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後台注入
『壹』 sql注入一般適用於哪種網站
SQL注入適用於任何有SQL漏洞的網站,而SQL漏洞的發現需要用掃描工具掃描出來。
SQL注入是利用現有應用程序,將(惡意)的SQL命令注入到後台資料庫引擎執行的能力,它可以通過在Web表單中輸入(惡意)SQL語句得到一個存在安全漏洞的網站上的資料庫,而不是按照設計者意圖去執行SQL語句。
SQL注入一般在網站中可以輸入的文本框中進行。
比如:很多網站主頁都有搜索文本框,而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文本框進行與資料庫的交互。
(1)sql後台注入擴展閱讀:
SQL可以獨立完成資料庫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動,包括定義關系模式、錄入數據、建立資料庫、査詢、更新、維護、資料庫重構、資料庫安全性控制等一系列操作,這就為資料庫應用系統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資料庫投入運行後,還可根據需要隨時逐步修改模式,且不影響資料庫的運行,從而使系統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性。
SQL功能極強,但由於設計巧妙,語言十分簡潔,完成數據定義、數據操縱、數據控制的核心功能只用了9個動詞: CREATE、 ALTER、DROP、 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GRANT、 REVOKE。且SQL語言語法簡單,接近英語口語,因此容易學習,也容易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sql
『貳』 SQL注入步驟和常用函數以及中文處理方法
第一節 SQL注入的一般步驟 首先 判斷環境 尋找注入點 判斷資料庫類型 這在入門篇已經講過了 其次 根據注入參數類型 在腦海中重構SQL語句的原貌 按參數類型主要分為下面三種 (A)ID= 這類注入的參數是數字型 SQL語句原貌大致如下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欄位= 注入的參數為ID= And [查詢條件] 即是生成語句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欄位= And [查詢條件](B) Class=連續劇 這類注入的參數是字元型 SQL語句原貌大致概如下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欄位= 連續劇 注入的參數為Class=連續劇 and [查詢條件] and = 即是生成語句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欄位= 連續劇 and [查詢條件] and = (C) 搜索時沒過濾參數的 如keyword=關鍵字 SQL語句原貌大致如下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欄位like %關鍵字% 注入的參數為keyword= and [查詢條件] and % = 即是生成語句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欄位like % and [查詢條件] and % = % 接著 將查詢條件替換成SQL語句 猜解表名 例如 ID= And (Select Count(*) from Admin)>= 如果頁面就與ID= 的相同 說明附加條件成立 即表Admin存在 反之 即不存在(請牢記這種方法) 如此循環 直至猜到表名為止 表名猜出來後 將Count(*)替換成Count(欄位名) 用同樣的原理猜解欄位名 有人會說 這里有一些偶然的成分 如果表名起得很復雜沒規律的 那根本就沒得玩下去了 說得很對 這世界根本就不存在 %成功的黑客技術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無論多技術多高深的黑客 都是因為別人的程序寫得不嚴密或使用者保密意識不夠 才有得下手 有點跑題了 話說回來 對於SQLServer的庫 還是有辦法讓程序告訴我們表名及欄位名的 我們在高級篇中會做介紹 最後 在表名和列名猜解成功後 再使用SQL語句 得出欄位的值 下面介紹一種最常用的方法-Ascii逐字解碼法 雖然這種方法速度很慢 但肯定是可行的方法 我們舉個例子 已知表Admin中存在username欄位 首先 我們取第一條記錄 測試長度 ?id= and (select top len(username) from Admin)> 先說明原理 如果top 的username長度大於 則條件成立 接著就是> > > 這樣測試下去 一直到條件不成立為止 比如> 成立 > 不成立 就是len(username)= 當然沒人會笨得從 一個個測試 怎麼樣才比較快就看各自發揮了 在得到username的長度後 用mid(username N )截取第N位字元 再asc(mid(username N ))得到ASCII碼 比如 id= and (select top asc(mid(username )) from Admin)> 同樣也是用逐步縮小范圍的方法得到第 位字元的ASCII碼 注意的是英文和數字的ASCII碼在 之間 可以用折半法加速猜解 如果寫成程序測試 效率會有極大的提高 第二節 SQL注入常用函數 有SQL語言基礎的人 在SQL注入的時候成功率比不熟悉的人高很多 我們有必要提高一下自己的SQL水平 特別是一些常用的函數及命令 Access asc(字元)SQLServer unicode(字元)作用 返回某字元的ASCII碼Access chr(數字)SQLServer nchar(數字)作用 與asc相反 根據ASCII碼返回字元Access mid(字元串 N L)SQLServer substring(字元串 N L)作用 返回字元串從N個字元起長度為L的子字元串 即N到N+L之間的字元串Access abc(數字)SQLServer abc (數字)作用 返回數字的絕對值(在猜解漢字的時候會用到)Access A beeen B And CSQLServer A beeen B And C作用 判斷A是否界於B與C之間 第三節 中文處理方法 在注入中碰到中文字元是常有的事 有些人一碰到中文字元就想打退堂鼓了 其實只要對中文的編碼有所了解 中文恐懼症 很快可以克服 先說一點常識 Access中 中文的ASCII碼可能會出現負數 取出該負數後用abs()取絕對值 漢字字元不變 SQLServer中 中文的ASCII為正數 但由於是UNICODE的雙位編碼 不能用函數ascii()取得ASCII碼 必須用函數unicode ()返回unicode值 再用nchar函數取得對應的中文字元 了解了上面的兩點後 是不是覺得中文猜解其實也跟英文差不多呢?除了使用的函數要注意 猜解范圍大一點外 方法是沒什麼兩樣的 lishixin/Article/program/SQLServer/201311/22039
『叄』 什麼是SQL注入攻擊
SQL 注入是注入式攻擊中的常見類型。 SQL 注入式攻擊是未將代碼與數據進行嚴格的隔離 ,導致在讀取用戶數據的時候 , 錯誤地把數據作為代碼的一部分執行 , 從而導致一些安全問題。
SQL 注入自誕生以來以其巨大的殺傷力聞名。典型的 SQL 注入的例子是當對 SQL 語旬進行字元串拼接操作時 , 直接使用未加轉義的用戶輸入內容作為變數 ,比如 :
實例
在上面的例子中 ,如果用戶輸入的 ID 只是一個數字是沒有問題的 , 可以執行正常的查詢語句。但如果直接用「;」隔開,在 testCondition 里插入其他 SQL 語旬,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輸入 drop 、 delete 等。
『肆』 求教誰給講講SQL注入攻擊的步驟
第一步:SQL注入點探測。探測SQL注入點是關鍵的第一步,通過適當的分析應用程序,可以判斷什麼地方存在SQL注入點。通常只要帶有輸入提交的動態網頁,並且動態網頁訪問資料庫,就可能存在SQL注入漏洞。如果程序員信息安全意識不強,採用動態構造SQL語句訪問資料庫,並且對用戶輸入未進行有效驗證,則存在SQL注入漏洞的可能性很大。一般通過頁面的報錯信息來確定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
第二步:收集後台資料庫信息。不同資料庫的注入方法、函數都不盡相同,因此在注入之前,我們先要判斷一下資料庫的類型。判斷資料庫類型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輸入特殊字元,如單引號,讓程序返回錯誤信息,我們根據錯誤信息提示進行判斷,還可以使用特定函數來判斷。
第三步:猜解用戶名和密碼。資料庫中的表和欄位命名一般都是有規律的,通過構造特殊的SQL語句在資料庫中依次猜解出表名、欄位名、欄位數、用戶名和密碼。
第四步:查找Web後台管理入口。Web後台管理通常不對普通用戶開放,要找到後台管理的登錄網址,可以利用Web目錄掃描工具快速搜索到可能的登錄地址,然後逐一嘗試,便可以找到後台管理平台的登錄網址。
第五步:入侵和破壞。一般後台管理具有較高許可權和較多的功能,使用前面已破譯的用戶名、密碼成功登錄後台管理平台後,就可以任意進行破壞,比如上傳木馬、篡改網頁、修改和竊取信息等,還可以進一步提權,入侵Web伺服器和資料庫伺服器。
『伍』 簡單分析什麼是SQL注入漏洞
SQL是操作資料庫數據的結構化查詢語言,網頁的應用數據和後台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交互時會採用SQL。
SQL注入,就是通過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單遞交或輸入域名或頁面請求的查詢字元串,最終達到欺騙伺服器執行惡意的SQL命令。它是利用現有應用程序,將惡意的SQL命令注入到後台資料庫引擎執行的能力,它可以通過在Web表單中輸入SQL語句得到一個存在安全漏洞的網站上的資料庫,而不是按照設計者意圖去執行SQL語句。
『陸』 什麼是sql注入如何防止sql注入
SQL注入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資料庫攻擊手段,同時也是網路世界中最普遍的漏洞之一,簡單理解就是惡意用戶通過在表單中填寫包含SQL關鍵字的數據來使資料庫執行非常規代碼的過程。
問題來源是,SQL資料庫的操作是通過SQL語句來執行的,而無論是執行代碼還是數據項都必須寫在SQL語句中,也就導致如果我們在數據項中加入了某些SQL語句關鍵字,比如SELECT、DROP等,這些關鍵字就很有可能在資料庫寫入或讀取數據時得到執行。
解決方案
方案一:
採用預編譯技術
使用預編譯的SQL語句,SQL語句的語義不會是不會發生改變的。預編譯語句在創建的時候就已經將指定的SQL語句發送給了DBMS,完成了解析,檢查,編譯等工作,所以攻擊者無法改變SQL語句的結構,只是把值賦給?,然後將?這個變數傳給SQL語句。當然還有一些通過預編譯繞過某些安全防護的操作,大家感興趣可以去搜索一下。
方案二:
嚴格控制數據類型
在java、c等強類型語言中一般是不存在數字型注入的,因為在接受到用戶輸入id時,代碼一般會做一個int id 的數據類型轉換,假如我們輸入的是字元串的話,那麼這種情況下,程序就會報錯。但是在PHP、ASP這些沒有強調處理數據類型的語言,一般我們看到的接收id的代碼都是如下等代碼。
方案三:
對特殊的字元進行轉義
數字型注入可以通過檢查數據類型防止,但是字元型不可以,那麼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對特殊的字元進行轉義了。比如在MySQL中我們可以對" '
"進行轉義,這樣就防止了一些惡意攻擊者來閉合語句。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安全函數來轉義特殊字元。如addslashes()等,但是這些函數並非一勞永逸,攻擊者還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方式繞過。
『柒』 sql注入攻擊的原理
sql注入攻擊的原理:SQL 注入(SQLi)是一種可執行惡意 SQL 語句的注入攻擊。這些 SQL 語句可控制網站背後的資料庫服務。攻擊者可利用 SQL 漏洞繞過網站已有的安全措施。他們可繞過網站的身份認證和授權並訪問整個 SQL 資料庫的數據。他們也可利用 SQL 注入對數據進行增加、修改和刪除操作。
為了發起 SQL 注入攻擊,攻擊者首先需要在網站或應用程序中找到那些易受攻擊的用戶輸入。這些用戶輸入被有漏洞的網站或應用程序直接用於 SQL 查詢語句中。攻擊者可創建這些輸入內容。這些內容往往被稱為惡意載體,它們是攻擊過程中的關鍵部分。隨後攻擊者將內容發送出去,惡意的 SQL 語句便會在資料庫中被執行。
『捌』 計算機裡面sql注入作用是什麼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SQL是操作 資料庫 數據的結構化查詢語言,網頁的應用數據和後台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交互時會採用SQL。 而SQL注入是將Web頁面的原 URL 、表單域或數據包輸入的參數,修改拼接成SQL語句,傳遞給Web伺服器,進而傳給 資料庫伺服器 以執行資料庫命令。
SQL注入即是指web應用程序對用戶輸入數據的合法性沒有判斷或過濾不嚴,攻擊者可以在web應用程序中事先定義好的查詢語句的結尾上添加額外的SQL語句,在管理員不知情的情況下實現非法操作,以此來實現欺騙資料庫伺服器執行非授權的任意查詢,從而進一步得到相應的數據信息。
『玖』 sql 注入是什麼
SQL注入是一種注入攻擊,可以執行惡意SQL語句。它通過將任意SQL代碼插入資料庫查詢,使攻擊者能夠完全控制Web應用程序後面的資料庫伺服器。攻擊者可以使用SQL注入漏洞繞過應用程序安全措施;可以繞過網頁或者Web應用程序的身份驗證和授權,並檢索整個SQL資料庫的內容;還可以使用SQL注入來添加,修改和刪除資料庫中的記錄。
SQL注入漏洞可能會影響使用SQL資料庫的任何網站或Web應用程序。犯罪分子可能會利用它來未經授權訪問用戶的敏感數據:客戶信息,個人數據,商業機密,知識產權等。雖然最古老,但非常流行,也是最危險的Web應用程序漏洞之一。
『拾』 SQL注入的特點與危害分別有哪些
1、廣泛性:任何一個基於SQL語言的資料庫都可能被攻擊,很多開發人員在編寫Web應用程序時未對從輸入參數、Web表單、Cookie等接收到的值進行規范性驗證和檢測,通常會出現SQL注入漏洞。
2、隱蔽性:SQL注入語句一般都嵌入在普通的HTPP請求中,很難與正常語句區分開,所以當前許多防火牆都無法識別予以警告,而且SQL注入變種極多,攻擊者可以調整攻擊的參數,所以使用傳統的方法防禦SQL注入效果非常不理想。
3、危害大:攻擊者可以通過SQL注入獲取到伺服器的庫名、表名、欄位名,從而獲取到整個伺服器中的數據,對網站用戶的數據安全有極大的威脅。攻擊者也可以通過獲取到的數據,得到後台管理員的密碼,然後對網頁頁面進行惡意篡改。這樣不僅對資料庫信息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對整個資料庫系統安全也有很大的影響。
4、操作方便:互聯網上有很多SQL注入工具,簡單易學、攻擊過程簡單,不需要專業的知識也可以自如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