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經典編程題
mons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def get_days(mon, day):
if mon == 1:
return mons[0], day
else:
count = sum(mons[:mon-1])
count = count + day
return mons[mon - 1], count
mon = int(input("請輸入月份:"))
day = int(input("請輸入號數:"))
result = get_days(mon, day)
print("{}月有{}天。".format(mon, result[0]))
print("{}月{}號是該年的第{}天".format(mon, day, result[1]))
⑵ Python初級編程題及詳細講解:
Python初級編程任務是設計一個函數,功能是計算一組數字的平均值。以下是一個實現的示例:
python
def calculate_average(number_list):
# 計算列表中所有數字的總和
total = sum(number_list)
# 獲取數字的個數
count = len(number_list)
# 計算平均值並返回結果
average = total / count
return average
# 示例輸入的數字列表
numbers = [2, 4, 6, 8, 10]
# 調用函數並列印平均值
average_result = calculate_average(numbers)
print(f"數字列表的平均值:{average_result}")
這個函數通過取列表中所有數字的和除以數字的個數,簡單地實現了計算平均值的功能。在給定的`numbers`列表上,它會輸出其平均值。這對於理解Python基礎操作和函數的使用非常有幫助。
⑶ 如何用python編程解釋「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python程序編寫要根據原書中的描述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雞兔同籠python程序具體寫法如下:
把原文翻譯成現代漢語是:「雞和兔放在一個籠子里, 籠子里共有35個頭,94個爪,那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1、根據題意,頭的總數為35,用變數head來記錄頭的總數:head =35。而腿的總數為94,用變數foot來記錄腿的總數:(foot = 94)。
2、用變數chicken記錄雞的數量。因為頭的總數為35,說明雞和兔共有35隻,所以雞的數量是0-35之間的某一個數,這里用for循環來指揮計算機,自動羅列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for chicken in range(0, head+1):))。
3、然後,用變數rabbit記錄兔子的數量。因為雞和兔的總數等於頭的數量,所以兔的數量rabbit等於頭的總數head減去雞的數量(chicken:rabbit=head一chicken)。
4、雞有兩條腿,兔子有四條腿,所以腿的總數為:(if chicken *2 + rabbit *4 == foot:print('雞',chicken, '兔',rabbit))執行代碼,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