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事務回滾
Ⅰ 對於已經執行成功的sql命令,如何回滾
當啟動Binlog後,事務會產生Binlog Event,這些Event被看做事務數據的一部分。因此要保證事務的Binlog Event和InnoDB引擎中的數據的一致性。所以帶Binlog的CrashSafe要求MySQL宕機重啟後能夠保證:
- 所有已經提交的事務的數據仍然存在。
- 所有沒有提交的事務的數據自動回滾。
- 所有已經提交了的事務的Binlog Event也仍然存在。
- 所有沒有提交事務沒有記錄Binlog Event。
這些要求很好理解,如果重啟後數據還在,但是Binlog Event沒有了,就沒辦法復制到其他節點上了。如果重啟後,數據沒了,但是Binlog Event還在,那麼不存在的數據就會被復制到其他節點上,從而導致主從的不一致。
為了保證帶Binlog的CrashSafe,MySQL內部使用的兩階段提交(Two Phase Commit)。
2 - MySQL的Two Phase Commit(2PC)
在開啟Binlog後,MySQL內部會自動將普通事務當做一個XA事務來處理:
- 自動為每個事務分配一個唯一的ID
- COMMIT會被自動的分成Prepare和Commit兩個階段。
- Binlog會被當做事務協調者(Transaction Coordinator),Binlog Event會被當做協調者日誌。
想了解2PC,可以參考文檔:【https://en.wikipedia.org/wiki/Two-phase_commit_protocol。】
- 分布式事務ID(XID)
使用2PC時,MySQL會自動的為每一個事務分配一個ID,叫XID。XID是唯一的,每個事務的XID都不相同。XID會分別被Binlog和InnoDB記入日誌中,供恢復時使用。MySQ內部的XID由三部分組成:
- 前綴部分
前綴部分是字元串"MySQLXid"
- Server ID部分
當前MySQL的server_id
- query_id部分
為了保證XID的的唯一性,數字部分使用了query_id。MySQL內部會自動的為每一個語句分配一個query_id,全局唯一。
參考代碼:sql/xa。h的struct xid_t結構。
- 事務的協調者Binlog
Binlog在2PC中充當了事務的協調者(Transaction Coordinator)。由Binlog來通知InnoDB引擎來執行prepare,commit或者rollback的步驟。事務提交的整個過程如下:
1. 協調者准備階段(Prepare Phase)
告訴引擎做Prepare,InnoDB更改事務狀態,並將Redo Log刷入磁碟。
2. 協調者提交階段(Commit Phase)
2.1 記錄協調者日誌,即Binlog日誌。
2.2 告訴引擎做commit。
注意:記錄Binlog是在InnoDB引擎Prepare(即Redo Log寫入磁碟)之後,這點至關重要。
在MySQ的代碼中將協調者叫做tc_log。在MySQL啟動時,tc_log將被初始化為mysql_bin_log對象。參考sql/binlog.cc中的init_server_components():
if (opt_bin_log) tc_log= &mysql_bin_log;
而在事務提交時,會依次執行:
tc_log->prepare();
tc_log->commit();
參考代碼:sql/binlog.cc中的ha_commit_trans()。當mysql_bin_log是tc_log時,prepare和commit的代碼在sql/binlog.cc中:
MYSQL_BIN_LOG::prepare();
MYSQL_BIN_LOG::commit();
-協調者日誌Xid_log_event
作為協調者,Binlog需要將事務的XID記入日誌,供恢復時使用。Xid_log_event有以下幾個特點:
- 僅記錄query_id
因為前綴部分不變,server_id已經記錄在Event Header中,Xid_log_event中只記錄query_id部分。
- 標志事務的結束
在Binlog中相當於一個事務的COMMIT語句。
一個事務在Binlog中看起來時這樣的:
Query_log_event("BEGIN");DML產生的events; Xid_log_event;
- DDL沒有BEGIN,也沒有Xid_log_event 。
- 僅InnoDB的DML會產生Xid_log_event
因為MyISAM不支持2PC所以不能用Xid_log_event ,但會有COMMIT Event。
Query_log_event("BEGIN");DML產生的events;Query_log_event("COMMIT");
問題:Query_log_event("COMMIT")和Xid_log_event 有不同的影響嗎?
- Xid_log_event 中的Xid可以幫助master實現CrashSafe。
- Slave的CrashSafe不依賴Xid_log_event
事務在Slave上重做時,會重新產生XID。所以Slave伺服器的CrashSafe並不依賴於Xid_log_event 。Xid_log_event 和Query_log_event("COMMIT"),只是作為事務的結尾,告訴Slave Applier去提交這個事務。因此二者在Slave上的影響是一樣的。
3 - 恢復(Recovery)
這個機制是如何保證MySQL的CrashSafe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里我們假設用戶設置了以下參數來保證可靠性:
- 恢復前事務的狀態
在恢復開始前事務有以下幾種狀態:
- InnoDB中已經提交
根據前面2PC的過程,可知Binlog中也一定記錄了該事務的的Events。所以這種事務是一致的不需要處理。
- InnoDB中是prepared狀態,Binlog中有該事務的Events。
需要通知InnoDB提交這些事務。
- InnoDB中是prepared狀態,Binlog中沒有該事務的Events。
因為Binlog還沒記錄,需要通知InnoDB回滾這些事務。
- Before InnoDB Prepare
事務可能還沒執行完,因此InnoDB中的狀態還沒有prepare。根據2PC的過程,Binlog中也沒有該事務的events。 需要通知InnoDB回滾這些事務。
- 恢復過程
從上面的事務狀態可以看出:恢復時事務要提交還是回滾,是由Binlog來決定的。
- 事務的Xid_log_event 存在,就要提交。
- 事務的Xid_log_event 不存在,就要回滾。
恢復的過程非常簡單:
- 從Binlog中讀出所有的Xid_log_event
- 告訴InnoDB提交這些XID的事務
- InnoDB回滾其它的事務
Ⅱ SQL回滾的作用什麼
回滾的作用就是,當有一個SQL語句執行時,條件不符合要求,比如你要插入一個數據,但是插入的數據要有條件的,這時候你就可以用回滾,如果條件成功就COMMIT提交的意思,不然就ROLLBACK回滾,也就是說插入不成功
Ⅲ 高斯誤執行sql怎麼回滾
回滾指的是在一個SQL事務中,如果遇到執行報錯等情況,可以回滾到事務開始的地方。『
但是如果語句已經執行完畢,那麼是沒有類似於word中撤銷的功能,只能找到語句執行之前資料庫的備份,通過關聯表查詢去找到修改前的記錄
Ⅳ SQL語句如何rollback
回滾要放在事務裡面進行,才能進行回滾;sql裡面的事務使用關鍵字TransAction
1:可以用try catch捕獲
begin try
begin tran
update table set a=1;
commit tran
end Try
begin catch
rollback tran
end catch
2:可以使用error 全局變數
begin tran
update tablename set ad=1111
if @@error<>0 begin rollback end
commit tran
注意:如果一個事務寫了 begin trans ,後面一定要跟上 commit tran或 rollback transaction ,否則可能導致被鎖
Ⅳ 關於sql中的事務回滾問題 ,就是commit 和 rollback的順序問題
begin
try
和
end
try捕獲產生的錯誤
然後在begin
catch
和
end
catch
塊中使用rollback語句讓事務回滾
你可以簡單地先寫個小例子試一下,體會下rollback的用法
比如:
begin
tran
update
table2
set
b=10,c=10
where
a=1
rollback
tran
就會發現數據沒有被更新
然後再結合begin
try
end
try
begin
catch
end
catch的用法
就能實現在事務執行過程中出錯後回滾的功能
大概的形式就是這樣:
begin
tran
begin
try
--做相關操作
--結束的時候如果沒有錯誤則用commit提交事務
commit
tran
end
try
begin
catch
--出現錯誤的時候會跳轉到這里
--用rollback回滾事務
rollback
tran
end
catch
Ⅵ 什麼是SQLSERVER事務處理和事務回滾
事務(Transaction)是訪問並可能更新資料庫中各種數據項的一個程序執行單元(unit)。事務通常由高級資料庫操縱語言或編程語言(如SQL,C++或Java)書寫的用戶程序的執行所引起,並用形如begin transaction和end transaction語句(或函數調用)來界定。事務由事務開始(begin transaction)和事務結束(end transaction)之間執行的全體操作組成。
當一個事務的某一個操作發生問題時,整個事務可以回滾掉,就像沒有做任何操作一樣。這就是事務回滾。
如果一個事務的所有操作均成功,則就可以提交事務,保證事務的完整性。
應用程序主要通過指定事務啟動和結束的時間來控制事務。
以MS SQL Server的Transac-SQL語言為例,
事務啟動:
BEGIN TRAN [ SACTION ] [ transaction_name | @tran_name_variable [ WITH MARK [ 'description' ] ] ]
結束事務
可以使用 COMMIT 或 ROLLBACK 語句結束事務。
1 事務的提交
BEGIN TRANSACTION T1
INSERT tabel1 ...
UPDATE table2 ...
...
/* 當所有成功操作完成,提交事務 */
COMMIT TRAN T1
2 事務的回滾
BEGIN TRANSACTION T1
INSERT tabel1 ...
...
/* 當發生錯誤或事務被取消, 回滾事務 */
ROLLBACK TRAN T1
Ⅶ sql server事務回滾代碼怎麼寫
事務回滾有幾種,下面只是常見的一種
declare@iErrorCountint
set@iErrorCount=0
begintranTran1
insertintot1(Id,c1)values(1,'1')
set@iErrorCount=@iErrorCount+@@error
insertintot1(Id,c1)values('XX2','2')
set@iErrorCount=@iErrorCount+@@error
if@iErrorCount=0
begin
COMMITTRANTran1--執行事務
end
else
begin
ROLLBACKTRANTran1--回滾事務
end
Ⅷ SQL資料庫中事務回滾會影響性能嗎
首先性能肯定受影響,因為要反向回滾操作。
以sqlserver為例,如果是插入操作,回滾期間鎖表,而且一般級別資料庫消耗時間接近1:3。如果插入進行了1小時有可能要超過3小時多來完成回滾,此時不要強行關閉資料庫或者殺死進程,也為無論如何為了保持acid特性也不會中止回滾只能等。
Ⅸ sql的事務如果失敗,但不設置回滾,會發生什麼結果
sql的事務是一系列資料庫dml操作,如果是中間某個sql執行報錯,但是不回滾的話,會導致前面執行成功的語句對資料庫造成數據不一致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