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中葯材解壓
① 中醫葯材千千萬萬,辛夷花吸引了我的目光,它有什麼特性呢
中葯辛夷花的功效與作用
(一):辛夷在中葯飲片中,屬辛溫解表類中葯,有散風寒的作用。在中醫臨床應用中,可用於風寒頭痛鼻塞的治療。如外感風寒,有頭痛鼻塞畏冷的症狀,為風寒感初起。可用辛夷6g,生薑三片,紅糖適量煎水溫服。有解表散寒通竅止痛的作用。
(二):辛夷所含的揮發油,有保護鼻粘膜,促進粘膜分泌物吸收,減輕炎症的作用,所以,辛夷常用於鼻炎的治療。用治鼻炎引起的涕濁腥移,一般與白芷,炒蒼耳子配伍應用。在民間,也有人用辛夷煮雞蛋食用,用治慢性鼻炎復發導致的鼻塞不通。對外感風熱所致的鼻塞,宜與金銀花,黃芩,菊花等疏風清熱之葯配伍應用。
② 佛手(中葯材資料、植物圖像)
歡迎探索神奇的中葯瑰寶——佛手(Foshou),又名佛手柑,以其獨特的拉丁學名 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而聞名。佛手屬於芸香科柑橘屬的果實及種子類葯材,主要產自我國的兩廣、川渝地區,尤其是四川和廣東,因其卓越的葯用價值而備受青睞。
佛手的外觀極具特色,形狀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皺縮捲曲,長6-10厘米,寬3-7厘米,厚度僅為0.2-0.4厘米。頂端微微寬大,常可見3-5個如手指般的裂瓣,基部稍窄,有時還殘留著果梗的痕跡。其外皮黃綠色或橙黃色,布滿皺紋和油點,果肉則是淺黃白色,分布著不規則的線狀或點狀維管束。質地堅硬且脆,乾燥後更為堅韌,散發著獨特的香氣,初嘗微甜後轉為微苦,品質上乘者以片大而薄、皮色黃白或綠白、香氣濃郁為佳。
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葯,佛手的功效顯著,主要針對肝胃氣滯、胸脅脹痛、胃脘痞滿以及食少嘔吐等症狀。其性味辛、苦、酸,溫性,具有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的特性。在中醫方劑中,佛手果實常用於內服,煎湯5-10克,或泡茶飲用,也可入散劑,但陰虛血燥、氣無郁滯者需慎用。花部葯材則以微苦,溫性,醒脾開胃、快膈止嘔,適用於肝陽上亢或肝氣郁結橫逆犯胃者,同樣可煎湯內服,3-10克為宜。
更有趣的是,佛手的果實形態象徵著心皮之數,其獨特的指狀裂瓣如同人的手指,寓意著其舒展和解壓的葯效。佛手花更是夏日暑濕中的一劑良葯,與扁豆花、厚朴花、石菖蒲一同,能清暑解郁,改善胃納不佳的症狀。
佛手的葯理研究發現,其果皮含有揮發油、佛手內酯、檸檬內酯等多種活性成分,對人體有平喘、解痙、抑制中樞、抗炎和心血管系統有益的作用。這些成分的發現,進一步證實了佛手在傳統醫學中的葯效和現代醫學研究的相輔相成。
總之,佛手以其獨特的形態、葯效和文化象徵,不僅在醫療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日常保健和治療中,它是一種值得珍視的自然饋贈。記住,選擇優質的佛手葯材,享受其帶來的健康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