL--刪除文件
格式為"DEL [盤符][路徑][文件名] [參數]",比如"DEL C:\DATA\*.BAK"。它有一個參數:"/P",可以使用戶在刪除多個文件時對每個文件都顯示刪除詢問

7)REN--改名
格式為"REN [原名] [現名]",7.0以後版本的DOS都支持對文件名和目錄名的修改,而以前的DOS只能修改文件名。

8)TYPE--顯示文本文件
格式為"TYPE [文件名]",能對文本文件進行查看。

9)dis--磁碟復制

[功能] 復制出一個和原來磁碟內容一模一樣的磁碟

[格式] disk 源驅動器名 目的驅動器名

[說明] 它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來備份。比如我們的電腦在剛買來時,會隨機附帶一些設備驅動程序磁碟,這些驅動程序在以後都有可能用到,為防止這些磁碟的損壞,一定要將它們都備份一套,這時,使用disk命令是比較快捷和方便的。

10) deltree--刪除目錄樹

[格式] [C:][path]DELTREE [C1:][path1] [[C2:][path2] […]]

[說明] 這個命令將整個指定目錄樹全部消滅,而不管它是否是只讀、隱藏與否。使用應特別小心。它是一個危險命令。

11) mem--查看你的計算機內存有多少,以及內存的使用情況。

[格式] 直接鍵入mem命令

12) chkdsk--檢查你的磁碟的使用情況。

[格式] chkdsk 磁碟名

[說明] 例如要檢查A盤使用情況,就輸入chkdsk A: ,檢查c盤使用情況,就輸入chkdsk C: ,如果直接輸入chkdsk,就檢查當前磁碟的使用情況。

13) sys--傳遞系統文件命令。將DOS的兩個隱含的系統IO.SYS和MSDOS.SYS傳送到目標磁碟的特定位置上,並將COMMAND.COM文件復制過去。完成後,目標盤成為DOS的啟動盤。

[格式] [C:][path]SYS [C1:][path] d2:

[說明] 由於這幾個文件需要復制到特定位置上,所以用COPY命令完成的復制未必能夠啟動機器。能過SYS命令,DOS可以將目標盤已佔據特定位置的文件移動,並將系統文件復制到相應位置上。參數C1:path用來指明系統文件所在目錄。如不指明,則預設為當前盤的當前目錄。所以這個命令一般要在源盤的根目錄進行。

14) pass--設定DOS尋找.COM、.EXE、.BAT文件的所在目錄

[格式] path=[[drive:]path[;…]]或path

[說明] 只打path沒有參數時,只顯示環境變數內容。有參數時,重新設置path變數。在沒有指定path環境變數時,用戶發出的命令,DOS首先判斷其是否為內部命令,再查找當前目錄中是否有主文件名是該命令的可執行文件,如果均不是,則顯示信息「Bad command or filename」。如果發出了指定路徑的命令,則在指定徑中依次查找,仍找不到則出現上述提示。

15) cls--清除顯示器屏幕上的內容,使DOS提示符到屏幕左上角。

[格式] cls

16) time--顯示和設置DOS的系統時間

[格式] time [hh[:mm[:ss[.cc]]]

17) date--顯示和設置DOS的系統日期

[格式] date [MM-DD-YY]

18) ver--顯示正在運行的DOS系統版本號

[格式] ver

DOS的外部命令

DOS的外部命令就是一些應用程序,能夠使用戶的操作更加方便和深入。這些外部命令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Windows系統的DOS外部命令保存在Windwos主目錄下的"Command"目錄中。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常用的一些DOS外部命令。

1)FORMAT(Format.COM)--格式化命令
眾所周知,新買的磁碟都必須經過格式化後方能使用,FORMAT命令可以完成對軟盤和硬碟的格式化操作,格式為"FORMAT [盤符] [參數]",例如:"FORMAT A: /S"。它有兩個常見的參數:

/Q:進行快速格式化;
/S:完成格式化,並將系統引導文件拷貝到該磁碟。

注意:該命令會清除目的磁碟上的所有數據,一定要小心使用

。如果進行了普通的格式化,那磁碟上的數據還有可能恢復,但如果加上了"/Q",那要恢復就比蹬天還難了。

2)EDIT(Edit.COM)--編輯命令
其實它就是一個文本編輯軟體(如圖3),使用它可以在DOS下方便地對文本文件進行編輯,格式為"EDIT [文件名] [參數]",它的參數不是特別實用,我在此就不多講。

3)SYS(Sys.COM)--系統引導文件傳輸命令
它能夠將IO.SYS等幾個文件傳輸到目的磁碟,使其可以引導、啟動。格式為"SYS [盤符]"

4)ATTRIB(Attrib.EXE)--文件屬性設置命令
通過該命令,我們可以對文件進行屬性的查看和更改。格式為"ATTRIB [路徑][文件名] [參數]",如果不加參數則為顯示文件屬性。它的參數有" ?"和"-?"兩種,"?"代表屬性代號,這些代號有:"H"隱藏;"S"系統;"R"只讀," "表示賦予,"-"表示去除。

5)XCOPY(X.EXE)--拷貝命令
該命令在"COPY"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強,能夠對多個子目錄進行拷貝。它的參數比較多,但是最常用的是"/S",它可以對一個目錄下屬的多個子目錄進行拷貝,另外"/E"可以拷貝空目錄。格式為"XCOPY [源路徑][源目錄/文件名] [目的目錄/文件名] [參數]"。

6)SCANDISK(Scandisk.EXE)--磁碟掃描程序
這個命令在實際的操作中有很大的用處,它能對磁碟進行掃描並修復,能夠解決大部分的磁碟文件損壞問題。格式為"SCANDISK [盤符:] [參數]"下面是它的幾個參數:

/fragment 〔驅動器名:\路徑\文件名〕:使用這個參數可以顯示文件是否包含有間斷的塊,我們可以通過運行磁碟整理程序來解決這個問題;
/all:檢查並修復所有的本地驅動器;
/autofix:自動修復錯誤,即在修復時不會出現提示;
/checkonly:僅僅檢查磁碟,並不修復錯誤;
/custom:根據Scandisk.ini文件的內容來運行Scandisk,Scandisk.ini是一個文本文件,它包含了對Scandisk程序的設置,其中的〔custom〕塊是在加上"/custom"參數後才執行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來進行不同的設置;
/nosave:在檢查出有丟失簇後直接刪除,並不轉化為文件;
/nosummary:不顯示檢查概要,完成檢查後將直接退出程序;
/surface:在完成初步檢查後進行磁碟表面掃描;
/mono:以單色形式運行Scandisk。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加上不同的參數。我們可以執行"scandisk /all /checkonly /nosave /nosummary"來完成對磁碟的檢查並且自動退出,另外還可以編輯scandisk.ini文件中設置,再運行"scandisk /custom"。如果被損壞的文件比較多,我們可以使用"/autofix"來進行自動修復,不然會忙死你的。

7)CHKDSK(Chkdsk.EXE)--磁碟檢查命令
它會檢查磁碟,並會顯示一個磁碟狀態報告。格式為"CHKDSK [盤符:] [參數]",最常用的參數是"/F",可以對文件錯誤進行修復。

8)MOVE(Move.EXE)--文件移動命令

使用它可以對文件進行移動。格式為"MOVE [源文件] [目的路徑]"。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配符。

9)DELTREE(Deltree.EXE)--刪除命令
這可是DEL命令的超級加強版,它不僅可以刪除文件,並且會將指定目錄和其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錄一並刪掉。使用它,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對目錄進行徹底的刪除。格式"DELTREE [文件/路徑] [參數]",參數有一個"/Y",使用時系統會對每個文件進行詢問,回答"Y"後才刪除。

10)FDISK(Fdisk.EXE)--分區命令
我們可以使用它對硬碟進行分區操作,我在下一部分會進行具體講解。

以上就是常用的一些DOS外部命令,使用它們可以使你的操作更方便,同時也是進行系統修復所必不可少的。請大家好好地掌握每一個命令及其用處。

⑥ 如何檢測linux系統下ftp伺服器是否開啟

檢測linux系統下ftp伺服器是否開啟的方法如下:

1、第一步,打開一台Linux的電腦,進入到輸入shell指令的命令行狀態下,如下圖所示。

⑦ 求FTP命令用法及什麼是後台下載

給你舉個例子吧:
假設我在某某伺服器上的服務信息為:
FTP server :58.19.237.135
User: heibang
Password: heibang7785

現在讓我們打開Windows的開始菜單,執行「運行」命令,在對話框中輸入ftp命令,按下「確定」按鈕執行。
其時將會切換至DOS窗口,出現提示符

ftp>

現在讓我們輸入命令連接FTP伺服器:

ftp> open 58.19.237.135(回車)

稍等片刻,屏幕提示連接成功:

ftp> connected to 58.19.237.135(回車)

接下來伺服器詢問你用戶名和口令,分別輸入heibang和heibang7785,待認證通過即可。

下面進入正題,開始上傳文件,比如說我們要把c:\index.html傳至伺服器的根目錄中,可以這么鍵入:

ftp> put c:\index.html (回車)

當屏幕提示你已經傳輸完畢,可以打入相關命令查看一番:

ftp> dir (回車)

你就能看見你剛才上傳的文件了。

剛剛講的是上傳,現在來看下載。假設要把伺服器\images目錄中的所有.jpg文件傳至本機中,按以下指令操作:

ftp> cd images(回車) [註:進入\images目錄]
ftp> mget *.jpg

上傳與下載工作完畢,可以運行bye中斷連接。

ftp> bye(回車)

最後為了方便大家記憶,總結一下常用的FTP命令:

1. open:與伺服器相連接;
2. send(put):上傳文件;
3. get:下載文件;
4. mget:下載多個文件;
5. cd:切換目錄;
6. dir: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
7. del:刪除文件;
8. bye:中斷與伺服器的連接。

命令雖然簡單,但不一定人人皆知;再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用得著的呢。如果想了解得更多,就打ftp> help (回車)查看命令集吧。

ascii: 設定以ASCII方式傳送文件(預設值)

bell: 每完成一次文件傳送,報警提示

binary: 設定以二進制方式傳送文件

bye: 終止主機FTP進程,並退出FTP管理方式

case: 當為ON時,用MGET命令拷貝的文件名到本地機器中,全部轉換為小寫字母

cd: 同UNIX的CD命令

cp: 返回上一級目錄

chmod: 改變遠端主機的文件許可權

close: 終止遠端的FTP進程,返回到FTP命令狀態,所有的宏定義都被刪除

delete: 刪除遠端主機中的文件

dir [remote-directory] [local-file]: 列出當前遠端主機目錄中的文件.如果有本地文件,就將結果寫至本地文件

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從遠端主機中傳送至本地主機中

help [command]: 輸出命令的解釋

lcd: 改變當前本地主機的工作目錄,如果預設,就轉到當前用戶的HOME目錄

ls [remote-directory] [local-file]: 同DIR

macdef: 定義宏命令

mdelete [remote-files]: 刪除一批文件

mget [remote-files]: 從遠端主機接收一批文件至本地主機

mkdir directory-name: 在遠端主機中建立目錄

mput local-files: 將本地主機中一批文件傳送至遠端主機

open host [port]: 重新建立一個新的連接

prompt: 交互提示模式

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將本地一個文件傳送至遠端主機中

pwd: 列出當前遠端主機目錄

quit: 同BYE

recv remote-file [local-file]: 同GET

rename [from] [to]: 改變遠端主機中的文件名

rmdir directory-name: 刪除遠端主機中的目錄

send local-file [remote-file]: 同PUT

status: 顯示當前FTP的狀態

system: 顯示遠端主機系統類型

user user-name [password] [account]: 重新以別的用戶名登錄遠端主機

?: 同HELP

⑧ LINUX系統什麼命令是查FTP是否打開

檢查Linux系統上FTP服務是否開啟:

1.通過查詢提供FTP服務的進程是否存在

[root@localhostroot]#ps-ef|grepftp
#並未找到任何包含ftp關鍵字的進程信鉛差臘息,可判斷服務未開啟。

2.通過查詢是vsftpd服務是否存在

[root@localhostroot]#servicevsftpdstatus
#vsftpd是最常見的FTP伺服器,發現stopped狀態即為關閉。

3.開啟慶轎Linux上的FTP服務

[root@localhostroot]#servicevsftpdstart
Startingvsftpdforvsftpd:槐滑[OK]
#再次查看發現已經處於啟動狀態:
[root@localhostroot]#servicevsftpdstatus
vsftpd(pid4510)isrunning...

⑨ 在linux如何查看ftp功能是否開啟

1、連接上相應的linux主機,進入到等待輸入shell指令的linux命令行狀態下。

⑩ 在FTP命令當中查看本地文件列表命令是

查看本地文件列表命令是:ls

其它常用的FTP命令及含義:

1、dir:顯示伺服器目錄和文件列表

2、cd:進入伺服器指定的目錄(dir命令可以使用通配符「」和「?」,比如,顯示當前目錄中所有擴展名為jpg的文件,可使用命令 dir .jpg。)

3、put:上傳指定文件put filename [newname]

4、、send:上傳指定文件send filename [newname]

(filename為上傳的本地文件名,newname為上傳至FTP伺服器上時使用的名字,如果不指定newname,文件將以原名上傳。)

(10)ftp判斷命令擴展閱讀

ftp命令行格式及開關含義:

ftp [-v] [-d] [-i] [-n] [-g] [-s:filename] [-a] [-w:windowsize] [computer]

-v - 禁止顯示遠程伺服器相應信息

-n - 禁止自動登錄

-i - 多文件傳輸過程中關閉交互提示

-d - 啟用調試,顯示所有客戶端與伺服器端傳遞的命令

-g - 禁用文件名通配符,允許在本地文件和路徑名中使用

-s:filename - 指定包含 FTP 命令的文本文件;命令在FTP啟動後自動運行。此參數中沒有空格。可替代重定向符(>)使用。

-a - 在綁字數據連接時使用所有本地介面

-w:windowsize - 覆蓋默認的傳輸緩沖區大小 65535。

computer - 指定遠程電腦計算機名或IP地址。此參數必須放到最後。

熱點內容
python全局變數文件 發布:2025-05-15 07:35:06 瀏覽:954
位元組和存儲位元組 發布:2025-05-15 07:32:10 瀏覽:521
linux應用開發工程師 發布:2025-05-15 07:32:07 瀏覽:261
sqldcl 發布:2025-05-15 07:29:18 瀏覽:199
canvas的圖像上傳 發布:2025-05-15 07:29:17 瀏覽:102
離線緩存為什麼點不動 發布:2025-05-15 07:27:17 瀏覽:829
釘鼎伺服器出口ip 發布:2025-05-15 07:13:08 瀏覽:279
移動硬碟和光碟哪個存儲時間長 發布:2025-05-15 07:04:25 瀏覽:489
壓縮一定 發布:2025-05-15 06:57:30 瀏覽:289
進棧演算法 發布:2025-05-15 06:56:02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