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有資格保管核彈密碼
❶ 核潛艇發射核導彈時一般需要哪幾個人在場才行
美國發射攜帶核武器戰斗部彈道導彈的情況,首先是核潛艇接收到指令,然後核潛艇的艦長和武器官取出各自保管的密鑰,這時候副艦長在指揮艙坐鎮,或者跟隨艦長來到武器發射艙,大副在指揮艙坐鎮,電文指令和保險櫃中的指令要念出來對照,這時候需要四名高層指揮官在場確認指令正確無誤後,艦長下達發射命令,然後拿出兩把鑰匙放入武器操作台,同時旋轉鑰匙解除導彈的保險,然後確定目標,調整艦體深度,一般在水下10米左右,降低航速,航速在3-5節左右,打開導彈艙門,高壓彈射導彈出艙,導彈出水點火,然後潛艇迅速下潛,加速離開發射地點
❷ 中國核手提箱誰保管的
中國核手提箱誰保管的?無論總統走到哪兒,總有一位黑西服的軍官手提黑色皮箱貼身相隨,這個箱子便是人所共知的「核按紐」。一般人認為,「核按鈕」就是類似於門鈴一樣的紅色按鈕,總統只要輕輕一按,核導彈就會發射出去,其實並非如此。「核按鈕」只是一種能發出核攻擊命令的特殊通訊設備。
各位也許聽過「核手提箱」這個詞,是誰發明的?蘇聯的駐外記者,他們精通英文,偶然在美國媒體上看到一張美國總統和站在身邊提著皮製旅行箱的軍官的照片,記者注意到照片下有一行英文說明。記者們翻譯時決定用「核手提箱」這個詞,簡單明了。政治上貼切,技術上也說得過去。
當俄總統確定使用戰略核導彈進行攻擊或反擊時,與總統形影不離的軍官會將隨身攜帶的「核按鈕」手提箱交給總統。
俄「核按鈕」手提箱厚10厘米、重10公斤,有防震和抗干擾功能,並設有自動保護裝置,若開啟時多次輸入錯誤密碼,「核按鈕」就會自動失效。
圖為蘇聯最早的核手提箱。
美國的核手提箱是國家級機密。它的外表是只黑色的皮箱,由Zero Halliburton公司用鈦合金製造,重18公斤,設有密碼鎖。總統的當班特別助理將箱子的手鏈套在自己的手腕上,身不離箱,共有5名專職助理輪流值班。他們全副武裝,有權不發出警告就開槍,隨時待在總統身邊,因此負責核手提箱的助手總是站在或坐在總統身邊,與總統一同搭乘專機、直升機和汽車。如同總統的影子。
這個大箱子是美國早期的核手提箱的復製品。
在新總統宣誓就職的當天中午,在權力交接的時候就應將核手提箱轉交給他,並向每個每名新任的總統講解如何使用核手提箱中的裝置。有的總統在習慣了一個穿制服的手提箱子的人總是如影隨行地跟著他之後,偶爾就會完全忘記他的存在。
核手提箱中有最先進的衛星通訊設備和各種文件,美國總統根據這些文件作出使用核武器的決定。其中有本30頁的「黑皮書」——核打擊計劃。在冷戰最緊張的時期,這份計劃包括蘇聯境內的1.25萬個目標。
❸ 戰略導彈的指揮權控制在什麼人手上
各國的戰略導彈指揮權直接掌握在國家元首手中。
當今世界,擁有戰略導彈的國家只有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由於戰略導彈的嚴肅性(如果錯誤發動進攻,可能會導致無可挽回的世界災難。)和及時性(如果在對手發動戰略導彈攻擊時,己方不作出反應,那就是最大的失職。)所以,戰略導彈必須掌握在可靠的人手中,而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國家元首都是相對靠譜的人,畢竟這些國家的政治體制是世界上最健全的,選出的領導人是理性的。
美蘇等國曾經在冷戰時期將戰略導彈的控制權下放給很多基層單位,結果在很多時刻差點釀成重大災難。比如美國電影《赤潮風暴》中潛艇艇長都能下令對對方進行核攻擊,說明當時世界處於多麼危險的境地。冷戰結束後,隨著和平和發展成為主流,國際合作越來越密切,大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註重合作,所以相互確保摧毀的戰略改變為相互確保生存,戰略導彈這種不安全的因素必須被控制到最嚴格的范圍內。
❹ 核武器至少要靠多少人才能引爆
核武器在製造之後便由國家的最高軍事人員掌握密碼,從而才可以在戰時引爆並發射。
核武器一般以核潛艇、彈道導彈、遠程轟炸機為載體。
需要核鑰匙,因為屬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可能交於一個部門或個人來進行密碼保管。
由國家元首、國防部長、軍隊總參謀長3人掌握,並同時得到兩人的密匙才可以使用。而且發射人員也要得到最高級別的指令才可以進行核彈的發射引爆。
在收到核導彈發射密碼指令後,下級立即與自己保管的密碼進行核對。每個指揮官及其副手各持密碼的一半,經組合後再與最高統帥部發來的密碼對照,證實無誤後,取出分別存放在兩人身上的鑰匙,啟動發射裝置。
❺ 核彈密碼是怎樣的
所謂核彈密碼就是俗稱的"核按扭".
這個密碼是分三部分.一部分在核彈控制者手裡(例如:戰略核潛艇的艇長,戰略導彈部隊的最高指揮官等).一部分在國家最高領導者的手裡(例如:國家主席,總統,首相,或國王).最後一部分在參政者手裡(例如:參眾兩院,上下議院,國會等).
每個核彈的密碼是唯一的,打擊目標的設定也是唯一的(提前設定好了的),不是你想打哪裡都可以的.每顆核彈可以打擊哪個目標是國家最高元首才知道的.在當需要對哪個目標進行核打擊時,要國家的最高元首在徵求參政者同意後,再調取參政者和核彈控制者手裡的密碼後,三部分在國家最高元首那合成一個密碼,在合成時還需要一個合成密碼(就是這三部分密碼是按什麼順序合成的,有時候是全打亂後再分成三份的).
合成最終密碼後,再把密碼發給核彈控制者,由其輸入核彈的發射程序(有時要正副指揮官或正指揮官加政委一人一把鑰匙同時開鎖才能最後輸入密碼),然後才能發射核彈.
❻ 有個疑問,就是說那些有核武器的國家,比如掌管核武器的人可以發射核武器,如果他哪天瘋了,亂發怎麼辦呢
核武器密碼需要多套,並且不是同一個人把握,核武器密碼也是在變得。
想發射核武器,也不是馬上就可以發射的,發射核武器不得需要准備啊。
如果世界上發射核武器了,大家就更不用擔心了,也不是你一個人死,整個地球估計也就沒有了。所以核武器只是嚇唬人的,真的發射有點不太現實了。
❼ 各有核武器國家的核密碼分幾段保管
其它的我不知道 美國是總統跟內個成員的其中一個同時用專用加密衛星電話打到核彈基地 然後核彈基地核對密碼 這其中包括了聲紋識別 經證實後 總統的黑箱子有發射權。 這是美國總統不能直接下命令時候的辦法, 平常用什麼辦法我也不知道了
❽ 核武器發射者是什麼樣的人
總統掌握核密碼手提箱,世界頭號核大國、美國的「核密碼」手提箱掌握在總統手中。據悉,這只手提箱是一隻長45厘米、寬35厘米、高25厘米的黑色皮包,美國人把它稱作「橄欖球」,總統身邊的軍事助理掌握著皮包的鑰匙。
其實皮包內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核按紐」,而是4種重要文件,這些文件分別記載著美國核武器的數量、部署地點、發射路線,機密基地名單,緊急廣播程序和確認總統身份的認證卡。
(8)什麼人有資格保管核彈密碼擴展閱讀
與美國相比,俄羅斯的核武器系統密碼保存在總統手中,國防部也保存一份。當最高層作出發動核打擊決定時,總統身邊的特別專家小組將協助他譯出平時存放在黑色提箱內的密碼。與此同時,作為軍方最高領導人的國防部長也必須譯出由他保管的指令密碼。
總統和國防部長分別通過不同的通訊網,將兩組不同的密碼傳送到總參作戰部電腦控制中心,經過運算形成一組有12位數字的第三套預發密碼,再由特種通訊系統通過特殊頻率傳遞給核潛艇指揮官和導彈發射基地,指揮官再按照程序輸入密碼,完成操作。
❾ 如何在沒有得到密碼的情況下 引爆核武器
引爆核武器很麻煩的
核武器發射命令一般設有3道密碼,由國家元首、國防部長、軍隊總參謀長3人掌握。
最少需要兩個人聯手才能發布發射命令。發射程序採取雙重核按鈕制度,即每一級都有兩組密碼、兩把鑰匙,只有當兩組密碼准確無誤地拼在一起、並同時轉動鑰匙時,發射命令才能傳達出去。
命令發布以後,會同時發送到總參作戰部,該部特種通訊中心立即將它們混編成一組新密碼,再通過特殊通訊頻率,傳遞給擁有戰略核武器的諸兵種部隊中央指揮所,繼而傳達給承擔戰略值班任務的部隊,最後傳達到每個核武器發射台。
各級發射台的指揮官,在收到核導彈發射密碼指令後,立即與自己保管的密碼進行核對。每個指揮官及其副手各持密碼的一半,經組合後再與最高統帥部發來的密碼對照,證實無誤後,取出分別存放在兩人身上的鑰匙,啟動發射裝置。
兩個核導彈發射鑰匙孔的位置也是經過特別設計的,距離至少有3米遠,以確保一個人不能同時將兩把鑰匙插入兩個核導彈發射鑰匙孔內。
求採納謝謝
❿ 美國的核彈發射權歸誰控制
總統掌握核密碼手提箱,世界頭號核大國、美國的「核密碼」手提箱掌握在總統手中。據悉,這只手提箱是一隻長45厘米、寬35厘米、高25厘米的黑色皮包,美國人把它稱作「橄欖球」,總統身邊的軍事助理掌握著皮包的鑰匙。
其實皮包內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核按紐」,而是4種重要文件,這些文件分別記載著美國核武器的數量、部署地點、發射路線,機密基地名單,緊急廣播程序和確認總統身份的認證卡。
(10)什麼人有資格保管核彈密碼擴展閱讀
與美國相比,俄羅斯的核武器系統密碼保存在總統手中,國防部也保存一份。當最高層作出發動核打擊決定時,總統身邊的特別專家小組將協助他譯出平時存放在黑色提箱內的密碼。與此同時,作為軍方最高領導人的國防部長也必須譯出由他保管的指令密碼。
總統和國防部長分別通過不同的通訊網,將兩組不同的密碼傳送到總參作戰部電腦控制中心,經過運算形成一組有12位數字的第三套預發密碼,再由特種通訊系統通過特殊頻率傳遞給核潛艇指揮官和導彈發射基地,指揮官再按照程序輸入密碼,完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