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卡魯索訪問

卡魯索訪問

發布時間: 2022-06-03 03:02:01

⑴ 斯義桂的璀璨人生

在浙江省奉化市檔案館館藏中,現保存著二十盒非常珍貴的錄音磁帶和一台1976年製造的唱機,那是當代著名的美籍男中低音歌唱家斯義桂先生的個人演唱錄音帶,是由時任奉化市副市長斯端侖(斯義桂之子)捐贈給奉化市檔案館的,至今保存完好,音質清晰。
斯義桂,祖籍奉化市岳林街道斯張村,1915年出生於上海,曾與林語堂、張大千並譽為中國海外華人世界文化三巨星,是美國紐約羅切斯特大學伊斯特曼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終身教授,世界十大歌唱家之一。能用中、英、德、意、俄、法等六種語言演唱數百首世界名曲的著名音樂家,曾以一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唱遍亞、歐、美、大洋洲四大洲。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後,還是中學生的斯義桂,參加了由上海音專(上海音樂學院的前身)一批熱血青年舉辦的以抗日救亡為主旨的音樂補習班,他非凡的音樂潛能被發現,使之成為了這所當時中國惟一音樂學府的學生。在上海音專他先後學習了小提琴和聲樂,從理論到技能都接受了嚴格系統的訓練,並以出色的成績在該校聲樂系畢業,這為他漫長的歌唱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6年西安事變前夕,斯義桂應邀赴洛陽參加了蔣介石50壽辰的演唱堂會,他唱了首岳飛的《滿江紅》,當唱到「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時,背著「不抵抗將軍」黑鍋的張學良淚流滿面。將軍的淚水深深感動著斯義桂,也促使這位滿懷抗日救亡激情的年輕人把自己的歌唱藝術與民族救亡運動聯系在了一起。此後,斯義桂遠走香港等地,以激昂的歌聲激勵人們的抗日鬥志,以義演的所得獻給前線的抗日將士。
1941年,因香港淪陷,斯義桂重又回到上海。汪偽政權威脅利誘,送來「委任狀」逼他「出山」,以民族大義為重的他毅然拜別父母,泣別妻兒,逃出上海來到重慶,成為國立音樂學院青木關分院聲樂教授。1944年4月14日,斯義桂應宋慶齡的邀請,與著名舞蹈家戴愛蓮聯袂,為聲援前方抗日將士,在山城最體面的國泰大戲院同台義演。斯義桂一曲《在鐵索中》,戴愛蓮一舞《拾穗女》,征服了來自全國各階層的愛國觀眾和盟軍官佐,人們紛紛傾囊,這場義演共收到抗日募捐40多萬元。
為開辟更高層次的音樂天地,勇於進取的斯義桂於1947年毅然放棄教授待遇來到美國。師從曾與聲樂大師卡魯索同台演出的女中音聲樂家艾迪絲·瓦爾克和「大都會歌劇院」職業演員、男低音歌唱家亞歷山大·基普尼斯。兩位恩師將他們西洋傳統發音方法的精髓與他特有的東方細膩、柔和、婉約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錘煉其聲樂潛能和特長,從而形成了斯義桂秀美而渾厚的聲樂表現風格。1949年11月,正值而立之年的斯義桂登上了專供世界一流歌唱家展示風採的紐約卡內基音樂演出廳,准確、熟練、藝術地演唱了勃拉姆斯組歌,熱烈的掌聲和無數的鮮花向他涌來。這次個人演唱會的成功,標志著斯氏的聲樂跨入了世界級層次的門檻,終於在國際聲樂舞台上為中國人爭得了一席之地。此後,他又先後在紐約舉辦了五場獨唱音樂會,成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台柱之一。
20世紀50年代,斯義桂不但走紅於美國主要城市的舞台上,還遠走澳大利亞、紐西蘭,拓進歐洲。他那以中、英、德、意、俄、法六國語言所演繹的古典的、現代的等各種風格的數百首世界名曲,為世界各地的聽眾所陶醉。1966年,斯義桂與著名的FRANAC公司簽約,在美國灌制出版了第一張十英寸唱片,1966年、1967年兩次獲得巴黎國家唱片學會獎。20世紀70年代是斯義桂歌唱藝術走向輝煌的時期,他活躍於歐洲的伯利恆音樂節、荷蘭音樂節、巴赫音樂節、貝多芬音樂節、阿斯彭音樂節等國際權威音樂舞台,還獲得了荷蘭政府為獨唱、獨奏唱片中最佳音樂詮釋者所頒發的「愛迪生獎」。1970年起,斯義桂先後在美國克利夫蘭音樂學院任聲樂教授,在羅切斯特大學伊斯特曼音樂學院任聲樂系主任、教授、終身教授。因他在國際聲樂界的崇高地位,不但榮任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肯尼迪就職儀式後音樂會的首席演唱,還兩次應邀到聯合國,擔綱演唱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之《歡樂頌》,1985年,當美國總統里根在白宮歡迎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訪美時,斯義桂作為社會名流應邀作陪。
1978年6月,斯義桂應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邀請訪問北京,踏上這片離別30多年的故土,這次北京之行受到時任國家副主席宋慶齡的接見。1979年中美建交時,按中美文化交流協定,斯義桂作為美國政府文化代表團組長之一到北京進行官方訪問。斯義桂在伊斯特曼音樂學院為中國留學生設立了獎學基金會,並決定盡快再回上海講學,為培養祖國的音樂人才盡綿薄之力。
1979年7月中旬,斯義桂從美國帶來了聲樂書籍、唱片、錄音帶等整整18箱行李,第三次回到祖國,在上海音樂學院進行了為期五個月的講學與授課。得悉斯義桂教授蒞滬講學,在全國掀起了一股向美聲唱法學習的熱潮,甚至連遠在西藏、新疆、內蒙等地的音樂教師和歌唱演員都紛紛慕名而來。斯義桂不但帶給國人科學的教學觀念、新鮮的教學手段和豐富的聲樂教材,還把「質地放在首位,演唱時聲音的美、表情的美、語言的美應綜合為和諧、統一的整體;響而不放縱,輕而不畏縮;高音不沖不滑,低音不壓不垮」等積累40多年藝術實踐的精華,毫無保留地回報給祖國和母校。講學結束,賀綠汀院長把上海音樂學院「名譽教授」的證書授予斯義桂先生。雖只有短短的五個月,卻在我國今天的權威音樂教材中,公認斯義桂是20世紀70年代美聲唱法傳入我國的代表人物。
1994年5月11日,這位世界著名聲樂家走完了七十九個春秋的輝煌歷程。

⑵ 那不勒斯的社會

在那不勒斯有許多公立和私立的高等教育機構,以及為數眾多的學會和研究中心。那不勒斯擁有據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立大學:那不勒斯費德里克二世大學,由腓特烈二世創建於1224年。這是義大利南部目前為止最重要的大學,擁有大約10萬名學生和3000多名教授。那不勒斯植物園是這所大學的一部分,由約瑟夫·波拿巴創立於1807年,15公頃面積的園內,種植了大約10,000個種類的植物。
那不勒斯第二大學成立於1989年,與鄰近的卡塞塔省聯系密切。那不勒斯東方大學是該市一所專門研究東方文化的獨特的教育機構,由耶穌會傳教士馬國賢(Matteo Ripa)從清朝康熙皇帝的宮廷返回後,創建於1732年。
在那不勒斯還有其他優秀的大學,例如那不勒斯帕斯諾普大學、私立的那不勒斯索爾·奧爾索拉·貝南卡薩大學(Istituto Universitario Suor Orsola Benincasa)和耶穌會開辦的南義大利神學院。與其強大的音樂遺產相一致,那不勒斯擁有一個學習音樂的場所:聖彼德羅音樂學院。那不勒斯最早的音樂學校可以追溯到16世紀西班牙統治時期。 在數百年中,那不勒斯在西歐音樂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那不勒斯豐富的音樂傳統可以追溯到西班牙統治時期,那時成立了那不勒斯音樂學校。在巴洛克時期後期,亞歷山德羅·斯卡拉蒂(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之父)建立了歌劇的那不勒斯學派;這是採用當時新發展的正歌劇形式。另一個起源於那不勒斯的歌劇形式是輕歌劇,這是一種與裴高累西和皮契尼有關的喜歌劇;後來焦阿基諾·羅西尼和沃爾夫岡·阿馬多伊斯·莫扎特都創作過這種類型的作品。宏偉的聖卡爾洛劇院修建於1737年,這是歐洲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劇院,至今仍是該市的歌劇中心。
最早的六弦吉他是由一位那不勒斯人Gaetano Vinaccia 在1779年發明(稱為浪漫吉他); Vinaccia家族還發明了曼陀林。那不勒斯人和西班牙人一同成為古典吉他音樂的先驅,費爾迪南多·卡魯里和莫羅·朱利亞尼是傑出的代表人物。朱利亞尼實際上來自那不勒斯王國南部的 普利亞,後來移居到那不勒斯;他和同時代西班牙的費爾南多·索爾一起,被認為是19世紀最偉大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另一位產生世界性影響的那不勒斯音樂藝術家是歌劇演唱家恩里科·卡魯索,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男高音,並被認為出身於那不勒斯的勞工階層。
也許那不勒斯音樂最知名的部分還是「拿波里民謠」(Canzone Napoletana),這種該市固有的民歌有數百首保留曲目,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13世紀。歌曲《我的太陽》(O sole mio)和《富尼庫利富尼庫拉》(Funiculì Funiculà)都屬於這種風格,在那不勒斯以外的地方同樣廣為人知。這種民歌在1835年,由於舉辦一年一度的「皮地格羅塔作曲競賽節」而正式定型。在此領域的著名藝術家有Roberto Murolo、Sergio Bruni和Renato Carosone。在那不勒斯還有一種不為外界所知但在本地非常流行的音樂形式,例如「cantautore」(唱作人)和「sceneggiata」(一種音樂肥皂劇);這種風格最著名的藝術家是馬里奧·梅羅拉。 傳統的那不勒斯比薩餅那不勒斯擁有製作各種著名美食和酒類的漫長歷史;在不同時期曾經受到希臘、西班牙和法國等統治者文化的影響。那不勒斯美食在18世紀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在味覺方面的成分特別豐富,而又使普通平民能夠消費。
也許那不勒斯烹飪最著名的方面是其豐盛的 savoury 菜餚。那不勒斯是比薩餅的發源地。它最初是窮人的食品,但是在斐迪南四世統治時期變得廣為人知:「瑪格麗塔」就是以訪問該市的薩伏依的瑪格麗塔王後命名。傳統上是在燃燒木頭的烤爐中製作,用料受到2004年規則的嚴格控制,必須使用「00」號小麥麵粉、「0」號酵母、天然水、剝皮的番茄或新鮮的櫻桃番茄、海鹽和特級初榨橄欖油。義大利面條也與該市有關,那不勒斯ragù是通常使用的醬料:那不勒斯人的標志就是正在吃一盤義大利面條的傳說中的人物彼得魯什卡。
那不勒斯還擁有一些著名的甜點,包括色彩鮮艷的gelato(義大利手工冰激凌),與冰激凌類似但是水果成分較多。糕點則包括「zeppole」、「Rum baba|babà」、「sfogliatelle」和「pastiera」,最後一種是特別為復活節預備。另一種季節性的甜點是在聖誕節時食用的「struffoli」,具有蜂蜜的口感。那不勒斯還出產飲料:維蘇威火山地區出產「基督的眼淚」(Lacryma Christi)和「Terzigno」等酒類。檸檬酒(limoncello,一種廣受歡迎的檸檬利口酒)也來自那不勒斯。

⑶ 男低音歌唱家

首屈一指的是:夏里亞賓
費道爾·伊凡諾維奇·夏里亞賓(Chaliapin Fedor Lvanovich,1873-1938年),出生在俄國喀山一個農民家庭。夏里亞賓早年未受過正規教育,但生就一副動聽的歌喉。1892-1893年在第比利斯向聲樂專家烏薩托夫學聲樂,主要學習義大利的美聲唱法的同時,也研究了俄羅斯的歌唱經驗。在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成功地演唱了許多角色,1894年在彼得堡參加皇家歌劇團,又赴莫斯科加入馬蒙托夫歌劇團。在那裡,夏里亞賓演出的歌劇都是俄羅斯作曲家的作品,因成功演唱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斯普科夫的姑娘》中的暴君伊凡和穆索爾斯基的《鮑里斯·戈多諾夫》中的戈多諾夫,達爾戈梅斯基的《水仙女》等,聲名大震。1899年,夏里亞賓進入了莫斯科大劇院。1901年夏里亞賓抵達米蘭演出,首次在斯卡拉歌劇院登台,開始獲國際聲譽。此間,他結識了卡魯索和其他具有國際影響的歌唱家和藝術家,同時世界也認識了夏里亞賓。1907年,夏里亞賓登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舞台,他與卡魯索聯袂演出了《浮土德》,卡魯索飾浮士德,夏里亞賓飾梅菲斯特,他們給觀眾奉獻了一部堪稱典範的作品。1913年至1914年,夏里亞賓在倫敦演出歌劇。十月革命後,他應好友高爾基的邀請,重返俄國,擔任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的藝術指導,並仍堅持登台演唱。此間,他獲得了蘇維埃人民歌唱家的稱號。但1922年,由於蘇聯國內的形勢不利於夏里亞賓,他不得不流亡國外。夏里亞賓被褫奪了所有的榮譽稱號,被宣布為「反革命」,並沒收了財產。此後,夏里亞賓在美國定居,後移居巴黎。1935年,夏里亞賓曾來中國做旅行演出,他訪問了北京、天津、上海和哈爾濱。1938年4月12日,夏里亞賓因患敗血症,在巴黎去世。

在20世紀上半葉的男低音歌唱家中,夏里亞賓無疑是最優秀的一個。他首先是一位俄羅斯的傑出歌唱家,他最擅長演唱俄羅斯的歌劇和民歌。他是鮑里斯、伊凡雷帝、蘇薩寧、奧洛芬的最佳扮演者,他對角色的刻畫著重於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徵,並突出表現角色所代表的社會意義。夏里亞賓還是俄羅斯民歌最好的詮釋者,他不僅熟悉俄國各地的風情民俗,而且能夠准確把握語調和音色上的變化,從而使包括《伏爾加船夫曲》在內的俄羅斯民歌或古典歌曲,像「充滿心靈傾述」的詩篇。夏里亞賓在演唱俄國民族歌劇的角色時尤其充滿魅力,他最有魅力的角色是戈多諾夫。高爾基對夏里亞賓的評價是客觀公正的,他認為,「在俄羅斯的歌唱藝術中,夏里亞賓居於首位,正如托爾斯泰在語言的藝術中一樣」。夏里亞賓無疑還是一位世界性的優秀歌唱家。他演唱義大利和法國歌劇,同樣具有極高的水平和極大的魅力。他成功地塑造了如《唐·卡洛斯》中的菲利普王、《弄臣》中的利格萊托、《堂·吉訶德》中的堂·吉訶德等藝術形象。夏里亞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他具有獨創精神。他所扮演的義大利、法國歌劇中的角色,沒有一個是由他首演的。但夏里亞賓勇於突破前人的模式,認真分析角色的性格、語言、身份、背景等,賦予角色以獨具一格的新理解和新風格。夏里亞賓認為:歌劇演員不能把自己停留在聲樂的技巧上,而應該「反映出劇中或歌中人物的精神」,「歌唱藝術是美妙的聲音與思想一致的統一的完整體」。對待藝術,夏里亞賓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夏里亞賓被譽為「低音歌王」,他的嗓音洪亮多彩,雄渾有力,音域較寬,接近於低音男中音。他善於演唱具有朗誦風格的歌曲,在強弱變化、假聲、半聲、笑聲、哭聲等特殊唱法的運用上,完美無缺,游刃有餘。作為一位歌劇演唱家,夏里亞賓具有一般的義大利、法國歌劇演唱家所不具備的表演才能。他很注重化裝的效果和功用,但更講究「心理上的化裝」。他對角色情感和性格的刻畫,即使不懂俄語的觀眾,也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蘇聯著名的戲劇導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說:「我所寫的關於演員表演上的體系,都是從夏里亞賓那裡得來的」。不過,一些歐美的評論家卻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夏里亞賓的表演過於「俄國化」,並不適合他們的口味。夏里亞賓多才多藝,他喜愛繪畫,認為這對歌劇演員是有所裨益的。在生活中,他待人誠摯熱情,富有同情心,但也易於激動。他錄有約200張唱片,拍攝過兩部電影,並著有回憶錄《我生活的一頁》。

當代傳奇男低音:伊凡-里波夫
伊凡-里波夫1931年生於德國,俄裔猶太人,畢業於漢堡國際音樂學院,尤其擅長演唱蘇俄歌曲,每年演唱200場以上,迄今唯一能唱四個半八度音域的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他的最高榮譽是聯邦德國1985年頒發特殊貢獻國家獎章。此公身材魁梧,胸腹共鳴腔巨大,聲音洪亮、飽滿,音域寬廣無人能及,滿面胡須,再穿上哥薩克服有點嚇人的俄國土匪的樣相,又或比作俄國"大熊"也不過份。但無論如何,他還是一位有特色的著名的歌唱家。
雖然他的錄音很多,但在國內能買到的兩張由台灣極光公司出版的兩張CD已能反映這位傳奇歌唱家的風采。(莫斯科之夜和伊凡.里波夫精品選)

⑷ 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的演出劇目

l732年12月7日,里奇營建的這座皇家劇院開張志禧,之所以能有皇家的頭銜只是因為他的所有者持有一封皇家的許可證書而已。開業當天演出的是康格里夫的戲劇《世界的方式》,不久之後還演出了《乞丐的歌劇》。
l734年到l737年間亨德爾為科文特花園劇院寫下了《阿爾辛那》、《阿塔蘭塔》、《阿爾米尼奧》等歌劇。也正是在他的《彌賽亞》於1743年在科文特花園上演的前後,亨德爾開始了他的清唱劇創作時期,在1736年到l757年之間,他的l6部非歌劇類的作品都是在這里曹次上演。
在l8世紀末,科文特花園是倫敦演出英國輕歌劇的主要場所之一,阿爾恩一生中最大的成就《阿爾塔克瑟克西斯》就是l762年在這里上演。在1740年到l761年間,博伊斯的許多歌劇都是在這里首次製作,威廉·西爾德的帶有道白的36部作品也是在這里首次演出,此外還有其他作者的大量類似的作品。1789年國王劇院被焚毀以後,它的劇團在隨後的兩年轉移到科文特花園演出。
1808年9月19日,科文特花園劇院在一片大火中化為灰燼,在此基礎之上的第二座劇院在隨後一年的9月18日重新啟用,前後間隔幾乎整整一年。劇院開張之後便發生了著名的票價騷亂,公眾採取了示威的方式來抗議票價的上漲,他們堅信這種漲價是劇院為了付給外國歌唱家過高的出場費而造成的。當時,劇院的經營者曾經請來了也許是歌劇史上出場費最為昂貴的女高音卡塔蘭尼,讓她在一系列音樂會中演唱。在開場的《馬克白斯》的演出中,舞台上的所有聲音都被此起彼伏的噓聲、尖叫聲、呻吟聲、抗議聲、叫罵聲所淹沒。在這樣的抗議活動持續了兩個月之後,票價才回落到原先的水平。
在1810年到l824年間,亨利主教是這座劇院的音樂指導,他負責對於莫扎特、羅西尼和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重新改寫的繁重工作。l825年,劇院經理坎布爾向威伯發出邀請,希望他來擔任這座劇院的音樂指導並且專門為倫敦寫作一部歌劇。結果在1826年4月12日,《奧伯龍》在它的作者的親自指揮下首次在這里公演。但是威伯的身體已經十分虛弱,在訪問倫敦時他拒絕了音樂指導的工作,並且在這次演出後不久便與世長辭。此後重要的歌劇事件包括1833年布恩指導下的演出季;威伯的《優利安特》在英國的首次上演;l834年格麗希在《安娜·波萊娜》最後一幕的演出,這也是這位傑出的義大利女中音在科文特花園的第一次出場;以及令人難以忘懷的l835年夏天的演出季,其中西班牙女中音瑪麗布蘭演出了《夢游女》和《費德里奧》。
隨後在這里出現的是藝術上空前成功但是經濟上卻陷入窘境的幾個演出季,從1839年到1842年,女高音阿德萊德·坎布爾在《諾爾瑪》和其他一些作品的演出中獲得了強烈的反響。1842年來訪的一個德國歌劇院和1845年來訪的布魯塞爾皇家劇院都獲得了成功,後者的演出劇目包括《威廉·退爾》、《胡格諾教徒》和《波蒂契的啞女》。
l847年4月6日,改建後的科文特花園重新揭幕,由科斯塔指揮演出了羅西尼的《賽米拉米德》,主要演員中包括格麗希、阿爾伯妮、塔戈里亞菲柯和坦布里尼等。
在1847年到l856年之間,劇院在英國首次演出了《弄臣》、《游吟詩人》、《預言家》和《本韋努
托·切利尼》等歌劇。
l856年3月5日夜,一場大火再次將劇院化為廢墟。兩年以後,第三座劇院開始啟用,這也是今天人們所見到的這座建築。新劇院的設計者愛德華·巴里的父親設計過議會大廈,兄弟是鍾樓大橋的建築師,與前兩任設計師不同,巴里並沒有採用南北朝向,而是採用了東西朝向。在過去的劇院周圍的空地上,又建設起一座弗洛爾大廳,專門用於音樂會演出。
自從1858年建成之後,劇院的外觀經歷了很大的改變,不斷被擴建和改建,但是裝飾色彩上始終以深紅色和金色為主,畫像上的維多利亞女王~直俯瞰著舞台前的拱門,環繞著劇院的一簇簇燈光由天使所支撐。
l858年5月15日,一個星期六,科文特花園劇院以格麗希和義大利男高音馬里奧主演的《胡格諾教徒》揭開了新的一幕。然而這場持續到星期天凌晨的演出並沒有真正結束,當劇情進行到倒數第二幕時,大幕突然落下,樂隊演奏起《上帝保佑女王》。然而,女王在這一天並沒有出現。
蓋伊在劇院的執政時期一直延續到1877年,隨後是他的兒子恩斯特繼任,直到l884年。這一時期劇院的舞台是由兩位傑出的女高音所把持的,她們是阿德麗娜·帕蒂和艾瑪·阿爾巴妮。長期占據倫敦首席女高音位置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格麗希已經於1861年退休,那恰好是帕蒂首次登台的一年,她們兩人曾經在這年同台演出了《唐璜》,由格麗希扮演安娜,帕蒂扮演澤麗娜。帕蒂在科文特花園演唱過30多個角色,其中包括在倫敦第一次演出的《阿依達》。她還堅持演出由那些早已被忘卻的作曲家如坎帕納、波尼亞托夫斯基、科恩和勒內普沃之流專門為她寫作的二流甚至三流作品。
蓋伊時代首次在倫敦搬上舞台的還有《非洲女》、《迪諾拉》、《唐·卡洛斯》、《哈姆雷特》、《羅恩格林》和《唐豪瑟》等,其中最後的兩部瓦格納的歌劇是用義大利語演唱,由阿爾巴妮分別扮演艾爾莎和伊麗莎白。
從1858年到l864年,派恩一哈里森歌劇團在每年冬天向蓋伊租用科文特花園作為演出場所。在皇家英國歌劇院的名義下,他們演出了巴爾夫、貝內迪克特、洛德和華萊士等人的新歌劇,期間也演出一些非常流行的法國和義大利歌劇的英語新版本。l868年,歌劇演出經紀人梅普爾森在科文特花園開始了他最初的演出季,當女王陛下劇院於l867年被燒毀後,他與蓋伊進行了艱難的合作,在1869年和l870年舉行了兩次夏季演出季。梅普爾森與蓋伊合作的結果便是《美迪亞》和全本的《安娜·波萊娜》在倫敦的首次上演,以及《費德里奧》、《奧伯龍》和《盧克萊契亞·波基亞》非常重要的重新上演。
到了l886年,演出的水準出現了劇烈的滑坡,於是也自然而然地影響了上座率。在1887年,倫敦的行政司法長官、業余的音樂愛好者、原科文特花園的一位舞台導演的兒子奧古斯塔斯·哈里斯為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的登基50周年,在德魯里·雷恩劇院舉行了一個實驗性的義大利歌劇演出季,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於是他被說服在隨後的一年租用科文特花園。哈里斯的觀點是:對於大歌劇,要麼埋葬它,要麼復活它。與蓋伊一樣,哈里斯也能得到皇家的支持,後來成為國王愛德華七世的查爾斯親王和王妃經常光顧科文特花園,而倫敦全社會很快就追隨了他們的榜樣。
哈里斯在科文特花園的第一個演出季由於澳大利亞女高音梅爾芭的首演以及波蘭男高音讓·德·雷什凱和他的妹妹、女高音約瑟芬的巨大成功而引人注目。隨後的8個夏天,這里推出了一系列由當時最優秀的歌唱家領銜的演出,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1892年,馬勒率領他的漢堡歌劇院在這里第一次演出了《尼伯龍的指環》。由於使用德語演唱德國歌劇,使用法語演唱法國歌劇,皇家義大利歌劇院這個名稱被小心翼翼地換成了皇家歌劇院。哈里斯死於l896年,從那時起到1924年,大歌劇理事會管理著這個歌劇院,其間更換過不同的經理和音樂指導。從l897年到l900年,莫里斯·格勞同時掌管著科文特花園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1901年到l904年,安德列·梅薩熱集科文特花園和巴黎喜歌劇院的經理於一身,此後的3年裡,他繼續在此掌權,但是,3個人物逐漸成為這家皇家歌劇院的決策人:總經理內爾·福賽斯,德國指揮漢斯·里希特,英國指揮珀西·皮特。
從1910到l914年的幾年無疑是歌劇的輝煌年代,卡魯索、義大利女高音泰特拉齊尼、捷克女高音德斯廷和義大利男高音馬丁內利在倫敦舉行了他們的首演,《托斯卡》、《蝴蝶夫人》、《路易絲》、《佩利阿斯與梅麗桑德》、《西部女郎》和《帕西法爾》等眾多的作品都第一次在英國演出。
1910年,托馬斯·比徹姆在一系列春天和秋天的演出季中向倫敦的觀眾介紹了理查·施特勞斯的重要歌劇,此外還有較少演出的諸如戴留斯的《羅米歐與朱麗葉的村莊》、阿爾伯特的《蒂爾弗蘭德》和埃塞爾·史密斯的《破壞者》等。
比徹姆還在1911年第一次把佳季列夫的芭蕾舞帶到了科文特花園。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這座劇院遭到關閉,被政府用來作為一間倉庫。
l919年,在戰爭年代中已經建立起自己的歌劇團、並且與他的父親一道成為包括歌劇院在內的全部科文特花園財產擁有者的比徹姆在這里開始了新的演出季。到1920年夏天的演出季結束時,他陷入了極大的經濟危機中,只得變賣財產。他的歌劇團歸入了英國民族歌劇院,從1922年到l924年在冬天和夏天的演出季中占據著科文特花園。在這些年中,理事會死灰復燃,決定開設一個舊式的國際演出季,拒絕英國民族歌劇院使用這座劇院,從而再一次將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民族歌劇院的希望化為泡影。
從1924年到l931年,布魯諾·瓦爾特使這里的德國歌劇的演出出現了蓬勃的局面,一些德國著名歌唱家相繼出現在科文特花園,相比之下,義大利歌劇的演出則冷落了許多。但是,在1929年到l931年之間,羅薩·龐塞爾、羅塞塔·潘帕尼尼、吉里、佩爾蒂萊、斯塔比萊和平薩等義大利歌劇明星還是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值得記憶的表演。這些年中的夏天的演出季通常持續8個星期,科文特花園在其餘的時間則被用來當作舞廳。
1932年夏天,由於經濟大蕭條的影響,科文特花園似乎不會再有歌劇的任何演出,然而比徹姆卻在別人的說服下來這里指揮了4個星期的瓦格納歌劇演出季。從第二年開始到l939年,比徹姆一直是這里的領導者。這些年正是西班牙女中音孔奇塔·「芳氟維亞的羅西尼時代,奧地利男高音理查德·陶伯、德國女高音蒂娜·萊姆尼茨、艾爾娜·伯格和平薩的莫扎特時代,以及柯爾斯坦·弗拉格施塔德、傑曼·魯賓、柯爾斯廷·圖爾堡、梅爾西奧、魯道爾夫·博克爾曼和路德維希·威伯的瓦格納的時代。除了比徹姆以外,富特文格勒、萊納和魏因加特納也常在這里指揮。從1936年開始,比徹姆的星期天音樂會也在這座劇院里舉行。英國歌劇團體還在這里舉行短期的秋天和冬天的演出季,1936年,在理查·施特勞斯指揮下的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在這里演出了他的《阿里阿德涅在納克索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科文特花園又成為一座舞廳。戰後,將科文特花園重新建成歌劇和芭蕾演出的中心成為一批仁人志士的心願,於是,一個龐大的基金會成立起來。為重建歌劇院,奧地利人卡爾·蘭克爾被任命為音樂指導,他曾經是勛伯格和威伯恩的學生,做過克倫佩勒在柏林歌劇院的助手,也曾在格拉茲歌劇院和布拉格的德國歌劇院擔任指揮。蘭克爾的任期在1951年結束,此後相繼擔任音樂指導的包括庫貝利克、索爾蒂和柯林·戴維斯,而在沒有音樂指導的時間里,巴比羅里、克萊伯、肯培和朱利尼等人都在改善這里的音樂演出水準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1945年到l975年之間,這里上演了將近4000部歌劇,演出的方式也有所變化,形成了採用原文演唱的慣例。同時,科文特花園還大力推薦英國作曲家的歌劇作品,布里頓和蒂佩特等人的多部歌劇都是在這里首次被搬上舞台。l988年以後,海廷克擔任了音樂指導之職。
從1945到 1975年的30年中,這里上演了近4000部歌劇,並採用了全部用原文演唱的方式,這已成為該院的一大特點。

⑸ 世界第一男高音是誰他的簡介

Adam Lopez
亞當•洛佩茲•科斯塔 (宣傳用名為亞當•洛佩茲)1972年8月26日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Brisbane),流行音樂人、聲樂指導、會議音樂家。以他無與倫比的哨音而聞名於世,其音域之廣也令人嘆為觀止。為男高音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C♯8),也就是說他能發出的最高音比標准88鍵鋼琴最後一個鍵還高出一個半音。

洛佩茲在家裡排行第二,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他的雙親——曼紐爾·傑西·洛佩茲,瑪麗婭·德里·羅莎里奧·科斯塔·韋拉斯科均為西班牙人,並且都是音樂家。正因如此,洛佩茲從三歲就開始唱歌了。十歲時他加入了童聲三聲部合唱團中的高音部。高中畢業後,他開始在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昆士蘭公立音樂學院學習發聲。在十年多的不斷練習提高發聲技巧,培養自己獨特的嗓音的同時,他也花了五年時間去學習唱歌劇。 工作之外的他,也在各種會議上擔任演唱工作。例如為瑪利亞凱利、代貝拉赫摩根、凱斯里本、瓦妮莎阿莫羅西等知名音樂人以及一些澳大利亞本土歌手進行配唱。有時也會在電視或廣播里秀一下。 08年的專輯「直到世界末日」讓人眼前一亮,它由澳大利亞爵士音樂家詹姆斯·莫里森以喇叭伴奏。

我們熟悉亞當·洛佩茲 ,主要就是因為他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男聲的最高音,音高為C♯8( 4435赫茲),比標准三角鋼琴的最高音還高出半個音程。此前所知的最高音是他在2003年達到的 D7。2005年他打破了自己創造的世界紀錄。 他的聲音能從 A♭一直達到低C,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聲域屬於男高音的范疇,但由於發聲范圍之廣,說他是「女高音」也不足為奇。不同於一些高音歌唱家,亞當·洛佩茲同樣可以輕松演繹出歌曲的低音部分。

Adam Lopez擁有七個八度音的音域,而且榮獲金氏世界紀錄共兩次的認證,確定是史上可以發出最高音的男歌手。在2003年,Adam Lopez可以達到D7的高音,而2005年的時候,他打破自己的紀錄,發出幾乎可以完整達到C#8的高級高音。除了金氏世界紀錄的兩次認證,知名媒體「ABC」也邀請Adam Lopez接受訪問。在訪問時,Adam Lopez也大方地配合著鋼琴的高音,輕輕鬆鬆地飆出令人發毛的超級高音。

世界上目前得到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認證的「史上最高音男歌手(Highest Vocal Note in History by a Male Singer)」就是這位來自澳洲的Adam Lopez!

⑹ 面對黃蜂卡魯索命中關鍵三分,他的全場表現如何

表現的讓我非常的驚訝,而且他也決定了比賽的勝負,實力特別的強,讓我刮目相看。

熱點內容
伺服器404代表什麼 發布:2025-05-17 06:39:51 瀏覽:559
我的世界龍蛋伺服器 發布:2025-05-17 06:20:06 瀏覽:912
安卓系統軟體怎麼不更新 發布:2025-05-17 06:19:15 瀏覽:817
安卓夏日傳說存檔放哪個文件 發布:2025-05-17 06:12:44 瀏覽:606
如何通過伺服器id找到主人 發布:2025-05-17 06:12:11 瀏覽:37
ug編程吧 發布:2025-05-17 06:07:45 瀏覽:72
sql臨時表和表變數 發布:2025-05-17 06:02:38 瀏覽:724
蘋果如何用安卓無線耳機 發布:2025-05-17 06:01:53 瀏覽:822
sqlserver表關系 發布:2025-05-17 06:01:02 瀏覽:997
2017途觀配置什麼音響 發布:2025-05-17 05:53:50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