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訪問一詩歌

訪問一詩歌

發布時間: 2022-07-14 06:17:12

1. 四年級搜集一首大自然的詩歌

四年級一首走進大自然的詩歌:
追著小鳥,走進密林,
追著小溪,走進深山,
追著蝴蝶,走進花叢,
我們融進大自然。
讓小錘去敲醒每一塊山石,
讓畫筆去訪問每一片花瓣,
高高揚起我們的雙臂,
去擁抱一個斑斕的春天。
把自己變成大樹吧,
去體驗大地的深沉;
把自己變成白雲吧,
去感受藍天的遼遠。
只有將自己融進大自然,
才懂得生活多麼燦爛。
走進大自然,
熱愛大自然。
等你從大自然歸來,
你會悄悄的告訴小夥伴:
什麼是純潔,
什麼是美好,
什麼是智慧,
什麼是情感。

2. 以山中訪友寫一字詩

一人一橋一幽徑,
一鳥一樹一山泉。
一花一溪一落葉,
一路月色一歸鳥。

我有依據的:「一人」即作者李漢榮,「一橋」是因為第三段中的這樣寫到「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一幽徑」是因為第二段中的這樣寫到「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一鳥」是因為第五段中的這樣寫到:「喂,淘氣的雲雀,你嘰嘰喳喳的在談些什麼呢?」一樹是因為第四段中的這樣寫到:「每一株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清脆,每棵樹都在望著我。」「一山泉」來自第五段中的「你好,清涼的山泉!」
「一花」是因為第六段「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一溪」即第五段的「你好,汩汩的溪流!」「一落葉」是因為在第六段中作者這樣寫道:「拾起一片落葉,細數精緻的紋理」。
「一路月色」是作者告別山裡的朋友後「我輕輕的揮手,告別山裡的朋友,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還帶回一路月色」,至於「一歸鳥」則是因為最後一段「雲嶺上掠過一群歸鳥」。

3. 搜集詩歌可以通過閱讀什麼和書籍,訪問什麼等途徑

搜集詩歌可以通過閱讀報刊和書籍,訪問其他人(或父母)等途徑

4. 【推薦 有氣勢的 詩歌!!】

餘光中
絕色
美麗而善變的巫娘,那月亮
翻譯是她的特長
卻把世界譯走了樣
把太陽的鎔金譯成了流銀
把烈火譯成了冰
而且帶點薄荷的風味
凡嘗過的人都說
譯文是全不可靠
但比起原文來呢
卻更加神秘,更加美

雪是另一位唯美的譯者
存心把世界譯錯
或者譯對,詩人說
只因原文本來就多誤
所以每當雪姑
乘著六瓣的降落傘
在風里飛旋地降臨
這世界一夜之間
比革命更徹底
竟變得如此白凈

若逢新雪初霽,滿月當空
下面平鋪著皓影
上面流轉著亮銀
而你帶笑地向我步來
月色與雪色之間
你是第三種絕色
不知月色加反光的雪色
該如何將你的本色
——已經夠出色的了
合譯成更絕的艷色?

招魂的短笛
魂兮歸來,母親啊,東方不可以久留,
誕生台風的熱帶海,
七月的北太平洋氣壓很低。
魂兮歸來,母親啊,南方不可以久留,
太陽火車的單行道
七月的赤道灸行人的腳心。
魂兮歸來,母親啊,北方不可以久留,
馴鹿的白色王國,
七月里沒有安息夜,只有白晝。
魂兮歸來,母親啊,異國不可以久留。
小小的骨灰匣夢寐在落地窗畔,
伴著你手栽的小植物們。
歸來啊,母親,來守你火後的小城。
春天來時,我將踏濕冷的清明路,
葬你於故鄉的一個小墳。
葬你於江南,江南的一個小鎮。
垂柳的垂發直垂到你的墳上,
等春天來時,你要做一個女孩子的夢,
夢見你的母親。
而清明的路上,母親啊,我的足印將深深,
柳樹的長發上滴著雨,母親啊,滴著我的回憶,
魂兮歸來,母親啊,來守這四方的空城。

舒婷的詩
第一輯 痛苦使理想光輝
一、致大海
二、海濱晨曲
三、珠貝——大海的眼淚
四、船
五、初春
六、人心的法則
第二輯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視線里
一、寄杭城
二、致——
三、贈
四、春夜
五、秋夜送友
第三輯 我們被挾持著向前飛奔既無從呼救又不肯放棄掙扎
一、流水線
二、牆
三、往事二三
四、路遇
五、歸夢
六、楓葉
--------------------------------------------------------------------------------
◎ 雙 桅 船 ◎
致大海
海濱晨曲
珠貝——大海的眼淚
初 春
呵,母親
致橡樹
日光岩下的三角梅
雙桅船
流水線
落 葉
寄杭城
秋夜送友

當你從我的窗下走過
中秋夜
自畫像
蔦蘿夢月
四月的黃昏
思 念
往事二三
小窗之歌
饋 贈
獻給我的同代人
童話詩人
楓 葉
無 題
群 雕
夏夜,在槐樹下……

這也是一切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一代人的呼聲
◎ 會唱歌的鳶尾花 ◎
黃昏星
詩與詩人
兄弟,我在這兒
北京深秋的晚上
老朋友阿西
阿敏在咖啡館
神女峰
惠安女子
花溪葉笛
人心的法則
「我愛你」
奔 月
◎ 始 祖 鳥 ◎
仙人掌
別了,白手帕
旅館之夜
水 仙
女朋友的雙人房
滴水觀音
魂之所系
日落白藤湖
始祖鳥
……之間
禪宗修習地
一種演奏風格

《希 望》

夢的朋友
幻想的姊妹

原是自己的影子
卻老走在你前面

像光一樣無形
像風一樣不安定

她和你之間
始終有距離

像窗外的飛鳥
像天上的流雲
像河邊的蝴蝶
既狡猾而美麗

你上去,她就飛
你不理她,她攆你

她永遠陪伴你
一直到你終止呼吸

《我愛這片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冷漠,凄清 ,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我用殘損的手掌

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這一角/已變成灰燼,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
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因為只有那裡/是太陽,是春,
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因為只有那裡/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螻蟻一樣死……那裡,永恆的/中國!

林下的小語

走進幽暗的樹林里,
人們在心頭感到寒冷。
親愛的,在心頭你也感到寒冷嗎,
當你在我的懷里,
而我們的唇又粘著的時候?

不要微笑,親愛的:
啼泣一些是溫柔的,
啼泣吧,親愛的,啼泣在我的膝上,
在我的胸頭,在我的頸邊:
啼泣不是一個短促的歡樂。

"追隨你到世界的盡頭,"
你固執地這樣說著嗎?
你在戲謔吧!你去追平原的天風吧!
我呢,我是比天風更輕,更輕,
是你永遠追隨不到的。

哦,不要請求我的無用心了!
你到山上去覓珊瑚吧,
你到海底去覓花枝吧;
什麼是我們的好時光的紀念嗎?
在這里,親愛的,在這里,
這沉哀的,這絳色的沉哀。

5. 陳毅元帥訪問緬甸時,曾賦詩一首,其中有「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之句,詩

東南亞中南半島上山脈、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
故選:A.

6. 詩歌大全

草原詩一束

(一)草原啊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生命的搖籃
清澈甘甜的流水是哺育我的乳汁
芳草淡淡的清香潤我生命的心田
聖潔堅實的馬背是我成長的登攀
阿媽期待的笑臉是我力量的源泉
每當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生命的搖籃

草原啊草原
我可愛的家園
遼闊草原給了我寬大的胸膛
秀美山川給了我健壯的脊樑
風雪嚴寒給了我堅強的性格
阿媽的艱辛給了我永恆的力量
每當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可愛的家園
草原啊草原
酒香茶濃親情無限

想你啊草原
我相戀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憶
想你是苦苦的眷戀
想起你就思念悠悠
天藍地綠心心相連

想你啊草原
我心中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憶
想你是苦苦的眷戀
想起你就情深綿綿
伴著娘親伴著藍天到永遠

永遠的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綠波盪漾的草原
鮮花如海的草原
生我養我的地方
你是我生命的搖籃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陽光照耀的草原
雨露滋潤的草原
生我養我的地方
你是我力量的源泉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春風拂面的草原
秋波盪漾的草原
生我養我的地方
你是我永遠的溫暖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歌美情深的草原
駿馬飛奔的草原
生我養我的地方
你是我心中的永遠

(二)鄉戀
給我一片白雲吧
飄向塞北高原
帶著親情
帶著鄉戀

給我一縷春風吧
吹到塞北高原
帶著春雨
帶著新綠

給我一渠河水吧
流向塞北高原
帶著歌聲
帶著生命

給我一彎明月吧
掛到塞北高原
高原夜更美
故鄉月更明

(三)家鄉的牧場

家鄉那片廣闊的牧場
是我心中深情聖潔的藍天
吃著母親乳汁長大
喝著芳香奶茶長大
聽那甜甜的歌謠
伴著與我同年的馬兒羔羊
深情聖潔的牧場啊
給了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憶
夢中常回到那片生我養我的情深牧場

家鄉那片廣闊的牧場
是我心中深情聖潔的藍天
父愛把我扶上馬背
娘親給我多少期望
廣闊牧場給了我開闊的胸襟
深情牧場給了我多少勇敢力量
家鄉牧場是我生命搖籃智慧的源泉
永遠忘不了那片生我養我的聖潔牧場

草原詩歌
文 /夢缺

難得
我可以就此放棄
追尋另外一種美
淋漓盡致地釋放自己
顯自己的悲哀、你的豁達
一轉身而過的
是如雲的眼神
忽悠悠、忽悠悠
忽悠悠的降臨
還有哪一份情懷是你看不見的
我在凄冷中徘徊
劍一般的山峰
比天空遼闊的疆域
難得難中求得


我化作小草一棵
終於可以親近你
如果僅僅是一瞬間的偶得
我不甘心
看過一回凝重的歷史
聽過一闋震耳的七言
我仰躺著
於草原其中
何止千年夢回的情懷
甘願願受大地的撕裂
成全我那泥中魂魄成全我那——泥中魂魄


誰看見
有客匆匆而來
跨下有馬駿馬
手中有刀寶刀
踢踢踏踏
踢起那泥土翻飛
踏平那無端雜蒂
不可原諒嗎?
滿腔腔馳騁千里的宿願未了
一心心縱橫萬野的意氣風發
鋪張開來
攬日月、定山河永不回首
我化作小草一棵
終於可以親近你
如果僅僅是一瞬間的偶得
我不甘心
看過一回凝重的歷史
聽過一闋震耳的七言
我仰躺著於草原其中
何止千年夢回的情懷
甘願願受大地的撕裂
成全我那泥中魂魄
成全我那——泥中魂魄
誰看見有客匆匆而來
跨下有馬
駿馬
手中有刀
寶刀
踢踢踏踏
踢起那泥土翻飛
踏平那無端雜蒂
不可原諒嗎?
滿腔腔馳騁千里的宿願未了
一心心縱橫萬野的意氣風發
鋪張開來
攬日月、定山河
永不回首

《夢回草原》 ------獻給父親

是父親的 一滴
思念的淚
滴進我 夢里
幻作脫韁的馬
馳騁於無際的草原

長城外 古道邊
依然是六十年前的夜晚
敖包上的那對戀人
是怎樣地暢想呵
都沒暢想出 六十年後
隔山 隔水的
隔-海-遙-望

如果月下的錚錚誓語
能夠兌現 我
年輕的愛 早該屬於
那奮馬揚鞭的少年

鄂爾多斯的羊絨 宛如
一位母親的愛
而我卻是一朵迷途的流雲
竟在異國的商城
時常尋求著她的溫暖

是什麼潛在的力量
把我的思念左右
無論怎樣地遷徙
無論多久的漂泊
疲憊的眷戀呀 總似
一隻 沒有歸巢的信鴿

(一)草原啊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生命的搖籃
清澈甘甜的流水是哺育我的乳汁
芳草淡淡的清香潤我生命的心田
聖潔堅實的馬背是我成長的登攀
阿媽期待的笑臉是我力量的源泉
每當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生命的搖籃

草原啊草原
我可愛的家園
遼闊草原給了我寬大的胸膛
秀美山川給了我健壯的脊樑
風雪嚴寒給了我堅強的性格
阿媽的艱辛給了我永恆的力量
每當我想起草原啊草原
就想起那可愛的家園
草原啊草原
酒香茶濃親情無限

想你啊草原
我相戀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憶
想你是苦苦的眷戀
想起你就思念悠悠
天藍地綠心心相連

想你啊草原
我心中的草原
想你是甜甜的回憶
想你是苦苦的眷戀
想起你就情深綿綿
伴著娘親伴著藍天到永遠

永遠的草原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綠波盪漾的草原
鮮花如海的草原
生我養我的地方
你是我生命的搖籃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陽光照耀的草原
雨露滋潤的草原
生我養我的地方
你是我力量的源泉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春風拂面的草原
秋波盪漾的草原
生我養我的地方
你是我永遠的溫暖

草原啊草原
我的大草原
我歌美情深的草原
駿馬飛奔的草原
生我養我的地方
你是我心中的永遠

(二)鄉戀
給我一片白雲吧
飄向塞北高原
帶著親情
帶著鄉戀

給我一縷春風吧
吹到塞北高原
帶著春雨
帶著新綠

給我一渠河水吧
流向塞北高原
帶著歌聲
帶著生命

給我一彎明月吧
掛到塞北高原
高原夜更美
故鄉月更明

(三)家鄉的牧場

家鄉那片廣闊的牧場
是我心中深情聖潔的藍天
吃著母親乳汁長大
喝著芳香奶茶長大
聽那甜甜的歌謠
伴著與我同年的馬兒羔羊
深情聖潔的牧場啊
給了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憶
夢中常回到那片生我養我的情深牧場

家鄉那片廣闊的牧場
是我心中深情聖潔的藍天
父愛把我扶上馬背
娘親給我多少期望
廣闊牧場給了我開闊的胸襟
深情牧場給了我多少勇敢力量
家鄉牧場是我生命搖籃智慧的源泉
永遠忘不了那片生我養我的聖潔牧場

謝謝信任!

7. 說出一個你最喜歡的現代詩歌並說明理由

你也喜歡現代詩歌嗎?我最喜歡詩歌和散文了~~(寫了很多字不管你用不用,希望你看完,呵呵~)

我最喜歡徐志摩和戴望舒,還有泰戈爾。我喜歡的詩歌很多,如果你讓我說一首,我首推戴望舒的《雨

巷》,不用懷疑她的魅力,就是因為這首詩歌,戴望舒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

初讀這首詩,感覺很美~美中卻總帶著些許與猶豫,詩人對意境的描繪甚是厲害,我一讀就彷彿進入了

詩歌的環境。所以,簡潔的說,我喜歡這首詩最初感性理由是:美 , 猶豫 ,意境 (寫太多字怕你會看煩,呵呵

~)
當然還有理性的分析;
詩歌背景:這首詩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於白色恐怖之匯總,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匯總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一詩就是他的這種心情的表現,其中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雙重情調。
個人分析:古人在詩里以丁香結本身象徵愁心,《雨巷》則想像了一個如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瞬忽即失的形象,「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更能喚起人們希望和幻滅的情緒,在表現時代憂愁的領域里,這個形象是一個難得的創造。雨中丁香結是以真實的生活景物來寄託詩人的感情的。詩人依據生活的經驗而又加上了自己想像的創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想像的產物。

二月離鄉

回頭望一望熟悉的家鄉

這牽動心弦的地方

我已記不清多少次的回望

回望,將這里的一切裝進流浪的行囊

一草,一木,還有那將落的夕陽

暗紅的殘霞,遮住了

遮住了,它落淚的臉龐

淚落在了我的心上

離別,懷揣著美麗的夢想

不甘寂寞的炊煙,爭相從煙囪中

竄出,漂浮,消散

紛紛的雪染白了我的發

跋涉,奔波的苦塗黑了我的臉

一切的庸俗襲侵著我的心靈

人群茫茫中

我象是站在曠野中的耶酥

所有愛的呼喚,傳向無邊無際

被丑惡,貪婪,仇恨,嫉妒所吞食

沒有了迴音

孤獨魔鬼一般侵凌我的靈魂

我想化成一朵蓮花,一隻臘梅

不染庸俗,不畏困難

我願化成一隻夜蝶

努力的飛,飛,飛向太空

在星星,月亮的光輝中化成灰燼

漂浮,消散

去尋找家鄉的炊煙

8. 請幫我找一首現代詩

《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行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靜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斷章——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雨後

作者: 席慕蓉

生命 其實也可以是一首詩
如果你能讓我慢慢前行
靜靜盼望 搜尋
懷帶著逐漸加深的暮色
經過不可知的泥淖
在暗黑的雲層里
終於流下了淚 為所有
錯過或者並沒有錯過的相遇

生命 其實到最後總能成詩
在滂沱的雨後
我的心靈將更為潔凈
如果你肯等待
所有飄浮不定的雲彩

到了最後 終於都會匯成河流
〖第一範文網www.DiYiFanWen.com整理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舒婷的<<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痴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也不止象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每一陣風吹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象刀象劍也象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象沉重的嘆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作者:餘光中
作品:深山聽夜
內容:

山深夜永
萬籟都渾然一夢
有什麼比澈底的靜
更加耐聽呢?
再長,再忙的歷史
也總有這么一刻
是無須爭辯的吧?
可是那風呢?你說
風嗎?那是時間的過境
引起的一點點,偶爾
一點點迴音

您正瀏覽的文章《優美現代詩》由第一範文網(www.DiYiFanWen.com)整理,訪問地址為:http://www.diyifanwen.com/sicijianshang/xiandaishi/092520503.html

9. 如何收集現代詩歌 詢問采訪

搜集詩歌可以通過閱讀報刊和書籍,訪問其他人(或父母)等途徑。
現代詩,也稱為「白話詩」,是詩歌的一種。現代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與古典詩歌相比,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10. 求一首出名的詩歌!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一】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像,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系的范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

上片表現詞人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側重寫天上。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意,通過向青天發問,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下數句,筆勢夭矯回折,跌宕多彩。它說明作者在「出世」與「入世」,亦即「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態。以上寫詩人把酒問月,是對明月產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氣勢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幾句,寫詞人對月宮仙境產生的嚮往和疑慮,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寫詞人的入世思想戰勝了出世思想,表現了詞人執著人生、熱愛人間的感情。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表現詞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側重寫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實寫月光照人間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兩句,承「照無眠」而下,筆致淋漓頓挫,表面上是惱月照人,增人「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骨子裡是本抱懷人心事,借見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作者由於受莊子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並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結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兄弟),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詞的下片,筆法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渾厚,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錯綜復雜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嚮往,既富於哲理,又飽含感情。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永恆的宇宙和復雜多變的人類社會兩者的綜合理解與認識,是作者的世界觀通過對月和對人的觀察所做的一個以局部足以概括整體的小小總結。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宦海浮沉,在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賞析二】

本篇為熙寧九年(1076)中秋蘇軾在密州超然台飲酒賞月時所做。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兩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藝全才,詩,詞,散文以至書法,繪畫等都有極高成就。無論是詩詞還是散文,都表現出題材廣泛,思想深刻,境界高遠筆力遒勁的特點,在當時及對後世都發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從熙寧四年(1071),到寫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與胞弟蘇轍也整整五年未見。蘇軾原任杭州通判,因蘇轍在濟南掌書記,特地請求北徙,來密州任職,然而,濟南與密州相距並不算遠,卻也因各自疲於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見,本篇正是表現這種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寫手足情深的同時,詞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於與變法派相左而出為地方官,並備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險惡。所以「大醉」遣懷,表現出世與入世,隱退與仕進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研求小序,與詞為一,交代詞的寫作時間,「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背景,「歡飲達旦」;題旨,醉後抒懷「兼懷子由」,前者是主,後者是輔。具體言之:抒詞人外放期間寥落情懷。

此首中秋詞。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間之事變。揮灑自如,不加雕琢,而浩盪之氣,超絕凡塵。胡仲任謂中秋詞,自此詞一出,余詞盡廢,可見獨步當時之概。起句,破空而來,奇崛異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化出。「不知」兩句,承上意,更做疑問,既不知明月幾時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我欲」三句,蓋因問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風歸去之願,「我欲」與「又恐」相呼應。「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就本意說固高妙,就寓意說亦極慰藉。「起舞」兩句,仍乘上來,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風歸去,惟有徘徊於月下。自首至此,一氣奔放,誠覺有天風海雨逼人之勢。換頭,實寫月光照人人無眠。以下愈轉愈深,自成妙諦。「不應」兩句,實寫月圓人不圓,頗有惱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轉,言人月無常,從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願」兩句,更進一步,言人與月既然從古難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軀,借月盟心,長毋相忘。原意雖從謝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蘇軾加「但願」二字,則情更深,意更濃矣。

其詞詠月,關合人事。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憤世獨立,自現孤高。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開頭四句,接連問月問年,一似屈原《天問》,起得奇逸。「不知」數句,筆勢回折,開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仕」,「入世」,即退隱與進仕間的抉擇和引起的困惑。想超脫塵世,乘風歸去,又猶豫徘徊,樓高宇寒不勝之,落足現實,月下「起舞弄清影」,勝似仙境,這就說明詞人並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於自然中覓求「苦中作樂」的生活意義,即蘇軾還是立足於現實,熱衷於人世,覺得有兄弟親朋之愛的人間生活,來得更親切更溫暖。

下片用月襯別情,意在懷人,筆致回環由寫實為寫意,化景為情。用「轉」「低」「照」三字,描摹隨月光流轉,光影的物移,時間跟著推進,無眠而情生。即月光繞過朱閣,又從門戶下射進屋內,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兒身上。其明寫月,暗寫人,頗含怨惱之意。「不應」二句,筆勢淋漓,頓挫有致,看似賞月,問月,實為懷人。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常事常規,來自我寬解。這種演繹自然物理,闡釋悲歡離合,意境豁達,令人玩味不盡。末兩句妙用謝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推陳出新,將月圓思親推向更高境界。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歡離合即為其一。蘇軾認為,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須傷感。終於以理遣情,從共同遣月中互相慰藉,離別這個人生憾事就從友愛的感情當中得到了補償。人生不求長聚,兩心相照,明月與共,未嘗不是一個美好的境界。這首詞上片執著人生,下片善處人生,表現了蘇軾熱愛生活,情懷曠達的一面。詞中境界高潔,說理通達,情味深濃,並以瀟灑之筆,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所能傳誦千古,在我看來原因有三:由於它高曠的胸襟、豐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藝術構思,使這首詞所展示的形象廣闊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所抒寫的「此事古難全」的離愁別恨能激起各個時代、各種類型的讀者的共鳴;詞中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已越過蘇軾兄弟的界限,「變為一切熱愛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獨具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首先,立意,構思,奇逸飄妙,以超現實的遙想,以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表現非常現實而具體的人之常情。在這里,詞人通過對月宮仙境的想像,在一種極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現自己的思想矛盾與波折,人生體驗與認識。這種表現不僅超凡脫俗,也構成了本篇的浪漫主義色調和超曠飄逸的風格。

其次,以月為主線,使情,景,理融會貫通起來,是本篇的又一突出特色。上片開頭,由月展開思索,通過連續發問,表現對超脫出世的嚮往。下片亦由月生情,用月的陰晴圓缺,比賦人間的悲歡離合。全篇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著詞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顯得境界高遠,意味深長,情味厚重。

【賞析三】

由於作者與當權者政見不合,被排擠到密州去當地方官,心情很抑鬱,同時他已七年不見弟弟子由,心裡十分懷念,種種思緒通過此詞來抒發。

上片望月,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開頭四句接連問月問年,一似屈原《天問》,起得奇逸。唐人稱李白為「謫仙」,黃庭堅則稱蘇軾與李白為「兩謫仙」,蘇軾自已也設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風歸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間,幻想和現實,出世和入世,兩方面同時吸引著他。相比之下,他還是立足現實,熱戀人世,覺得有兄弟親朋的人間生活來得溫暖親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絕的人生境界勝似月地雲階、廣寒清虛的天上宮闕。雖在塵凡而胸次超曠,一片光明。

下片懷人。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歡離合即為其一。蘇軾兄弟情誼甚篤。他與蘇轍熙寧四年(1071)潁州分別後已有六年不見了。蘇軾原任杭州通判,因蘇轍在濟南掌書記,特地請求北徙。到了密州還是無緣相會。「咫尺天不相見,實與千里同,人生無離別,誰知恩愛重」(潁州初別子由),但蘇軾認為,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須傷感。終於以理遣情,從共同賞月中互致慰籍,離別這個人生憾事就從友愛的感情中得到了補償。人生不求長聚,兩心相照,明月與共,未嘗不是一個美好的境界。這首詞上片執著人生,下片善處人生,表現了蘇軾熱愛生活、情懷曠達的一面。

這首詞把宇宙、人生問題融合在一起,把對官場的思考和對弟弟的懷念貫穿到賞月中去,想像瑰麗而又不忘現實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詞中境界高潔,說理通達,情味深厚,並出以瀟灑之筆,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水滸傳》第三十回寫八月十五「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宋代胡仔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苕溪漁隱叢話》)評價極高

【賞析四】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代表作,倍受後人的贊譽和喜歡。是獨具特色,膾炙人口的傳世詞篇。一七零六年蘇軾貶官密州,時年四十一歲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時值中秋佳節,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內心頗感憂郁,情緒低沉,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詞。其立意,構思,奇逸飄妙,以超現實的遙想,以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表現非常現實而具體的人之常情。在這里,詞人通過對月宮仙境的想像,在一種極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現自己的思想矛盾與波折,人生體驗與認識。這種表現不僅超凡脫俗,也構成了本篇的浪漫主義色調和超曠飄逸的風格。

上片一開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兩句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脫化而來的。「舉著酒杯詢問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時有的」?此句充分顯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隱藏著內心對人生的痛惜和傷悲。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是問的內容,把對於明月的贊美與嚮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里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詩人想像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想乘風回到月宮,又怕那裡的凄涼,受不住那兒的寒冷,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這里表達了詞人「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風歸去」說明詞人對世間不滿,「歸」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來住在月宮里只是暫住人間罷了。一「欲」一「恐」顯露了詞人千思萬慮的思想矛盾。真可謂「奇逸之筆」。「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上緊密相接,寫詞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隨人舞動,天上雖有瓊樓玉宇也難比人間的幸福美好。這里由脫塵入聖一下子轉為喜歡人間生活,起伏跌宕,寫的出神入化。

詞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宮里去,脫離曾讓他無限煩惱的人間,但是詞人終究是現實的,對人生是熱愛的,因此,親手抹去了這種虛無的畫景。

下片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找著屋裡失眠的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的事啊!於是詩人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卻又含蓄地表達了對於不幸分離的人們的同情。詞人思想是豁達的,他需要自我解脫,所以他一質問的語氣發泄佳節思親的情感。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世間總有悲、歡、離、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這些自古以來都是難以周全圓滿的。此句流露出了詞人悟透人生的灑脫和曠達的性格,也是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感嘆,這里以大開大合之筆從人生寫到自然,將各種生活加以提煉和概括,包含了無數的痛苦、歡樂的人生經驗。結束句「但願人長九,千里共嬋娟。」只希望人們能夠永遠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賞天上的明月。這里是對遠方親人的懷念,也是一種祝福。

全詞情感放縱奔騰,跌宕有致,結構嚴謹,脈絡分明,情景交融,緊緊圍繞「月」字展開,忽上忽小,一會離塵,一會入世,語句精練自然,顯示了詞人高超的語言能力及浪漫灑脫超逸的詞風。

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受到人們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認為這是寫中秋最好的一首詞,此說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尋味。它的意境光闊,胸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一種美好的享受。(孝水逸士)
希望採納

熱點內容
java輸入多行 發布:2025-07-14 13:59:05 瀏覽:109
asp資料庫下載 發布:2025-07-14 13:30:36 瀏覽:218
shell腳本多判斷條件 發布:2025-07-14 13:26:16 瀏覽:176
微信php開發框架 發布:2025-07-14 13:24:52 瀏覽:448
美國雲伺服器租用平台 發布:2025-07-14 12:37:21 瀏覽:908
android單選列表 發布:2025-07-14 12:20:06 瀏覽:727
刷紅玉腳本 發布:2025-07-14 12:19:32 瀏覽:247
貪心演算法會場安排 發布:2025-07-14 11:52:48 瀏覽:758
健康教育傳播腳本 發布:2025-07-14 11:16:12 瀏覽:157
誅仙手游煉器有腳本嗎 發布:2025-07-14 11:10:05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