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遍歷三維數組
① python怎麼操作多維數組元素
在Python中,一個像這樣的多維表格可以通過「序列的序列」實現。一個表格是行的序列。每一行又是獨立單元格的序列。這類似於我們使用的數學記號,在數學里我們用Ai,j,而在Python里我們使用A[i][j],代表矩陣的第i行第j列。
這看起來非常像「元組的列表」(Lists of Tuples)。
「列表的列表」示例
我們可以使用嵌套的列表推導式(list comprehension)創建一個表格。 下面的例子創建了一個「序列的序列」構成的表格,並為表格的每一個單元格賦值。
table= [ [ 0 for i in range(6) ] for j in range(6) ]
print table
for d1 in range(6):
for d2 in range(6):
table[d1][d2]= d1+d2+2
print table
123456
程序的輸出結果如下: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3, 4, 5, 6, 7], [3, 4, 5, 6, 7, 8], [4, 5, 6, 7, 8, 9],
[5, 6, 7, 8, 9, 10], [6, 7, 8, 9, 10, 11], [7, 8, 9, 10, 11, 12]]
1234
這個程序做了兩件事:創建了一個6 × 6的全0表格。 然後使用兩枚骰子的可能組合的數值填充表格。 這並非完成此功能最有效的方式,但我們通過這個簡單的例子來演示幾項技術。我們仔細看一下程序的前後兩部分。
程序的第一部分創建並輸出了一個包含6個元素的列表,我們稱之為「表格」;表格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一個包含6個0元素的列表。它使用列表推導式,對
於范圍從0到6的每一個j都創建對象。每一個對象都是一個0元素列表,由i變數從0到6遍歷產生。初始化完成之後,列印輸出二維全0表格。
推導式可以從里向外閱讀,就像一個普通表達式一樣。內層列表[ 0 for i in range(6) ]創建了一個包含6個0的簡單列表。外層列表[ [...] for j in range(6) ]創建了這些內層列表的6個深拷貝。
程序的第2個部分對2個骰子的每一個組合進行迭代,填充表格的每一個單元格。這由兩層嵌套循環實現,每一個循環迭代一個骰子。外層循環枚舉第一個骰子的所有可能值d1。內層循環枚舉第二個骰子d2。
更新每一個單元格時需要通過table[d1]選擇每一行;這是一個包含6個值的列表。這個列表中選定的單元格通過...[d2]進行選擇。我們將擲骰子的值賦給這個單元格,d1+d2+2
其他示例
列印出的列表的列表不太容易閱讀。下面的循環會以一種更加可讀的形式顯示表格。
>>>
for row in table:
...
print row
...
[2, 3, 4, 5, 6, 7]
[3, 4, 5, 6, 7, 8]
[4, 5, 6, 7, 8, 9]
[5, 6, 7, 8, 9, 10]
[6, 7, 8, 9, 10, 11]
[7, 8, 9, 10, 11, 12]
12345678910111213
作為練習,讀者可以試著在列印列表內容時,再列印出行和列的表頭。提示一下,使用"%2d" % value字元串運算符可以列印出固定長度的數字格式。
顯示索引值(Explicit Index Values)
我們接下來對骰子表格進行匯總統計,得出累計頻率表。我們使用一個包含13個元素的列表(下標從0到12)表示每一個骰子值的出現頻率。觀察可知骰子值2在矩陣中只出現了一次,因此我們期望fq[2]的值為1。遍歷矩陣中的每一個單元格,得出累計頻率表。
fq= 13 * [0]
for i in range(6):
for j in range(6):
c= table[i][j]
fq[ c ] += 1
12345
使用下標i選出表格中的行,用下標j從行中選出一列,得到單元格c。然後用fq統計頻率。
這看起來非常的數學和規范。Python提供了另外一種更簡單一些的方式。
使用列表迭代器而非下標
表格是列表的列表,可以採用無下標的for循環遍歷列表元素。
fq= 13 * [0]
print fq
for row in table:
for c in row:
fq[c] += 1
print fq[2:]
② python 快速 修改三維數組中的數字
1、把列表轉成字元串
2、替換邏輯
3、匹配替換
4、轉回列表
③ python數組的使用
1、Python的數組分三種類型:
(1) list 普通的鏈表,初始化後可以通過特定方法動態增加元素。定義方式:arr = [元素]
(2) Tuple 固定的數組,一旦定義後,其元素個數是不能再改變的。定義方式:arr = (元素)
(3) Dictionary 詞典類型, 即是Hash數組。定義方式:arr = {元素k:v}
2、下面具體說明這些數組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 list 鏈表數組
a、定義時初始化
a = [1,2,[1,2,3]]
b、定義時不初始化一維數組:
arr = []
多維數組: arr = [i for i in range(10), 1,[]] #注意, i for in xx 這個必須放在第一個位置,否則要先定義i,
如:
arr = [i for i in range(5), j for j in range(5), []]
這是錯誤的
這是正確的
c、del 語句和 : 的用法
可以用 start : end 表示數組里的一個區間 ( i >= start and i < end)
del 刪除數組里的指定元素
如:
d、遍歷數組:
e、增加元素:
一維 arr.append('aaa')
二維 arr[0].append('aaa')
如果要在任意位置插入用 arr.insert(n, 值)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用法是:
arr += [數組元素]
在不指定下標的情況下,是允許用 += 增加數組元素的。
(2) Tuple 固定數組Tuple 是不可變 list,一旦創建了一個 tuple 就不能以任何方式改變它。
下面拿具體示例說明:
Tuple 沒有的方法:
[1] 不能向 tuple 增加元素,沒有 append 、 extend 、insert 等方法。
[2] 不能從 tuple 刪除元素,沒有 remove 或 pop 方法。
[3] 不能在 tuple 中查找元素,沒有 index 方法(index是查找而不是索引,索引直接用下標即可,如:t[0])。
使用 tuple 的好處:
Tuple 可以轉換成 list, 反之亦然。
轉換方式為:
反之:
(2) Dictionary (哈希數組)詞典數組
*Dictionary 的用法比較簡單,它可以存儲任意值,並允許是不同類型的值,下面實例來說明:
*下面例子中 a 是整數, b 是字元串, c 是數組,這個例子充分說明哈希數組的適用性。
*可以直接增加一個元素,如果同名,則會改變原來的key的元素的值
*輸出所有的key
*輸出所有的value
*遍歷數組
④ 如何訪問三維數組的某一維
與一維和二維數組類似,以整型為例,三維數組的定義,賦值,和遍歷操作如下:
1 定義:
int a[10][10][10];
這樣就定義了一個10*10*10的三維數組。
2 賦值:
訪問三維數組一個元素可以寫作a[m][n][p]。於是將三維數組每個值分別輸入的代碼如下:
int i,j,k;
for(i = 0; i < 10; i ++)
for(j = 0; j < 10; j ++)
for(k = 0; k < 10; k ++)
cin>>a[i][j][k];
3遍歷:
事實上,2中所介紹的賦值,實際上已經對數組元素做了一次遍歷。
列印的方法如下:
1
2
3
4
5
int i,j,k;
for(i = 0; i < 10; i ++)
for(j = 0; j < 10; j ++)
for(k = 0; k < 10; k ++)
cout<<a[i][j][k];
從以上樣例可以看出,三維數組只是比二維數組多了一個維度,遍歷的時候需要多一重循環,訪問元素的時候也多了一個下標。其它的並沒有特別之處。依此類推,四維五維乃至更高維的數組也是類似的。不過更高維度的數組,在實際應用中很少使用。
⑤ python中怎麼表示多維數組
只有通過遍歷得到。這個應該沒有直接獲取的方式方法。遍歷這個數組,當然維數不確定的話你就需要使用遞歸,然後一一判斷它的值是否為你指定的值,然後輸出索引。另外,建議不要匿名提問,因為這會讓很多高手不屑於回答你的問題。
⑥ python 3 三維數組或者多維數組 怎麼計算元素的百分比,詳細裡面會具體一點
在Python中,一個像這樣的多維表格可以通過「序列的序列」實現。一個表格是行的序列。每一行又是獨立單元格的序列。這類似於我們使用的數學記號,在數學里我們用Ai,j,而在Python里我們使用A[i][j],代表矩陣的第i行第j列。
這看起來非常像「元組的列表」(Lists of Tuples)。
「列表的列表」示例
我們可以使用嵌套的列表推導式(list comprehension)創建一個表格。 下面的例子創建了一個「序列的序列」構成的表格,並為表格的每一個單元格賦值。
table= [ [ 0 for i in range(6) ] for j in range(6) ]
print table
for d1 in range(6):
for d2 in range(6):
table[d1][d2]= d1+d2+2
print table
123456
程序的輸出結果如下: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3, 4, 5, 6, 7], [3, 4, 5, 6, 7, 8], [4, 5, 6, 7, 8, 9],
[5, 6, 7, 8, 9, 10], [6, 7, 8, 9, 10, 11], [7, 8, 9, 10, 11, 12]]
1234
這個程序做了兩件事:創建了一個6 × 6的全0表格。 然後使用兩枚骰子的可能組合的數值填充表格。 這並非完成此功能最有效的方式,但我們通過這個簡單的例子來演示幾項技術。我們仔細看一下程序的前後兩部分。
程序的第一部分創建並輸出了一個包含6個元素的列表,我們稱之為「表格」;表格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一個包含6個0元素的列表。它使用列表推導式,對
於范圍從0到6的每一個j都創建對象。每一個對象都是一個0元素列表,由i變數從0到6遍歷產生。初始化完成之後,列印輸出二維全0表格。
推導式可以從里向外閱讀,就像一個普通表達式一樣。內層列表[ 0 for i in range(6) ]創建了一個包含6個0的簡單列表。外層列表[ [...] for j in range(6) ]創建了這些內層列表的6個深拷貝。
程序的第2個部分對2個骰子的每一個組合進行迭代,填充表格的每一個單元格。這由兩層嵌套循環實現,每一個循環迭代一個骰子。外層循環枚舉第一個骰子的所有可能值d1。內層循環枚舉第二個骰子d2。
更新每一個單元格時需要通過table[d1]選擇每一行;這是一個包含6個值的列表。這個列表中選定的單元格通過...[d2]進行選擇。我們將擲骰子的值賦給這個單元格,d1+d2+2
其他示例
列印出的列表的列表不太容易閱讀。下面的循環會以一種更加可讀的形式顯示表格。
>>>
for row in table:
...
print row
...
[2, 3, 4, 5, 6, 7]
[3, 4, 5, 6, 7, 8]
[4, 5, 6, 7, 8, 9]
[5, 6, 7, 8, 9, 10]
[6, 7, 8, 9, 10, 11]
[7, 8, 9, 10, 11, 12]
12345678910111213
作為練習,讀者可以試著在列印列表內容時,再列印出行和列的表頭。提示一下,使用"%2d" % value字元串運算符可以列印出固定長度的數字格式。
顯示索引值(Explicit Index Values)
我們接下來對骰子表格進行匯總統計,得出累計頻率表。我們使用一個包含13個元素的列表(下標從0到12)表示每一個骰子值的出現頻率。觀察可知骰子值2在矩陣中只出現了一次,因此我們期望fq[2]的值為1。遍歷矩陣中的每一個單元格,得出累計頻率表。
fq= 13 * [0]
for i in range(6):
for j in range(6):
c= table[i][j]
fq[ c ] += 1
12345
使用下標i選出表格中的行,用下標j從行中選出一列,得到單元格c。然後用fq統計頻率。
這看起來非常的數學和規范。Python提供了另外一種更簡單一些的方式。
使用列表迭代器而非下標
表格是列表的列表,可以採用無下標的for循環遍歷列表元素。
fq= 13 * [0]
print fq
for row in table:
for c in row:
fq[c] += 1
print fq[2:]
⑦ Python:numpy.array()創建三維以上數組
需求:根據已有的多個列表,利用numpy.array()函數創建三維以上數組
格式概述: 每一維用一個 [] 括起,不同維之間用 , 逗號間隔,最後總體再用 [] 括起!!!
說明 :列表肯定是一維的,多個列表一行一行堆疊形成二維,多個這樣的二維構成三維,以此類推可得更高維矩陣(一般3維以上就不用numpy.array()這種方法創建了)。
注意 :高維數組,以三維(5,2,3)為例:前面的5代表頁數,即表示(2,3)這樣的二維矩陣有5個。即: 前面的數,永遠代表比它"低一維"的數組有多少個 !
(1)創建二維數組的例子:
(2)創建三維數組的例子1:(2,3,3)
(3)創建三維數組的例子2:(4,2,3)
補充:最快驗證自己創建的數組是否滿足自己的維度需求的方式,就是看列印的結果中, 最外面有幾個 ] 中括弧,有幾個 ] 就是幾維數組 !如本文中第3個例子,列印結果最外層有3個 ],說明滿足3維的要求。
⑧ 用python怎麼讀取mat文件的三維矩陣
⑨ Python 3 數組 中遍歷為什麼得不到 正確的 數據
方法/步驟
1.先確定工具與環境都配置好了,打開pycharm,新建一個test.py,新建一個列表list1=['C','C++','JAVA','C#','PYTHON','JavaScript'],如圖所示:
⑩ Python 判斷三維數組某行是否全為1
將該數組作為實參傳遞, 然後在函數中定義一個變數flag作為標記,用循環遍歷這個二維數組 如果數組元素為1則將flag置為1繼續掃描,否則置為0並退出循環 返回f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