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均值python
⑴ python基礎之均值函數numpy.mean
函數體:
numpy.mean(a, axis=None, dtype=None, out=None, keepdims= < class 'numpy._globals._NoValue'>)[source]
功能:
計算指定軸的 算術平均值 。
返回數組元素的平均值。默認的情況下,求均值的操作在平展開來的數組上進行,否則就在指定的軸上。
參數:
①a:必須是數組。
②axis:默認條件下是flatten的array,可以指定相應的軸。
如果是二維矩陣,axis=0返回縱軸的平均值,axis=1返回橫軸的平均值。
例子如下:
注意 (關於精度):
算術平均值是沿軸的元素總和除以元素的數量。既然是除法,就涉及到一個精確度的問題。
對於浮點輸入,平均值的計算使用與輸入相同的精度計算,這可能會導致結果不準確,特別是對於float32來說。為了緩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使用dtype關鍵字指定更高精度的累加器。
具體看下面這個常式:
⑵ Python編程求平均值的兩種方法是
方法一:
scores = [91, 95, 97, 99, 92, 93, 96, 98]
scores2 = []
avg = sum(scores) / len(scores)
print('平均成績是:{}'.format(avg))
for i in scores:
if i avg># 少於平均分的成績放到新建的空列表中
scores2.append(i)
print('低於平均成績的有:{}'.format(scores2))
方法二:
導入函數庫
import numpy as np # 導入 numpy庫,as 即為導入的庫起一個別稱,別稱為np
scores1 = [91, 95, 97, 99, 92, 93, 96, 98]
scores2 = []
average = np.mean(scores1) # 一行解決。
print('平均成績是:{}'.format(average))
# 下面展示一種NumPy數組的操作,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去學習哈。
scores3 = np.array(scores1)
print('低於平均成績的有:{}'.format(scores3[scores3
⑶ python怎麼算平均值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計算平均數的IPO模式.
輸入:待輸入計算平均數的數。
處理:平均數演算法
輸出:平均數
明白了程序的IPO模式之後,我們打開本地的python的IDE
工具,並新建一個python文件,命名為test6.py.
⑷ python計算平均值
提示用戶輸入要計算多少個數的平均數
初始化sum總和的值
循環輸入要計算平均數的數,並計算總和sum的值
最後,計算出平均數,並輸出,利用「總和/數量」的公式計算出平均數
推薦教程:python教程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於python計算平均值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有關python教程請關注環球青藤其它相關文章!
⑸ python計算一個序列的平均值的方法
python計算一個序列的平均值的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計算一個序列的平均值的方法,涉及Python遞歸遍歷與數學計算的相關技巧,具有一定參考借鑒價值,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
具體如下:
def average(seq, total=0.0):
num = 0
for item in seq:
total += item
num += 1
return total / num
如果序列是數組或者元祖可以簡單使用下面的代碼
def average(seq):
return float(sum(seq)) / len(seq)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的Python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⑹ python求平均值
python沒有提供求平均數的函數,建議先求和然後除以個數求得,內容如下:
#!/usr/bin/env pythonimport timeimport numpy as np,dd = np.random.randint(0, 20, size=(2*1000*1000))t_start = time.clock()avg_sum1 =0.0BlockOffset = 0 while BlockOffset < len(dd):if dd[BlockOffset + 1] <= 10。
解釋性:
一個用編譯性語言比如C或C++寫的程序可以從源文件(即C或C++語言)轉換到一個你的計算機使用的語言(二進制代碼,即0和1)。這個過程通過編譯器和不同的標記、選項完成。
運行程序的時候,連接/轉載器軟體把你的程序從硬碟復制到內存中並且運行。而Python語言寫的程序不需要編譯成二進制代碼。你可以直接從源代碼運行 程序。
在計算機內部,Python解釋器把源代碼轉換成稱為位元組碼的中間形式,然後再把它翻譯成計算機使用的機器語言並運行。這使得使用Python更加簡單。也使得Python程序更加易於移植。
⑺ python如何求平均數
import numpy as np
score1=[23,44,67,51]
average=sum(score1)/len(score1)
print('平均數是:{}'.format(average))
⑻ 用python求數據表中數據的均值與方差
以下為代碼:
numstr = input("請輸入全部數據:用英文逗號(,),中文逗號(,),
空格( ),製表符(tab鍵)或換行(請一次性復制過來)中的一種統一分隔數據:")
if "," in numstr:
numlist = numstr.split(",")
elif "," in numstr:
numlist = numstr.split(",")
elif " " in numstr:
numlist = numstr.split(" ")
elif " " in numstr:
numlist = numstr.split(" ")
elif " " in numstr:
numlist = numstr.split(" ")
else:
numlist = [numstr]
numlist = list(map(lambda x:x.strip(",").strip(",").
strip(" ").strip(" ").strip(" "), numlist))
for i in numlist.():
try:
a = float(i)
except:
numlist.remove(i)
print("已過濾字元串:%s"%i)
#好了,上面很多隻是方便用戶而已(但還是有一些有用的),主要是下面
numlist = list(map(lambda x:float(x), numlist))#所有字元串轉為浮點
print("最終數列:",numlist)#輸出最終數列,進行核對
average = sum(numlist)/len(numlist)#用數列和除以出列長度得到平均數
variance = 0#方差,先記為0
for i in numlist:#遍歷列表
variance += (i - average) ** 2#反正就是公式對吧,先加進去
variance /= len(numlist)#還是公式,那一長串還得除以一個數列長度
print("均值:%.2f 方差:%.2f"%(average, variance))#分兩行輸出
以下為輸出效果:
請輸入全部數據:用英文逗號(,),中文逗號(,),空格( ),製表符(tab鍵)或換行(請一次性復制過來)中的一種統一分隔數據:38,22,99,10,99,7, 25,,40
已過濾字元串:
最終數列: [38.0, 22.0, 99.0, 10.0, 99.0, 7.0, 25.0, 40.0]
均值:42.50
方差:1181.75
以下為解析:
平均值的思路就是總和除以列表長度,方差的思路就是把所有的(x-均值)²加起來,最後再除以一個長度即可。
本程序的優點:輸入時逗號後出現空格與不小心多打逗號等情況都不會出問題,可以接受小數,可以先輸出最終數列以供核對。
⑼ 用python求平均值的代碼
將未來七天數值輸入wen列表
利用sum函數求和,這點和excel里類似。賦值給變數s
.將變數s除7, 利用len函數求列表長度。再轉化為整數,用int函數。賦值給average變數。編程就是這么一步一步,不能有一點錯
將平均值列印到屏幕,利用print函數
.運行程序,或按f5,結果屏幕上顯示。結果隨數字改變而改變。程序自動完成。如果報錯,則要排除bug
⑽ Python求平均值。小白求助
這個整體難度不大,關鍵在於判斷人數是否為正整數,這里使用try--except集合int()來做。
假設輸入為text文件:
源代碼
這個代碼在輸出上還有些瑕疵的,樓主可再修改修改!
如有幫助,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