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訪問記
㈠ 楊瀾對劉德華的專訪的全部過程記錄
楊瀾專訪:26年過去 劉德華你為什麼還這樣紅
Edward 發表於: 2007-12-02 10:26 來源: 科大家園
一百多部影片,六十餘張專輯,二十多年演藝生涯;出身草根,嘗盡冷暖,數十年埋頭奮斗,終成一代巨星。年過不惑,魅力不減。11月6日,他在成都進行2007全國巡迴演唱會最後一站的演出,盛況空前。
開場白
在被稱為快餐的流行文化中,明星們往往是各領風騷三五月,迅速出現,又迅速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劉德華能夠走紅二十多年,影響力至今有增無減,至今,他已經出了一百多部影片,六十四張專輯,近三十年演藝生涯,這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跡。
有人說,他並沒有特別的藝術天賦,出身草根,完全是憑借自己的勤奮和刻苦才成為不老的天王;也有人說,他善於審時度勢,迎合潮流,具有生存智慧。這位已經46歲的明星,他自己會怎麼樣解釋這些疑問呢?對事業、婚姻、未來,他會有哪些新感悟?日前,劉德華走上東方衛視,接受了主持人楊瀾的訪問。
人物
劉德華著名演員、歌手,1961年9月27日生於中國香港。1981年入無線藝員訓練班學習,畢業後隨即簽約無線,主演了《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幾部收視率很高的電視劇之後,成為無線當紅小生,與湯鎮業、苗僑偉、梁朝偉、黃日華並稱「無線五虎將」。1986年起作為歌星登台演唱,並灌錄唱片,上世紀90年代和張學友、黎明、郭富城攜手開創香港流行音樂的「四大天王」時代,曾入選1999「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和2000「世界傑出青年」。
對話
高產的藝人,不老的天王
今年,劉德華46歲。從1981年接拍第一部電影算起,這已經是他在娛樂圈的第26個年頭了。20多年間,多少明星已成過眼雲煙,劉德華卻依然有著遍布全球的華人影迷和歌迷,並且越發顯現出天王巨星才有的魅力。這個出身香港普通農家、入行時只能跑龍套、並被批評演技很差唱歌難聽的小跟班,憑借著勤奮和永不氣餒的勁頭,在娛樂圈寫下了一個不老的傳奇。
問:(以下為主持人楊瀾的訪問):很多人幫你數著,你已經拍了100多部電影,出了60多張專輯。為什麼會這樣持續不斷地工作下來?
劉德華(以下簡稱劉):也沒有想過會拍那麼多,真的不知道。唱歌是我的興趣,現在市場可能已經沒有以前好,但我還是差不多一年兩年就會有一張專輯。電影一年一部,或者兩年三部。以前接拍了那麼多片子,是因為周潤發。有次我們聊天,我問他,你為什麼會拍那麼多的戲?他說,我也不知道啊,現在市場很亂,也不知道什麼叫爛,不知道什麼叫好,而且以我們現在的能力,根本分不出哪一部是好的電影,哪一部是壞的電影,所以……
問:多多益善!
劉:都接,不接的話,如果那個是好的,跑到別人手上就不行。
問:像今年,你大概多少時間是在內地?
劉:應該是7個月到8個月。
問:前幾年你演《天下無賊》的時候,陳可辛導演就說,你很像內地的演員了。你自己感覺呢?
劉:我也不知道,在沒拍戲之前,我就跟他們溝通了很久,才接了那個戲。
問:像拍《天下無賊》,馮小剛也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導演,他拍的是京味幽默,你剛剛跟他合作的時候,一下會熟悉嗎?
劉:其實一直我都在看他的電影,對他的東西很熟悉,我也能感覺到那種幽默。
問:你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像內地人?
劉:沒辦法,開始只是多跟他們聊天。拍戲的時候,很多臨時演員坐在一邊,我都會跑過去跟他們聊,看他們講話的語氣。
草根笨小孩,一路靠拚命
在接受采訪前的20分鍾,劉德華出席他今年的新電影《投名狀》發布會。雖然平時的新聞發布會很少有影迷能進入到現場,但那天由於影迷實在太多,所以主辦方特別說明,讓影迷們都進去,讓他們和劉德華有一個近距離的接觸。據劉德華說,頭一天,他已經陪他們玩了一個晚上。在和陳可辛導演合作的這部古裝電影《投名狀》中,劉德華堅持自己完成每一個動作,並且常常要求重拍,以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
問:這次《投名狀》拍得很辛苦,中間遇到比較危險的時候嗎?
劉:有一個鏡頭需要我騎馬,然後很快出鏡,但我們拍的地方只有20米寬,那種速度馬停不下來,下面是斜坡,我拿很大的刀,往馬屁股踹一下,一踹馬就跑了,又停不下來,往山谷那邊跑,我不知道下去會怎樣,所以一出鏡我就要跳。
問:你就從馬上跳下來?你本事也真大。
劉:不是,我覺得不跳就更危險了。
問:命都會沒有了。
劉:對,我跳下馬,再站起來的時候,馬已經在山谷底下了。
在娛樂圈,劉德華這種拚命的勁頭無人不知。張學友曾對媒體感嘆說,每當自己想停下來休息,總能看見前面的劉德華永遠像個鐵人一樣拚命,一刻都不肯停。而香港評論界給予劉德華的評價是,出身草根,天分又不高,一路嘗盡人情冷暖,完全靠腳踏實地才獲得成功。這給了香港無數普通人啟發和信念支撐。
上台會緊張,唱歌都會抖
問:你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嗎?很多年前我訪問過inter公司的老闆,他說只有那種很沒有安全感的人,才能夠生存下來,因為沒有安全感,他會努力拚命去做,抓住每一個機會。你覺得在你這么多年演藝生涯中有不安全的因素嗎?
劉:有道理,真的有道理。香港有個交響樂團,他們每次表演,規矩是只排練20個小時就不排了。我到現在還不敢這樣,因為我覺得自己需要排到完全有把握,可能20個小時也可以,但我就是不能確定,現在也不敢。
問:還是不敢?
劉:我沒什麼安全感,上台之前我會怕。
問:你最緊張的一次演唱會是什麼時候?
劉:最緊張應該是第一次在香港。因為真的沒有底,沒有底。
問:緊張到什麼程度呢?
劉:會抖,唱歌會抖。
問:這些年,你的很多歌曲,很像在描述自己的成長經歷。《笨小孩》《十七歲》《今天》等,你是不是現在經常會回想到過去自己走過的一些道路,很有一些感慨?
劉:對啊,《十七歲》就是希望跟大家分享從十七歲踏入演藝圈到現在的經歷。《笨小孩》其實是說踏入這個演藝圈,才發現自己就像一個笨小孩,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會怎麼樣,然後一步一步走到現在,走到今天,覺得只要你付出,上天不會虧待你。《今天》那首歌是我很早很早以前的,那時候唱其實沒有感覺,完全沒有感覺,到了今天,我真的才知道那首歌給我的力量很大。我覺得那首歌的歌詞真的寫得太好了。
《瘋狂的石頭》,導演的夢想
2006年內地最受好評的電影《瘋狂的石頭》是劉德華投資給青年導演寧浩拍攝的。這是劉德華的「亞洲新星導計劃」項目之一,在這個計劃中,劉德華自己拿出1250萬港元,支持7位年輕導演拍攝6部華語電影。劉德華希望在整個華語電影都低迷的時期,能夠讓那些有才華的年輕人看到希望。
問:自己辛辛苦苦靠演戲掙來的錢,然後貼給其他的導演,會不會覺得有一點點心痛?
劉:我覺得錢放在那裡是沒用的,你要用才是你的錢。其實從1994、1995年開始,有好電影,也有不好的電影,有些我投了錢,大家沒有看到,因為我都丟掉了。有些機會給年輕導演,他們很願意去嘗試,但是不一定嘗試就能成功。
問:你為什麼不自己去做導演呢?很多演員到後來都是自己去做導演。
劉:我有這個夢想。
問:我聽說你最早出道的時候,是想自己做導演?
劉:我本來參加訓練班是學導演。三五個月後,訓練班老師說,你可以當演員。
問:既然有這樣一個夢想,為什麼不找機會把它實現呢?應該說你現在要劇本有劇本,要班底有班底,要錢有錢。
劉:我到現在還沒有想到一個覺得自己拍出來會比其他導演好的劇本。年輕的時候,老是覺得自己很厲害,還沒唱歌就覺得自己厲害,唱歌後才發現,原來那麼多人會唱歌。拍戲之後,發現有很多導演,他們都比我好。
問:是有一點怕了。要做一定要做到最好。
劉:對,還是有這個夢想,希望有機會當導演,但到現在還沒找到機會,我認為,一定有機會。
人過四十歲,最想有個家
多年來劉德華在公眾面前一直是一個勤奮、健康、富有責任感的藝人形象,甚至在娛樂丑聞越來越多的今天,有關劉德華的負面報道也幾乎從未在媒體上出現。這對於一個在娛樂圈20多年的明星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劉德華也為此承受著許多壓力。就在今年年初,有歌迷因為太過迷戀劉德華而做出了過激行為,這讓劉德華一度感到非常不安和困惑。
問:楊麗娟事件,對你產生困擾嗎?
劉:一定是有的。
問:要做一個完美的人,其實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劉:首先我跟大家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可能面對這種困境,不是一個名人才會碰到,我覺得是一個人就會碰到。
問:在辦公室里,有很多女孩子聊天,她們說如果當劉德華的女朋友,或者是太太,會覺得很委屈,就是說你不能夠給人家一個名分。會不會覺得這對女人是不公平的?
劉:如果要當我另外一半的話,你要清楚,跟我結婚,或者跟我生小孩之後,要面對的那個圈真的很大,有中國人的地方,你就要面對。
問:你覺得壓力對於她來說可能會更大,或者是另外一種壓力?
劉:對。我會盡我的能力,我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她,但我不希望她因為這個受到壓力。
問:你老爸說,希望兒子早一點結婚,生孩子。
劉:當然了,在我18歲的時候,就已經說了。
問:但是其實人到40多歲的時候,會想這一輩子自己到底要什麼?就是你這兩年,會在心態上有所變化嗎?
劉:變化了很多,真的。需要一個自己的家,除了我爸爸、媽媽以外,我也希望當爸爸,這種感覺其實很久了,真的,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但我會盡力讓老婆幸福,讓孩子幸福。
和世界同步,不能慢下來
問:有些網友的問題。北京一位姓耿的先生說,祝賀你北京演唱會成功,我也去現場看了,你還是那麼有活力,作為同齡人我非常羨慕你,擔不擔心自己變老?
劉:當然會變老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我的工作除了表演,還需要體能,健康,不管你平常唱多好,只要體能下滑,就唱不了了。所以我們為了工作,就要不停運動。
問:第二個網友「看不到未來的小小魚」他說,我剛從表演學院畢業,很迷茫,我現在只能在各個劇組跑龍套,被人家像挑大白菜一樣挑來挑去,我不知道出路在哪裡,不知道你有沒有絕望的時候?
劉:機會不一定是三天五天就能出現的。我記得我已經紅了很久,差不多是最紅的時候,去美國拍戲,還是需要排在那裡,呆了一個禮拜,結果還是輸,還得打道回府。每一個人的機會都有,最重要是你能不能夠承受那種壓力。
問:齊齊哈爾的林小姐說,我是聽你的歌長大的,我覺得你現在要什麼有什麼了,你還有什麼渴望嗎?
劉:我覺得沒有一個人可以這樣說,你要什麼就有什麼,這是不可能的,但我可以告訴這位朋友,你不能慢下來,你腳步一定要和世界是同一節奏,不然的話,你總會走到冷的地方。
問:所以一定要跟著地球一起走。
劉:對。
結束語
臨別的時候,在嘉賓留言簿上,劉德華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明天幸福今天修」。這讓人有一點明白,一百多部影片,六十四張專輯,二十多年演藝生涯,所有的一切,忙忙碌碌的日子背後,支持他的一種力量,無論是自己能夠掌握的,還是不能掌握的,如果能夠抱著修煉的心態來接受和面對一切,我們離幸福也就更近了一步。
㈡ 急求楊瀾訪談科比的文字記錄 英文版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以下為訪談實錄節選)
片段一
楊瀾:你們的第一場比賽,就是對中國隊,挺不容易的,因為他們是主場作戰,你的預期怎麼樣?
科比:我的預期是這個環境對我們來說是很特別的。我想我們今後也不會再體驗。這樣的比賽環境。賽場氣氛會極其熱烈,但是總有人要首當其沖去迎戰東道主。而我們輪到了,我們都很振奮,對我們這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夠在奧運會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楊瀾:你聽沒聽說姚明說的關於這第一場比賽的話。
科比:沒聽說。
楊瀾:他說要是這次中國隊贏了美國隊的話他就要退役了。
科比:哦。
楊瀾:因為對他來說這將是他事業的最高點,你覺得他有機會嗎?
科比:機會肯定是有的。但是我覺得聽到他這樣說中國球迷不會願意看到他退役,誰都不願意姚明退役。
楊瀾:所以你們得贏。
科比:所以你們要噓中國隊,不讓他沒有機會退役。
譯文:
( For interviews from the memoirs )
Part one
Yanglan : Your first game, it is against the chinese team, was not easy because they are at home, your expectations?
Kobe : i expected to be the environment for us is special. i think we have no experience. such a game of the environment. the atmosphere would be very eager, but someone must go to the host country. we turn, we are very exciting, this is a very good opportunity to the stage show.
Yanglan : have you heard that yao ming said about the first game.
KOBE:Haven't heard bryant。
Yanglan : He said that if the chinese team won the United States, he will retire.
Kobe : oh.
Yanglan : because of this is the climax of his career, do you think he have a chance?
Kobe : opportunities is certainly yes. but i thought i heard him say that chinese fans will not be willing to see his retirement, who was willing to retire. yao
Yanglan : so you have to win.
Kobe : therefore be clearly china, don't let him to have retired.
更多楊瀾訪談請訪問 http://tieba..com/f?kz=477731598
以上是 love53520 為你解答!謝謝 !!!
㈢ 求文檔: 楊瀾訪談錄希拉里
從預定7分鍾聊到15分鍾
——采訪希拉里和國際政要的智慧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來華訪問引起了一陣媒體旋風,她把唯一一個電視專訪的機會給了《楊瀾訪談錄》,不過時間只有7分鍾。定位高端的《楊瀾訪談錄》已經采訪過很多國際政要,青年周末的記者近日走近了楊瀾。
最想問的問題沒有說出口
青年周末:你覺得鏡頭外的希拉里和鏡頭前的她有什麼不同?
楊瀾: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同,她從30歲開始就成為公眾人物了,無論是作為柯林頓夫人的角色還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家,她都一直處在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公眾視野當中,我跟她的交往也僅限於這種公共場合或者是媒體采訪,我也不敢說對她真實的生活有多少了解。只能是說在攝像機開始轉動之前和之後,她都表現得很自信,也很輕松。
不過可能是由於時間的關系,相對於10年前我見到她有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但現在的她,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比較雍容。能夠更加放鬆,也更加親切。當我向她提到這一印象時,她爽朗地笑笑說:「也許是因為我夠老了吧!」
青年周末:為了這7分鍾的采訪,你准備了多少個問題?
楊瀾:第一稿准備的問題有50個,在采訪之前我把它濃縮到20個,然後在這些問題裡面我又排了一下順序。
剛一坐下來我就跟她說,因為我的時間太少了,所以希望您給我直接的簡短的回答,她非常理解地點點頭說「I will do my best(我一定盡力而為)。」要知道有的時候一個非常有技巧的被采訪者如果想迴避一些敏感問題的話,他可以把一些問題回答得非常冗長,很快就把你的采訪時間耗掉,然後他就可以站起來就走。不過希拉里沒有這么做,現場談話的氣氛很好,在希拉里談興正濃的時候,我看見她的新聞官站在她背後頻頻做著「抹脖子」的手勢示意我時間已到,而希拉里卻對他擺擺手說:「不,我願意回答這些問題。」所以一共采訪了有15分鍾。
青年周末:你在節目中提到,她還邀請你去美國繼續進行對她的采訪,到時候你還會問這個問題嗎?
楊瀾:我覺得如果時間相對充裕的話,這個問題就很容易設計進去。因為如果時間足夠充分,就可以談到她在競選總統候選人的這段經歷,就可以順著把這個問題拋出來,你現在是否還有總統夢。但是這一次是來華訪問,如果談完了兩國國債問題我忽然問你現在還想當總統嗎?這個問題是跟前面沒有什麼關系,就會很唐突。有的時候采訪的時間和前面的鋪墊還是很重要的。
青年周末:采訪到這些國際政要,是否讓你更有成就感?
楊瀾:其實《楊瀾訪談錄》的定位是記錄一個人和他的時代,我們想突出的是一個人和他時代的關系。在采訪嘉賓的要求上,我們希望他是某一個領域里邊領軍的人物,或者是在一段時期內引起非常高的公眾關注的人物,我們關心的是一個人所帶動的整個社會的反應。我們既不是一個表揚榜,也不是一個所謂的明星榜。
青年周末:您也采訪過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夫人,比較兩位前元首夫人,拋開希拉里的政治家身份,你覺得這兩位「夫人」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楊瀾:這我怎麼知道呢(笑)。我覺得,作為一個記者,當然要閱讀很多關於她們的資訊,同時也有第一手采訪他們的經歷,但是你永遠不能夠因為對她們做過十幾分鍾或者一個小時的采訪就可以假裝說你認識她們。所以你不要期待我能夠給予你一個非常權威的回答。我無從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對一個人的個人生活形成判斷。
希拉里還記得三年前的一面之緣
青年周末:能不能和我們說一說《楊瀾訪談錄》是如何獲得這個獨家專訪的機會的?
楊瀾:我覺得首先要感謝我們的製片人和我們的團隊,他們特別有專業精神,在得知希拉里將要訪華的第一時間就把我們的采訪申請遞交到美國大使館,同時也把我們以前做過的一些采訪,像對柯林頓總統、吉米·卡特總統、美國的第一位女性國務卿奧爾布賴特的采訪也同時遞交過去,作為人家的一個參考。
同時,在3年前,我也有機會在國際艾美獎的頒獎晚會上與希拉里有一個簡短的交流,交換了一些關於對美國電視的看法,大概有四五分鍾,對彼此有一定認識。這些因素放在一起,讓我獲得了這次獨家采訪的機會。這是依靠整個團隊的職業精神,而不是我一個人的所謂魅力就能夠辦到的。
她這次見到我的時候還特別提到了上一次的見面,我覺得她的記性挺好的。
青年周末:上次見面有跟她提出采訪的要求嗎?
楊瀾:沒有。
青年周末:有這么好的機會為什麼沒說呢?
楊瀾:其實那樣的場合並不一定馬上就要提出這樣的要求。那是一個公開的社交場合,在那種場合魯莽地提出這種要求可能會讓對方覺得很唐突,讓對方覺得你的功利性很強。而且當時我是作為晚會的聯合主席,所以我更多的應該從當時活動的情況出發和她進行交流,而不是一上來就提出一個個人的要求,這也是對社交禮儀的一種尊重,人際交往的分寸感的把握也是挺重要的。
青年周末:您已經采訪過很多國際政要了,這一次的采訪還會緊張嗎?
楊瀾:我一直不覺得一個人官階的高低或者財富的多少會影響我對他的判斷,我覺得從小我父母給我一個非常好的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哪怕采訪對象是總統,我見到他也不會緊張得雙腿發抖。
但是壓力會來自於時間。當你有一個小時采訪時,你可以很從容地提問,但是當人家說你只有7分鍾,而且有一個人在旁邊看著表,給你數一、二、三、四、五的時候,這種時間的壓力會讓你產生一種緊迫感,這種壓力特別大。
采訪手記
希拉里接受楊瀾的專訪,在很多人看來不僅不意外,反而再合適不過。記者借著這條新聞聯系楊瀾,不想卻被她委婉謝絕。事後記者才悟出,她非但不是耍大牌,而且是生怕記者借大牌來炒作。幸虧我們沒有死心:兩個女性、兩個有閱歷、有個性的名人坐下來對話,哪些纖細而敏感的氣息不曾被攝像機捕獲?在《楊瀾訪談錄》高端對話的幕後還有哪些故事?進一步了解了我們的采訪意圖的楊瀾,不僅開誠布公地接受了采訪,還對之前的拒絕抱有歉意。楊瀾,總是那麼周到而得體,哪怕是對我這么個小同行。
㈣ 閱讀下面的訪談,完成文後題目。①楊瀾(以下簡稱「楊」):您看您去過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國、香港
民族感情、寫作動機、詩歌前景、中文現狀。
㈤ 楊瀾訪談錄觀後感800字
自從腦海中有了楊瀾這個人的簡單了解後就對其產生了極大的喜歡已至於現在到了非常欣賞的地步,無意間看到了她支持的《楊瀾訪談錄>便迷戀上了.雖然沒有全部看完,但我知道這是我喜愛的節目.尤其是采訪外國名人,像科比菲爾普斯等都很喜歡.從他們的交談中可以深深的感受到成功背後該付出多少,科比用汗水否定了喬丹對他的評價,而菲爾普斯用努力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在北京奧運會上自己可以那下8枚金牌的奇跡!記得他曾說過一句話,一天不努力,就會退步倆天.由此可見,越是成功的人越在時刻鞭策著自己. ㈥ 楊瀾成為俄羅斯總理采訪的唯一選擇,你怎麼評價楊瀾 楊瀾成為俄羅斯總理采訪的唯一選擇,可以說,楊瀾是一個在不斷放棄有不斷成功的女人,在楊瀾的身上,我們可以發現楊瀾有著一股敢於拼搏和很好地能擺正自己位置的一種謙遜態度,一個有著優雅氣質而又十分睿智的美麗女人。 可以說楊瀾采訪的外國政要不計其數,很多的外國政要來到中國,接受采訪的話,有很多都會指定讓楊瀾來采訪,正如同俄羅斯總理訪華單點楊瀾來采訪一樣,可以說楊瀾采訪中所展現出來的優雅舉止,還有帶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的問題,當然說著一口外語的楊瀾是深受外國政要們歡迎的。 楊瀾是那種光芒四射的人,楊瀾曾經也是央視的主持人,但是她放棄主持,隻身前往美國求學,並最終學成歸來,而且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金牌主持人,一位投資人。 ㈦ 柳傳志在楊瀾訪談中都說了哪些話
柳傳志:關於他的另一個「聯想」當美國人辦公桌上的電腦出現&聯想的字樣;當歐洲、非洲、大洋洲的家庭中出現了聯想這一標示,無疑伴隨著柳傳志的聯想,他以一種中國式的智慧讓全世界慢慢地接受了聯想,接受了這個來自中國的民族計算機品牌。楊瀾印象過去我們提起中國式的智慧,腦海中浮現的形象往往是仙風道骨、高深莫測、超然於世、又無動於心。今天的柳傳志還在動心,不僅為他的企業,也為未來的中國。隨著柳傳志慢慢退出自己一手打拚的企業江山後,他也同時建立起了另外一個投資業帝國,而由企業家向投資家轉變的布局,早在退位之前就已經完成了。他以一個東方的投資巨頭的姿態,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而他身上始終不變的,是聯想的烙印。一塊電腦晶元記錄了很多的信息,而我身後的這片晶元記錄的是一個企業所發生的變化,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無論你是否喜歡,變化都是一個關鍵的詞。有的人想逃避變化;有的人適應變化;也有的人領導變化。幾年前,當柳傳志還當任著聯想集團董事長的時候,我曾經和他做過一個訪問。今天作為聯想控股的董事長,我們再次有機會和他長談。那麼柳傳志身上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楊瀾:柳總,大概也時隔有六七年了,《楊瀾訪談錄》重新訪問您,覺得比那個時候黑了,還比那個時候略微瘦了一點,這大概跟打球有關吧?柳傳志:是的。楊瀾:現在是不是生活得比較清閑一點了?柳傳志:跟那時候比要清閑多了,有更多的時間,去做些比較輕松的事情。楊瀾:可是我聽說您的高爾夫技術不怎麼好?柳傳志:對,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邊人家說我黑了瘦了,我挺高興,但是還得馬上告訴一句水平沒什麼提高。楊瀾:您覺得自己的狀態是跟前幾年相比,是處於一種已經退下來的心態呢,還是屬於半退半進之間的狀態?柳傳志:不完全是退的心態,到現在應該講還是在退的一個部分。在2000年和2001年的時候呢,就是我呢,實際是從製造業領域,從電腦領域里邊基本上算退出來,退出來以後呢,實際上是進到一個新的領域,進到新的領域里邊呢,實際上也是一種為股東負責的做法,因為原來呢,我們聯想集團,分拆為聯想、神州數碼兩家公司。這兩家都是IT類的企業,總體上講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就是說如果從股東的角度上講,這個投資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楊瀾:就是集中在一個產業裡面?柳傳志:這種風險,除了本身對股東有影響以外,對兩家企業的發展實際上也是有著影響的。比如像這兩家企業,它有時候需要做一些帶有激進的冒險的動作的時候,我就會特別的小心,弄不好會壓制住它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我覺得實際上我們有能力有條件進入到新的領域了,所以我們就認真地研究了這個多元化領域進行中需要哪些必備的條件,比如說組織架構,應該是什麼樣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資金夠不夠,當這些條件研究透了以後呢,我就站在一個控股的角度上說,現在再新成立幾家新子公司,現在不是五家嗎?我再控股,就等於是股東的腳色,做一個投資的這么一個業務,然後給那幾家公司來做,我就覺得到了那個步驟上去,要把這個業務做好,能夠做穩定,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到現在大概做了有六七年了,我估計還得要有三四年就很穩定了,然後我就從個位置上,再一步步地往後退,所以,這些事情應該講,當時都有過考慮,我覺得我在當時從製造業退下來的時候,相當重要的因素是覺得自己的這個能力,包括了體力,都不能夠在IT行業里邊,就是在第一線再進行競爭。楊瀾:但是在那個時候實現了自己從一個企業家到投資家的這樣一個轉變,心裡沒底的部分是什麼呢?因為當時我記得,有很多評論在談到這件事情的是也不無觀望甚至有一點調侃的這樣的一種語氣,就是說你看做一個行業做大了,就覺得自己什麼都行了,這個是不是開始盲目地多元化,做投資行嗎?你這是靠賣PC起家的,等等,也有一些風言風語,當時您對自己的這種評估怎麼看?柳傳志:我不敢說當時是想做一個全面的投資家,我只是說對風險投資領域呢,當時呢,做了一定的研究,風險投資領域,跟後來做PC、做(××基金)的投資呢,有相同的地方,他有四個重要環節:一個就是融資,去哪兒去弄錢;第二個就是選項,選什麼項目去投;第三個是幫助,第四個就是退出。融資跟退出本身呢,是屬於純金融領域里的內容,而選項和幫助本身這個應該是說有一定企業底蘊的是人能做的事情,當時我分析呢,因為恰恰我們所掌握的這兩個最重要最難做的環節,這個雖然我以前沒融過資,沒投資過,但是我們本身被人們投入過,這個也看見人家怎麼推售,就是沒吃過豬肉吧看見過豬跑。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我覺得那個並不太大的難關的地方,所以再加上,我對當時負責的(朱力楠)本身的信心,我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一個學習型的人,就是能夠很快的去掌握這里的節奏和具體的做法,所以在當時的時候呢,我其實還是很有信心的,我知道外面會有一些說法,但是我相信最後會成功。所以冒的風險並不大,另外一個就是在當時我已經准備用3500萬美元,是自己的錢,就是聯想控股自己的錢投下去,一個錢的數量不大,再一個沒有名譽的風險,我沒有用人家的錢,這個投下去,就是做個學費,沒有什麼,這個應該講預算之中的事情,所以這么一想,又安排實際心裡是有底的。楊瀾:在風險投資這個領域,您認為做的比較漂亮的一宗是什麼案子?柳傳志:我們做了有幾宗漂亮的吧,一個就是關於軟體外包的,一個是專做日本的,一個是專做歐美的。這兩個都做得非常成功,這個就是我們投下去以後有很多的翻倍。這個利用匯報,而企業本身由一個中小規模變成一個相當大規模的企業。 ㈧ 楊瀾女士簡介
楊瀾女士簡介 ㈨ 求有關《楊瀾訪談錄》和《魯豫有約》的相關資料
《楊瀾訪談錄》是陽光文化的品牌產品,是國內最早推出的高端訪談電視節目。楊瀾女士邀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精英翹楚,坐而論道。力圖穿越風雲際會的有限時空,而將嘉賓的人格力量和社會價值作為節目的終極呈現。 ㈩ 楊瀾語錄 1、「有時命運的戲謔就在於,人們一直猶豫不決,等到終於下定決心,已經到了謝幕的時間」。 2、作為女人,必須精緻。 3、女孩子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倔強一些,驕傲一些,二十幾歲的女孩是最美的,可以肆意的笑,可以倔強的哭。二十幾歲的女孩要做最真的自己,最美的年華留給燦爛的微笑,敢愛敢恨,敢於追求。 4、多讀幾本好書、多交幾個好朋友、甚至養成幾個好習慣。二十歲是投資和儲蓄的時候,要養足未來的資本。魅力的三十,不會從天而降,如果之前的29年不夠努力,那麼過了30歲也不會有奇跡出現。 5、人生多變,人既不能只顧自己及時行樂,而忘了未來的未雨綢繆,也不能為了實現未來的目標,而從現在就開始做苦行僧,應該讓兩者適當相加,使自己更容易幸福。 (10)楊瀾訪問記擴展閱讀 楊瀾1990年至1994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並於1994年獲中國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之後赴美深造,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獲國際事務碩士學位。 之後加盟香港鳳凰衛視,開創中國電視第一個深度高端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截至2014年已訪問過全球700餘位人物,在全球華語觀眾中具有較高美譽度。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