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訪問蘇聯
❶ 法國入侵蘇聯蘇聯結果會怎樣
公雞國怎麼入侵蘇聯?先吞掉小鬍子和波蘭?
一戰和經濟危機後,公雞國的經濟一直沒怎麼好轉,連馬奇諾防線都沒錢修完,流阿登森林那麼大一片的空白區。
法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因為一戰法國損失了太多的精壯人口,造成勞動力嚴重不足,很多工廠已經只能全靠招收女工來維持了,此時的法國實際上是紙糊的巨人,極其虛弱。
法國此時的戰爭思想仍然是一戰思想。一戰的經驗是戰壕加堡壘,消耗戰,誰進攻誰倒霉。防守方才是占優勢的一方。建立馬其諾防線的作用是產生一道消耗線,阻滯德國軍隊,並且占據防守方的有利地形。這個策略是因為想占防守之利,按照法國的想法,戰爭是會像一戰那樣打上很多年的,所以藉助堡壘和戰壕來保存人力資源最重要,這樣才能保證戰爭結束後法國能快速恢復元氣。
❷ 法國與蘇聯的談判達成了什麼共識
法國轉而與蘇聯就建立集體安全體系進行了接觸與談判。1933年12月28日,外交部長保羅·邦庫爾和蘇聯駐法國全權代表多夫加列夫斯基舉行會談,達成了共識;為保衛和平,反對法西斯侵略,必須採取集體安全措施,並主張把反侵略的互助義務補充到1932年11月29日簽訂的法蘇互不侵犯條約中去。談判期間,法國外長甚至對蘇聯全權代表宣稱:「你我雙方開始了極關緊要的事業,你我雙方今天開創了歷史的新篇章。」然而,在這次會談之後,法國政府並未採取具體的行動。
❸ 羅蘭訪問蘇聯的原因是什麼
從30年代起,羅蘭曾經不止一次公開聲明,如果蘇聯遭到侵略,他將毫不猶豫地站在蘇聯一邊。1936年他應高爾基的邀請,訪問了蘇聯。30年代的後半期,羅蘭與法國進步作家巴比塞一道參加反對法西斯、反對侵略戰爭的國際性的群眾運動。
❹ 1935年,法國文學大師羅曼·羅蘭應邀訪問蘇聯,後來他寫信給斯大林說:「我看到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整個國
(1)實現了從落後農業國到社會主義工業強國的轉變(或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片面發展重工業,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完全使用指令性計劃來發展經濟等。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