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加密u盤
這個不好說,不同的加密採用的加密方式可能不同。
但是像超級U盤加密器、E-鑽文件夾加密大師這兩種採用「較高強度」和「最高強度」加密U盤文件時,雖然是windows下的,但是將U盤插到Mac或linux系統下後還是加密狀態,不能訪問的。
Ⅱ 求支持windows和Linux系統的U盤加密軟體
TrueCrypt,免費開源的加密軟體,同時支持Windows Vista,7/XP, Mac OS X, Linux 等操作系統。
Ⅲ u盤在linux下怎麼用
因為linux沒有自動掛載你的U盤,可以在終端里使用mount命令掛載。
具體怎麼用mount命令掛載,網路一下吧……
Ⅳ 如何構建Linux系統下U盤路由器防火牆
系統要求
作為路由器的計算機需要具有486以上的中央處理器、16MB以上的內存、軟碟機、連接區域網的網卡和連接互聯網的網路設備,該設備可以是連接XDSL的網卡,也可以是線纜數據機(Cable Modem)或普通的數據機。支持以下網卡:
3com509 Mol:3c509
3com900 Mol:3c59x
Intel Ethernet Pro 100 Mol:eepro100
3com590 Mol:3c59x
RTL8139 Mol:8139cp eller8139too
下面詳細介紹coyote Linux的安裝及配置使用的步驟:將安裝coyote Linux軟體的計算機加入區域網,如果是用ADSL/Cable數據機方式連接互聯網,需要兩塊網卡,一塊接入區域網,一塊連接ADSL/Cables設備。
步驟一:
軟體下載安裝:現在網上下載到Linux版和Windows版的製作程序,為了體現開源精神我選擇了Linux版本:
#wegt 下載安裝包
#tar vxf coyote-2.24.tar.gz;#cd coyote-2.24
#./makefloppy.sh
Coyote floppy builder script v2.9
Please choose the desired capacity for the created floppy:
1) 1.44Mb (Safest and most reliable but may lack space needed
for some options)
2) 1.68Mb (Good reliability with extra space) - recommended
3) 1.72Mb (Most space but may not work on all systems or with
all diskettes)
按照提示選擇1。
步驟二:選擇接入互聯網方式
Please select the type of Internet connection that your system uses.
1) Standard Ethernet Connection
2) PPP over Ethernet Connection
3) PPP Dialup Connection
下面系統會自動工具檢測到的網路設備,確定連接互聯網所使用的協議類型。如果是安裝了ADSL或線纜數據機,選擇2;如果是專線選擇1;如果是普通數據機撥號上網,則要使用3。以下操作是1為例。
步驟三:設置網路參數:
這個需要根據自己內部ip地址的分配情況進行設置。例如:如果內部網的ip是192.168.0.1/24,這里就要把ip設置成192.168.0.X。而其他的機子要將網關設置成這個地址
步驟四:選擇是否把coyote Linux設置為dhcp伺服器給其他的機器分配ip地址。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用還是不用。預設設置是把它配置為dhcp伺服器,IP分配地址:192.168.0.100-192.168.0.200。
步驟五:是否將coyote Linux構建「Demilitarized Zone」(DMZ)的區域。預設設置是否。最簡單的情況是直接將防火牆放置在外網和企業網路之間,所有流入企業網路的數據流量都將通過防火牆,使企業的所有客戶機及伺服器都處於防火牆的保護下。然而這種結構畢竟比較簡單,企業中有許多伺服器、客戶機等資源需要保護,不同的資源對安全強度的要求也不同。不能用對待客戶機的安全級別來對待伺服器,這樣伺服器將會很危險;同樣,也不能用對待伺服器的安全級別來對待客戶機,這樣用戶會感覺很不方便。針對不同資源提供不同安全級別的保護,可以考慮構建一個叫做「Demilitarized Zone」(DMZ)的區域。DMZ可以理解為一個不同於外網或內網的特殊網路區域。DMZ內通常放置一些不含機密信息的公用伺服器,這樣來自外網的訪問者可以訪問DMZ中的服務,但不可能接觸到存放在內網中的公司機密或私人信息等。許多防火牆產品都提供了DMZ的介面。硬體防火牆由於使用專門的硬體晶元,所以在性能和流量上有絕對的優勢。
步驟六:設置DNS伺服器選項
為區域網內計算機提供域名服務代理,加快主機名對應IP地址的查找,從而提高訪問網頁的速度,可自設主機名稱和IP地址的解析。
步驟七:選擇WEB管理語言。中文一般情況下選擇CHN 。coyote Linux支持11國家的語言
步驟八,選擇日誌伺服器的地址,日誌對於安全來說非常重要,他記錄了系統每天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情,你可以通過他來檢查錯誤發生的原因,或者受到攻擊時攻擊者留下的痕跡。日誌主要的功能有:審計和監測。他還可以實時的監測系統狀態,監測和追蹤侵入者等等。
步驟九:系統自檢,提示輸入網卡中斷、IO是否啟用7層過濾等選項。RTL8139的pci介面的網卡,直接被支持的,IO地址和IRQ不需要設置的,直接使用會車鍵NEXT,如果你用的是ISA網卡就必須填寫。完成後會系統當前信息
步驟十:完成操作啟動Linux路由器、防火牆
按照提示加入一張1.44MB的軟盤,製作過程自動完成,大約需要250秒鍾。coyote Linux軟盤就完成了。用這張軟盤啟動一台打算作為路由器的機器,在bios里設置成軟碟機啟動。
步驟十一:遠程管理coyote Linux 路由器、防火牆
目前主要的遠程連接技術大致分為以下兩種:一種是基於瀏覽器的Web界面方式,另一種是基於命令行的方式。命令行的管理方式適合進行初始化、網卡配置等基本操作,不適合做豐富的管理功能。Web管理方式是另一種管理工具。這種方式提供了簡單的管理界面,直觀,是一種重要的管理工具,適合進行復雜的配置,連接多台伺服器,同時支持豐富的審計和日誌的功能。下面分別這介紹這兩種方法。
SSH命令行方法:
目前通過SSH的遠程管理工具在安全性上已經相當可靠,因為從目前來看,如果要對這些遠程管理方式進行攻擊,所有的可能就是在傳輸中。在傳輸中,假設所有的信息都被截下來,由於解密的工作量非常大,它依然是安全的。如果使用IDA加密演算法,用每秒鍾可以猜測10億密碼的分析機器,需要2的19次方/年才可以解密。SSH由於它本身是一種協議,所以對於異構平台之間,不存在兼容性問題,是一種跨平台的方式。在Linux客戶端下使用SSH,優點是操作更方便無須其他軟體。用戶只需要使用系統提供的默認的配置文件「/etc/ssh/ssh_config」,並且使用如下簡單的命令即可登錄:
ssh -l root 192.168.0.1
登陸後,管理即可。
Ⅳ 為什麼在Linux中,插入U盤,不能像xp系統一樣,發現新硬體
ash disk」。它是一個USB介面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可以通過USB介面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U盤的稱呼最早來源於朗科公司生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使用USB介面進行連接。USB介面就連到電腦的主機後,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後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於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諧音的「U盤」。後來U盤這個稱呼因其簡單易記而廣為人知,而直到現在這兩者也已經通用,並對它們不再作區分,是移動存儲設備之一。
簡介
U盤,又稱優盤,中文全稱「USB(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的快閃記憶體檔」,英文名「USB flash disk」。用於存儲照片、資料、影像,面積只有1厘米見方,實現攜帶型移動存儲、大大提高了辦公效率。使人類生活更便捷。
[編輯本段]優點
U盤最大的優點就是:小巧便於攜帶、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性能可靠。快閃記憶體檔體積很小,僅大拇指般大小,重量極輕,一般在15克左右,特別適合隨身攜帶,我們可以把它掛在胸前、吊在鑰匙串上、甚至放進錢包里。一般的U盤容量有1G、2G、4G、8G、16G、32G等,價格上以最常見的4Gb為例,70元左右就能買到。存檔中無任何機械式裝置,抗震性能極強。另外,快閃記憶體檔還具有防潮防磁、耐高低溫等特性,安全可靠性很好。
[編輯本段]存儲原理
計算機把二進制數字信號轉為復合二進制數字信號(加入分配、核對、堆棧等指令)讀寫到USB晶元適配介面,通過晶元處理信號分配給EEPROM存儲晶元的相應地址存儲二進制數據,實現數據的存儲。EEPROM數據存儲器,其控制原理是電壓控制柵晶體管的電壓高低值,柵晶體管的結電容可長時間保存電壓值,斷電後能保存數據的原因主要就是在原有的晶體管上加入了浮動柵和選擇柵。在源極和漏極之間電流單向傳導的半導體上形成貯存電子的浮動棚。浮動柵包裹著一層硅氧化膜絕緣體。它的上面是在源極和漏極之間控制傳導電流的選擇/控制柵。數據是0或1取決於在硅底板上形成的浮動柵中是否有電子。有電子為0,無電子為1。快閃記憶體就如同其名字一樣,寫入前刪除數據進行初始化。具體說就是從所有浮動柵中導出電子。即將有所數據歸「1」。寫入時只有數據為0時才進行寫入,數據為1時則什麼也不做。寫入0時,向柵電極和漏極施加高電壓,增加在源極和漏極之間傳導的電子能量。這樣一來,電子就會突破氧化膜絕緣體,進入浮動柵。讀取數據時,向柵電極施加一定的電壓,電流大為1,電流小則定為0。浮動柵沒有電子的狀態(數據為1)下,在柵電極施加電壓的狀態時向漏極施加電壓,源極和漏極之間由於大量電子的移動,就會產生電流。而在浮動柵有電子的狀態(數據為0)下,溝道中傳導的電子就會減少。因為施加在柵電極的電壓被浮動柵電子吸收後,很難對溝道產生影響。
[編輯本段]發明歷史
自1998年至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是第一個發明了USB快閃記憶體檔。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 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於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6)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無效復審,一度成為全球快閃記憶體領域震驚中外的專利權之爭。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快閃記憶體檔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最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第一個發明者。美國時間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託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院遞交訴狀,控告美國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國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2008年2月,朗科與PNY達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簽訂專利許可協議,PNY向朗科公司繳納專利許可費用1000萬美元。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美國本土收到巨額專利許可費用.也進一步證明了朗科是U盤的全球發明者。 現在的快閃記憶體檔都支持USB2.0標准;然而,因為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上的限制,它們的讀寫速度目前還無法達到標准所支持的最高傳輸速度480Mbit/s。目前最快的快閃記憶體檔已使用了雙通道的控制器,但是比起目前時代的硬碟,或是USB2.0能提供的最大傳輸速率來說,仍然差上一截。目前最高的傳輸速率大約為20-40MB/s,而一般的文件傳輸速度大約為10MB/s。較舊型的12Mbit/s設備傳輸速率最大約只有1MB/s。其中業界的佼佼者有深圳朗科公司,M-Systems公司,新加坡Trek公司。
[編輯本段]使用與維護
使用方法
U盤有USB介面,是USB設備。如果操作系統是Windows 2000/XP/2003/2008/Vista/win7/LINUX/prayaya Q3或是蘋果系統的話,將U盤直接插到機箱前面板或後面的USB介面上,系統就會自動識別。如果系統是Windows 98的話,需要安裝U盤驅動程序才能使用。驅動可以附帶的光碟中或者到生產商的網站上找到。 在一台電腦上第一次使用U盤(當你把U盤插到USB介面時)系統會發出一聲提示音,然後報告「發現新硬體」。稍候,會提示:「新硬體已經安裝並可以使用了」。(有時還可能需要重新啟動)這時打開「我的電腦」,可以看到多出來一個硬碟圖標,名稱一般是U盤的品牌名,例如金士頓,名稱就為KINGSTON。經過這一步後,以後再使用U盤的話,直接插上去,然後就可以打開「我的電腦」找到可移動磁碟,此時注意,在任務欄最右邊,會有一個小圖標,樣子是一個灰色東西旁有一個綠色箭頭,就是安全刪除USB硬體設備的意思。(U盤是USB設備之一), 接下來,你可以像平時操作文件一樣,在U盤上保存、刪除文件,或將文件通過右鍵直接發送到U盤中,但是要注意,U盤使用完畢後要關閉所有關於U盤的窗口,拔下U盤前,要用左鍵雙擊右下角的安全刪除USB硬體設備圖標,再選擇「停止」然後左鍵點擊「確定」。當右下角出現提示:「USB設備現在可安全地從系統移除了」的提示後,才能將U盤從機箱上拔下,或者直接單擊圖標,直接點擊「安全移除USB設備」 然後等出現提示後即可將U盤從機箱上拔下。
提高性能方法
在windows xp操作系統下,U盤能正常工作後,在「我的電腦」右擊可移動磁碟,選擇「屬性」------「硬體」-----在「所有磁碟驅動器」中選擇該移動磁碟後點「屬性」,在新對話框里選擇「策略」。 若選擇「為快速刪除而優化」,則這個設備不會用磁碟的寫入緩存,所以不用「安全刪除」就可以拔掉設備插口。 若選擇「為提高性能而優化」,則這個設備會用磁碟的寫入緩存來提高磁碟性能,傳入和傳出速度將大大提高,但是要斷開設備就要點擊「安全刪除硬體」,否則U盤里的數據很可能會丟失。 普通U盤沒有加密功能。如果你有加密需求,可以選擇帶加密功能的U盤。一般軟體加密很容易破解的。簡單點的文件加密方法你可以選擇使用WINDOWS優化大師等軟體附帶的加密功能。你說的那些儲存資料的方式都是軟體實現的。體現到U盤硬碟等儲存介質上,就是一個一個的文件形式。簡單說就是和你硬碟一樣操作。
壽命維護
U盤的可擦寫次數是U盤的正常壽命,一般採用MLC顆粒的U盤可擦寫1萬次以上,而採用SLC顆粒的U盤使用壽命更是長達10萬次。 絕對不要在閃盤的指示燈閃得飛快時拔出閃盤,因為這時U盤正在讀取或寫入數據,中途拔出可能會造成硬體、數據的損壞。 不要在備份文檔完畢後立即關閉相關的程序,因為那個時候U盤上的指示燈還在閃爍,說明程序還沒完全結束,這時拔出U盤,很容易影響備份。所以文件備份到閃盤後,應過一些時間再關閉相關程序,以防意外;同樣道理,在系統提示「無法停止」時也不要輕易拔出U盤,這樣也會造成數據遺失。 注意將U盤放置在乾燥的環境中,不要讓U盤口介面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否則容易造成表面金屬氧化,降低介面敏感性。 不要將長時間不用的U盤一直插在USB介面上,否則一方面容易引起介面老化,另一方面對U盤也是一種損耗。
注意事項
1. U盤一般有防寫開關,但應該在U盤插入計算機介面之前切換,不要在U盤工作狀態下進行切換。 2. U盤都有工作狀態指示燈,如果是一個指示燈,當插入主機介面時,燈亮表示接通電源,當燈閃爍時表示正在讀寫數據。如果是兩個指示燈,一般兩種顏色,一個在接通電源時亮,一個在U盤進行讀寫數據時亮。 有些U盤在系統拷貝進度條消失後仍然在工作狀態,嚴禁在讀寫狀態燈亮時拔下U盤。一定等讀寫狀態指示燈停止閃爍或滅了才能拔下U盤。 3.有些品牌型號的U盤為文件分配表預留的空間較小,在拷貝大量單個小文件時容易報錯,這時可以停止拷貝,採取先把多個小文件壓縮成一個大文件的方法解決。 4.為了保護主板以及U盤的USB介面,預防變形以減少摩擦,如果對拷貝速度沒有要求,可以使用USB延長線,(一般都隨U盤贈送。如果需要買,盡量選擇知名品牌,線越粗越好。但不能超過3米,否則容易在拷貝數據時出錯。)注意USB延長線如果是USB1.1(USB2.0 Full Speed)的,速度會很慢。 5. U盤的存儲原理和硬碟有很大出入,不要整理碎片,否則影響使用壽命。 6.U盤里可能會有U盤病毒,插入電腦時最好進行U盤殺毒。 7.新U盤買來最好做個U盤病毒免疫,可以很好的避免U盤中毒 8.u盤在電腦還未啟動起來(進入桌面以後)不要插在電腦上,否則可能電腦無法正常啟動。
[編輯本段]U盤的其他應用
U盤自啟動的製作和問題
電腦沒有光碟機但要裝系統怎麼辦?電腦硬體有損壞怎麼辦?如何檢測硬碟壞道?如何檢測內存?這些問題都可以用U盤啟動來解決。那麼首先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如何用U盤裝系統吧。 用U盤做啟動盤並不是很容易 先看主板是否支持,U盤是否支持。U盤如果支持,那麼你就可以嘗試一下這種簡單且具有普遍性的U盤製作啟動盤方法: 第一步、首先你的主板支持U盤,一般815以上主板都支持的(不支持的通過刷BIOS一般也會支持的,但是刷壞了可別來找我:)。在USB口上插好U盤,啟用主板對USB的支持。如果不懂的話就設置BIOS為默認值,第一引導設為USB-HDD,保存並重啟。 第二步、導入引導信息(有兩種方法): 1、用專門格式化工具進行格式化(一般U盤自帶的軟體中有),選擇引導盤選項即可; 2、閃盤插好後,用光碟啟動盤或軟盤啟動盤引導,進入DOS,進入每個盤(除了C盤以外的)看一下U盤被分配為哪個盤符並記住,因為下面是有用的。一般最小的就是它了(因為這時的U盤不是分在最後一個盤,而是除了C盤以外的隨機分配的一個盤符)。進入光碟機的盤符(一定要進入才行的),如果在DOS下可以訪問到閃盤,在光碟機的盤符下,用format x: /s 或FORMAT X:/Q/S或SYS X: (x代表U盤盤符)格式化即可。一般用format x: /s最好,最穩定,U盤將被格式化為FAT格式並裝上DOS系統,以後你可以用來引導系統進入DOS做操作了. 第三步、修改引導信息 現在可以引導了,找來一張98啟動盤,把裡面的所有文件包括隱含文件都拷貝到閃盤當中,覆蓋重名的文件。 找到Autoexec.bat文件,用記事本打開,找到Path 開頭的那一行,是在Path 前面加上Rem命令,注意Rem後有一個空格。 找到Setramd.bat 文件,用記事本打開,找到「a:\findramd」的那一行,去掉 「a:\」把它改成「findramd」。保存! 第四步、可以加入其他工具 你還可以加入一些系統維護的工具,如ghost、pqmagic8 dos版、smartdrv.exe、FORMAT,XCOPY等工具。 第五步、使用U盤 在BIOS設置第一引導設置為USB-HDD就行了。當然先啟用主板對USB的支持.如果不懂的話就設置BIOS為默認值再設置BIOS的第一引導設置為USB-HDD。 這樣,用U盤製作的啟動盤就完成了。不過U盤啟動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U盤的存儲介質與硬碟不同,因此讀取速度比硬碟要慢很多。如果U盤質量差點的話,那個讀取速度就更慢了。U盤對電腦來說就是一個「輸入輸出設備」,當你的電腦啟動的時候,它需要各種設備的協助,所以使用哪個設備有一個先後順序,要排隊,要有一個程序來設定這樣的秩序,所以有了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開機電源啟動 BIOS(規定了主板外接設備的啟動順序) 按設定順序啟動硬體操作系統載入程序體現作用!由上面可以看出,如果在BIOS中規定U盤作為第一啟動硬體,那麼它就可以做很多事,包括:安裝系統、維護修理等等……!BIOS能識別接受的有: 驅動程序(ZIP)/ 軟盤(FDD) / 光碟(CD-ROM)/ 還有硬碟(HDD); U盤想要使用,就要模擬成以上的相關設備,所以就有了現在的多種啟動模式: 1、USB-ZIP :驅動器模式 啟動後U盤的盤符是A; 2、USB-FDD :軟碟機模式 啟動後U盤的盤符是A; 3、USB-HDD :硬碟模式 啟動後U盤的盤符是C;(注意:這個模式在安裝系統時容易搞砸,因為怕你頭腦一發昏,就會混淆U盤和硬碟的C分區) 4、USB-CD-ROM :光碟機模式 啟動後U盤的盤符是…當然是光碟機的了; 目前比較流行的是ZIP和HDD模式,簡單易用,至於FDD早就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了。
U盤來擴展系統緩存
在微軟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下,ReadyBoost功能讓你只需要插入USB快閃記憶體、稍微配置即可提升系統性能。及使用USB 2.0快閃記憶體加速Vista PC的性能,把USB存儲器的空間當作系統內存使用。 當然,使用ReadyBoost功能的先決條件,就是USB快閃記憶體必須滿足一定的性能和容量要求:至少2.5MB/s傳輸、4K的隨機讀取速度,1.75MB/s的傳輸、512K的隨機寫入速度;64MB到8GB的空閑空間;總容量至少在256MB以上。這只是微軟官方給出的基本參數,要想完美體驗ReadyBoost性能,還是需要更高性能的快閃記憶體作支持。
[編輯本段]U盤、USB介面與即插即用
通俗地講,USB就是一種外圍設備與計算機主機相連的介面類型之一。除了USB介面外,還有如並行匯流排等介面。 然而USB介面卻有個極大的優點使得它在這個領域非常的普及,那就是具有這種介面的設備可以在電腦上即插即用(即插即用有時也叫熱插撥)。 電腦開機的時候要先開外圍設備再開主機電源,而關機時候的順序恰好相反。之所以要遵循這種開機順序,就是因為在電腦啟動之前必須先讓所有的外圍設備的電源都打開做好准備,然後等待主機對這些設備逐一進行檢查並安裝相應的軟體.只有這樣電腦才能正常運行,否則將可能出現外圍設備不可用或者電腦不能識別外圍設備的情況。 而USB介面的出現卻改變了這種狀況,如果某個設備是USB介面,那麼它就可以隨時插入電腦主機不管電腦此時處於什麼樣的狀態,而如果要取走這個設備,只需按照規范操作便可以將這個設備安全的從電腦上移走。這無疑給人們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從U盤這個名稱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存儲盤是USB介面的,因為這個存儲盤是USB介面,所以這個存儲盤也就能夠在電腦上即插即用,也就是說這個存儲盤是可以移動的存儲盤,它可以隨身攜帶。因此,廣義上的U盤實際上就是指的移動存儲設備。
USB設備的分類
USB設備分為5大類,即顯示器、通信設備、音頻設備、人機輸入和海量存儲。通常所用的U盤、移動硬碟均屬於海量存儲類。
USB設備的檢測及初始化
當一個USB設備插入主機時,由於USB設備硬體本身的原因,它會使USB匯流排的數據信號線的電平發生變化,而主機會經常掃描USB匯流排。當發現電平有變化時,它即知道有設備插入。 當USB設備剛插入主機時,USB設備它本身會初始化,並認為地址是0。也就是沒有分配地址,這有點象剛進校的大學生沒有學號一樣。
USB描述符
USB描述符主要包括:設備描述符,配置描述符,介面描述符,端點描述符等。 (1)設備描述符 當USB設備插入主機時,主機首先就會要求對方把它的設備描述符傳回來,其中就包含了設備類型及製造商信息。 (2)配置描述符 配置描述符用於定義設備的功能。 (3)介面描述符 傳輸所採用的協議是由介面描述符確定。 (4)端點描述符 傳輸的方式則包含在端點描述符中。
USB介面與端點
介面是指設備中哪些硬體要與USB交換信息。海量存儲器支持一個介面(數據介面),其中包含三個埠。 端點是和USB交換信息的硬體設備。 介面是端點的集合。
USB的傳輸類型
USB(通用串列匯流排)用於將USB介面的外圍設備(device)連接到主機(host),實現二者之間數據傳輸的外部匯流排結構,是一種快速、靈活的匯流排介面,USB的傳輸類型有控制(control)、批量(bulk)、中斷(interrupt)和同步(synchronous)傳輸4種,它最大的特點是易於使用,即插即用,主要是用在中速和低速的外設。
U盤存儲規范
U盤屬於海量存儲類,它的存儲規范中包括4個獨立的子規范,即CBI傳輸、Bulk-Only傳輸、ATA命令塊、UFI命令規范。前兩個協議定義了數據/命令/狀態在USB匯流排上的傳輸方法,Bulk-Only傳輸協議僅僅使用Bulk端點傳送數據/命令/狀態,CBI傳輸協議則使用Control/bulk/interrupt三種類型的端點進行數據/命令/狀態的傳送。後兩個協議定義了存儲介質的操作命令,ATA協議用於硬碟,UFI協議則針對USB移動存儲,U盤讀寫器的設計遵循Bulk-Only傳輸協議和UFI命令規范。UFI命令塊規范是針對USB移動存儲而制定的,它總共定義了19個12位元組長度的操作命令。
台灣信號王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很棒,大家都試試吧。我用的一直都很好,還有我們單位的同事也好幾個用的呢。呵呵,相信我,沒錯的!
樓主的問題我來回答吧!!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的台灣信號王,用起來特別的穩定,速度快,絕非凡品。哈哈,不信你試試,我力挺!!!
給你說個秘訣吧 台灣信號王就很好啊,他是基於nb的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呢
我就用過同類的產品好多的啊,但是體會到才知道,要數台灣信號王最好,他是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
台灣信號王,很好的,非常強大,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嘻嘻
推薦晶元雷凌 三零七零 的台灣信號王,我朋友用了效果很好呢不錯的哦
這樣的啊,樓主,你去看看台灣信號王,他的晶元是雷凌三零七零呢,同品牌最牛的了
同類產品,我就喜歡台灣信號王了,晶元貌似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的說哦試試就知道了
樓主問的好,呵呵。現在大家都習慣於免費資源了呢,我就是一個這方面的粉絲哇,用過好幾個款,但是目前最穩定快速的就是台灣信號王,你可以去看看
樓主,推薦你這個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的台灣信號王吧,很好的。我一直在用了
雷 凌 三零七零 晶元的台灣信號王很好哦
雷 凌 三零七零 晶元的台灣信號王沒得說啊,錯不了
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 的 台 灣 信 號 王 很厲害的,速度飛一樣
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的台灣信號王無語了,極品呢
雷凌3 070晶元 的台灣信號王一個字,好!
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 的台灣 信號 王看看 大家的 好評吧,相信大家就是相信自己哦
這東西關鍵看晶元了,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 的台灣信 號王很好
樓主 關鍵看晶元了 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的 台 灣 信 號 王 不錯
比較下就知道,如果你對這個感興趣,推薦台灣信號王 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的
呵呵,樓主很有意思啊,我也是用這個工具的一員。告訴你個好的產品吧台灣信號王 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的
台灣信號王 雷凌 三零七零 晶元 很好,很強大
另外,團IDC網上有許多產品團購,便宜有口碑
Ⅵ 怎樣把Kali Linux安裝到U盤上
從U盤啟動然後安裝Kali是我們最喜歡並且是運行Kali最快(容易)的方法.為此,我們首先要把Kali的ISO克隆到U盤.如果你經常使用Kali Linux U盤,請在克隆前閱讀完整的文檔。
Kali Linux安裝系列閱讀:
1.用Live U盤安裝Kali Linux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5/102209.htm
2.硬碟安裝Kali Linux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5/102207.htm
3.加密安裝Kli Linux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5/102208.htm
4.Kali Linux安裝之Kali和Windows雙引導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5/102210.htm
5.下載Kali Linux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5/102204.htm
准備USB鏡象
1.下載Kali linux.
2.如果你用的是Windows,下載Win32 Disk Imager.
3.*nix類系統不需要額外的軟體.
4.一塊U盤(至少 2GB 容量).
Kali Linux Live U盤安裝過程
1.在用Windows的電腦上克隆Kali
2.插入U盤.運行Win32 Disk Imager.
3.選擇Kali Linux ISO文件作為被克隆的文件,然後核實要克隆的U盤是否正確.用Live U盤安裝Kali Linux
4.克隆完成後,從Windows機器安全彈出U盤.現在你可以用U盤啟動Kali Linux了.
在用Linux的電腦上克隆Kali
在Linux環境下製作可啟動的Kali Linux U盤很容易.下載好Kali ISO文件後,你可以用dd把它克隆到U盤:
警告!雖然在U盤上克隆Kali過程很簡單,但是如果你不懂你正在用dd做什麼,很容易破壞引導分區.
1.插入U盤.
2.用dmesg確認你的U盤設備塊名.
3.開始克隆Kali ISO文件到U盤(謹慎操作!):
dd if=kali.iso of=/dev/sdb bs=512k
就這樣!你現在可以用U盤啟動到Kali Live/Installer環境了.
為你的U盤添加Persistence功能
在某些情況下.為你的Kali Linux鏡象添加persistence功能(在Live啟動的時候可以保存和修改文件)非常有用.為了給你的Kali Linux U盤啟動persistent功能,按照以下步驟.本例中,我們假設我們的設備塊名是/dev/sdb.如果你想添加persistence功能,需要一塊比上面提到的要求更大容量的U盤.
克隆Kali Linux ISO到U盤和上面講解的一樣,用dd在」用Linux的電腦上克隆Kali」.
在U盤創建並格式化額外的分區.本例中我們用gparted
gparted /dev/sdb
現在你的分區方案應該和下圖類似:
用Live U盤安裝Kali Linux
著手於格式化一個你要用於persistence功能的理想大小的新分區.在此例,我們使用所有剩餘可用空間.確保新創建的分區卷名是persistence然後格式化成ext4文件系統.
用Live U盤安裝Kali Linux
這步完成後,用以下命令掛載用於persistence功能的U盤分區:
mkdir /mnt/usb
mount /dev/sdb2 /mnt/usb
echo "/ union" >> /mnt/usb/persistence.conf
umount /mnt/usb
插入U盤到你要啟動的電腦.務必設置BIOS從USB設備啟動.當顯示Kali Linux啟動畫面時,從菜單選擇「Live boot」(不要按下回車),然後按下Tab鍵.這將允許你編輯啟動參數,在每次你想掛載你的persistent 存儲時添加「persistence」到boot參數行的最後.
本篇文章來源於 Linux公社網站(www.linuxidc.com) 原文鏈接: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5/102209p2.htm
本篇文章來源於 Linux公社網站(www.linuxidc.com) 原文鏈接: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5/102209.htm
Ⅶ edpedisk加密U盤軟體有沒有LINUX版本的
這個你要去edpedisk加密U盤軟體的官網看看,如果官網有相應的Linux軟體安裝包,那就支持,沒有的話,那暫時沒有辦法了,或者你可以在Linux系統里安裝一個wine軟體,然後在wine軟體里安裝Windows版的edpedisk加密U盤軟體。
樓主如果對Linux系統感興趣,想學習更多Linux系統知識,可以網路《Linux就該這么學》,不錯的一本Linux入門教程。
Ⅷ 目前很多U盤加密軟體都只適用於Windows,那如果將U盤插到Mac或linux系統還是加密狀態嗎
這個要看加密方式了,iMonitor EAM的加密方式是底層加密,文件在驅動層就被加密了,不管怎麼操作都還是加密狀態,哪怕是直接把硬碟拆了也還是加密的,U盤拷貝過去的自然也是加密的。
Ⅸ Linux系統下如何實現移動U盤加密
可以試試U盤超級加密3000,不過U盤超級加密3000不是加密的U盤,而是加密的U盤的數據,但可以一次性閃電加密磁碟裡面的全部文件和文件夾 ,效果和直接加密磁碟是一樣的。 加密後必須通過U盤超級加密3000才可以看到磁碟裡面的文件和文件夾。